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秒鐘可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 南水北調中線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2020-12-12 人民網

  近年來,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島大力開展「生態鄉村」生態建設,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呵護一泓清水。圖為風景如畫的鄖陽島。
  楊顯有攝(人民視覺)

  本報電 (記者王浩)420立方米每秒!在南水北調中線起點,長江水通過丹江口水庫,穿越閘門,歡騰北上。5月9日,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420立方米每秒進行輸水,以這個流量計算,5秒鐘即可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這標誌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輸水能力和效益發揮上得到了巨大提升。

  中線工程建成通水以來運行穩定,經受住了設計標準流量350立方米每秒以及汛期、冰期輸水的考驗。截至5月9日,中線工程累計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平穩輸水290億立方米,成為沿線24座城市供水的生命線。2017年至2020年,中線工程連續4年利用丹江口水庫汛期富餘水量,實施向沿線河湖生態補水,目前累計生態補水達34.92億立方米,華北地區地下水資源得到涵養修復,局部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生態補水區域周邊地下水水位回升更為明顯。

  今年入春以來丹江口水庫來水情況較好,隨著汛期來臨,迫切需要騰庫迎汛。水利部決定實施中線工程加大流量輸水工作。從4月29日開始,逐步調增陶岔渠首輸水流量,加大流量輸水過程預計持續到6月中旬。加大流量輸水期間,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嚴格落實巡視巡查、安全保障、應急處置等工作,24小時不間斷巡渠查險,明確巡查重點渠段、重要風險部位,高度關注安全監測與技術保障,強化安全監測自動化系統運維,確保工程安全平穩運行。

  「從世界各國大型調水工程運行的規律看,大型調水工程達到設計輸水流量一般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超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所需要的時間更長,中線工程在第6個調水年度就實現這一目標,是對工程建設質量和運行管理水平的重要考驗。」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建設管理局總工程師程德虎介紹。

  記者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後,持續為特大城市輸水。以天津為例,截至5月3日,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幹線工程累計向天津市引調長江水50億立方米,相當於350個西湖、3.5個於橋水庫的水量。供水範圍覆蓋天津市14個行政區,近千萬人受益。南水北調水已經成為天津市的主力水源,天津幹線實現1900多天連續不間斷安全供水,水質穩定達標。目前工程已進入第6個調水年度,向天津市供水量呈逐年提高趨勢。

(責編:李棟、畢磊)

