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無色,無味,透明
常溫下為液體
……
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水是一種再平凡不過的事物,可是我們真的,並不太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水,它究竟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
今天,是第二十五屆「世界水日」
讓我帶著你翻越千山萬水
去位於「世界第三極」的
三江源頭看一看
航拍視頻:鳥瞰三江源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視頻很美,建議看完)
在中國的大陸上有一塊褐色的極地,令人欣慰的是,這片浩瀚的高原過一半的土地在地圖上表現為藍色,這些藍色便是滋養了幾條世界著名大江大川的冰川、積雪、沼澤、湖泊以及縱橫交錯的河流之色。這藍色是那樣的偉大和深沉,孕育了大江大河之源,它是青藏高原的主體,更是生命的源頭,藍色蔓延的這片高天厚土就是三江源。
圖片來源:青海省環境保護廳
中華水塔
三江源
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孕育中華民族、中南半島悠久文明歷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被譽為「中華水塔」。
長江、黃河、瀾滄江從這裡起源濫觴,滋潤著中原大地的千裡沃野,養育著江南水鄉的錦繡山河,呵護著雲貴高原的十萬大山……
崑崙山玉珠峰一角。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達日河風光。新華社記者吳剛攝
作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是我國重要的淡水供給地,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和瀾滄江總水量的15%都來自這一地區。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河流維繫著全國乃至亞洲水生態安全命脈,是全球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的區域之一,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之一。
你以為黃河,就是黃色的
▼
圖片來源:資料圖
在三江源,卻清澈見底
為遏制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2005年,國務院啟動《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2016年,工程建設十年來,水資源量增加近80億立方米,相當於增加了560個西湖。此外,水源涵養量與2004年相比,由十年前的年384.88億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年408.95億立方米,增幅達6.25%,而且水質始終保持優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受社會廣泛關注的上世紀末陸續乾涸的近千個黃河源頭的高原湖泊再現波光粼粼、千湖溼地,這些成效的取得為長江、黃河、瀾滄江流域水資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青海湖掠影。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
黑頸鶴在青海湖岸邊戲水。新華社記者吳剛攝
鄂陵湖景色。新華社記者吳剛攝
今年,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進入全面實施的第四年,我們相信,隨著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程一年一年推進,三江源地區的水源涵養功能將進一步增強,三江源的前景也會更加美好。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自此生命有了胸懷
「巍巍乎高山,湯湯乎流水」
自此生命有了知音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自此生命有了愁緒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自此生命有了愛情的朝思暮想
生命,源於水
保護水資源,保護三江源
大家都在看
我驕傲!中國三軍儀仗隊巴基斯坦首亮相,簡直帥一臉!
外賣小哥寒夜路遇走失幼童,下一幕超暖心!
姑娘們,請把你們的褲腿放下來!
來源:新華網青海頻道 圖片綜合自網絡
編輯:賈海元 潘彬彬 卡婭梅朵 王帥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