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SDPCUS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編者按
經過前幾年的摸索,「行走上海——城市空間微更新計劃」形成較為穩定的工作模式,推進不少試點落成,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20年的微更新計劃把眼光轉向推動「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構建,期望通過不同類型的試點項目探索,切實助推地區構建宜居、宜業、宜學、宜遊的社區服務圈,讓市民享有高品質的生活空間和養老、醫療、教育、商業、交通、文體等多元服務設施。
本期推出的2020年15分鐘社區生活圈試點位於徐匯區湖南街道。正值國慶長假來臨,大家何不在逛吃逛吃的同時,考察一下試點現狀吧。
最美·烏中驛站
徐匯區湖南街道綜合服務站更新方案徵集
指導單位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主辦單位
徐匯區湖南路街道辦事處
徐匯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
徐匯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上海徐房(集團)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上海衡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策劃執行
上海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促進中心
01
烏魯木齊中路
串起6條風貌道路,市井又洋氣
在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簡稱「衡復風貌區」)中,有一條曾經稱為麥琪路(Route Alfread Magy)的南北向道路,串聯起華山路、長樂路、安福路、五原路、復興西路、淮海中路等6條著名的風貌保護道路。1954年,它改名為烏魯木齊中路,簡稱烏中路。它不僅是重要的交通組織道路,在景觀和生活氛圍上也獨具特色。
這是一條可以從早逛到晚的路。
不僅串聯起湖南街道社區文化中心、湖南社區學校、烏中市集、湖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一系列社區服務設施。再向外延伸,步行15分鐘的範圍內,更是可以到達上海圖書館、巴金故居、張樂平故居、柯靈故居、上海交響樂團、話劇藝術中心、上海越劇院、上音歌劇院、衡復風貌館、徐匯藝術館等一眾文化場所。
▲烏中市集
▲張樂平故居
▲衡復風貌館
▲五原路街景
沿線眾多既精緻又有趣的店鋪,每天吸引著絡繹不絕的人群。網評「既市井又洋氣,雜亂之中見煙火氣」。
▲烏魯木齊中路上的各色店鋪(向左滑動可見更多)
02
項目概況
打造「全球卓越城市的衡復樣本」
李強書記在圍繞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進行專題調研時強調,「要堅持以保護為先、以文化為魂、以人為本,全力打造歷史風貌保護和城市有機更新的標杆」。「高品質居住區、靜謐花園區、時尚商業區、高雅文化區」是衡復百餘年歷史最重要的積澱。隨著精細化管理從第一個維度「乾淨、整潔、有序」向第二個維度「品質、溫度、活力」轉變,衡復要從聚焦「高起點定位、高標準實施、高品質更新、高水平治理」,堅持多元共治,通過風貌品質提升和城區治理雙向賦能,打造「全球卓越城市的衡復樣本」。
面向上海2035「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正積極推行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為基本單元的城市治理格局,「以人為本」配備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會基本生活平臺。類型豐富、便捷可達的社區服務不僅要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更需要充分挖掘潛力空間資源、綜合改造、複合利用,為市民提供多樣化、高品質服務,體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新時代理念。
▲項目區位圖
位於烏魯木齊中路、五原路口西南側(五原路157號)的烏中公廁,是兩條道路的融合性節點,衡復風貌區中區位重要、規模最大的一處公廁。它的更新改造,不僅能更好地服務周邊居民、商戶以及慕名來衡復風貌區的市民、遊客,更是進一步探索和實踐如何在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通過精細化的設計提升環衛設施品質,更好地展現衡復風貌特色,服務于衡復樣本打造。
03
更新方案徵集
上位規劃、基地概況與設計要求
01.上位規劃
1、風貌保護規劃
《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2003年)確定上海有12個歷史文化風貌區。其中,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簡稱「衡復風貌區」)在上海近現代發展史上佔據裡重要地位,是上海市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風貌區。烏中公廁位於核心保護範圍內。
