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啥子"如何譯成英語 百年前"川譯英"教材走紅

2020-12-12 三秦網

百年前的英文版「四川話」教材 掃描圖

重慶商報訊 「今天走得攏嗎?」、「今天橫順要走攏。」、「掃歸一了,就把東西還原」…………川渝兩地的人對這些方言並不陌生,可是你能想像這樣的對話出現在百年前的英語教材中嗎?《華西第一年學生用中文教材》就像現在的「瘋狂英語」,這本「瘋狂川話」教材,不僅記錄了百年前的四川方言,也有當時的外國人操著一口四川話跟當地人交流的有趣場景。

「川譯英」教程微博熱傳

「好洋盤,百年前的英語版四川話教材,漲知識了!」近日,微博草根大號「頭條成都」在微博上曬出了一本英語教材的照片,被大量轉發,並引發熱議。不同於常見的英語教材,照片中,這本教材的中文翻譯不是普通話,而是四川方言。

該微博稱,《華西第一年學生用中文教材》是目前最早正式出版的四川話英語教材,記錄了地道的成都方言,「請自動腦補洋人用四川話與當地人交流」。記者在配圖中看到,教材中的漢語句子中,有很多四川方言特有的說法,比如「掃歸一了」、「在我們這裡歇」、「腳腳上要好生洗乾淨」等。「今天走得攏嗎?」這句話,在教材中被翻譯為「Can we get there today or not?」

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教材還給每句中文按照英語音標的原則,標註出對應的四川話發音以及音調。例如,「走得攏」就標註為「zou de lung」。

百年前加拿大人編寫

昨日,記者聯繫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宣傳部長廖志林,他向重慶商報記者證實,微博上曝光的這本教材,正是近100年前的「川譯英」中文教材,這本教材是由華西醫院創始人啟爾德編寫的,1917年由華西協和大學印刷出版,目前這本教材的原版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圖書館裡保存。

廖志林告訴記者,啟爾德是加拿大人,1892年來到成都,在成都生活了25年後編寫了這本教材。啟爾德能熟練運用英文和四川話,「把一些看似很『土』的方言,翻譯得很地道。」廖志林說,這本教材在當時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它幫助在成都的外國人學習四川話,另一方面,也是當時中國學生學習英文的教材。如今,這本教材上很多方言即使是本地人都用得很少了,可以稱得上是第一本「川譯英」教材,這對學者研究華西歷史,以及四川方言都是寶貴材料。

教材中的場景很生活化

目前,廖志林手上有一本該教材的複製版,他翻閱後告知商報記者,這本教材共278頁,分32課,有1005條句式和詞條。「現在看來,這些課文非常有意思,非常貼近生活」,廖志林舉例說,第一課是「和教書先生說話」,第二課是「請夥房(廚師)」,第三課是「請打雜」,第四課是「請老婆子(保姆)」…………課程的安排循序漸進,後面的課程包括上街買東西、打掃衛生等。

場景一:稱重

方言:不得重,盡都稱過的

翻譯:It cannot be too heavy,every one of them has been weighed。

方言:每一頭不得過四十斤

翻譯:Each basket is not over 40 catties。

方言:擔起走,擔起走

翻譯:Get started,get started with the loads。

場景二:做清潔

方言:掃歸一了,就把東西還原

翻譯:When you have finished sweeping put things back where they belong。

方言:洗的時候,桌子腳腳不打髒

翻譯:When you are washing (the floor),you must not dirty the legs of the table。

方言:角角上要好生洗乾淨

翻譯:You must be careful to wash the corners clean。

方言很難,註解很貼心

外國人眼中的教材:方言很難,註解很貼心

這本教材實踐效果如何?昨日,記者將教材截圖發給了幾位在重慶生活多年的外國友人。

Chris(英國人,重慶生活4年,重慶大學[微博]外教):對我來說,與其說是本教材,這更像日常短語小冊子。來了重慶之後發現,川渝方言對外國人來說其實挺難的。百年前教材裡的四川話教學和我學中文時候的方法差別很大,像這樣直接學習短語、詞組的方法很難了解方言的發音規則,不利於理解記憶。

Evan(美國人,重慶生活5年,上班族。):我生活工作在重慶,但是我女朋友是成都人。教材裡有些四川方言看不懂,不過覺得特別搞笑。我成都女友告訴我,這些都是老四川話。這本教材中用拼音進行了註解,其實很貼心,不過和現在我學習的拼音有點不同,看得有些懵。

芳萌(保加利亞人,重慶生活4年,重慶大學學生):來到重慶後發現,方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本教材是個好幫手,儘管年代有些久遠,但在方言學習上還是有幫助的。

觀點

跨越百年的書,承載歷史和文化價值

重慶市江北中學校語文老師賴文歡,曾在泰國孔子學院擔任兩年對外漢語教學。昨日,她看過這本教材的部分截圖後,告訴商報記者,教材通過特殊的拼音註解教授四川話,這樣的方式有趣、貼心。

