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著7.5噸黃金,和4位妻子逃亡美國,晚年卻問老鄉:百姓恨我嗎

2020-12-24 騰訊網

民國時期,社會動蕩,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於是乎英雄豪傑,才子佳人紛紛應運而生,既然亂世會孕育出英雄,那麼必定也會出現梟雄,1916年,袁世凱因尿毒症一命嗚呼,接著便進入軍閥割據時期,各路新舊軍閥在軍事和政治上明爭暗鬥,其中便有一個叫馬鴻逵的人,他被譽為西北軍閥「四馬」之一。

當年我軍逼近西北,蘭州解放,馬鴻逵立馬尋得機會逃跑,結果剛到中國臺灣,又被馬步芳父子指控,走投無路之下,他讓妻子裝病,帶著7.5噸黃金以及若干錢財,逃往美國,晚年遇到老鄉時,問道:「百姓們還恨我嗎?」

到底是什麼,讓一個原本能得到人民愛戴的官,淪落到客死異鄉,萬人唾棄的下場?

馬鴻逵,1892年出生於甘肅河州(今臨夏)一軍閥家庭,其父馬福祥當年曾保護慈禧等人逃亡西北,護駕有功,故而加官進爵,後來又結識了袁世凱,所以即使清朝滅亡,馬福祥照樣官運亨通,並順利成為寧夏總兵,在當地頗有名望。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註定馬鴻逵會擁有不平凡的人生,18歲那年,馬鴻逵就考入甘肅陸軍學堂,接受先進教育,馬鴻逵受到革命思想的衝擊,熱血澎湃,當即便加入同盟會,本想著以後投身於革命事業,卻被父親送去了袁世凱那裡,隨後又來到馮玉祥手下辦事,成為國民聯軍第4路軍的總司令,馬鴻逵的人生軌跡,就此改變。

在此後的日子裡,馬鴻逵數次參與戰事,並屢次立下大功,獲得了老蔣的賞識,1933年初,老蔣將其任命為寧夏省主席,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馬鴻逵一上位,立馬將以前的官員全部裁撤,換成自己的人,如此一來,他就可以在寧夏隻手遮天。

起初,馬鴻逵也是一心想著如何造福百姓,他又是建學校,又是修渠道,當年成達師範第一屆學生要出國留學時,他還自掏腰包,贊助他們白洋5000元,後來他還提出「實行三民主義」、「消滅煙毒土匪」兩大施政目標,整頓內部官員,馬鴻逵的舉動,得到了不少老百姓的認可。

然而權利和欲望,還是一步一步吞噬了馬鴻逵,後來,馬鴻逵自任寧夏銀行的董事長,藉助銀行他強行收購當地人民的土特產,接著不斷加賦稅,還逼老百姓們「捐款」支持抗戰,一時之間,寧夏百姓苦不堪言,而馬鴻逵則賺得盆滿缽滿,可礙於馬鴻逵的地位,誰又能說什麼呢?

1945年,抗戰勝利,馬鴻逵也因為抗日有功,獲得了無數嘉賞,地位越來越高,不過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1949年,國軍節節敗退,蔣介石帶著人逃往中國臺灣。由於此前馬鴻逵得罪過馬步芳等人,一到臺灣,立馬被他們指控,處處碰壁,後來,老蔣將其「撤職查辦」。

馬鴻逵是聰明人,當然知道自己如今的處境,當務之急,是趕緊離開這裡,但臺灣當局怎麼可能輕易放他走?再三思考後,馬鴻逵讓自己的妻子裝病,接著馬鴻逵請了1個月的假,帶妻子去「看病」。

接著馬鴻逵一家老小偷偷收拾東西,分批前往中國香港,然後喬裝打扮,讓4位妻子帶著他多年搜刮而來的7.5噸黃金和若干錢財,先行逃往美國,等到妻子順利到達美國,馬鴻逵也跟上,從此以後,馬鴻逵一家定居洛杉磯。

雖然馬鴻逵很有錢,在美國依舊可以過著瀟灑的日子,可由於語言不通,且沒有官職在身,馬鴻逵一天天過得很憋屈,後來他的四姨太還背叛了他,捲走他大量錢財,馬鴻逵的生活水平立馬下降,晚年更是十分窘迫。

但這還不算完,後來馬鴻逵的兒子、孫子們,竟然因為財產問題,把他告上了法庭,這個前半生風光無限的男人,瞬間受不了這個打擊,從此一蹶不振,此時的他,垂垂老矣,他多麼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後來,馬鴻逵病倒了。

