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這家不到10平米的牛雜小店,已經開了24年,很多人從小吃到大

2020-12-18 阿牛哥探店

在南寧,牛雜一直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街頭小吃,在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它雖然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只要在遠處嗅到它的香味,很多吃貨就會不由自主地順著香味去尋找到它。

在東葛古城路上,有一家看著很不起眼的牛雜小店,但從1996年至今已經擁有著24年的歷史了,是附近的很多南寧人從小吃到大的一家店,有的人小學的時候吃,中學的時候也來吃,甚至大學畢業工作結婚後還帶著老婆和孩子一起過來吃。

這家店位於古城路地震局對面,環境很簡陋,店鋪非常狹小,大概不到10 平米,三四個人坐著吃都會顯得很擁擠,所以來這裡的大多顧客都是打包帶走的。

這家店開了這麼多年,有了非常穩定的熟客資源,買牛雜的客人都很熱絡地和煮牛雜的大姐姐聊天,很多小孩放學回家,有時肚子餓了饞了,就會和同學一起來買幾串牛雜邊吃邊走回家。

雖說店裡就一個簡單的牛雜車,但種類非常齊全,牛肚、牛肺、牛心、牛舌、肉丸子,還有豆芽、青菜、腐竹、蘿蔔等。牛雜從剛開始的5毛錢一串的,到1元、1.5元,現在已經漲價到了2.5元一串了。不過依然比外面很多店賣得要便宜。

味道都是很原始的牛雜味,雖說不上絕美,卻有著很獨特的味道。牛雜應該是用壓力鍋壓過的,吃起來不會太韌,就連牙口不好的人都可以吃。蘿蔔也燉得很久,特別入味,很清甜。

醬料有酸的,鹹的,辣的幾種,食客選好自己想要吃的牛雜,阿姨會幫你褪去竹籤裝入碗中,然後加入一勺牛雜湯水,再按著個人的口味放上醬料就可以享用了。

24年堅守的特色小店,多年不曾改變保留著統傳老模樣、老味道,這是一種執著,一種守候,只有這樣的老店,才能使人留戀那種記憶中的味道!

