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人口危機,是穆斯林人口演變的前兆

2021-01-11 網易

  在吃瓜群眾的印象中,伊斯蘭世界人口出生率一直都很高,不存在人口危機。

  其實不是那麼回事。

  01 另類危機

  前日寫的那篇《穆斯林是否會淹沒歐洲》引起諸多討論,很多留言很激烈,在後臺沒有放出來。如果放出來,文章估計就被和諧了。那篇文章寫得有點匆忙,還缺一些例證。

  大部分留言都指向穆斯林的高生育率降不下來,不會受工業文明的影響。實際並非如此,至少伊朗和東亞與西歐國家一樣,面臨嚴重的人口危機。

  2006年,伊朗人口平均年齡為27.9歲;

  2016年,最近一次人口普查顯示,伊朗平均年齡為31.1歲。

  ——伊朗人口結構正在老化。伊朗強硬派警告,到2050年伊朗可能會成為中東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

  

  伊朗衛生部警告稱,在截至2020年3月底的過去12個月裡,伊朗人口增長率首次降至1%以下,生育率為每個婦女1.7個孩子,低於確保人口更迭所需的每個婦女2.1個孩子,低於整個中東和北非地區平均每位婦女生2.8個孩子的水平。

  ——伊朗的生育率高於中、日、韓華夏文明圈,但仍然堪憂。

  德黑蘭大學人口統計學教授沙拉·卡澤米普爾表示,城市化、高識字率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都是伊朗計劃生育盛行的原因

  ——和歐洲、北美、東亞生育率下降的因素類似。

  作為政教合一的伊朗,人口問題是怎麼來的?很值得研究。

  02 人口變遷

  眾所周知,伊朗也是文明古國。

  古雅利安人從中亞入侵伊朗高原,創建以拜火教為意識形態核心的波斯文明。

  1971年波斯帝國2500年慶典上,巴列維國王聲稱,「在伊朗這塊雅利安民族的土地上,雅利安人將締造新的世界神話。

  波斯帝國巔峰時代,範圍從印度到巴爾幹半島,也是一個地跨亞非歐的大帝國。

  後來波斯帝國被亞歷山大擊潰,隨後和羅馬帝國(包括東羅馬)鬥了千餘年。再後來被阿拉伯人徵服,波斯人拋棄拜火教,改信伊斯蘭教;但伊朗人選擇了伊斯蘭什葉派,和波斯灣南岸信奉遜尼派的沙特分庭抗禮。

  

  亞歷山大帝國崩潰之後,伊朗高原又經歷了安息帝國(時間大致對應秦漢)、薩珊王朝(時間大致對應魏晉南北朝)、阿拉伯帝國(時間大致對應唐)、突厥王朝(時間大致對應宋)……直到最特殊的巴列維王朝,現在是伊斯蘭共和國。

  近代歷史上,伊朗和奧斯曼一樣被英國和俄國搞得很難過。

  奧斯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站隊德國失敗,後凱末爾開啟世俗化(土耳其靠近歐洲部分生育率也低)。

  巴列維王朝開啟世俗化的時間比土耳其稍晚。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站隊德國失敗,伊朗世俗化加速。

  所謂世俗化,其實就是城市化建設,大致可以理解為伊朗版洋務運動或改革開放,就是搞教育、辦工廠、開礦、修路等等,從而導致伊朗人口爆發。

  巴列維王朝之前(1880-1920年間),伊朗人口長期徘徊於1千萬左右的歷史低位。再往前,人口更少。原因很簡單,發展程度低、缺乏物資、嬰兒死亡率低、成人壽命短。

  巴列維王朝開啟世俗化之後,伊朗人口出現歷史性騰飛,見下圖——

  

  這個情況與中國建國之後的嬰兒潮類似。

  面對人口爆發的難題,巴列維王朝啟動「家庭計劃工作」,伊朗衛生部正式設立家庭計劃生育委員會,口號是「增強人民體質,促進智力發展,塑造優秀雅利安民族」。

  ——其實就是伊朗版計劃生育。

  在計生委的努力下,1966至1973年,伊朗年人口增長率降到2.7%。與此同時,伊朗人口受教育水平提高,一切似乎正按巴列維國王預期的發展。

  

  從1973年開始,意圖再造「波斯帝國」的巴列維國王,在優生優育的路上越走越遠。在1973到1978年的發展計劃中,提出要將人口增長率降低到1978年的2.0%。

  但是在1979年,伊朗的計劃生育終止了,因為「伊斯蘭革命」爆發,巴列維王朝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由於要推翻巴列維王朝的政策,同時要應對兩伊戰爭導致的人口危機,霍梅尼號召伊朗人生娃。隨後7年,伊朗人口普查,發現人口已經達到5千萬。

  伊朗再次爆發人口危機!

