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的三個傳說

2020-12-13 新戶部尚書

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這一天,幾乎家家都要吃一頓由多種穀豆果蔬混合做成的粥,這就是「臘八粥」。

來一碗臘八粥
又一年

臘八粥的內容,《燕京歲時記》中記載得很清楚:「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慄子、紅豇豆、長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由於南北方食俗和愛好不一,實際上臘八粥的內容是五花八門、沒有定式的。特別是到了近代,它完全變成一種意義上的象徵了。

配料

關於臘八粥的由來,目前一般認為跟三個人物相關。

一是「佛教節日」之說。 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本是毗羅城主淨飯王之一,因見眾生被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八苦所煎熬逼迫,於是毅然捨棄王位入山修行,尋求人生真諦。有一天,因勞累飢餓過度而暈倒。幸虧一個牧羊女將攜帶的雜糧加上野果,臨時用泉水熬煮成乳糜狀的粥餵食,才恢復了體力,便在河裡沐浴後坐在菩提樹下沉思,終於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故而在佛教中,粥又稱「藥食」,具有醫療、救生以及神聖的色彩。從前,大陸各地佛寺在臘月初八這一天都要做粥,以饋贈四方善男信女,被稱為「佛粥」 「臘八粥」、「福德粥」或「福壽粥」。

寺院施粥

二是「紀念嶽飛」之說。 宋代民族英雄嶽飛堅決抗金,遭奸臣秦檜奏稟誣陷,朝廷連下十二 道金牌召嶽進京。嶽軍急急班師,一路糧食不濟。百姓聞訊,戶戶送去粥飯,嶽軍混合而食,這天乃是臘月初八。嶽飛被害後,百姓為表懷念之意,在每年的臘月初八這天,燒「百家飯」(今「臘八粥」)用以紀念他。

嶽飛祠

三是「朱元璋倡導」之說。 明太祖朱元璋自幼給人家放牛,常常挨餓。一天,他發現一隻老鼠的「糧倉」有大米、黃豆、高粱、小豆、紅棗……於是,朱元璋把這些雜糧收集起來,煮了一鍋粥,吃得很香。他當皇帝後,大魚大肉吃膩了,就想起從前吃老鼠洞收集起來的雜糧了。於是,他命人把五穀雜糧摻和在一起煮粥給他吃。由於這天正是臘月初八,他便為這種粥賜名「臘八粥」,百姓效仿,流傳至今。

