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張冰)10月26日,有消息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計劃新建一家電動車工廠,以生產極星(Polestar)品牌的高端電動汽車。官網文件顯示,該公司計劃在重慶建設一座年產3萬輛高端電動汽車的工廠,該工廠將由一家新註冊的全資子公司運營。」對此,吉利控股集團官方對貝殼財經記者回應表示不予置評,極星汽車內部人士也稱未聽說此事。公開資料顯示,極星是由沃爾沃汽車集團和吉利控股集團共同創立的高性能電動汽車品牌,目前擁有極星 1和極星2兩款量產車型,除此之外,此前極星官方曾透露,極星3也已在量產規劃中,將為一款純電動SUV車型。近年來,吉利控股集團全面推動向「新四化」轉型,在新能源、自動駕駛、車聯網、低軌衛星等方面加速布局。而隨著近日力帆汽車的一紙公告更是讓吉利謀局的出行生態漸浮水面。10月9日,力帆汽車發布的《關於招募重整投資人的進展公告》顯示,兩江基金和吉利邁捷投資(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將作為意向重整投資人,參與力帆股份重整工作。彼時,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分析表示,「可以看作是吉利汽車集團化發展的布局。力帆汽車的工廠、土地和員工,對吉利汽車而言是一個稍稍改造即可使用的生產基地,力帆汽車完整的生產體系和營銷渠道體系,吉利汽車也可以通過改造直接使用。吉利汽車此次動作或是想鞏固做強重慶區域市場,進一步輻射到其他西南市場。」實際上,這已不是吉利第一次展示其對西南市場的野心。早在2018年,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正尋找機會積極籌備項目落地重慶。「重慶從摩託車的零件到汽車的零件,以及汽車的整車、摩託車的整車,還有電子電器,包括半導體等各方面都非常有競爭力。」而今年以來,吉利控股集團的盛寶(中國)金融科技項目、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車(重慶)生產基地項目、吉利科技智能換電站、吉利工業網際網路全球總部項目也均陸續落地重慶兩江新區。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編輯 趙澤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