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宣布 11 月進京,它能幫餐廳掙更多錢嗎?

2020-12-18 餐飲老闆內參

繼上海、廣州之後,北京成了《米其林指南》內地第三站。

我們印象中,米其林「不接地氣「,客單價都在 1000 以上,但事實上,入榜餐廳客單價最低才 10 塊,連杯奶茶都買不到。

進入米其林指南意味著什麼?它能幫餐廳掙更多錢嗎?

餐飲老闆內參 小鴨子/文

米其林宣布 11 月北京發榜,它探店了這些餐廳

近日,《米其林指南》正式宣布下一站北京,發榜日期為 今年 11 月 29 日。

◎圖自米其林官微。

其實,早在今年 4 月,進京的消息就在悄悄流傳。據業內人士透露,米其林星探在北京的探店,以高端西餐為主,已經到訪過 OPERA BOMBANA、LES MORILLES、福樓法餐廳、TRB、黑天鵝等等。

常規印象裡,這個主打「高端餐飲」的榜單,似乎與大部分餐飲老闆無關。事實上,在其它城市,連鎖品牌如鵝夫人、莆田餐廳等,也是榜上有名。

它的評選標準是什麼?除了名聲之外,米其林指南能實際幫助餐廳掙更多錢嗎?

少則 20%-30%,多則能漲300%?

先說結論:米其林指南能幫餐廳掙錢。

指南以城市為單位發榜,榜單包括「星級餐廳」、「必比登推介」兩個。星級餐廳就是我們常規印象的米其林,「必比登」則主推客單低於 200 塊的餐廳。

1、星級餐廳:評星後,營業額翻了三倍?

據一大口報導,廣州去年摘星的一家餐廳,一年的營業額增長了 3 倍。這不一定都是米其林的功勞,但它的引流能力確實強勁。

2 年前,頂著「內地唯一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唐閣,發榜後,預訂立刻排滿一個月。隔年,UV成為新晉三星餐廳,即便套餐價格在 3000 - 6000/位,預訂仍排滿了三個月。

具體反應到營業額上,則有這樣的數據: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成為三星餐廳後,餐廳營收可提升20-30%,二星餐廳約增加30-60%,一星級的餐廳約增加10-20%。

據《美食美酒》雜誌採訪,喬·盧布松(在全球擁有 20 餘家星級餐廳)表示「一顆米其林星星,你的生意能增長 20%;2 顆,40%;3 顆,100%」。

「拿了米其林之後,生意有沒有變好?」莆田餐廳一位門店經理告訴內參記者,「就因為米其林,生意才有這麼好」。

◎ 莆田餐廳為新加坡米其林一星,藍色極

2、必比登榜:生意好到遭遇「漲房租」,老闆被迫漲價

相對於星級餐廳,必比登榜由於客單價較低,產品也更為大眾,引流能力更強。

據《南方日報》報導:廣州多家上榜餐廳,客流都有顯著增長。啫八門店經理表示:榜單公布當晚,餐廳人流量猛增,周末生意更為火爆,五六點就開始大排長龍,比以往要早許多。

燕嶺路海門魚仔店周六日客人有明顯增加,營業額比平時有20%左右的增長。

對於傳統夫妻店來說,這也帶來了一些麻煩。

臺北上榜的藥燉排骨店,老闆接受採訪時表示,生意的確好了 2、3 成,但隨著知名度變高,房東也跟著漲了租金,於是菜品不得不漲價:「藥燉排骨漲價了5 塊,牛肉麵漲了10塊」。

◎ 美食大 v 探店後,如果給了差評,還

對於餐廳來說,突然增加的流量導致的種種運營問題,還尚且算是「幸福的煩惱」——真正的煩惱,發生在丟星或落榜後。

米其林是把雙刃劍,丟星、落榜是死亡打擊

《米其林指南》每年都會更新,有餐廳增星,也有餐廳減星,甚至可能會落榜,導致營收大減,相當要命。

關於丟星,也有一些相關數據:

據《紐約客》報導:掉一顆星星,意味著損失25%的營業額。

一則實際案例是,一家位於都柏林的星級餐廳丟星後,營業額在一年內,下降了 75%——從上年的 53510下降到了 12,472。

因此,保星對於餐廳負責人來說非常重要。

由於米其林評選機制為多位星探多次暗訪(少數會在就餐後點名身份),記錄詳盡就餐體驗,為餐廳在服務、菜品、環境等多個維度進行打分,隨後綜合選出。

也就是說,餐廳既不能退出評選,也不知道誰是星探——對老闆而言,壓力巨大。

保星壓力曾引發過餐廳負責人的自殺事件,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16 年,三星主廚Benot Violier在家中舉槍自盡,年僅44歲。警方認為,他在父親離世與保星雙重壓力之下,選擇了輕生。

米其林的引流,復購是一個問題

從 2017 年進入內地以來,米其林飽受質疑。「不懂中餐」,是最為主流的反對聲音。

上海上榜餐廳以西餐、粵菜居多,本幫菜等本地品類上榜極少;去年到廣州,8家餐廳獲得一星,沒有二星、三星餐廳,作為連「連福建人都吃」的美食之都,廣州當地表示不能接受。

除此之外,米其林的引流,復購是一個問題。

它最初是一個面對遊客的指南,帶來的是「第一次到店」的顧客,外地人居多,對本地消費者引力不大。

我們採訪了多位上海、廣州本地人,大多數表示「有朋友來」的話,可能會去吃——對於消費者來說,它確實是一種「社交貨幣」,但是一次性的。

與米其林相對,指導消費者決策吃什麼的,還有另一方力量,以大眾點評、小紅書、KOL等為代表。

米其林以其專業性,指導高端餐廳的消費也許沒問題,但在 200 客單以下,還有多強的引導性呢?