相關焦點

  • 南寧這家老字號小店,開了20多年每天都排隊,很多人吃了10幾年
    #南寧這家開了20多年的老字號小店,天天爆滿,很多人吃了十幾年。廣西南寧市,地處亞熱帶氣候,一年四季氣候宜人,即使是北方冰雪封山的季節,這裡也是綠意盎然,素有綠城之稱,所以很多來過南寧的小夥伴都喜歡了上這座城市,通過分享也讓很多沒來過的小夥伴心生嚮往。南寧除了景色漂亮氣候宜人之外,還有很多特色美食,也是讓很多了來了吃過之後欲罷不能。
  • 南寧這家老店,憑一份牛雜,徵服了南寧人21年!
    可是我們不難發現,南寧很多老店,堅持了幾十年,依然顧客盈門。這些老店留住食客的,難道就只有情懷嗎?其實也不盡然。這家老店開在古城路這個綠樹成蔭的大道上,位置並不偏,卻也不顯眼。小小的門店,微微冒起的蒸氣,完全引不起路人的注意力。但說到南寧好吃的牛雜店,這家店必榜上有名。
  • 南寧這家開了近20年的老字號小吃店,不足5平米的,每天都排長隊
    #南寧這家開了近20年的老字號小吃店,不足5平米的,每天都排長隊。在南寧市民主路官塘,有一家開了將近20年的煎豆腐店,每次路過都看到很多人排隊,排隊的人中還有很多的中老年人,跟排隊的阿姨聊天得知,這家小店開了很多年,基本都是街坊鄰居幫襯著開起來的,後來來逛官塘的人多起來了,慢慢的生意也就越來越好了。
  • 南寧這家深藏在小巷中不足5平米的小店,4個店員忙不過來,超火爆
    #南寧這家深藏在小巷中不足5平米的小店,4個店員忙不過來,超火爆。民以食為天,食成為一天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對於吃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和喜好。隨著這幾年物價的飛漲,既要實惠又好吃的食物是越來越少了,雖然現在的豬肉價格稍微回跌,但短時期依舊很難回到10元時代,所以選擇肉食的食物還是難免會覺得稍貴。而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家小店,算得上是我吃過同類食物中最便宜的小吃店了,4塊錢可以吃飽,而且還有豬肉吃,哈哈。
  • 南寧老城區小巷子裡的寶藏牛雜粉店,開了二十多年,知道的人不多
    在南寧西鄉塘老城區衡陽西路北一巷裡,有一家牛雜粉店,雖然看起來破破爛爛的,但每天早上無時無刻不是擠滿了吃粉的食客。說實話,如果不是附近的街坊或是老南寧,基本上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家店。不過看著很不起眼的小破店,卻已經開了近二十年,在南寧,開了二十年以上的老店並不是很多,這家店也算是老字號了。店面很小,雖然最近換了新的門頭招牌,但環境還是和以前差不多,破舊的桌凳,油膩的廚房,很典型的蒼蠅小店。不過對於喜歡嗦粉的食客們來說,味道才是最重要,環境只是其次,南寧好吃的老友粉一般都是在像這樣接地氣的小店裡。
  • 這家牛雜老店,老莞人從小吃到大
    日前,口碑餓了麼在東莞發布了東莞美食「江湖封神榜」,這些通過美食大咖分享推薦極具「煙火氣」的市井好店,受到市民廣泛關注。記者日前探店來到上榜的兩家店,分別是志亮牛雜和芯儀早餐店,這兩家「神體驗」以及「神口味」店鋪有哪些特別之處,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 南寧一家老字號牛雜店,開了26年,每天能賣出1000多串牛雜
    #南寧探店打卡#南寧水街承載了太多老南寧人的回憶,老友粉、生榨米粉、炒粉蟲、粽子、涼茶……等各種美食都是南寧人記憶中的老味道。覃叔牛雜,許多老南寧都知道,南寧牛雜屆裡響噹噹的老字號,從1994年至今已有了26年的歷史了。這家店最初是開在壯志路口,後來因老水街拆遷,就搬到了邕江御景下面的臨街店鋪,位於黃阿婆炒粉蟲的隔壁,很小的一個門臉,路過如果不仔細看的話很可能都不會注意到。
  • 南寧這15家小店,沒空調、幾乎沒座位,卻從冬天排隊到了夏天!
    細數南寧街頭巷尾的小店佔地面積或許還不到幾平米的小窗口就足以吸引南寧吃貨們排起長隊了!!
  • 南寧這家開了二十多年的小店,一天賣上千個粉餃,一蒸就是一大鍋
    在明秀路八中附近,有一家開了二十多年的小吃店,附近沒有不知道這家店的人,特別是八中的學子,這裡是他們最青春的美食記憶。這家店位於明秀秀靈路口附近,靠近七叔家常菜館,對面是民印廠,很小的一間店面,大概也就十幾平米,環境很破舊,看著很不起眼,因為路口在修地鐵站,門口停電動車都不太方便,機動車就更難停了。
  • 鞍山站前地標性小吃,不到10平米的麻雀小店憑啥這麼火?