恰好一位寧夏老鄉在美國辦事,便來看望馬鴻逵,看到老鄉,聽到鄉音,馬鴻逵鼻酸落淚,他輕輕問道:「老百姓們,還恨我嗎?」

1970年,馬鴻逵於洛杉磯病逝,終年78歲。

相關焦點

  • 1949年他帶著7.5噸黃金逃亡美國,晚年對三個姨太太說:想回家了
    馬鴻逵吃香的喝辣的,寧夏百姓可不好受,馬鴻逵過得越好,就說明當地百姓過得越艱難,以致於馬鴻逵在美離世後,他最寵愛的姨太太劉慕俠遇到寧夏的老鄉,都要問一句:「寧夏人們還恨我們嗎?」
  • 他讓妻子裝病,逃亡到美國,帶走7.5噸黃金,晚年:百姓恨我嗎
    當時西北那個時期有「四馬」——馬步芳、馬步青、馬鴻逵、馬鴻賓,馬鴻逵在那個時期被稱為「寧夏王」,他年輕的同時,為人非常圓滑銳利,後馬鴻逵稱霸寧夏,統治寧夏長達十七年,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讓妻子裝病以便逃走沒多久,臺灣當局對馬鴻逵進行了處分,撤銷馬鴻逵的職位,等候繼續調查,原以為在臺灣能定居的馬鴻逵就此失望,心灰意冷,決定不留在中國,去國外定居。
  • 讓妻子裝病,後帶萬兩黃金逃往國外,晚年卻問百姓是否恨他
    後來在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帶著皇室成員逃亡到了西北,馬福祥因為護駕有功,「積功一提督記名」。 辛亥革命後,馬福祥擁護孫中山國民革命,後來又追隨了袁世凱成為寧夏總兵。
  • 他帶著7.5噸黃金逃亡,揮霍一生,晚年對著祖國喃喃自語:想回家了
    當時西北地區的「西北四馬」赫赫有名,他們是以馬鴻奎為首的四位馬姓兄弟,他們幾乎霸佔了西北地區,在當地作威作福,當起了名副其實的土皇帝,在其威壓下百姓生活得苦不堪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曾經「威風凜凜」,晚年悽涼孤獨的寧夏霸主—馬鴻奎。
  • 他用飛機運走7.5噸黃金,帶3個老婆逃亡美國,晚年直言:家在東方
    前言「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無論生活在哪個時代,家鄉對於我們而言,總是有著一種深深的寄託,那裡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也是我們成長的地方,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我想沒有人願意離開家鄉,前往陌生的地方生活,尤其是每當逢年過節時,對家鄉的思念會更加深重。
  • 寧夏王馬鴻逵帶著7.5噸黃金逃往美國,晚年卻說:想回家了
    作為西北地區臭名昭著的軍閥,馬鴻逵有一個外號,「滑馬」,意思是他像老馬一樣狡猾。如果你看過馬鴻逵的照片,你會發現馬鴻逵看起來並不像一個殘忍狡猾的人。其實,馬洪魁和他一樣殘忍。寧夏解放後,當地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舊社會太黑,馬匪統治苦字,造成人民衣食無著!1949年,漢族人民獲得解放,走在社會主義道路上。
  • 他逃離臺灣,用飛機帶7.5噸黃金去美國,晚年常望著祖國喃喃自語
    1950年10月,他帶著家屬和7.5噸的黃金前往美國洛杉磯,直到1970年去世。 有報導稱,晚年的馬鴻逵在美國時常遙望中國,喃喃自語,這究竟是為何?
  • 他帶7.5噸黃金逃往美國,晚年對著祖國的方向喃喃自語:想回家了
    在《庸庵筆記》又記載,乾隆55年至60年的稅收和珅就貪掉了一半,正因為家財眾多,和珅還當選了《亞洲華爾街日報》世界級富翁行列,在民國時期,同樣也有一位「和珅」,但兩人結局不同,此人帶著7.5噸的黃金逃到了美國。
  • 他演了出苦肉計,帶著8噸黃金乘飛機逃往美國,晚年望著祖國流淚
    在臨終前,這位曾經的「土皇帝」,終於卸下了偽裝,流著淚跟姨太太趙蘭香和劉羨俠說,他想回家。馬鴻逵的來頭可不小,他出生甘肅,畢業於蘭州陸軍學校,是科班出生的軍人。早年加入了袁世凱的新軍,因為一身武藝,被其引為心腹,官至第五混成旅旅長。但是馬鴻逵並不是什麼忠肝義膽之輩,手中有了一點勢力後,他就屢屢見風使舵,誰家大業大,就投靠誰。
  • 一軍閥盤踞寧夏17年,攜3個老婆、8噸黃金逃亡,晚年想回國被拒
    換句話說,他們只不過是識時務地歸順而已,心底依舊有著東山再起的念頭和野心。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位軍閥,解放戰爭結束之後,便一直盤踞在寧夏17年,後來帶著三個老婆和8噸黃金亡命天涯,晚年想要實現落葉歸根的願望,卻慘遭拒絕。大家都知道,落葉歸根是我國所有人民心底的渴求,那麼這位軍閥究竟是做了什麼傷天害理之事,才會被剝奪了這種最可貴的願望呢?
  • 「土皇帝」帶著8噸黃金和3位嬌妻逃到美國,人財兩空後又想回國