  03 人口危機

  兩伊戰爭,伊朗基礎物資消耗很大,巴列維王朝積累的家底已經耗盡。

  由於伊斯蘭革命之後,伊朗既不要東方(蘇聯),也不要西方(歐美),只要伊斯蘭,把世界大國得罪完,遭遇制裁。石油難以變現,經濟基礎遭遇巨大壓力。

  不僅如此,伊朗和波斯灣南岸的石油國關係也很緊張,伊朗陷入尷尬的孤獨境地。

  在人口壓力下,衛生、健康、教育、就業問題集中爆發。當時的伊朗總統、神職人員出身的穆薩維頭焦額爛。

  

  伊朗的出路很明顯,要恢復巴列維時代的計劃生育政策,否則會造成更嚴重的糧食危機。

  但伊斯蘭世界的傳統信仰是多子多福,如果控制人口的話,很容易引發信仰混亂。

  傳統信仰與人口控制之間的矛盾,穆薩維總統解決不了,只有霍梅尼才能解決。

  霍梅尼是什葉派的大阿亞圖拉,精神領域的權威。

  什葉派現在實施教階制度:分毛拉、阿訇、烏萊瑪、穆智臺希德、霍賈特伊斯蘭、阿亞圖拉、大阿亞圖拉(馬爾賈)這些等級。

  等級越高,意味著對伊斯蘭教法的理解越深刻,意味著德才越高。在什葉派中,大阿亞圖拉相當於大宗師,非常稀有,類似於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掃地僧或張三丰。

  現在伊朗的精神領袖哈梅內伊,雖然權勢燻天,但在宗教領域的造詣與威望和霍梅尼還是沒法比。當年的霍梅尼就是活著的權威,對伊斯蘭各種經典爛熟於心。

  霍梅尼既是宗教領袖,也是一位殺伐果斷的政治家。他在經書中當然找不到控制人口的條文,實際上在任何古代經文中都很難找到控制人口的內容。不論是基督教經典,還是儒家經典,都不存在控制人口的內容。因為古代大家都在千方百計地增加人口。

  但是霍梅尼靈機一動,告訴同志們,經書中也沒有反對控制人口(禁止避孕)的內容。按現在的理解,就是法無禁止即可為。

  

  於是伊朗決策層把生育控制看作是決定國家的「命運因素」,開始長達30年的計劃生育。內容主要包括三條:

  其一,鼓勵婦女把生育間隔延長3到4年;

  其二,勸阻不足18歲和35歲以上婦女生育;

  其三,縮小家庭人口規模,使每個家庭減少到3個孩子。

  相比同時期的中國,伊朗的計生政策稍微溫和一些。儘管如此,伊朗依舊出現了人口危機。

  伊朗的人口危機和中國類似,並非數量危機,而是人口結構性危機

  雖然總人口在增加(得益於人均壽命增加),但女性生育率在降低、年輕人佔比越來越少,老齡化逐步加深,人口結構失衡。

  04 方案與趨勢

  早在2006年後,伊朗取消計劃生育的呼聲逐漸升高。有位學者出身的政府官員,不斷向議會議員呼籲放開生育控制。

  後來這位官員登上總統大位,並迅速取消伊朗的生育控制政策(2012年,伊朗取消計生政策)。

  他就是伊朗前總統內賈德。

  2014年5月,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公開表示鼓勵生育

  但伊朗並沒有迎來人口反彈;和中國放開二胎並沒有迎來人口反彈一樣。

  究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伊朗在巴列維王朝時代已經初步完成工業化。以伊朗首都德黑蘭為例——

  1921年,巴列維王朝創始人禮薩汗掌大權,德黑蘭的人口才21萬。

  巴列維王朝理論上開始於1925年,到1931,德黑蘭人口變成31萬。

  到1956年,德黑蘭人口已超過150萬;又過了10年之後的1966年,德黑蘭的人口又增至272萬。

  在巴列維國王推行「白色革命」旗幟下,伊朗進入快速工業化和大規模城鎮化階段,德黑蘭每年增加20萬人口。到1978年,伊斯蘭革命前夜,德黑蘭人口已經接近500萬。

  