大明朱元璋

相關焦點

  • 臘八粥的由來傳說、臘八粥的來歷故事
    作為一種民間風俗,農曆臘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臘八節在老一輩人心裡是一個重要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喝臘八粥的生活習俗。一起來看一下臘八粥的由來傳說、臘八粥的來歷故事吧! 臘八粥的由來傳說:典故一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
  • 什麼是臘八粥?臘八粥的由來、來歷及傳說
    起鍋前,要熄火二至三分鐘悶一下,再開小火滾一下,讓所有食材再融和、熟透一下。可放胡椒粉提味。  傳說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傳說三:傳自印度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
  • 聊聊臘八與臘八粥的傳說
    在臘八這一天民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但是中國人過臘八喝臘八粥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給大家聊一聊有關臘八的傳說故事。圖片來源自網絡傳說一: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五帝之一顓頊氏的三個兒子死後變成了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
  • 臘八粥與佛教傳說
    在臘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臘八粥」。    對於「臘八粥」的來歷和傳說很多,各地說法不一。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有關紀念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傳說釋迦牟尼逃出王宮到迦嘟山當了和尚以後,學習經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學經完畢的時候,正是臘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說的「釋迦牟尼得道日」。
  • 為什麼要喝臘八粥?關於臘八節的5個傳說,你知道嗎?
    在我的家鄉,關於吃臘八粥有這樣一個傳說。古代有兄弟兩人極其懶惰,平時遊手好閒,坐吃山空,到了臘月初八,家裡斷炊了,兄弟兩人飢腸轆轆,於是遍搜米缸、面袋子和家裡的罈罈罐罐,將搜集來的米麵、豆類等食物混在一起,煮了一大鍋。兄弟倆吃完了一鍋粥,脹死了。後來人們每年的臘八都煮粥吃,一方面期盼神仙保佑來年五穀豐登、豐衣足食,另一方面告誡子女要保持和牢記勤勞節儉的美德。
  •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 喝臘八粥來歷傳說寓意介紹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 喝臘八粥來歷傳說寓意介紹  走進臘月,撲面而來的,是臘八粥的甜香。這甜香,氤氳著家的味道,也醞釀著春節的喜樂。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臘八粥吧~到了清朝,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一定會讓你看花了眼。  最為講究的會在白米中摻入紅棗、蓮子、核桃、慄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等不下二十種食物。
  • 《紅樓夢》中有耗子精和臘八粥的笑話,臘八粥的傳說與老鼠有關
    《紅樓夢》中有耗子精和臘八粥的笑話,臘八粥的傳說與老鼠有關 陳能雄/文今天是傳統的臘八節,民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有些地方的街道、寺廟會一大早就舉行施粥活動賈寶玉是前下子聞到林黛玉身上有奇香,她的名字裡有個「玉」字,想到「香芋」二字和「香玉」是諧音,就杜撰出一個與「小耗子偷香芋」的笑話來。老鼠精也要煮臘八粥過節,這是很稀奇的笑話。中國十二生肖中有老鼠,也有雞、狗、牛、羊、馬……為何賈寶玉偏偏把臘八粥和老鼠聯繫在一起的?雖然把弱小的老鼠和嬌滴滴的林黛玉放在一起映照,可以增加笑料,但這不免唐突佳人了。
  • 臘月初八是佛成道日,有關於臘八粥的傳說
    各式臘八粥成品(20張)傳說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大人認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 臘八節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臘八節的由來傳說及臘八粥的製作方法
    臘八節的由來傳說因為這一天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日子,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七天七夜獨立思維、獨自思維,把他以往的所有的經天緯地、文韜武略、博古通今一切一切的學問、一切一切的哲學思想,所有所有所有全部打碎了然後給出一個最完美、最圓滿的答案——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怎麼回事。
  •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臘八節的由來及傳說!
    我是李先生的鄉村生活,一個生活在鄉村的人,用自己身邊的鄉村生活說鄉村美食美景,人文故事,如果喜歡就加個關注,點個讚留下你的評論。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成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說文》載:「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戍日曾是臘日。後由於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 你喝過臘八粥嗎?你知道臘八粥的傳說嗎?
    明天就是臘月初八了,想必很多朋友都有喝臘八粥的傳統,在我的記憶中,喝臘八粥,那還是在小時候。說起臘八粥,還有一個傳說。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
  • 經典傳說,臘八粥的來歷
    臘八粥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老夫婦,膝下有兩個兒子。通紅的棗子長滿了樹,結出的大棗又脆又甜,老兩口從不捨得吃一口,攢起來拿到集市上去賣,總能賣個好價錢,小日子過得是富足安康。老兩口節衣縮食過日子,就是為了給兩個兒子攢錢娶媳婦兒。眼看兒子一天天長大,老兩口已經是滿頭白髮,老的有點走不動路了。
  • 關於臘八粥的傳說故事 多數臨沂人都不知道
    在臘八節這天有種習俗就是喝臘八粥,而對於臘八粥很多網友都會好奇是誰想出來並發明的?下面小編就整理了一些關於臘八粥的傳說故事。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 臘八粥的來歷由來和故事 臘八粥和八寶粥的區別是什麼
    臘八粥還被稱作七寶五味粥,喝臘八粥的習俗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熬粥。在民間,家家戶戶做臘八粥祭祀祖先,以粥饋贈親朋好友,同時合家團聚喝粥。
  • 臘八粥的由來你知道幾個?
    從此,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效仿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啦。在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至今,我國東北、西北、江南等地區,人們仍保持著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
  • 你不知道的民間故事,明朝皇帝朱元璋與臘八粥的傳說
    我們今天就再給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朱元璋的傳說。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古時每逢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這種風俗流傳很廣,管過各地也有不同的傳說。
  • 黃浩 | 臘八粥來歷的傳說
    農曆臘月初八,一大早家家都有用八樣物品熬成香甜、美味可口的臘八粥食用的習慣,大人小孩都愛吃。相傳,古時候有一對夫妻老年得子,得子那天,正好是農曆臘月初八,丈夫順口以時間給孩子起了一個名叫「臘八」。天意也該這家門風垮臺,臘八又找了個懶媳婦,整天光想如何吃好,不去幹活,家中地裡一概由老夫妻包做。老倆口臨下世前才知道教育孩子勤儉過日子,好好耕作。老兩口撒手西去前留下了幾囤糧食和大批乾果離開了人間。臘八夫婦遊手好閒慣了,把父母臨終囑託,一概視為耳旁風,沒記一句,一個勁兒地坐吃山空。沒幾年,糧食乾果全吃光了,連鍋也揭不開了。
  • 臘八粥趣談
    民間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蘇州西園戒幢寺有個掛單的和尚,名阿二,自稱來自天台山國慶寺,身上背一隻布袋,叫乾坤袋。阿二初到西園寺時,當家和尚問他可會講經法?可會招待施主?阿二和尚笑嘻嘻地說:「我只會做做粗生活。」老和尚見他身坯結實,就叫他到廚房裡挑水燒飯。阿二和尚確實有力氣也能幹,像西園寺這麼大的寺院,和尚有好幾百,吃喝都由他一人包辦。
  • 民間傳說:朱元璋與臘八粥
    吃臘八粥這個風俗,是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興起來的。朱元璋小時候給財主放牛,常常吃不飽,穿不暖。有一天,他餓得實在忍不住了,就偷偷爬進財主的灶房裡,想偷點兒東西吃。他找個傢伙挖老鼠洞,一挖開,露出半碗糧食來,有大米、小米、紅棗、芋頭、黃豆、綠豆、豇豆、豌豆。朱元璋把這八樣東西放在一起,倒到鍋裡,求財主家的女傭人偷偷給他弄點兒水,找個火,就用睡覺鋪的乾草煮了一鍋粥。他吃著品品味兒,覺得比啥都好吃。後來,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整天吃山珍海味,反覺得不好吃。
  • 品味臘八粥,揭秘朱元璋與臘八粥的那些事兒!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古時每逢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