昨日,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蔡尚偉在接受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本百年前的方言英語教材,承載了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百年前,外國的醫生、學生來到四川,帶來科技、醫學等先進成果,為滿足交流需求,這本書應運而生。而記載的場景和方言,也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百年前的城市環境和風味,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價值。」蔡尚偉說,撇開書本裡面的教學內容,背後折射的是中國百年來城市發展進程,具有很強的歷史價值。(記者:談書 饒方婧 實習生 陳瑤 葉科萍)

相關焦點

  • 菜名英譯搞怪 童子雞被譯成"沒有性生活的雞"
    菜名英譯搞怪 童子雞被譯成"沒有性生活的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4日 17:41 來源:     來源:北京晨報澳大利亞小夥子麥迪文告訴記者,有一次他在一家東北餐館看到 「老虎做的菜(tiger dish)」時,嚇了一跳,「老虎不是受保護的動物嗎?他們怎麼敢吃老虎肉呢?」     中國菜究竟該怎麼翻譯?隨著市民講外語活動辦公室近日就一批中國菜名統一翻譯在網絡上徵集意見,中國菜的翻譯一時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 新華社譯名室主任:為啥Trump譯成川普而非川普
    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和人民日報等官方主流媒體都將美國新當選總統的中文譯名統一為「唐納·川普」,但同時也有一些媒體、網站和學者則一直堅持使用「唐納德·川普」這一譯名。我本人也聽到了不少人對「川普」這一譯名的質疑聲,認為中文譯名跟Trump的英語發音對不上,「川普」更接近Trump的發音。我也看到過Trump應該譯為「川普」而不是「川普」的文章。
  • 淺談崀山主要景點名的英譯
    十年前,為了迎接崀山申請世界自然遺產,我在業餘時間做了一個英語小站(https://langshan.jimdo.com),介紹了崀山的一些主要景點,後來這些英文介紹被湖南省政府網站和張家界政府網站所引用
  • 每日原版英語英譯英:Order in
    每日原版英語英譯英:Order in這段「原版英語」的學習重點是order in和food delivery app我們來看看分別用「中文思維」(英譯漢)和「英語思維」(英譯英)學習,各有什麼效果。外賣App上有家泰國餐廳這就是典型的用中文「學」英語,表面看通過中文「知道」英語學意思了,可是,你的「英語思維」能力得到任何訓練了嗎?這樣學十年跟在小學學一年在英語思維能力有多大區別呢?
  • 河南大學教授:填補中國傳統文化英譯空白,榮獲「資深翻譯家」稱號!
    從青年時期開始,他就嘗試做英譯漢的文學翻譯。在《英漢中國文化辭典》編寫的過程中,他發現中國傳統文化英譯研究在國內是一個空白,於是,他在20世紀80年代末便開始轉入對中國傳統文化翻譯的研究。然而,在一片嶄新的領域中開疆拓土並非一件易事,傳統文化英譯的三個困難至今都令他印象深刻。
  • 雙語:中央電視臺部分欄目名稱英譯初探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雙語:中央電視臺部分欄目名稱英譯初探 2004-05-11 16:13 來源:新東方論壇 作者:
  • 元宵節詩詞英譯賞析:《青玉案·元夕》
    許淵衝----詩譯英法唯一人 ,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在國內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譯六十本,包括《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紅與黑》、《包法利夫人》、《追憶似水年華》等中外名著,是有史以來將中國歷代詩詞譯成英、法韻文的唯一專家。1999年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 原版英語英譯英高級閱讀:former U.S. President Jimmy Carter
    原版英語英譯英高級閱讀: former U.S. President Jimmy Carter Speaking in June 2019, former U.S.當有人的高級原版英語英譯漢閱讀還在為用中文學習和記憶下面的英語詞句「發愁」的時候,原版英語英譯英高級閱讀已經在這樣「閱讀」:一、高級原版英語英譯漢閱讀用英譯漢式閱讀,不論讀多少英語,中文始終都是學習語言、閱讀語言、理解語言、翻譯語言。
  • 英譯醫學科研論文摘要應注意的問題
    下面,醫刊彙編譯從英譯醫學論文摘要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入手,探討如何編譯好醫學科研論文的英文摘要。一、結構式摘要的四個標題。英文摘要分有:指示性摘要、報導性摘要、報導-指示性摘要和結構式摘要。目前,醫學期刊論文普遍使用結構式摘要。結構式摘要的特點是在行文中用醒目的字體直接標出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標題,以便讀者了解相關內容。
