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太監張蘭德與馬福祥結為金蘭,張蘭德不比李蓮英,但這人還是能在慈禧身邊說上幾句話,馬福祥自然就能得到不少好處,後來慈禧回京,馬福祥也是隨駕護送,因此輝煌騰達。
而靠著降清起家的馬安良卻瞧不馬福祥,辛亥革命時,馬福祥志在實權,不願去荒僻的邊疆,可馬安良卻還是逼著馬福祥去了寧夏,但不成想,馬福祥反而在寧夏發跡了。
馬福祥有兩個兒子,但最有名的還是長子馬鴻逵,馬鴻逵早年的時候加入過同盟會,1912年任寧夏新軍都統,後來成為了袁世凱的侍從武官,然後又依附過軍閥馮玉祥,倒戈投靠了老蔣,總之,哪裡給他的利益大,馬鴻逵就往哪裡鑽。
1933年,馬鴻逵就任寧夏省主席,被人稱為是寧夏的「土皇帝」,馬鴻逵認定「兵」就是「權」,因此大肆徵兵,又搜刮民脂,使得當地流傳一話:「萬物皆上稅,唯有屁無捐。」
馬鴻逵吃香的喝辣的,寧夏百姓可不好受,馬鴻逵過得越好,就說明當地百姓過得越艱難,以致於馬鴻逵在美離世後,他最寵愛的姨太太劉慕俠遇到寧夏的老鄉,都要問一句:「寧夏人們還恨我們嗎?」
見局勢對他不利,馬鴻逵溜得比誰都快,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就帶著妻妾、兒子還有黃金飛去了臺北,但馬鴻逵在那也沒過上安生日子,後以「就醫」為由帶著7.5噸黃金和三個姨太太逃往了美國。
事實上馬鴻逵一共娶了6個老婆,因為馬鴻逵喜歡聽戲,因此有3個老婆是唱戲的,他有權有勢的時候,3個姨太太輪番為馬鴻逵唱戲,劉慕俠則是馬鴻逵的四姨太,長相漂亮,善於交際,與宋美齡素有往來,所以馬鴻逵非常重視劉慕俠,另外劉慕俠也是因唱戲才被馬鴻逵看中。
但馬鴻逵飛去美國帶了三個姨太太,三個女人一臺戲,每天爭論不休,就為了財產,以前在國內的時候,馬鴻逵的幾個女人也鬧過,可馬鴻逵也有辦法,不讓劉慕俠與其他姨太太住在一塊,並且還讓6個老婆各管理一個公司,所以馬鴻逵的耳根子就清淨了不少。
不過到了美國,一大家子還是得住在一塊,三個女人就在馬鴻逵的身邊鬧,絲毫不顧及馬鴻逵的感受,此時馬鴻逵也上了年紀,也懶得去管女人、孩子的事情,而馬鴻逵的次子馬敦靜還和長孫馬家驊就財產問題鬧上了法庭。
馬鴻逵有時候覺得屋裡熱鬧點好,卻又覺得無可奈何,而中國人又都講究落葉歸根,馬鴻逵對不起寧夏的父老鄉親,但晚年時還是想家,對親人們說:「我想回家了。」
對此劉慕俠也是一樣的心情,儘管他們生活奢靡,揮霍無度,但客居他國,總認為自己是外來人,心中難免落幕,可他們能回去嗎?1970年,馬鴻逵最終在洛杉磯病逝,但他的家人還是將他的骨灰帶回了國內,葬於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