  其實伊朗是觀察伊斯蘭教文明圈人口變化的一個絕佳窗口。

  如今伊朗城鎮人口佔比六成以上,和中國類似。

  城鎮化意味著需要面對教育、就業、住房、醫療等壓力,它們都是工業化時代的避孕藥。

  不論是基督文明圈的歐美人,還是華夏文明圈的中日韓,生育率都在城鎮化的壓力之下節節走低,信奉伊斯蘭教的伊朗人也沒有例外。

  現在仍然有很多人把伊朗人口危機歸咎於美國的制裁。

  本質上如果美國解除制裁,伊朗的人口出生率估計會有一個小幅反彈,但最後還是會不可避免地走低。哈梅內伊鼓勵生育未果,就是絕佳例證。

  伊朗相當於伊斯蘭世界工業化的先行者之一(土耳其也類似,靠近歐洲的埃迪爾內省經濟較發達,生育率只有1.5,全國最低)。其他伊斯蘭國家或地區,最終也會走上工業化與城鎮化這條路,最終人口走勢都會和伊朗類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全球的穆斯林人口|中國穆斯林數量超歐洲總和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估計,截至2015年,全世界有18億穆斯林,約佔全球人口的24%。儘管該教起源於七世紀的中東-北非地區,但這裡的穆斯林人口只佔世界穆斯林總人口的20%。
  • "穆斯林拯救歐洲人口"
    穆斯林拯救歐洲人口雖然歐洲人的孩子越來越少,但生活在歐洲的穆斯林移民卻很不同。歐洲穆斯林社區的人口動態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改變這個古老大陸的面貌。移民,尤其是穆斯林,有著強烈的家庭觀念。某種程度上,他們拯救了歐洲的人口統計數據。穆斯林的出生率普遍高於其他歐洲人。
  • 孟加拉國 怎麼從佛教勝地變成了穆斯林人口大國?
    孟加拉國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伊斯蘭教是孟加拉國最大的宗教,孟加拉國擁有的穆斯林人口約為1.486億,是世界第四大穆斯林人口大國(僅次於印尼,巴基斯坦和印度)。截至2010年,伊斯蘭教佔總孟加拉國人口的90.4%,比例相當高。
  • 伊朗亞塞拜然族人口有1500萬,為什麼比亞塞拜然全國人口還多?
    1月3日,美國襲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已經走到了擦槍走火的邊緣。▲蘇萊曼尼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處於巴列維王朝統治時期的伊朗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夥伴。巴列維王朝統治後期,伊朗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相脫節,導致社會階層矛盾日趨尖銳。當時大量西方文化的湧入衝擊了傳統伊朗穆斯林的生活方式。
  • 全世界哪個國家的穆斯林人口最多?
    先問學友一個問題: 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哪個? 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還是土耳其? 都不是。 說出來可能讓你有些驚訝,是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
  • 英國穆斯林移民的人口社會學分析
    2005年由4個英國公民的穆斯林移民發動的「倫敦地鐵爆炸案」以後,英國穆斯林人口及族群,成為英國乃至西歐學界、政界和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問題,但我國學界對此鮮有研究。本文擬運用人口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對英國的穆斯林族群作一初步研究。
  • 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正面臨考驗
    文|明白知識 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哪個? 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還是土耳其? 都不是。 說出來可能讓你有些驚訝,是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
  • 作為最富裕的國家,奧地利的穆斯林人口大幅增加,成為第三大宗教
    這些外國移民和難民的增長,正在悄悄地改變奧地利的人口結構。伊斯蘭人口大幅增長根據2018年的數據,奧地利的第一大宗教是天主教,約佔總人口的57.9%;東正教是第二大宗教,比例為8.8%;伊斯蘭教是第三大宗教,比例為8%;其餘,還有新教、猶太教、佛教等宗教。
  • 印尼:穆斯林人口2.3億,印尼是如何成為穆斯林人口最多國家的?
    ▲ 伊斯蘭教在全球的傳播(右下方為在東南亞的傳播)但穆斯林沒有被這兩個標籤所桎梏,有著陽光、海浪和沙灘,既遠離伊斯蘭教發源地,又不可能騎著駱駝到達的印度尼西亞,卻也是一個穆斯林國家,而且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近2.7億人中有超過2.3億的穆斯林,佔全球穆斯林人口的12%。
  • 關於歐洲穆斯林人口的五個真相
    在《查理周刊》遇襲事件後,法國部分清真寺發生了針對穆斯林的騷亂事件。德國東部城市德雷斯頓也舉行了群體示威活動,他們的訴求是反對西方國家被伊斯蘭化。在歐洲,德國、英國和荷蘭等國的穆斯林群體在迅速壯大,其他族群越來越擔憂,要求政府對移民政策作出修改。目前歐洲的穆斯林人口究竟處在什麼狀況?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對此作出了回答。
