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商故事】正凱集團:創新發力 做產業集聚、多元發展的領跑者

2020-12-20 蕭山網

正凱集團總部設立在浙江杭州錢江世紀城的諾德財富中心 (資料圖片)

  區工商聯點評

  隨著新興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大量的市場機遇。因此,企業在面臨機遇窗口時,需大膽抓住機遇,運用自身特有的優勢加快發展。

  作為區工商聯總商會常委,正凱集團的發展之路契合了這一理念。1992年,從二臺梭織機起步創業,經過20多年的努力,正凱集團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正凱集團從深耕紡織業、化纖業,再到發力新材料,布局複合產業鏈,構建大生態圈,企業發展的每一步都走得穩健、從容。

  如今,正凱集團圍繞做專做精做優做強主業,提出了「交易在線化,產品金融化,資產證券化」發展目標。我們不難預見,在「十三五」期間,一旦乘上改革發展和「網際網路+」的東風,插上資本的翅膀,正凱集團將躍上更高的臺階。

  ■首席記者 洪凱 通訊員 朱晨霞

  專攻主業謀發展

  浙江正凱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92年,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集PET新材料、紡織、化纖、房地產、供應鏈服務為一體的大型集團化公司。公司總部設立在浙江杭州錢江世紀城諾德財富中心,下屬產業基地分別分布於浙江蕭山、浙江海寧、山東棗莊等地。佔地面積7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集團總資產達54億元,員工總人數為 3000餘人。

  作為正凱集團年輕有為的「當家人」,沈志剛深耕紡織業、化纖業,再到發力新材料,他像一名穩健的棋手,落子無悔。

  1992年,23歲的集團董事長沈志剛用8000元買了二臺梭織機,憑著在鄉鎮企業做過二年機修工,招收了3名員工,搭了30平方米廠房,蹣跚起步,開始艱難的創業。到了1997年,沈志剛已擁有32臺梭織機,並成立了杭州申達化纖有限公司。

  隨著產值的不斷增長,2002年,沈志剛開始積極開拓國際面料市場,走市場國際化道路,連續幾年出口創匯,佔總量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被評為浙江省出口創匯金龍獎。2006年,申達化纖升級正凱集團,成為一家集紡織、貿易、物流、置業、投資於一體的集團化民營企業。

  經過20多年的創業發展,正凱集團關聯性專注聚酯及紡織上下遊產業鏈深耕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幾年來,先後榮獲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對外貿易民營企業500強、2013年度紡織工業聯合會產品開發貢獻獎、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範點、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工商企業信用AA級「守合同重信用」單位、杭州名牌產品、杭州市創建和諧勞動關係先進企業、杭州市模範集體、杭州市企業社會責任建設A級等稱號,廣獲社會各界的好評。

  構建多元化產業集群

  面對未來的發展,沈志剛像一名穩健的棋手,放眼萬凱的棋盤布局,他已落下三顆關鍵「棋子」:強化主業、探索「網際網路+智能製造」、謀劃產業集聚。

  在此背景下,「正凱三化戰略」應運而生,即「交易在線化、產品金融化、資產證券化」,構建各產業的專業化產業集群的形成,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企業發展模式。

  目前,正凱集團麾下擁有多個全資、控股有限公司,在多元化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其中,浙江萬凱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由集團投資控股,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等財團參與投資成立新材料公司,專業生產瓶用PET聚酯切片產品,並廣泛應用於食品、油脂、洗滌、醫藥、片材等諸多領域,實現產能120萬噸,年產值過百億。

  正凱紡織有限公司是由集團全資控股的紡織面料公司,專業生產各類彈力女裝面料,為國內薄型彈力女裝面料細分市場的龍頭企業。

  浙江正凱化纖有限公司,是由集團全資控股的化纖公司,專業生產差別化纖維。公司先後獲得浙江省十佳進出口優秀企業、浙江省外貿出口優秀企業、杭州市外貿出口金龍獎、等榮譽稱號,2004年獲得歐盟市場經濟地位認可。

  浙江領馭供應鏈有限公司是浙江正凱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為正凱集團的新興孵化產業,為電商企業提供倉儲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一期目前倉儲1萬㎡,日發單能力3萬單,二期立足擬建4萬㎡標準倉儲。

  山東正凱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由集團全資控股的紡紗公司,專業生產滌粘混紡差別化紗線產品,目前已成為國內一線紡織企業集團的戰略供貨商。2016年1月已在 (新三板)掛牌上市,公司被棗莊市列為工業重點項目、管理創新示範企業、棗莊市服裝協會副會長企業等。

  浙江正凱置業有限公司,是由集團全資控股的房地產公司。諾德財富中心項目位於杭州錢江世紀城核心板塊,項目總建築面積10.74萬平方米,定位亞洲金融資管中心,成功引進國信證券、君康人壽等高端金融性客戶,目前已交付使用並實現總部喬遷。

