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秒丨日照嵐山區: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8日訊 農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是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村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緊密結合的重要載體。日照市嵐山區把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作為基層黨建重點項目紮實推進,確保實現「集體增收益、群眾得實惠」,加快推動鄉村振興。
-
七星關區:「兩包一幹」縱深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認真落實《畢節市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運行管理辦法(試行)》,積極探索區級總社「包產銷」、鄉級聯社「包服務」、村級分社「領頭幹」的「兩包一幹」模式,著力破解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中的發展難題,不斷推動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健康發展,為鞏固脫貧成效、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
乳山市南黃鎮: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今年以來,著眼農村支部弱、集體窮、群眾散、產業衰等突出問題,乳山市南黃鎮黨委以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通過「三個強化」務實舉措,引導各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為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強化規劃謀劃 以點帶面統籌推進南黃鎮黨委牽頭全面摸排各村產業發展和村集體資產、資源情況,全面掌握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系統總結支部班子成員成功領辦合作社經驗,確定了「示範引領一批、規範提升一批、重新組建一批」的工作思路,因村制宜定路子,統籌推進支部領辦合作社,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
「黨建·一線行動」石埠:搞好「三個結合」 提升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今年以來,石埠經濟發展區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示範引領作用,將村黨支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同合作社的產業優勢、市場優勢相結合,穩步推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做好「三個結合」文章,注重質量不注重數量,避免催生空殼社,凝聚起了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
海陽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全域推進 同頻共振激活鄉村振興「一池...
同時,在海陽市農村工作會議上,對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集體經濟進行了全市動員、全局部署,對鎮區街道「施工隊長」、市直部門「支援隊長」、村黨組織書記「生產隊長」三個責任主體,提出了明確工作要求。整合涉農扶持政策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傾斜,梳理出24項重點項目清單,整合了市級財政扶持資金800餘萬元,建立了市鎮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提供長足保障。
-
二塘鎮:練好「三字訣」 全力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近年來,二塘鎮全力抓好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引擎」。通過練好「三字訣」全力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積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二塘鎮黨委統籌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明確12名包村領導牽頭督促指導12個村(社區)的創建和推進工作,同時各村(社區)的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通過法定程序選舉支部書記擔任合作社法人、理事長,如果村黨支部書記為下派的,由黨總支副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合作社法人、理事長,負責帶領合作社建立管理章程、制定分紅機制和激勵機制,逐步構建起了以鄉村兩級為主體的組織領導體系和責任體系。
-
七星關區「四抓四促」 紮實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
由七星關區委黨政領導親自掛帥,依託區級領導掛牌督戰脫貧攻堅指揮體系,整合區級黨員領導幹部和區委組織部部務會成員組建29個督戰隊,聚焦480個村6836戶17821名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清零」目標,紮實開展掛牌督戰,省市區三級督戰共發現問題646個,全部整改完成。二是突出建章立制。將48個有剩餘貧困人口的鄉鎮劃分為五個片區,建立脫貧攻堅「五大戰區」指揮部合力攻堅。
-
棲霞市桃村鎮成立聯合社 趟實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增收路
、合作社營業執照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4月6日訊 (通訊員 王曉璇 楊銳 記者 李林) 近年來,棲霞市桃村鎮把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突破口,在前期抓好自主經營、特色發展的基礎上,鼓勵引導相關村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聯合社,注重整合資源、抱團發展,實現資源共享、技術共享、客戶共享。
-
莒縣長嶺鎮小嶺村成功舉辦首屆「孝德文化節」頒獎典禮
莒縣縣政府黨組成員、市住建局調研員於華忠,莒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馬池濤,莒縣旅遊管理局局長賈慶毅,莒縣文體廣電局黨組成員趙亞楠,莒縣民政局老齡委副主任、主任科員陳常清,長嶺鎮黨委書記房文鋒,長嶺鎮小嶺社區委員、小嶺村主職負責人於佃國等出席頒獎典禮,長嶺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春華主持頒獎典禮。
-
黨支部領頭 合作社增效 七星關區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描繪鄉村振興...