▲衡復風貌區核心保護範圍與建設控制範圍圖
2、風貌道路保護規劃
《上海市中心城歷史文化風貌區風貌保護道路規劃》(2006年)對風貌區內具有一定風貌特色的城市道路和街道進行專項研究,確定一類風貌保護道路(俗稱「永不拓寬的風貌保護道路」)有64條,而在衡復風貌區內就有30多條。規劃中將烏魯木齊南路(淮海中路-建國西路)定為一類風貌保護道路,烏魯木齊中路和北路則是區域連接型道路,起到重要的交通組織作用,和景觀過渡作用。
Tips:一類風貌保護道路規劃要求
保護好沿線的保護建築和保留歷史建築,尺度風格與周邊的保護、保留歷史建築基本協調的一般歷史建築也應以保留整治修繕為主,保護好原有良好的庭院、綠化、古樹名木、有特色的圍牆、鋪砌、街道家俱、行道樹等,嚴格控制沿線開發地塊的建築高度、體量、風格、形式、面寬、後退距離、間距等,與周邊的歷史建築相協調。
2013年,徐匯區規劃資源局組織編制了《徐匯區風貌保護道路規劃》,對風貌道路的功能、景觀定位、保護原則都進行了界定,梳理出若干重要節點或潛力部位,並提出了更新建議。在《烏魯木齊中路和南路分冊》中,烏中公廁也是亟待優化的潛力部位之一。當時提出這個節點需提升步行空間環境,塑造良好的建築立面,禁止停車佔用空間。
▲2013年烏中公廁點位的街景
▲規劃指出該點位當時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烏魯木齊中路持續開展提升與更新,包括沿街業態調整、建築改造和空間品質改善等,既有政府主導的,也有市場自發的,對營造獨具特色的街道空間氛圍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烏中公廁也進行了建築立面翻新和步行空間規整,然而,與衡復風貌區的「優雅宜人」、社區生活的「舒適便利」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02.基地概況
基地位於烏魯木齊中路、五原路口西南側(五原路157號),佔地面積128平方米,建築面積128平方米。現狀功能一層為公廁、垃圾收集站,二層為環衛工人休息室。
▲設計範圍圖
▲現狀建築一層平面圖
▲現狀建築二層平面圖
▲現狀建築沿五原路立面圖
更新後的公廁將作為綜合服務站,在原來功能基礎上,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務。原建築保留,設計師可根據設計調整內部功能結構與比例。
▲沿五原路的建築立面,男廁、女廁分別從兩個出入口進入。
▲男廁入口。
▲女廁入口進入是個有玻璃頂棚的小院子。
▲院子一側有第三衛生間。
▲內天井用於工作人員淋浴、臨時堆放雜物。
▲烏魯木齊中路一側為垃圾收集站出入口。垃圾箱轉運時,對道路交通影響較大。
▲通向二層的入口與樓梯。
▲二層為環衛工人休息室。
▲二層室外平臺堆放閒置的垃圾箱。
03.設計原則
徵集活動旨在通過參與性、互動性的活動形式,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吸引並引入優秀的設計思路,促進公共服務設施的更新和改造,在風貌區中打造「最美衛生驛站」,塑造有溫度的城市。
1、風貌協調
建築外立面的更新設計需充分考慮衡復風貌區的整體風貌特色,與周邊環境、沿線建築風格協調融合。
2、人性服務
建築功能需適應現代生活需求,以人為本地提供綜合服務。在處理好公廁、垃圾轉運站、環衛工人休憩等基礎功能的前提下,提供多樣化、合理性的便民服務。
3、經濟實用
方案操作性強,並對建設經費進行合理控制。以功能為導向,在保持建築主體結構、保障建築安全的基礎上,對空間劃分提出合理化建議,但不宜加建。建築選材需考慮經濟、耐久與環保。
4、環境友好
方案需考慮公廁、垃圾站等設施的環境影響,處理好通風、採光、除臭等需求,鼓勵運用綠化、景觀、照明、標識等手段塑造良好的空間品質。
04.設計內容
活動鼓勵設計師及公眾充分發揮主動性與創造性,根據主辦方提供的現狀材料及設計要求,就建築外立面、建築內部功能布局、內部裝修等方面提出合理化設計方案。鼓勵跨領域的創造性思想,以及多樣性的表達方式。具體可參考但不限於以下內容:
1、區域分析與需求分析
通過對烏魯木齊中路、五原路等路段的建築風貌調研、沿街業態調研、居民需求調研、烏中公廁現狀使用情況等方面的分析,對烏中公廁改造為「烏中驛站」提出整體定位、建築風格與功能構成。
2、總體布局與功能分區
正確處理建築主要出入口與周邊道路條件的關係,建築與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環境形成良好、和諧的對話關係。
功能分區明確,合理安排如內外、動靜、私密與開放等關係;平面與豎向功能分區合理;良好的建築物理環境,如通風、採光、朝向等方面的處理。
3、建築空間及交通流線組織
合理布置建築主要出入口,門廳位置、功能及交通組織;分析各股人流、物流,合理布局休息等候區、男女衛生間、第三衛生間、智能化設施、管理用房、庫房(垃圾箱收集存儲)、環衛工人休息室等,使流線通順簡潔且互不幹擾;分析使用人群比例和頻次,在現有男女衛生間的小便鬥、蹲位、洗手盆數量不減少的情況下,合理調整男女衛生間比例。
4、建築造型
整體造型新穎,符合公廁建築特點,並與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的街道面貌相協調;立面選材與構成設計應兼具經濟、美觀、特色等方面。
5、其他內容
設計可引入科技、生態、人文等理念,如先進技術運用、照明設計、視覺指示與導引設計、綠化景觀設計等。
05.成果要求
1、圖紙要求