  • 考研英語英譯漢翻譯技巧(4)正義反譯&反義正譯
    譯文:人們對智力這個詞所指的不同表現意見比較一致,而對這些表現如何解釋或分類則有不同的看法。(more A than B 實質上是對B的否定,因此我們可以把B 部分用否定法譯出,正義反譯the term根據上下文譯為"智力這個詞")  And the cycle continues.  譯文:如此循環,永不止息。
  • 原版主題英語英譯英「高級」閱讀:銀行卡掛失
    原版主題英語英譯英「高級」閱讀:銀行卡掛失主題學習英語「掛失銀行卡」,你是通過孤立的英語例句加中文意思學習,還是通過先體驗語言環境,再「習得」方式學習?寫關乎你未來英語的質量。2)「銀行卡掛失」原版主題英語英譯英在用「音形義」三要素都必須是英語的通讀了上面的主題原版英語後,我們至少可以做一下內容的英譯英訓練:「義」也必須是英語的。我們至少可以說下面的英語口語訓練。
  • 改革開放30年與流行語英譯
    由於其形式新穎性和內容深奧性,再加上其中的不少流行語本身就屬於縮略語,其背景含義十分瑣碎和複雜,因此,流行語的英譯難度不小,比如說目前正流行的「山寨」。幸運的是,在我國翻譯界的共同努力下,過去30年的不少流行語已確定了基本固定的英譯,從而為做好我國對外宣傳報導工作提供了必要保障,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如「倒爺」翻譯成profiteer或wheeler-dealer,「五好家庭」是
  • 中文地址英譯原則
    一、專名是單音節的英譯法專名是單音節,通名也是單音節,這時通名應視作專名的組成部分,先音譯並與專名連寫,後重複意譯,分寫(漢字帶點的字是通名,英語的畫線部分是音譯;括號內為該地所在省、市、地區或縣,下同)例如: 1、恆山 Hengshan Mountain (山西) 2、淮河 the Huaihe River (河南、安徽、江蘇)
  • 每日一詞英譯英:姓名的英語詞彙:Our name
    每日一詞英譯英:姓名的英語詞彙:Our nameOur name英譯英語訓練我們「學」英語的人,很多時候沒弄明白:我們的英語很多時候不是「學來用」的:「學」了你也基本沒「用」的機會我們的英語其實首先是學來「掌握」的:要掌握英語就必須學會用英語學英語。
  • 大煮乾絲如何翻譯?來看這本「揚州版」英語教材
    這不是外國的美食雜誌,而是一本關於「揚州」的大學英語教材。記者昨獲悉,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自主研發了英語教材《啟航英語》,不僅貼近生活,而且還首次嘗試在英文教材中加入揚州的地方文化。記者獲悉,包括揚州包子、大煮乾絲等美食均被寫了進去。
  • 閱讀兩門派:純「英譯漢」式英語閱讀和純「英譯英」式英語閱讀
    演示:真正具備用英語讀英語的「英語閱讀」是怎麼「讀」的?File for unemployment關於中國人的「英語閱讀」與「英語理解」,大致可以清晰地劃分為「兩大門派」,即純粹的「英譯漢」式「英語閱讀與理解派」和純粹的「英譯英」式「英語閱讀派」。
  • 濟南地名英譯不規範 讓人有些看不懂
    同樣翻譯醫院名稱  有的用英語有的用拼音  除了英文翻譯不規範,不少標識牌拼音和英文混亂使用的問題也很普遍。記者在靠近泉城廣場的一處路牌上看到,「順河高架路」下標的英文為「Shunhe Gaojia RD」。「高架」被當作專有名詞直接用拼音標識,而「路」則被翻譯成英文縮寫「RD」。
  • 《新概念英語》第三冊英譯英「英語閱讀」 L1 A Puma at large 2
    《新概念英語》第三冊英譯英「英語閱讀」 L1 A Puma at large 2要想用《新概念英語》第三冊通過「英語閱讀」訓練和提高英語,我們首先就要界定清楚:什麼是「英語閱讀」?我們對「英語閱讀」的界定是:網際網路+時代,英語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給你一次「說」英語、「用」英語的機會和能力鍛鍊,而不是為了讓你把課文「準確」翻譯成中文,也就是「英譯漢」式「英語閱讀」,是「英譯英」式「英語閱讀」。把握住這個「英語閱讀」目標,其它任何「在理」的閱讀理由都可以徹底放棄。
  • 英文版四川話教材出版 或為四川方言對應英語的唯一出版物
    當川話10級碰撞到英語4級!恐怕沒得點造詣也是看不懂的哦。你知道四川話裡的「好生抬起」、「把腳腳逗起」、「撈起」、「列宗活路」用英語怎麼說嗎?還記在被英語四、六級,託福、雅思、GRE等考試「虐」的日子裡,曾咬牙切齒說「有本事讓外國人來翻譯我們大四川的方言!」嗎?事實上,在百年前的蜀地,金髮碧眼的「歪果仁」們真的操著一口接地氣的四川話。兩年前,華西都市報曾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近百年前的「英譯川」中文教材進行了詳細報導(2013年10月05日),如今,這本外國人學說四川話的「歷史見證」重新走入人們身邊,正式出版銷售。
  • 原版英語英譯英:Same difference
    原版英語英譯英:Same difference有人把英語Same difference翻譯成中文「半斤八兩,然後又有人不問青紅皂白直接死死英語Same difference=中文「半斤八兩」。數十年英語學習成了無數用中文死記英語的枯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