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來自雪域高原的光影盛宴!「大美青海—一江清水向東流」攝影...

2020-12-14 映象網

映象網訊 (記者 陳偉然 文/圖)10月31日,「大美青海—一江清水向東流」攝影巡迴展河南站在河南省藝術中心文化館開幕。記者從開幕儀式上獲悉,此次攝影巡迴展河南站為期5天,共精選260多幅中外攝影大師的攝影作品。

據悉,此次攝影巡迴展河南站由青海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委宣傳部主辦,青海省政府新聞辦、河南省政府新聞辦承辦,青海省攝影家協會、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河南省文化館協辦,共精選260多幅中外攝影大師的攝影作品,這些攝影作品包涵青海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讓世人共享「地球第三極」的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偉大情懷。

歷史上,青海省與河南省曾結下無盡情誼。新中國成立以來,更是有千千萬萬個河南支青先後奔赴青海、支援青海、紮根青海、建設青海。「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是他們的光榮寫照。如今,有數十萬河南籍的同志奮鬥各條戰線,為建設新青海作出了突出貢獻。去冬今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遭受嚴重雪災,又是河南人民最早伸出援助之手,以各種方式鼓勵災區幹部群眾,並捐贈1000萬元。此次攝影巡迴展,不僅是一場來自雪域高原的光與影的盛宴,更是向大家講述青海各族人民自覺承擔歷史使命、「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動人故事。