相關焦點

  • 探訪丨11月28日,當米其林愛上京兆尹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11月28日上午11:16,第一次「進京」的米其林指南宣布,京兆尹成為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的二星餐廳。下午兩點,二星榮譽牌就已經擺在了京兆尹一進門最醒目的位置,旁邊還不忘放上北京深秋初冬的風物——柿子。
  • 米其林星級餐廳大蔬無界門店不斷減少 進京計劃仍未實現
    來源:新京報進京計劃未實現,這家米其林星級餐廳門店不斷減少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知名素食餐廳大蔬無界近日被曝多家門店停業。7月22日,新京報記者致電大蔬無界位於上海、南京的4家餐廳,有工作人員稱是暫停營業,正「裝修升級」。南京德基廣場美素館門店工作人員則稱,裝修已完成,店名更換不再用大蔬無界。大蔬無界曾被很多美食博主稱為「素食界的貴族」,此次暫停營業的大蔬無界外灘店還連續3年蟬聯米其林一星餐廳。據了解,大蔬無界已在上海、杭州、南京、成都、蘇州開出9家店。
  • 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將於11月16日發布_旅遊中國_中國網_中國旅遊...
    10月29日,米其林指南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宣布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將在今年11月16日發布。去年11月28日,北京版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評選出米其林三星餐廳1家,二星餐廳2家,一星餐廳20家,這也是米其林指南首次「進京」。
  • 吃一頓米其林餐廳需要多少錢?米其林餐廳的價格都非常貴嗎?
    食物既有街邊小吃,亦有高級餐廳裡的經典美食,街邊小吃價格便宜,分量充足,高級餐廳除了食物精緻,用餐環境非常好。在世界範圍內的餐廳如何分級呢?什麼樣的餐廳都能叫高級餐廳嗎?在世界級的範圍內,米其林餐廳算是一個廣泛用於評價餐廳等級的一個標準了。吃一頓米其林餐廳需要多少錢?
  • 京版米其林指南被吐槽!它在中國能「吃」得開嗎?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超過百年歷史的米其林餐飲指南自有一套標準,作為各國旅遊局和航空公司的商業合作夥伴,它從誕生之初就不是給本地人看的,而是一本給法國遊客看的旅行美食指南。傳說中神秘的「米其林密探」們力求公平、公開、公正,然而終究是眾口難調,「幫到了一些人,也難免有人不認可。」
  • 米其林CEO:中國將有更多米其林餐廳
    「以後你會發現有更多(米其林餐廳),我們確保在中國擴張。」米其林集團執行長盛納德(Jean-Dominique Senard)日前在北京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米其林指南將繼續在中國發展步伐,中國將會有更多的米其林餐廳。
  • 在紐西蘭打工能掙多少錢?
    在紐西蘭打工能掙多少錢?各年齡段工資大揭秘!對於來到紐西蘭工作的華人來說,薪資待遇是大家最為關心的。今天,我們偉達出國為大家找到了一組可靠的數據。紐西蘭打工能掙多少錢?15-19歲之間的年輕人,平均每周掙356紐幣,約合1713人民幣。20-29歲之間的人士,平均每周掙831紐幣,約合4000人民幣。30-39歲之間的中青年,平均每周掙1194紐幣,約合5745人民幣。
  • 沒能撐過2020年,知名米其林餐廳宣布關店,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無數實體企業、餐廳、航空公司以及專注旅遊行業的企業輪番倒閉,如今,就連知名米其林餐廳——上海Hakkasan粵菜餐廳都宣布關店,正式退出中國市場。據4月13日消息,在2014年登陸上海外灘十八號的英國米其林粵菜館——Hakkasan正式放出「永久歇業」通知,這家聞名遐邇的米其林餐廳,終是沒能撐過2020年。據公開資料顯示:譯為「客家人」的Hakkasan,是全球公認的最具影響力的中式餐廳之一。
  • 《上海11家人均150元內的米其林餐廳》
    前不久《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的公布,讓不少上海老饕又開始蠢蠢欲動,但是動輒人均上千的米其林餐廳讓不少人望而卻步。2021上海米其林必比登推介指南很多人不知道,米其林餐廳除了按星分級別,還有一類「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廳評級,它們是米其林評審員在尋訪高級餐館時,在當地找到的味道地道、性價比超值的餐廳,代表了「評審員心中最經濟實惠的美食」!
  • 米其林星級餐廳扎堆北上廣,上海佔一半,摘星餐廳拖欠350萬停業
