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事件乃是人類心靈活動的表現。……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事件時,則必須研究人們是在怎麼想的。——科林伍德(英)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992,閱讀約2分鐘
民國歷史上,相對偏遠落後的西北地區先後出現了許多軍閥。其中,「西北四馬」廣為人知,即馬步青,馬步芳,馬洪斌,馬洪魁。四大軍閥統治西北十餘年,其中以寧夏「土皇帝」馬鴻逵最為著名。
作為西北地區臭名昭著的軍閥,馬鴻逵有一個外號,「滑馬」,意思是他像老馬一樣狡猾。如果你看過馬鴻逵的照片,你會發現馬鴻逵看起來並不像一個殘忍狡猾的人。其實,馬洪魁和他一樣殘忍。
寧夏解放後,當地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舊社會太黑,馬匪統治苦字,造成人民衣食無著!1949年,漢族人民獲得解放,走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向日葵向太陽開,各族人民心向黨,幸福日子過萬年!」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嚴重。馬鴻逵可以成為寧夏的「土皇帝」。我得說他確實有一手好牌。馬洪魁審時度勢。他先是投靠馮玉祥,後又依附蔣介石。在此期間,他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控制寧夏達17年之久。老百姓還不如死了。
馬鴻逵在治理寧夏時,堅持封建治理,堅信有兵者有之,想方設法在寧夏搜刮民脂民膏。當時,寧夏人氣憤地說:「什麼都是稅,只有屁沒有捐。」為了鞏固統治,馬鴻逵始終不離「三同」(同鄉,親緣,姓氏)。寧夏所有重要官職都是馬洪魁的親信。
「有兵就有權,有權就有錢」,馬鴻逵認真踐行了這一點。馬鴻逵剛主政寧夏時,兵力不足萬人。為了實現他在寧夏稱王的目標,他每年都要大量招兵買馬。到解放前夕,他的部隊包括第128軍,第11軍,賀蘭軍,第81軍和一個騎兵團,總兵力達7萬人。
也許你不知道這個概念是什麼。要知道當時寧夏只有70萬人,這意味著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被迫參軍。為了避免參軍,不少青壯年甚至自殘或逃往他國。結果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那麼,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的馬洪魁最終結局如何?。
1949年大陸解放前夕,馬鴻逵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他帶著7.5噸黃金和三個妃子逃往美國。在美國生活不久,三個妻子經常吵架,二兒子馬敦敬和長子馬家驊因財產問題對簿公堂,讓馬鴻逵身心俱疲。
中國人一直希望葉落歸根,馬鴻逵更是如此。晚年的馬洪魁非常思念家鄉,常對親人說:「我想回家。」當時,許多逃到美國的中國人加入了美國,但馬鴻逵堅決拒絕加入。1970年1月4日,馬鴻逵帶著無盡的遺憾在美國逝世,享年79歲。
參考資料:「寧夏王」馬鴻逵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喬治·屈維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