    「土皇帝」帶著8噸黃金和3位嬌妻逃到美國,人財兩空後又想回國 戰爭確實能讓人發財,尤其是手裡有點權力,身後有些部隊,在亂世裡撈金是件很容易的事。民國初期,各路軍閥混戰,都在為了勢力擴張地盤。但是要打仗,軍費也是關鍵,不給錢也沒人願意賣命。孫殿英是個狡猾的人,他效仿曹操,從古墓裡盜寶。
  • 他逃亡美國時,用飛機拉走7.5噸黃金,晚年心念祖國卻不敢回來
    但國民黨為了不接受共產黨和國家的制裁,給自己留有一線,那就是退守臺灣地區。雖然蔣介石彼時還想著有朝一日繼續攻打回來。但想必他和家人部下一同乘坐著去往臺灣的輪渡時,早就清楚自己輸了再也回不來了。只是落魄的老虎畢竟還是老虎。蔣介石手中依舊還有數十萬大軍。若真想打,共產黨也有一場惡戰,遂最終達成一國兩制的方案。
  •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3個老婆跟8噸黃金逃亡美國,最終結局怎樣
    我們之所以敬重嶽飛將軍,是因為愛國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情懷,可有些人卻偏偏在戰亂之時,與百姓為敵,在時局動蕩的時候,只為自己牟利,做出傷害國家之事。馬鴻逵曾經是寧夏的土皇帝,他這一生做出很多有損國家利益的事情,並且不顧國家的安危與人民為敵,最終他帶著三個老婆跟8斤黃金逃往了美國,最後這位土皇帝的結局怎樣?
  • 妻子遠走,他帶著一雙兒女生活,多年後功成名就,妻子後悔莫及
    當時常書鴻已經結婚,女兒常沙娜還很年幼,對於常書鴻要去環境艱苦的敦煌的想法,妻子陳芝秀表示反對。但常書鴻心意已決。1943年年初,常書鴻一行4人歷經艱難,終於到達了敦煌。半年後,妻子陳芝秀與女兒常沙娜,兒子常嘉陵隨後也來到敦煌。
  • 那他晚年生活怎樣
    有人問,他養那麼多兵幹什麼呢,當然是為了打仗了。西北各軍閥間,如果沒有外敵入侵的時候會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攻擊。如果,有人進攻他們的勢力範圍就會合起夥來打人家。比如和東陵大盜孫殿英,紅軍西徵軍,日本鬼子,還和西北野戰軍大戰。
  • 4年多了還是1054噸 中國黃金儲備數據不變之謎
    世界黃金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美國黃金儲備為8133.5公噸,高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德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分別為3387.1公噸和2814公噸,中國以1054.1公噸排名第六位。
  • 鄭洞國娶了三位妻子,有兩位貌美如花,另一位比他大8歲
    其實鄭洞國被人津津樂道不止他在抗戰時期立下的功績,還有他的三位妻子。鄭洞國的這三位妻子有兩位貌美如花,還有一位比自己大八歲,都是話題感十足的女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新一軍軍長鄭洞國的三位妻子的結局。第一位妻子:覃臘娥覃臘娥是鄭洞國的結髮妻子,出生於1895年,比鄭洞國大八歲,是鄭洞國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迎娶的原配妻子。
  • 結婚紀念日,她拋下倆孩子與老鄉私奔,晚年生活悽慘,靠女兒接濟
    她作為一個妻子, 她沒有盡到妻子最基本的義務忠誠;作為一個母親,她也沒有負到母親最基本的責任養育;作為一個雕塑家,她晚年一度失業只能靠當保姆和女兒的工資度日,這個美女藝術家叫陳芝秀。
  • 31噸黃金解凍,還剩80噸!
    5月27日(周三),市場分析師TylerDurden撰文稱,委內瑞拉獲準出售英國央行帳戶中的31噸黃金,用來購買食品和藥品。在最近一次提款後,央行金庫中的黃金仍超過80噸,但低於2019年初的129噸。
  • 溥儀晚年和妻子重遊故宮時,看到龍椅說了一句話,讓人心酸
    清王朝被推翻後,溥儀就搬出了紫禁城,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溥儀成為了北京植物園的一名普通研究員,他對自己曾經所居住的地方故宮還有著很深的感情,所以在晚年的時候經常都會買票去故宮參觀瀏覽,雖然溥儀在一生中一共有5個女人,可是陪伴他直到去世的僅僅是第五位妻子,溥儀人生中的最後一位妻子的名字叫做李淑賢,兩人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雖然年齡差距比較大,可是感情十分要好,所以他也經常帶妻子去故宮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