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返鄉樂平人集中留觀工作,日前市委、市政府緊急抽調相關部門的精兵強將組成應急組,協同作戰。2月13日,記者近距離採訪了這支防疫「尖兵」。
2月13日一大早,市融媒體中心記者一行二人來到東方國際酒店。自動門,沒有旋轉,靜靜地敞開著。門口防控人員嚴陣以待,大廳內右側,市婦幼保健院的醫護人員早已忙開了。測量體溫、脫舊口罩,常規消毒、更換新口罩,「四步法」服務展現了防控應急中的「樂平溫度」。市人武部政委周軍和市政協副主席蔣西愛是應急組的組長。為了更好地落實防控應急指揮部的統一安排,他們一個讓應急組實現了「準軍事化管理」,一個憑藉長期鄉鎮工作的豐富經驗,使應急組忙而有序,高效暖心。
今天是市委信訪局局長吳玲華參加應急組的第四天,「火線加盟」與從信訪局、機管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城管局、東方國際酒店抽調來的近60名工作人員一起,把單調緊張甄別和留觀工作做成了「織網築牆」。自2月5日應急組成立以來,通宵在這裡成了家常便飯。大到維持防控秩序,小到登記造表,信息上報,個頂個地拼!採訪時,一串串數字和一幅幅畫面見證著應急組由於指揮得當、防控規範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應急組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加強和改進留觀集中點管理工作這些記錄同樣見證著應急組的「加速度」。2月12日凌晨兩點始,陸續有留觀人員從景德鎮北站、樂平火車站和其他公路卡口送來。人來人往中,有居家觀察的,有勸返的。在東方國際酒店集中留觀人員的安全保障和心理疏導成了重中之重。2月11日晚,周軍、蔣西愛召集駐守東方國際酒店的公安局、國土局、城管局、信訪局、直屬機關工委、婦幼保健院、東方國際酒店等單位帶隊領導召開專題工作會議,專題研究加強和改進留觀集中點管理工作,會前兩位領導專門檢查了各樓層值守情況。會上組員們對如何加強和改進管理提出了具體建議。2月12日工作日誌記錄為:2月13日凌晨開始,先後有留觀人員從景德鎮北站、樂平火車站和公路卡口送達酒店。2月12日深夜,應急組召集駐守東方酒店的應急組各成員單位副科級以上幹部開會,強調疏導中要把黨和政府的良苦用心向群眾說明白講透徹、入情入理,把戰大災視為得民心爭民意的淮海戰役來打。同時決定,自13日起白天全天開啟通風裝置,與環保局聯繫上門監測空氣品質,並決定自13日起白天全天開啟通風裝置。看來,坐下來吃上一口熱乎飯都成了應急組裡的奢望,泡麵、盒飯組成了應急組的一日三餐。在通風裝置未開啟之前,為避免氣溶膠引發病毒傳播,在酒店一樓應急組的工作區,空調和通風設施暫停作業,悶冷在所難免。
「四步法」是應急組組員們的「必修課」。平均每天指導留觀人員更換數百隻口罩,來回不計數次地為他人測體溫,組員王瑾是這個高頻動作的示範。自2月5日開始,這位婦幼保健院優檢科的護師就把「陣地」轉移到了應急組。可有誰知道,在她家中,15歲和3歲的兩個孩子只能託給母親照看。連續多日的工作,早已讓她累得疲憊不堪。但想到能夠為抗疫出份力,王瑾的內心自然從容和無悔了。
採訪中,記者發現,在返樂留觀人員下榻的每個樓層都有至少兩名應急組工作人員。每日早中晚三餐的統一派送,心理訪談和疏導,極大地解除留觀人員的後顧之憂。自2月11日開始,張某和妻子王某成了1401房的「房客」。隔空採訪時,張某告訴記者,他們夫婦二人年前到福建丈母娘家過年,回家到酒店隔離,每天兩次體溫檢測都很正常。「沒事,如果身體沒什麼變化,馬上就可以回家了。」張某說。採訪當口,適逢浯口鎮黨委委員黃海紅來接該鎮江村的村民江某。據悉,江某在樂平過年,2月10日想外出打工,在卡點被勸返到酒店隔離,體溫正常,觀察幾天後,今天江某提出正式申請,應急組協調當地政府前來接送回家繼續留觀隔離。洎陽街道辦聯盟社區居民劉某,在辦好相關手續後,也安然返家留觀隔離。現場,記者看到,在返樂留觀人員居住的房間內外,應急組人員不時上門為他們測體溫、送餐。每到一處,吳玲華都會提醒大家,敲門聲音不能大。原來,小聲,儘量小聲,這是應急組在嚴密防控中傳遞出的暖暖的「樂平溫度」。
註:凡屬於本公眾號原創的內容,未經允許不得私自轉載。
歡迎向《樂平之窗》投稿
投稿郵箱:lpzc2016@163.com
新聞熱線:13767856365
值班領導:朱東海
責任編輯:徐凡林
作者:李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