近年來,為破解農村發展難題,七星關區緊緊圍繞黨建促發展,將黨組織統籌引領建設村社民一體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基層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發展集體經濟的重要載體,不斷深化黨組織引領,實現強村與富民雙推進。
-
嵐山區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推進全域土地流轉
去年起,嵐山區探索開展了「三變三化三集中」改革(「三變」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三化」:工業化、城鎮化、生態化建設;「三集中」:土地向合作社集中、人口向鎮駐地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其中,以「土地向合作社集中」為要義的全域土地流轉、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正一解土地撂荒和農村生產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增收等多個難題。今春,試點村莊已現新變化。
-
七星關區:「三舉措」高效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同時,宋伍社區還立足發展需求,回引1名在外經商人士、1名大學畢業生參與社區服務工作,聘請1名「土專家 」負責合作社蜜蜂養殖和跑山雞養殖項目的技術服務。通過「走出去、引回來」的方式,組織合作社管理人員外出學習好的經驗做法,不斷提高合作社跑山雞養殖技術。同時,在合作社成立黨小組1個,讓能人聚在產業鏈上,不斷強化黨的組織在產業發展中的示範引領作用。
-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鋪就富民路
今年1月,黨支部領辦的前許錦園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式註冊成立,合作社採取以集體「土地+資金」方式完成「紅股」眾籌,明確將合作社收益進行三七分成,其中村集體佔比30%、全體村民佔比70%。目前,合作社8個大棚全部完成西紅柿種植,預計2020年底集體直接收益6萬餘元。
-
「三個三」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
今年以來,金海湖新區不斷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採取「三個三」聚力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有效激發基層黨組織建設活力。「上下」聯動,著力「三個突出」聚合力。突出部署謀劃。召開年初「大黨建」工作會議,不定期召開黨工委會、黨建工作推進會、現場觀摩會等,研究解決當下存在問題。建立抓黨建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工作清單,抓實黨委(黨組)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工作,持續整頓提升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促進基層黨建各項任務落實落細。突出業務提升。針對基層組織建設、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邀請18名專家講師對230名黨員幹部進行輔導培訓。
-
莒縣雙泉村: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的蛻變
7月15日上午8時,莒縣庫山鄉雙泉村省派任職村黨支部書記劉國敏剛踏進村黨支部辦公室,雙泉烤菸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金軍就風風火火地推門進來,向他匯報喜訊。記者了解到,庫山鄉位於莒縣北部山丘區,現有43個自然村。由於地處偏遠、山地眾多,部分村的經濟發展滯後,25個自然村被列為省級扶貧工作重點村。前些年,雙泉村班子軟弱,集體經濟空白,債務纏身。「三山二水五分田,地薄水缺打糧難。
-
老知青重回故地變身「農場主」 招遠大戶陳家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
40多年後,退休之後的他,又回到這片土地,加入了新型合作社,成為一名「農場主」。40多年的變遷,背後是大戶陳家村以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致力鄉村振興的有益探索。近日,記者來到招遠市大戶陳家村,見到了這位「老知青」。「你們稍等一下,我去把以前的日記本拿上來。」陳仁芳騎上小電動三輪,到山下的工房拿回一撂頗有年代感的日記本。陳仁芳的故事,也就從這一撂發黃的日記開始。
-
黨報整版點讚莒縣!為人民群眾幸福「加碼」
把園區作為振興工業的主戰場,莒縣經濟開發區改革紮實推進,27個村劃轉到閻莊街道代管,「一區多園十平臺」格局加速形成。莒縣經濟開發區、海右化工產業園、高端塑料產業園加快集群發展、轉型升級。激發改革創新動能。把深化改革作為祛病根、激活力的利器,打響「六場攻堅戰」,大力推進「9+5」改革攻堅行動。
-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走活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這盤棋
據了解,該鎮9個村(社區)都已按照「村社一體」的模式建立了合作社,並由支部書記擔任合作社理事長,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鞏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 有了元巖村試點的成功,鎮黨委、政府還多次組織9個村(社區)「兩委」多次外出考察脆紅李的種植環境、技術和市場等,農戶看到了脆紅李的發展前景,該鎮在轄區掀起了「脆紅李革命」。 2017年底,立足打造「脆紅李之鄉」這一定位,在9個村(社區)推廣脆紅李種植,並組織其他8個村(社區)成立「村社一體」合作社,村集體以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入股,社員則以土地、勞動力等入股。
-
乳山市育黎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近年來,育黎鎮把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檢驗基層黨建工作實效的重要抓手,按照「試點先行、示範引領、擴展規模」的發展思路,成立支部領辦合作社15個,趟出一條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有增收、農村有奔頭的多贏之路。 村企合作,產品銷路有保障 「上的項目能不能賣出去、能不能賣個好價錢?」
-
海陽市朱吳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高質量發展
,全面夯實發展基礎,全力開創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各站、辦、所、各片第一時間組織各部門成員,各片村書記、村主任認真學習會議精神,對照總體發展思路,明確工作目標,加強幹部隊伍管理,轉變工作作風,全力推進工作任務落實。自全鎮第一季度工作調度推進會召開後,各片積極謀劃,強化宣傳引導、組織領導和技術指導,在繼續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帶領合作社社員積極投入農忙生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