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臘八粥這個風俗,是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興起來的。
朱元璋小時候給財主放牛,常常吃不飽,穿不暖。有一天,他餓得實在忍不住了,就偷偷爬進財主的灶房裡,想偷點兒東西吃。不料被財主看見了,把他關進一間小房子裡,想把他餓死。朱元璋看看小屋裡只有一個空鍋,連一點兒吃的也沒有。過了整整兩天,朱元璋餓得發慌,就東翻西找,翻騰了老半天,啥也沒找著。只發現一個老鼠洞。他想,沒有吃的,抓只老鼠吃吃也行。他找個傢伙挖老鼠洞,一挖開,露出半碗糧食來,有大米、小米、紅棗、芋頭、黃豆、綠豆、豇豆、豌豆。朱元璋把這八樣東西放在一起,倒到鍋裡,求財主家的女傭人偷偷給他弄點兒水,找個火,就用睡覺鋪的乾草煮了一鍋粥。他吃著品品味兒,覺得比啥都好吃。
後來,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整天吃山珍海味,反覺得不好吃。有一天,他想起小時候吃老鼠洞裡的雜糧煮的粥味道不錯,就吩咐廚師,按他說的方法,雜七雜八拼夠八樣東西煮了一鍋粥。因為他平時吃煩了油膩東西,猛一吃這種素食覺得怪好,加上那天湊巧是臘月初八,朱元璋就叫它「臘八粥」。皇帝吃臘八粥的消息一傳開,百姓也跟著吃臘八粥,年年這樣,一直流傳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