    要尋找一座城市的味道,最好的方法就是跑到街頭巷尾,品嘗那些小店裡的美味。鞍山美食地圖第207期探店東北人最愛的廣州小吃。記憶中的牛雜味總藏在不起眼的小巷裡,一部簡易的小推車,一家幾平米的小屋,掀開鍋蓋的瞬間,熱氣升騰,牛香四溢。
  • 河南開封24年的米線小店,從小吃到大的老店,本地人都知道
    一般說到開封的美食,大家第一時間想起來的恐怕就是灌湯包子了吧。確實,作為開封的代表性美食,灌湯包在全國各地都非常的受歡迎,更是受到了不少外國友人的喜愛。但是,開封的街頭巷尾也藏著很多其它的小吃,雖然不是當地特產,但是卻符合本地人的口味。
  • 南寧20家寶藏小店,大多藏在小區周邊,沒有熟人帶路找不到!(上)
    望仙坡小區開了很多年的豆腐攤從開始的流動攤到門洞裡的小攤再到如今的街鋪但是豆腐的味道卻從未變過人均:6元地址:興寧區大官塘商業街望仙坡小區33鋪一家在福建路邊小民房改造的粉店招牌因歲月的洗禮,顯得陳舊不已很多附近的居民從小吃到大
  • 被譽為「蒼蠅」小店,香港這家糕點鋪不足10平米,連明星也被折服
    被譽為「蒼蠅」小店,香港這家糕點鋪不足10平米,連明星也被折服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沒有什麼東西比吃更重要的了,而我們中國又是一個美食大國,所以大家對於美食的追求也是永無止境,如今有好多的綜藝節目也在介紹我們中國的美食,所以很多吃貨朋友們看到這些美食之後也是蠢蠢欲動,因為我國的地理環境不同,所以就造成了飲食文化上的差異,很多美味的小吃也是有著不同的做法,相信很多吃貨朋友們,為了這些美味也會去全國各地品嘗,除了我們國內的美食之外,很多人也會走出國門,尋找外國的一些美食,同時也能夠感受到不一樣的風景,所以說也是一舉兩得,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被譽為「蒼蠅」小店,香港這家糕點鋪不足
  • 南寧江南環境超級簡陋的牛雜粉店,開了二十幾年,每天顧客擠滿屋
    我這個人愛吃粉,更愛吃雜粉,而牛雜粉更是愛上加愛。想要吃到一份好的牛雜粉可不容易,牛雜要處理得乾淨沒有異味,口感又要不老不韌,這樣吃起來才爽脆過癮,沒兩把刷子還真做不出來這樣。南寧專門做牛雜粉的店不是很多,做得好吃的更加是鳳毛麟角。
  • 福州第份牛雜清單來了,有幾家我從小吃到大!
    牛雜可以說是街頭巷尾很常見的一種美食,它可以出現在白天,也可以出現在深夜。 福州人民對牛雜的喜愛是肉眼可見的,有很多家開了幾十年的老店,也有很多口碑爆棚的路邊小吃。
  • 號稱南寧最好吃牛雜,火了26年,200個徒弟攤子遍布南寧大街小巷
    南寧的美食眾多,在所有的美食中,牛雜是不得不提的,這種隱藏在市井中的街頭小吃,很上不了臺面,但是卻有很多人,非常迷戀它獨有的味道,那混合著各種味道的香味,以及吃到嘴裡獨特的口感,隨性的吃法,都使得吃貨們對它有一種深深的眷戀。
  • 這家「無名小店」10平米,老闆絕活1人掌控8鍋,顧客開車專程來吃
    這家「無名小店」10平米,老闆絕活1人掌控8鍋,顧客開車專程來吃身邊幾乎所有的朋友,只要一提到吃,就會豎起耳朵,兩眼放光,一個個更餓狼一樣,現在的人對吃確實有不可抵擋的魅力,做一個吃貨現在一點都不丟人,現在大多數人聚在一起都是在談論吃,談論自己會做什麼
  • 南寧這30家藏匿於街頭巷尾的老店,光靠店名根本找不到……
    很多老舊的小店會藏在犄角旮旯的小巷裡有些可能大眾點評都刷不到有些搜到了定位也會被繞暈……這家捲筒粉店,就開在自家的陽臺上。沒有招牌,只在鐵欄杆上掛著價目表,每天從早上開始就有很多客人在排隊了,這麼多年,這家卷粉店已經承包了大院的早餐。
  • 廣東人有多愛吃牛雜,一間50平米夫妻小店,月入10萬
    這是羅欣然學生時期的回憶,有人說:「牛雜陪著廣東人長大,牛雜又陪著廣東人老去。」這麼傷感的一段話,卻俘獲人很多廣東人的心。要說廣東的牛雜哪裡的更好吃?哪個地方的更值得推薦,那毫無疑問是「食在廣州」。羅欣然是廣州人,從小吃遍了廣州的大街小巷,羅欣然覺得最好吃的牛雜,不在店裡而在街頭小巷裡。街頭擺攤的牛雜,一直是羅欣然的最愛,在很多年前,這些推著車售賣牛雜的人被叫做「走鬼檔」,一部簡單的四輪手推車,中間架著一個大鍋,底下當著一小罐煤氣,有的甚至是用木炭。
  • 在芳村開了6年的牛雜小店,為什麼有人特地從珠海跑來吃?
    芳村有一家開在三岔路口的牛雜店,網評8.1分,在花地灣一帶算是小有名氣。老闆娘做了十幾年的牛雜,從深圳搬來廣州,經營6年多,登上芳村小吃口味榜的第1名,同時還霸佔了6個網評榜單。它距離地鐵站有一段距離,但絲毫不影響它的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