作為土生土長的臨沂人,煎餅對我來說算是天天都得吃的主食。 早晨假如起床晚了,來不及做早飯,我就會在上班的途中來到菜煎餅攤位塌一個煎餅。因為是路邊攤,幾次為了吃這菜煎餅差點被交警叔叔貼了條。
做煎餅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大嬸,因為我經常來,彼此都熟悉,大嬸也喜歡拉拉家常。大嬸是做這個菜煎餅已經有接近十年的時間了,塌煎餅的小車也換了幾輛。去年兒媳生了孩子大嬸給照看了一年,今年又出來繼續幹這小買賣。
菜煎餅,顧名思義,以菜為主,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蔬菜,都是些最常見的,比如土豆絲、韭菜、豆腐、豆芽、洋蔥、包頭菜,基本上是市面上常年有的,價格便宜的菜。
我每次來吃的都是頂配版的菜煎餅,所謂的頂配就是比平時的菜煎餅多加了一個雞蛋和一根火腿腸。大嬸把火腿腸切碎後放入小盆,然後把各種菜來點,再放上調料、豆油混合好。
雞蛋的話是單獨處理的,先把雞蛋打在燒熱的鏊子上。
然後拿起一個煎餅,把放在雞蛋的上面,幾秒鐘的時間馬上用鏟子反過來,防止雞蛋糊掉。
翻過來後再把事先調配好的蔬菜餡均勻的鋪在煎餅上面。大嬸照看著兩面鏊子,因為生意不錯。大嬸做的菜煎餅,比別人給的菜多,熟的也透,煎餅做的噴香,回頭客很多。
然後再拿起兩張煎餅改在鋪好的菜上面,這樣的話一共是用掉了3張煎餅。 這煎餅都不算大,都是大嬸自己烙的,我看一下的確是的,外面賣的煎餅和他這個不一樣,問其原因,大神說這樣利潤大一些。
做這個菜煎餅,我所見到的都是用的大豆油,黃黃的大豆油。大嬸說這樣的油做出的煎餅焦黃也很好吃。煎餅需要兩面反覆的翻動。防止一面過了一面不熟。到這圖片這樣基本就差不多了,一看就很好吃。
塌好的菜煎餅需要拿下來,把煎餅揭開,然後翻動一下裡面的餡子,為了放裡面的熱氣走走,不然的話熱氣會把煎餅溜的不脆了。
然後再把煎餅摺疊好,用刀在中間切開,方麵食用。 和大嬸的聊天中得知,她早晨3點多就需要起床、切菜、烙煎餅,一直忙到6點左右準備騎電動車到這個地方賣。白天不忙的時候也會不停的烙煎餅。
一天正常的情況下賣120多給個塌煎餅是沒有問題,要是來到過節放假了,一天可以賣200多個,她攤位的這個地方是花卉市場。 再說一下煎餅的價格,我要的這個頂配版的加雞蛋火腿的一份是6塊錢,60%的都是只要雞蛋,5塊錢,不要火腿不要雞蛋的4塊錢,這樣的極少,基本沒有。
我算一下頂配版煎餅的成本,餅是自己烙的,三張純麵粉的餅的成本不足1元,火腿加上雞蛋的成本不足1元,菜的成本更是不足1元,也就是說一份煎餅最少是對半掙。一天賣一百多份,純利潤不能低於300元,一個月近萬元的收入。但是很累,天天時間緊。
這一份塌的菜煎餅我吃上有點撐,假如是女士的話吃一半就飽了,煎餅扛餓,早晨吃菜煎餅,中午感覺不到餓。 做賣菜煎餅這樣的小本生意,別看不起眼,但是還是比較掙錢的,但是所受的苦也是常人不知的,野攤位沒有店鋪常年風吹日曬的。 謝謝大家的觀看,喜歡的話可以點擊關注我,每天更新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