  • 震驚世界的「伊朗人質危機」
    自此伊朗與美國的關係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美國之所以幫助伊朗主要還是因為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為了拉攏伊朗美國也算是傾盡全力,前後八任美國總統為伊朗提供了巨額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做為交換的條件伊朗也為美國提供了大量的石油,並且確保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優勢地位。
  • 人滿為患5個穆斯林國家,穆斯林人口超9億,但卻一個比一個窮困
    中國古代有句話,很好的反應了人口和經濟的關係,叫做「越窮越生,越生越窮」。而這句話放在國家層面也是非常貼切,尤其是穆斯林世界,就是典型的越窮越生,人口出生率世界最高,最後的結果那是越生越窮。而下面這五個是人滿為患的穆斯林國家,穆斯林人口超過9億人,而且還在快速增加,國家一個比一個窮困潦倒。
  • 穆斯林人口增長較快 在俄羅斯將超過東正教徒
    佛教在線海外訊 十多年前,蘇聯解體時,估計俄羅斯的穆斯林人口只有1000萬,但三年前的一次人口普查發現登記為穆斯林的人口是1450萬,超過全國總人口的10%。最近人口統計又出現新數字,穆斯林人口超過了2300萬,向全國人口20%的方向接近。俄羅斯穆夫提理事會主席拉維爾·蓋努丁大伊瑪目說:「這個數字都是俄羅斯本土的穆斯林,不包括中亞和歐洲移民穆斯林。」
  • 全世界哪個國家的穆斯林人口最多?|蘇丹|亞齊|印度教|伊斯蘭教...
    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哪個?  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還是土耳其?  都不是。  說出來可能讓你有些驚訝,是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  印尼總人口2.7億(2019,Word Bank),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位居世界第四。
  • 穆斯林世界唯一實行計劃生育的國家,現在卻後悔不已
    目前為止,幾乎各國都在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在穆斯林世界,唯一一個搞計劃生育的國家,現在卻後悔不已,開始大力鼓勵生育,這是哪個國家?又是為什麼呢?這個國家就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在穆斯林世界是大國。
  • 葉門戰爭饑荒 許多穆斯林改信主
    葉門國旗(資料圖) 葉門似乎被捲入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的代理戰爭(Proxy war),戰爭導致ISIS等宗教極端組織取得重大影響力,並導致葉門三分之二的人口陷入饑荒。
  • 伊朗的人口和國土面積是多少 伊朗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伊朗是西亞世界的一大強國,人口眾多,國土面積也不小,那麼伊朗的人口究竟有多少?國土面積究竟有多大呢?伊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01 伊朗擁有8000萬人口和164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這其中有5000多萬人是波斯人。也就是說,波斯人是構成伊朗社會的主體民族。波斯人的祖先就是著名的雅利安人,已知的歷史就有7000年。
  • 日本,人口危機
    日本人口危機作者:那日蘇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2020對於日本來說是個多事之年,福島核廢水已經滿溢在儲水罐之中,奧運會最後定在什麼時候也懸而未決。根據內政和通訊部消息,2020年1月1日的居民基本登記冊進行的人口調查顯示日本人口為127,138,033人,同比去年減少了505,046人,是日本自1968年開始人口普查以來最大跌幅,也有可能是日本歷史上人口減少首次達到50萬以上。日本的未來,可能就要不屬於日本人了?
  • 阿拉伯伊斯蘭穆斯林傻傻分不清楚?不是所有中東買家都是穆斯林
    伊朗於1979年4月1日成立伊斯蘭共和政府,改國號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印度洋島國葛摩1978年10月22日改國名為葛摩伊斯蘭聯邦共和國。其中波赫穆斯林人口約200萬,佔波赫總人口40%,是波赫第一大民族。科索沃總人口約200萬,其中穆斯林人口佔90%以上。 非洲國家厄利垂亞總人口約為610萬,穆斯林人口佔總人口50%左右,但該國沒有加入任何伊斯蘭或穆斯林國際組織。
  • 高原水鄉烏幹達 穆斯林超過人口一成
    1979年阿明政權解體後,幾萬名穆斯林逃到鄰國薩伊、蘇丹等地。現今的烏幹達政府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承認了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之一。雖然伊斯蘭教在烏幹達已經沒有主導地位了,然而穆斯林依然在政治上有一定影響,不少人在政府、軍隊中任中高級職務。絕大多數穆斯林經商。全國約有2千多座清真寺,以坎帕拉老城的清真寺、納卡斯羅清真寺和努爾班博清真寺較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