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陽按:不知道大家去過五臺山沒有,大家都知道,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聖地,每天都有很多佛教信徒來朝拜,老陽也看見過一些和尚在遠方三步一拜朝拜而來,五臺山許願也很有感應,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五臺山神奇的感應故事。
古來修道人,他們在修行時,特別注重求菩薩加持開智慧,消業障。這些菩薩加持修行人開悟的故事,在佛教各大名山都有,而尤以五臺山最多。歷來三步一拜文殊菩薩道場,成為許多修行人的功課。
拜五臺山,在歷代高僧中都有記載。比如以前有介紹過的法雲和尚,他沒有智慧,就去五臺山求文殊菩薩,夢見文殊菩薩把他的心挖出來,一看是牛心,給他洗了洗,放回去。而後智慧大開。明末還有個高僧,他去求文殊菩薩給他傳戒,也去三步一拜,文殊菩薩就化身一個老人,給他傳戒。
近代最有名的,第一位就是禪門泰鬥雲公(虛雲老和尚)。雲公發願拜五臺山,是從普陀山起香,他是四十二歲,原來跟他一起拜的,有五六個人,但後來都退去了。而雲公卻堅持下來。有一次,拜到黃河邊上,剛好下大雪,雲公被凍僵了,昏過去。這時乞丐文吉來救他,給他喝了一碗粥,他就醒過來。第二次,又是昏過去,還是乞丐文吉來救他。那次文吉用雪煮粥,讓雲公吃了恢復身體。文吉問雲公,你為什麼要拜山,雲公說,自己一出生,母親就去世,父親希望他繼承家業,給他娶了兩房妻子,但他卻跑去出家了。想來實在不孝。所以就發願拜五臺山,來報父母恩。
文吉又問,你從哪裡來?雲公回答:從普陀山。文吉舀出了一碗雪,問雲公:普陀山有這個不?雲公回答:沒有。文吉把碗熱了,變成了水,問雲公:這個是什麼?雲公一時語塞。
這個對話,很精彩,就知道了文吉不是一般的乞丐。這個機鋒,雲公到了五十六歲開悟,他才明白了文吉乞丐當時問他的。
虛雲和尚三步一拜五臺山,建議大家去看《百年虛雲》這個電視劇。這些電視劇都是近代的禪門高僧,如本煥、佛源等大德他們智慧的結晶。近代的祖師中,能拍出一部電視劇的,只有雲公了。
第二位,是本煥長老,他在五臺山拜了七萬多個頭。後來在碧山寺閉關,原來是廣濟茅棚,本老在碧山寺放了三年的焰口,連供一千場來超度在抗戰中陣亡的人。一堂焰口要整整四個小時,佛門中放焰口是很大的超度法會。
文殊菩薩加持不可思議。如果你要度眾生,尤其是度親人,你用嘴巴去度,根本度化不了,你越是講,他越是反感。那我建議你帶他去聖地朝拜一下。也不要怕說,父母都會誹謗三寶,以後造下無間地獄。這個是錯啦。他其實是無心的,算不上誹謗三寶。文殊菩薩有個大願,凡是誹謗我的人,我都要度他。為什麼呢,你誹謗他,說明你跟他有緣,只是惡緣而已,但在文殊菩薩的大智慧裡,善惡只在一念間啊。一念善起來,千年之惡就消失了。善好比燈光,惡好比黑暗,一燈能破千年暗。
在五臺山,去過五臺山的都知道,北臺最高,上面供的是無垢文殊,五爺廟真正的是在北臺。以前有個人,他看到北臺上有個龍池,裡面有錢,他就去偷,偷了以後跑下來,滑到了山腰,上不去也下不來,底下又是萬丈深淵。這時,他內心起了一念的懺悔心,知道自己偷了菩薩的錢,被護法神懲罰了。就趕緊懺悔,求文殊菩薩加持,到了天明,跑出一條白兔,他順著白兔就走出來了。所以惡念起來時,清涼即地獄,五臺山是清涼山。善念起來時,地獄變清涼。地獄天堂其實不遙遠,只是當前一念。
所以眾生不信佛,誹謗三寶,沒有關係,等他信佛時,他會懂得去懺悔,過去的罪業就消的比較快。以前有個世親菩薩,他誹謗大乘,有一次生病,他哥哥專門弘揚大乘,就是度他,請他念大乘經典,他念了以後,知道自己以前執著小乘,誹謗大乘,起了懺悔心,說自己要把舌頭割下來謝罪。他哥哥說,你不要割下舌頭,你只要用你的舌頭來讚揚大乘,那也是懺悔。世親菩薩也成就了。
北宋的宰相張商英,他原來也是不信佛,看人都對佛很有虔誠,他就寫文章來批判。晚上寫文章時,他絞盡了腦子,寫不出來,妻子問他,你要些什麼,他說,我準備寫《無佛論》。妻子說,既然是無佛,又何須論呢?你還是去看看佛經先,你才能去反駁。他就去看了維摩詰經、金剛經,感覺佛法實在偉大了,而後成為佛教的大護法。
文殊菩薩為什麼要度誹謗佛的人,不信佛,是因為他知見有錯誤,知見對了,他信了,會更加勇猛。當然這是要有大魄力的人來講。修行成就比較快的,都是大魄力的人,他去修行,也是大魄力,成就就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