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話牛市,今年也不例外。7月的股市,如同天氣一樣,熱情高漲。
進入7月份以來的行情,是否暗示牛市行情來了?這無疑成為了最近市場熱議的話題。這也是自2015年以來較為罕見的一種市場信心張力。
相比2015年以「改革牛」的鋪墊、描劃和引導,最近股市持續上漲並沒有太多的利多信號,對很多人來說來得較為突然。投資者對是否真得是牛市來了,將信將疑,但也樂見其成。
股市是一個故事場景,缺乏在投資者間的故事共識,股市行情很難消除分歧,也很難走的長遠。畢竟,所謂的三根陽線改變投資者「信仰」,最終依然需要故事場景共識,只有有了故事場景,三根陽線才有可能緩解投資者對行情的分歧,才有可能促動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以傾向追逐風險資產。
股市的這波行情,暫時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場景在市場形成共識,讓人放心行情的可持續性,尤其是在全球疫情持續擴散,內外需不確定性風險持續存在等境況下。當然,有可能對最近行情具有一定解釋力的視角為資金市疊加資產荒,引發風險資產價格重估和重塑問題。
當前整個金融市場的資金面是相對比較充沛的,如當下貨幣流動性的寬鬆,已經顯著壓低了貨幣金融市場的利率,同業拆借市場、貨幣市場、債券市場等的利率處於歷史上較低水平,這反映市場不缺乏股市上漲的資金。而目前經濟金融體系的突出問題是,寬鬆的流動性與有效資產不足的資產荒並存現象也比過往要明顯。當下,儘管決策層採取各種政策舉措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壓低融資成本,但實體經濟真實的融資成本並沒有名義利率看上去那麼低,融資貴的相對問題其實並沒有得到完全緩解。而且與融資貴並存的還有就是信用創造萎縮,如受疫情影響,儘管融資貴問題依然存在,但實體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已經得到很大緩解,只是由於內外需求缺口影響,許多實體企業不太願意進行融資等信用創造活動,現金為王和減少負債變的越來越流行,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資產荒,導致寬鬆的流動性與有效資產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顯然,央行採取了比過往更為寬鬆貨幣政策的同時,受總需求不足影響,市場信用創造呈現收縮狀態,有效的風險資產不足,這從供需兩層面倒逼貨幣金融市場名義利率走低,並導致大量的貨幣流動性閒置。由於這些閒置的貨幣流動性是有成本的,必須尋找流動性出口降低成本,在銀行間市場空轉受到嚴格管制,且嚴格限制進入房地產這個貨幣蓄水池後,這些閒置的貨幣流動性進入股市就可能更多是基於勢能所迫,不大需要故事場景來伴奏。
影響股市行情的另一個因素可能是受內外部環境帶來的風險資產價格的重估現象。疫情以來,全球經濟生態鏈和產業鏈的阻遏問題更加突出,而且全球經濟生態鏈和產業鏈的重塑是大概率事件,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這種全球經濟生態鏈和產業鏈的調整,不可避免會對國內風險資產價格產生重新評估訴求,尤其是複雜的中美經貿關係,一方面可能會對我國外貿易部門帶來大量的損失計提,另一方面也會對啟動進口替代領域的價值重估,即國內製造的產業生態鏈中可能會有更多的中資企業替代外國企業的市場份額,這種非市場因素的進口替代會提高國內一些行業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和估值水平。因而,全球經貿新格局下出現的國內風險資產的價值重估,可能是暗含在這輪行情的一條主線之一。
總之,股市行情是市場情緒的外化表現,其實質是一種市場試錯,但市場有行情更多說明市場交投存在活躍化的取向,並不能籠統地將市場行情的活躍與牛市等同起來。當然,市場行情的活躍度是否能持續下去,不是單純靠閒置資金的推動,而是依賴於市場信用創造的故事場景,在於總需求缺口的修復能否具有可持續性和穩定性。因此,當前股市開始活躍了,但對投資者來說還是要構築好護城河、謹慎參與為好。
劉曉忠(財經評論人)編輯 陳莉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