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作為一種小型哺乳動物,四肢短小、移動緩慢,體型一般不超過30釐米,按照自然法則來看,在狂野的大自然中應該是那種活不過三集的小配角,然而事實卻不是。刺蝟受到威脅和驚嚇時,把身體縮成一團,包裹住頭部,四肢以及尾巴,然後憤怒地豎起全身的尖刺來保護自己。刺蝟的尖刺和豪豬的尖刺有點不同,豪豬遇到危險時會把尖刺射向侵略者,刺蝟則不行,因此才會把自己縮成一個球。
一隻刺蝟平均長有7000根尖刺,這些尖刺又不能自行脫落,交配時該如何是好?
隨著刺蝟慢慢進入人們視野,我們發現這種呆萌小動物著實可愛,就想著將它當作貓狗等寵物一樣飼養,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該如何繁殖刺蝟,繁殖意味著交配。由於刺蝟是夜行動物,喜歡晝伏夜出,加之當時科技還不發達,人們一直也沒有搞清楚刺蝟是如何交配,一度的意味刺蝟是側躺著交配,直到後面微型攝影機的出現才解決了這一困惑。刺蝟和大多數哺乳動物一樣,用爬跨姿勢進行交配。
約會那些事兒
刺蝟是一種性格非常孤僻的動物,喜歡一個人獨處,只有到了交配時期才會去尋找另一半,雄性刺蝟交配完立馬開溜,留下雌性刺蝟獨自哺育幼崽。
刺蝟是異溫動物,它們不能穩定地調節自己的體溫,使其保持在一定範圍內,因此會冬眠。來年春天來臨,溫度上升,刺蝟從美夢中醒來,醒來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尋找配偶,而是進行體力補充。經過一個冬天的不吃不喝,刺蝟已經餓得皮包骨了,為了能夠高效交配,必須在四月份之前,短短的一個月之內把自己養膘,這時螞蟻、白蟻等小動物就遭殃了。
到了四月份,養肥了的刺蝟開始進入發情期,怎麼說呢,刺蝟求偶是一個漫長而且無聊的過程,基本上都是雄性刺蝟在躁動。雄性刺蝟在發現一隻雌性刺蝟時,會先確認對方是否處於發情期,這時就得用到觸覺和嗅覺都很靈敏的長鼻子了,雄刺蝟會屁顛屁顛地跑到雌性旁邊,然後用鼻子蹭其尾部,這個動作需要十分小心,因為大多數的雌性這個時候都是一副生人勿進的狀態,全身尖刺豎立,雄刺蝟稍有不慎就會被扎。由於發情的時間不一致,大多時候,雄性都會被拒之門外,這時雄性刺蝟就需要發揮死皮賴臉的精神了,在雌性刺蝟周圍不停地打圈圈,一會兒順時針,一會兒逆時針,一連數個小死乞白賴的要求交配,時不時地還有鼻子去刺激雌性刺蝟,試圖去感動它,說服它,然而這一招對於渾身長滿尖刺的雌性刺蝟並沒有什麼卵用,直到雌性想的時候,才有可能進行下一步。通常情況下,交配會順利進行,雌刺蝟會主動迎合併伏下讓雄刺蝟爬上後軀,雄刺蝟則用前肢搭在雌刺蝟的後背,後軀曲伸作交配動作,由於有尖刺存在,用力過猛或過快,會劃傷雄刺蝟的腹部,因此刺蝟交配的時間會很長,有些會長達數個小時。
尖刺為什麼不會刺傷雄刺蝟
經過長達數個小時的軟磨硬泡,雌性刺蝟開始慢慢接納追求者,自然而然不會去傷害另一半。刺蝟的刺是一種角質化的毛,中空,輕便而富有彈性,可以通過控制肌肉來控制尖刺與皮膚的角度。刺的一端埋藏在肌肉裡,交配時,雌性刺蝟處在心情愉悅的狀態,肌肉也是鬆弛的,刺也就不會與皮膚成直角,殺傷力大幅度下降,只要雄性不要用力過猛,一般都不會被劃傷。另外,雄刺蝟在交配前會小心翼翼地用舌頭舔舐雌刺蝟的背部讓尖刺適當軟化,然後再小心翼翼地爬上去交配。
不對稱的交配部位
刺蝟的另外一個奇特之處在於,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不在對稱的部位。
與大多數哺乳動物一樣,雌刺蝟的生殖器在尾巴那塊,並且有兩個相鄰的生殖孔,在交配時,雌刺蝟尾巴往上翹,使生殖孔往外向上翻,生殖孔突起出來,展露無疑。理所當然的,雄刺蝟不用使勁的往雌性背上爬,大大降低了被尖刺劃傷腹部的可能性。
奇怪的是,雄刺蝟的生殖器不是長在尾部,而是長在腹部偏下的位置。正常情況下,雄刺蝟的生殖器看起來像個小紐扣,這是因為,睪丸和陰莖平時都是深藏在腹部的皮囊中,只要在交配時才會顯現出真實面貌。雄性這種特殊的生理結構同樣也是為了降低腹部被劃傷的可能性。
交配完成後,雄性刺蝟立馬開溜,頭也不回地走掉,完全沒有求偶時的那份激情,留下雌性刺蝟獨自哺育幼崽。
沒有雄性刺蝟的照拂,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安全,雌性刺蝟通常會選擇一個隱秘的洞穴作為住處,經過30的妊娠期,幼崽出生。剛剛出生的刺蝟背上的尖刺很柔軟,3-4後才會慢慢硬化,這時的小刺蝟防禦能力幾乎為零,在刺蝟媽媽外出覓食時,它們就很危險了,隨便來只小型肉食動物都會結束它們的生命,據統計,有90%的小刺蝟活不過一年。
不得不說雄性刺蝟就是一個渣男,要是有它們的保護,小刺蝟也不至於夭折那麼多。
還好刺蝟有著一套獨特的防禦系統,不然的話,這個種族離滅絕也就不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