相關焦點

  • 「大美青海·一江清水向東流」攝影圖片巡迴展(江蘇站)在南京開展
    12月26日上午,由青海省委宣傳部和江蘇省委宣傳部主辦、青海省政府新聞辦和江蘇省政府新聞辦承辦的「大美青海·一江清水向東流」攝影圖片巡迴展(江蘇站)在江蘇現代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一幅幅靜謐悠然的「江湖情」「天空藍」「山川秀」「和諧圖」,讓南京觀眾領略到青海自然生態之美,感受到青海發展進步之變,為他們帶來一次視覺享受和精神盛宴。
  • 分享來自三江源頭的文化果實——「大美青海·一江清水向東流...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陳鬱攝影報導) 「1971年我離開青海,回到了安徽,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今天看到青海攝影展,我非常高興,就像見到了自己久未謀面的親人一樣。」「我在格爾木當兵待過4年,那時候青海還是很荒涼,但現在不一樣了,透過這一張張攝影照片,我看到了一個山清水秀的美麗青海……」9月25日,安徽省文化館內,今年74歲的宋豐長老人講述著一段他與青海的故事。在老人濃濃的鄉音中,「大美青海·一江清水向東流」攝影巡迴展拉開帷幕。巢湖之濱,丹桂飄香。
  • 以展會友 共贊大美「大美青海一江清水向東流」攝影圖片巡迴展江蘇...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朵海平報導) 12月26日上午,淅淅瀝瀝的小雨,阻止不了南京人民的熱情,在江蘇現代美術館內,一場來自青藏高原精妙絕倫的攝影圖片展正在舉行。「有嚮往青海美景的朋友們,從半個月前已經在微信朋友圈裡把這個展覽的消息傳開了,我期待了好久的,今天親眼看到這麼多精彩的圖片,正是飽了眼福。」已早早等在展館附近的南京市民朱美雲對記者說。純淨的藍天下,湖泊波光粼粼,水鳥舞動雙翅嬉戲,成群的藏野驢踱步……260餘幅攝影作品為南京市民帶來一場視覺享受和精神盛宴。
  • 「一江清水向東流——2020走進崑崙文化·直播大美青海」 青海直播...
    「一江清水向東流——2020走進崑崙文化·直播大美青海」 青海直播首秀,探尋青稞酒「糧心」,一覽民族風情金羊網  作者:  2020-08-26
  • 「大美青海·一江清水向東流」攝影圖片巡迴展(江蘇站)在南京開展
    12月26日上午,由青海省委宣傳部和江蘇省委宣傳部主辦、青海省政府新聞辦和江蘇省政府新聞辦承辦的「大美青海·一江清水向東流」攝影圖片巡迴展(江蘇站)在江蘇現代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一幅幅靜謐悠然的「江湖情」「天空藍」「山川秀」「和諧圖」,讓南京觀眾領略到青海自然生態之美,感受到青海發展進步之變,為他們帶來一次視覺享受和精神盛宴。
  • 「一江清水向東流——2020走進崑崙文化·直播大美青海」尋景崑崙——瑤池,最自然的風景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樊永濤 陳鬱 攝影報導)崑崙山有很多神話故事,西王母瑤池便是其中之一。相傳,瑤池是漢族神話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位於崑崙山中。《史記》:「崑崙其高二千五百餘裡,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瑤池。」
  • 大美青海 一江清水向東流
    青海湖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海」),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貴德國家地質公園青海貴德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朵讓鄉阿什貢村。青海貴德國家地質公園,秀麗雋美的景觀,如夢似幻的倒影,讓人陶醉。開放不到8年,對一般人言,絕對是亮麗的新景點。山,美輪美奐,水,黃河之水清澈明朗。天藍如海。人在公園中遊覽,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空氣新鮮,非常舒適。
  • 「一江清水向東流——2020走進崑崙文化直播大美青海」眺望崑崙
    從格爾木市區向南眺望被冰雪覆蓋的天際線——崑崙山脈時,這個問題就在腦海中久久未散。「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這座雄踞於中國西部的山系主幹,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青海、西藏、四川四省區,又分為東崑崙、中崑崙、西崑侖,全長約2500公裡,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裡。
  • 大美青海,美在發現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攝影報導) 「青海真是太美了!去玩一趟,太「安逸」嘍,真值!」10月15日,來自四川省德陽市的黃海松剛剛結束了在青海的旅程,返程去成都看朋友。沒想到,10月16日,他又在四川美術館看到了「青海」——為期5天的「大美青海·一江清水向東流」攝影巡迴展當天開幕。
  • 「一江清水向東流——2020走進崑崙文化直播大美青海」探尋中國最大鹽湖的發展「密碼」
    金羊網訊 8月29日上午,「一江清水向東流——2020走進崑崙文化·直播大美青海」大型採訪活動的編輯記者一行來到察爾汗鹽湖,站在鹽湖中心碼頭上眺望,一艘艘現代化採鹽船正在遼闊的湖面作業,一幅自然美景與工業生產交融的生動畫面呈現在眼前,察爾汗鹽湖正向世人描繪著一幅生態鎂鋰鉀園的和諧畫面。
  • 【一江清水向東流·全國網媒看青海】茶卡鹽湖:生態「網紅」是如何...
    【一江清水向東流·全國網媒看青海】茶卡鹽湖:生態「網紅」是如何煉成的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7年08月27日 17:45 A-A+    從默默無聞到一鳴驚人,茶卡鹽湖成了青海旅遊界的「網紅」。
  • 【一江清水向東流——2020走進崑崙文化•直播大美青海】仁達...
    無土栽培蔬菜四川新聞網格爾木8月26日訊(李佳俊 攝影報導)青翠飽滿的大白菜、鮮嫩的紫茄子、紅彤彤的西紅柿、香甜可口的西瓜……青海省格爾木市市民李秀蘭和朋友拎著幾大袋蔬菜,滿載而歸。李秀蘭告訴記者,她經常和親朋好友一起來合作社採摘購買蔬菜,直接在大棚裡採摘的蔬菜新鮮又健康,價格又不貴,還可以享受自己勞動採摘的樂趣。
  • 生態保護|只為一江清水向東流
    只為一江清水向東流——從大開發到大保護長江經濟帶四年巨變(上)
  • 【一江清水向東流——2020走進崑崙文化•直播大美青海】格爾木...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陳鬱 攝影報導)城市文化的建設是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動力,城市書房作為一種新型閱讀模式,秉承融入創意精神元素,立意於以閱讀方式改變生活方式的主旨,在推動全民閱讀的進程中承擔著重要角色。8月27日,格爾木市首個24小時城市書房正式開館。
  • 澄源正本 讓一川清水向東流
    於是,母親河清凌凌的樣貌又回來了,她正以更加柔美的身姿向東而去。青海:構築生態屏保,三江源「千湖美景」重現「草原和牛羊少了,但收入增加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扎陵湖鄉牧民更登尖措笑了起來。3年前,更登尖措戴起「紅袖章」,成為我國首個國家公園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一名生態管護員。
  • 世界水日丨源頭自有活水來一江清水向東流
    長江、黃河、瀾滄江從這裡起源濫觴,滋潤著中原大地的千裡沃野,養育著江南水鄉的錦繡山河,呵護著雲貴高原的十萬大山……崑崙山玉珠峰一角。新華社記者張宏祥攝達日河風光。新華社記者吳剛攝作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是我國重要的淡水供給地,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和瀾滄江總水量的15%都來自這一地區。
  • 直擊國家公園①三江源國家公園「探路者」:只願一江清水向東流
    7月23日,在位於瑪多縣城的黃河源園區管委會,甘學斌擲地有聲地回了記者一句話——「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正是我們的目標」。瑪多,藏語之意為黃河源頭,面積2.53萬平方公裡,是青海海拔最高的縣,也是青海人口最少的縣。全縣14400人,人口密度每兩平方公裡一人。
  • 吳德軍: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三江之源永遠滋潤中華
    吳德軍指出:「三江之源,滋潤中華。玉樹是大江、大河的發祥地,同時,經過各種災害的歷練,更成為弘揚「五個特別」青藏高原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和可可西裡堅守精神的高地。玉樹不愧為中華三江源,中國大水塔。」
  • 雪域高原的「心連心」晚會
    「最美女中音」降央卓瑪清澈、醇厚而又溫暖的嗓音讓人感受到猶如大提琴般委婉悠遠的聲樂之美。青海歌手謝旦用一曲《回家過年》表達內心的愛戀與深情。原創舞蹈《和美青繡》中,一群身著粉色與藍色紗衣的年輕繡娘用輕柔曼妙的舞姿表達內心的喜悅和對新生活的展望。
  • 來自雪域「文香故裡」的視嗅盛宴
    來自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及尼木縣等有關方面數千名幹部群眾齊聚一堂,體驗了一場傳承千年的律動。圖為「尼木大峽谷•首屆吞巴藏香源」文化旅遊節開幕式現場 攝影:王茜圖為開幕式上的歌舞表演 攝影:王茜傳承1300多年的尼木藏香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