相關焦點

  • 5秒即可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 南水北調中線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5月9日上午8時30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陶岔渠首,丹江口水庫清澈碧綠的漢江水穿過閘門,一路歡湧向北。監測顯示,此刻的入渠流量為420立方米每秒!據悉,這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進行輸水。以這個流量計算,5秒鐘即可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
  • 5秒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據悉,這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進行輸水。以這個流量計算,5秒鐘即可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陶岔渠首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丹陽村。今年入春以來,丹江口水庫來水情況較好,隨著汛期來臨,迫切需要騰庫迎汛。這為持續開展丹江口水庫洪水資源化利用,推進生態補水常態化創造了條件,水利部決定實施中線工程加大流量輸水工作。
  • 騰庫迎汛,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來源:經濟日報5月9日8時30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陶岔渠首,清澈的丹江水穿過閘門,歡湧向北。監測顯示,此刻的入渠流量為420立方米每秒,這是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進行輸水,以這個流量5秒鐘即可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
  • 丹江口水庫向北首次最大流量輸水結束
    1432公裡乾渠通過檢驗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中朝、通訊員張兆松)6月21日,經過54天加大流量輸水,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420立方米每秒(設計最大流量)輸水圓滿結束。此次最大流量輸水從4月29日開始,結果顯示:工程運行良好,調度平穩有序,期間輸水19億立方米,全長1432公裡的中線乾渠工程經受住了重大檢驗。這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進行輸水,驗證了工程大流量輸水能力,膨脹土段、地下採空區渠段等特殊地質區段也經受了全面檢驗。
  • 科學技術助力南水北調工程,緩解北方水資源短缺狀況
    超額供水 首按最大流量通水以來,按設計標準流量350立方米每秒輸水的情況下,中線工程經受住了汛期特大洪水和冰期極端天氣的重大考驗,運行狀況良好。儘管如此,各類建築物此前幾年沒有經歷過按設計最大流量420立方米每秒進行輸水的檢驗。今年入春後,丹江口水庫來水情況較好,隨著汛期來臨,迫切需要騰庫迎汛。
  • 南水北調300億立方米 中線工程澤被6000萬人
    黨中央、國務院在規劃階段,就明確了「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將水源區納入重點流域治理範圍,從規劃、政策、制度等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實施了丹江口庫區及上遊水汙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水源區43個縣和重點鄉鎮全部建成汙水處理廠,垃圾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
  • 記者追問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八大難題」
    今天,北京晚報記者將帶您探尋「南水」何以「北調」,見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731公裡的「八大難題」。7月3日上午10時58分,閘門緩緩提起,標誌著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黃河以南段總乾渠開始充水試驗。  「壩前是引水渠,渠底海拔140米,目前水位142.29米,實際水深2.29米。從這裡到北京設計水深是7米,也就是說,水位達到147米可以通水。為了確保常年調水,設計的正常水位是150米,最高可以達到170米。」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航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一渠清水緩緩向北流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橫跨豫鄂兩省的丹江口水庫。中線工程渠首樞紐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通過渠首開閘放水,一渠清水從這裡出發,利用海拔落差緩緩向北流淌,行程逾千公裡,一路自然流向京津冀等地。渠首樞紐也是丹江口水庫的副壩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標誌性建築,主要由引渠、重力壩、引水閘、消力池、電站廠房等組成,渠首閘下遊是輸水總乾渠,其全長1432公裡,其中渠首到北京1277公裡、從河北徐水到天津155公裡。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渠首底板海拔140米,終點北京團城湖海拔45米,利用兩地95米的海拔落差,丹江口水庫的優質水源以明渠自流到北京。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本報北京12月12日訊 記者喬金亮報導: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南水」成為沿線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超過1.2億人直接受益。
  •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六周年!生日快樂!
    世界規模最大的U形輸水渡槽工程——湍河渡槽工程,內徑達9米、單孔跨度達40米、每孔槽段的重量可達1600噸國內直徑最大的穿越大江大河輸水隧洞——中線穿黃工程隧洞中線一期工程首次以420立方米每秒設計最大流量輸水並藉機向沿線39條河流生態補水9.5億立方米華北地區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區止跌回升河湖生態得到有效恢復
  • 超過1.2億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調:「數」說6年調水之變
    熱點追蹤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調了多少水?水質怎樣?多少人受益?生態和經濟效益如何?對此,記者走訪工程沿線多地現場,同時向水利部南水北調司等單位進行了了解。
  • 南水北調2021與你繼續同行
    2020年5月9日至6月21日中線一期工程首次以420立方米每秒設計最大流量輸水並藉機向沿線39條河流生態補水9.5億立方米11月1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超額完成年度水量調度計劃這標誌著工程運行6年即達效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
  • 南水北調大文章越來越精彩
    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南水北調各單位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和應急工作機制:水利部創新「視頻飛檢+現場飛檢」監管模式,加強工程運行和疫情監管,確保供水防疫兩不誤;中線通過自動化調度系統、巡查維護實時監管系統、疫情上報及監控系統等遠程調度管理,確保輸水安全;東線工程數位化管理系統為安全調水提供了有力支撐。
  • 南水北調中線!萬戶千家飲南水,人間煙火最美味
    南水北調中線!>這個數字代表著整個南水北調中線的乾渠長度為1432公裡這水還能依然是這樣的標準嗎?供水區域覆蓋了天津14個區900多萬天津市民從中受益才有效緩解了天津水質的問題……南水北調到底給我們帶來了怎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