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月6日,此時78歲的馬鴻逵待在自己的小農場裡,身邊只有兩位姨太太陪著他。在洛杉磯這座繁華都市中,身為異鄉人的馬鴻逵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他懷念自己曾經在寧夏呼風喚雨的那段日子,懷念麾下千軍萬馬揮斥方遒的豪情,懷念別離20年的祖國。在臨終前,這位曾經的「土皇帝」,終於卸下了偽裝,流著淚跟姨太太趙蘭香和劉羨俠說,他想回家。
馬鴻逵的來頭可不小,他出生甘肅,畢業於蘭州陸軍學校,是科班出生的軍人。早年加入了袁世凱的新軍,因為一身武藝,被其引為心腹,官至第五混成旅旅長。但是馬鴻逵並不是什麼忠肝義膽之輩,手中有了一點勢力後,他就屢屢見風使舵,誰家大業大,就投靠誰。
1926年,他跟了馮玉祥,當上了第4路軍總司令。後來又投靠蔣介石,被派往寧夏任職。跑到西北的馬鴻逵如魚得水,當起一方的山大王,不斷擴充私人勢力,總覽寧夏軍政大權。他自己印刷錢幣,強迫百姓用舊幣和新幣2:1的比例兌換,以此發了一筆橫財。
因為當時的寧夏位置比較偏遠,且交通不便,在亂世中就如同與世隔絕的桃花源。馬鴻逵就更加無所顧忌,他把寧夏原來的幾個重要官員趕了出去,換上了自己的親信。後來利用抗戰爆發的契機,大肆徵召壯丁,整頓軍備。一番操作下來,馬鴻逵儼然已經成為了西北勢力最大的軍閥之一。
在寧夏期間,馬鴻逵信奉的宗旨就是弄權、弄錢,抓兵,令百姓苦不堪言。官員們匯報工作時,馬鴻逵就坐在太師椅上一邊聽,一邊閉目養神,十足的土皇帝像。除了一些阿諛奉承之輩,寧夏的大部分官員和百姓都是敢怒不敢言。
不過馬鴻逵的好日子也不長,新中國成立前,人緣極差的馬鴻逵覺得自己跟著蔣介石逃亡日子肯定不會好過。他假裝重病,請求一個月假期,前往美國醫治。苦肉計成功後,馬鴻逵就找來一架私人飛機,帶著自己這些年的「積蓄」,將近8噸的黃金和幾位姨太太,逃往了美國洛杉磯。
到了異國他鄉,擁有無數財富的馬鴻逵,自以為迎接自己的將會是美好的人生。但此時無權無勢的他,卻低估了人心。先是兩個兒子為了爭奪財產大鬧一場,甚至告上了法庭,讓馬鴻逵洋相百出。之後就是幾位姨太太爭鋒相對,為了家中的帳務大權大打出手。其中最年輕的一位姨太太鄒德一,還因為愛上了一位華人教授,毅然決然和60歲的馬鴻逵離婚。
家庭矛盾不斷,眾叛親離,再加上自己沒有商業頭腦,經商屢屢受挫,坐吃山空的馬鴻逵很快就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並且因為年齡的不斷增大,馬鴻逵骨子裡的那種落葉歸根的思想越來越重。他無數次提起自己想要回到祖國的念頭,但是因為他當年在寧夏沒做過幾件利國利民的事情,他也自知祖國的老百姓不會原諒他。曾經叱吒風雲的西北王,卻最終落魄地客死異鄉,只能說,這都是他應得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