    米其林指南為法國輪胎製造商米其林公司所出版的美食及旅遊指南書籍總稱,出版的初衷是為了利用指南,帶動汽車旅行的發展,其中以評鑑餐廳的米其林星級榜單最出名。發展至今,米其林榜單並沒有脫離「旅遊指南」的基因,成為越來越成熟的商業榜單,它更像是一名優秀的遊戲組織者,盡力拓展它的玩家群體。吸引的玩家多了,商業價值也就來了。
  • 米其林餐廳頒獎生變,疫情下的餐廳還在乎排名嗎?
    目前米其林已宣布調整今年上半年的頒獎計劃,三月初頒布的德國米其林也取消原定於漢堡舉行的頒獎典禮,米其林國際總監Gwendal Poullennec直接通過直播公布獎項。米其林國際總監Gwendal Poullennec表達對產業界的支持,「目前,許多廚師的終生夢想逐步受到考驗。
  • 米其林進京|以後不能再說北京沒有米其林了!
    01米其林即將落戶北京9月2日,米其林指南官方微博發布重磅消息:2020年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將於2019年11月28日正式發布!據某知名媒體報導,廣州去年摘星的一家餐廳,一年的營業額增長了 3 倍。雖然不能都歸功到米其林指南,但是其強大的引流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曾被評為『大陸唯一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唐閣中餐廳,在榜單發布後,預定立刻排到了一個月後。
  • 2019魔都米其林指南火熱出爐!你真的了解它嗎?
    米其林在給餐廳評定級數的時候,為了維護評鑑的中立與公正,所派出的評鑑員都是喬裝成普通顧客四處暗訪,藉此觀察店家最真實的一面,100多年來,它一直以理性的文字和創造性地為餐廳評定星級的體系而贏得讀者的青睞。為大家選擇了不同價位上較為上佳的酒店和餐廳,而這一選擇過程由米其林的「美食偵探」團隊獨立完成,並參考讀者來信。
  • 現在職業乞討者一個月能掙多少錢,還能月入上萬比白領掙得多嗎?
    不過這樣的乞討方式雖然新穎,卻還是無法得到大家的認可,一天都沒討到什麼錢的。現在全職乞討一個月能掙多少錢,還能月入上萬比白領掙得多嗎?像在深圳的乞討者,更是傳出一個月掙兩萬塊,秒殺各級白領,讓人又是羨慕又是鄙視的。不管大家如何看不起,現在卻是越來越多職業乞討者了,那麼現在這些人還能賺到錢嗎,真的月入上萬比白領收入還要高嗎?
  • [吐槽貼]米其林榜單推薦的餐廳真的好吃嗎?
    但是又擔心大家對我寫的每日話題覺得枯燥,所以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顛覆以往,我希望你們能吃到美食,但也是希望你們可以避免浪費在不靠譜的店裡。對於米其林榜單大家肯定是堅信不移,裡面的每一家似乎都是好吃的代表。但是每年的榜單都不盡如人意,甚至給人一種槽點滿滿的感覺。
  • 什麼叫米其林餐廳?米其林餐廳都很貴?最全的米其林科普貼在這了
    >但如果想吸引更多的人一起汽車旅行他知道靠顏值是沒戲了於是他們就想了個點子把餐廳、地圖、加油站、旅館等和汽車旅行相關的資訊都聚集在一本書上出版了隨身手冊大小的《米其林指南》>慢慢地他發現這本書裡最能吸引人們和他一起汽車旅行的是美食!
  • 我們可能誤解米其林餐廳了,星級餐廳那麼貴,其實是有原因的!
    事實上也是如此,除了極少數的平價米其林餐廳之外,大多數的米其林都是動輒人均幾百上千塊的價位。大大的盤子裡面擺放在分量很少的菜,這也難怪很多人會覺得米其林餐廳是又貴又吃不飽。 米其林餐廳都是浪得虛名嗎?都是故意裝出高級感嗎? 並不是,其實,我們對米其林星級餐廳還是有誤解的,它之所以價格那麼高,是有其原因的!
  • 在米其林餐廳吃一頓飯到底要多少錢?
    添好運點心,這家店可以說是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屬於米其林一星,人均消費在40-100港幣之間,主廚是原四季酒店龍景軒點心部的原主廚培哥,點心水準很好價格又平民。旺角的是原店,現在在中環、北角和深水埔都有分店,它的招牌菜:古法糯米雞、布拉腸粉、杞子桂花糕、晶瑩鮮蝦餃、酥皮焗叉燒包。
  • 米其林餐廳的評定標準,你知道嗎?
    按照中國人的思維,很難想像,一家輪胎製造企業會去為餐廳評級,感覺這完全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值得專程前往,但是要花一大筆錢到現在沒有人確切知道他們的評分標準是什麼,但整體的說服務品質、裝潢、餐桌擺設、食具好壞、菜色創意,甚至酒窖的大小等幾乎都是必備的項目(之後應該加一條有沒有提供網絡訂位的服務 哈哈~),米其林先後於2007推出東京餐飲指南,2008年香港澳門餐飲指南後,有小道消息指出下一本亞洲的米其林指南將會是臺灣,哪家餐廳是你心目中的米其林餐廳呢?
  • 疫情下的米其林餐廳:月虧損650萬,國外的開始關門……
    為了度過這場「餐飲寒冬」,去年剛剛摘得米其林星星的多家餐廳開始放下身段,陸續推出外賣菜單:北京米其林一星餐廳「北京廚房」:營業時間變更為中午11點到晚上7點,可以電話訂餐自取也可以堂食;北京米其林一星餐廳「拾久」:為保障門店食品衛生安全正常經營,維持健康的門店以及正常營業秩序,推出了4種套餐提供外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