3張橫版A1圖紙(尺寸594mm×841mm,電子文件jpg或pdf格式,精度300dpi);匯報文本(圖文混排PPT或PDF)。
版面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各類分析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軸測圖、建築內外透視圖等,輔以文字說明。建築總平面圖(1:500),各層平面圖、立面圖、主要剖面圖(1:100),其他設計圖紙比例不限,能清晰、完整地表達設計意圖為原則,由設計師和藝術家自行確定。
2、文字說明要求
說明宜圖文並茂,包含項目建設造價預算,採用中文,度量單位採用國際通用的公制單位。
*方案評審將根據提交作品的總體質量情況,確定具體入圍方案數量和最終評審方式,解釋權歸主辦方。
04
如何報名參與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01.獎項設置
優勝獎1名(組)
獎金80,000元及獲獎證書
優秀獎2名(組)
獎金各20,000元及獲獎證書
入圍獎3名(組)
獲獎證書
註:以上獎金均為稅前金額;不含獲獎設計師深化圖紙及施工圖配合的相關費用。優勝組將有機會跟進項目的深化設計與實施。
02.報名方式
1、報名渠道及流程
通過「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公眾號及上海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促進中心官網發布方案徵集活動信息,面向社會公開招募,設計院、事務所的專業建築師、規劃師、景觀師、藝術家,或設計院校學生或學生團體均可報名參加。
報名方式:下載報名表,填好後發送至郵箱:susas_collect@126.com
報名表下載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HVOovAhvVBj6RapmjBm1Xw
提取碼:uzg9
2、補充說明
收到報名郵件後1-2個工作日內,主辦方回覆郵件確認報名成功,通知獲得專屬編號和設計資料包。專屬編號將關聯參賽人員身份、參賽作品信息等,請勿重複投遞。
*如遇問題請聯繫:陳老師 電話號碼021-23133132
*設計資料包內容包括所選試點的設計任務書、基地地形圖、建築圖等文件。
*方案評審為匿名形式,設計師提交的設計成果中只能標註「專屬編號」,不允許出現團隊、公司或人員信息。
時間安排
活動報名
即日起至11月8日17:00
踏勘及答疑
10月15日前公郵會通知報名者具體的安排
方案提交
截止11月15日17:00
成果發送至susas_collect@126.com
方案評審
11月底前組織初評和專家評審會
頒發獎金和證書
12月底前完成,並獲獎方案錄入官網微更新庫
活動補充說明
1、版權說明
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凡主動提交作品的「參賽者」或「作者」,主辦方認為其已經對所提交的作品版權歸屬作如下不可撤銷聲明:
(1)原創聲明
參賽作品是參賽者原創作品,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專利、著作權、商標權及其他智慧財產權;該作品未在報刊、雜誌、網站及其他媒體公開發表,未申請專利或進行版權登記,未參加過其他比賽,未以任何形式進入商業渠道。參賽者保證參賽作品終身不以同一作品形式參加其他的設計比賽或轉讓給他方。否則,主辦單位將取消其參賽、入圍與獲獎資格,收回獎金、獎品及並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2)參賽作品智慧財產權歸屬
凡作者提交作品既同意將參賽作品版權永久授予大賽主辦方,大賽主辦方可以行使除作者署名權以外的其他版權權利,包括但不限於無償對競賽作品進行再設計、使用、複製、生產、展示、出版和宣傳等。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對作品轉讓、複製、轉載、傳播、摘編。
(3)評審解釋權
憑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評審團對本次活動有最終解釋權及裁判權,如有作品糾紛問題可致電組委會進行舉報,並提供相應的證據作為佐證(如抄襲作品的相關文件),一經查實將取消獲獎人員資質,獎狀及獎盃等。
2、徵集活動組織方
指導單位: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主辦單位:徐匯區湖南路街道辦事處、徐匯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徐匯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海徐房(集團)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上海衡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策劃執行:上海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促進中心
本期互動
你希望烏中公廁變成什麼樣?
快留言告訴我們吧!
原標題:《徵集 | 烏中驛站:打造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最美綜合服務站》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