  目前,正凱集團擁有三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一個省級技術中心,一個市級技術中心,一個市級研發中心,企業在產業集聚化、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根據蕭山網與蕭山日報社和蕭山廣電局的合作協議,蕭山網擁有蕭山日報、蕭山電視臺、蕭山人民廣播電臺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的網上獨家發布權,版權均屬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李峰會見浙江正凱集團董事長沈志剛
    9月6日下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峰在開元鳳鳴山莊會見了浙江正凱集團董事長沈志剛。浙江正凱集團副總裁汪春波、童明海,市委常委、秘書長朱國偉參加會見。  李峰對沈志剛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棗莊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優越的交通區位,公路、鐵路、水路、高速公路網絡健全,大宗貨物進出快捷方便。
  • 時代風口,產業集聚!看合景生命科谷的創新潛力!
    中商產業研究院相關數據顯示,預計今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8.78萬億元,2030年產業規模將突破16萬億元。目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正形成以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成渝經濟圈等協同發展的四大產業集群。
  • 我市堅持創新驅動推動凹土產業集聚發展
    我市立足地方資源優勢,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讓凹土這一「黃金資源」產生「黃金效益」。連續3年將凹土產業納入「一縣一題」予以優先扶持,2019年,市委市政府專門印發關於「三新一特」工業主導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把盱眙凹土新材料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重點培育打造。
  • 新光互聯:助力義烏市場產業集聚、轉型發展
    「在數據流通和創新的新全球化時代,全球貿易趨向數位化,在此背景下,新光集團把握髮展契機,立足自身優勢前瞻性布局,通過共創新、共生長、互聯通的數字貿易,幫助中小企業通過跨境電商走向全球市場,積極推動義烏市場產業聚集、融合與轉型發展,打造全球領先的數字貿易生態圈。」
  • 創新市北丨集聚高端要素賦能產業鏈,打造生物科技產業新高地
    引言樓宇經濟正成為城市發展的新亮點,一座座樓宇蘊藏著城市發展新內涵。樓宇崛起之處,往往隱藏著解讀城市經濟發展的某把「鑰匙」。這裡是一片肩負使命的熱土。強大的磁場吸引力下,青島中央商務區加速特色樓宇建設,推動優勢產業集聚,一座現代化的產業新城正在蛻變,未來的產業格局雛形漸顯。
  • 蕭山臨空產業加速集聚 智慧物流發展正當時
    以蕭山機場為依託,全力打造「中國快遞產業示範基地」、「長三角快遞物流產業園」,杭州空港經濟區持續發力。順豐速運、圓通速遞、申通快遞等物流企業相繼入駐投產,圓通、順豐的航空基地相繼落戶。據了解,目前,入駐空港的快遞企業已近20家,快遞行業在杭州空港經濟區經濟總量佔比已超過10%。快遞物流正在成為杭州空港經濟區「智慧物流」的核心產業之一。
  • 勇毅篤行 守正創新 影享世界 新時代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大會·橫店...
    勇毅篤行 守正創新 影享世界 新時代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大會·橫店峰會舉行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02日 10:22:31 | 作者:郭好進 攝影 胡揚輝 視頻 徐航 | 編輯:劉海傑  11月1日上午,由省委宣傳部、省電影局
  • 招才引智,為產業集聚添加創新澎湃動力
    「靠前瞻性的產業規劃布局、靠專項的產業和人才政策,靠真心貼心的周到服務。」蘇州高鐵新城人才辦負責人朱震介紹,前些年,在通過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研判和項目招商實踐後,高鐵新城有針對性地出臺了《關於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聚發展的實施細則(試行)》,並著力按照精準招商、傾心服務的理念,開展一系列具體工作舉措,在產業集聚和招才引智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
  • 璧山 發力科創之城 加速科技創新開放型創新生態加快形成
    如今走進璧山,一幅高質量發展的畫卷正全面鋪展開,面對新時代發展要求,璧山已奔跑在路上。以平臺建設提升「策源力」創新創業平臺不斷夯實6月5日,比亞迪推出的「黑科技」刀片電池在重慶璧山正式亮相發布。據璧山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區委、區政府部署,璧山產業轉型堅持突出重點,加快建設規模體量大、成長性高、引領性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在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大健康產業等重點領域,全力以赴、做大做強。營商環境上,抓手在「優」,對標最高最好。
  • 浙江正凱集團設立浙涪友誼學校教育基金800萬元
    捐贈儀式現場 記者 黃河 攝巴渝傳媒網訊 (記者 蔣瑩)1月5日,在浙江正凱集團設立浙涪友誼學校教育基金捐贈儀式上,正凱集團投入800萬元在浙涪友誼學校設立留本冠名基金,用於該校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質量提高和貧困學生幫扶
  • 澳門產業多元十字門中央商務區服務基地運營一年引百家澳企入駐
    去年12月,位於珠海中心大廈的「澳門產業多元十字門中央商務區服務基地」(以下簡稱「服務基地」)正式投入運營,標誌著珠海在深入推動珠澳合作、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方面邁出新步伐。在入駐服務基地後,王志炯的團隊開始發力,頻頻在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斬獲獎項。這支科創界的澳門「青年軍」很快引起業界與投資人的關注。王志炯表示,「在這裡,我們感受到了大灣區的包容與創新,我們也非常鼓勵更多澳門青年創業者來這裡創業。」
  • 第九屆河南產業集聚區發展研討會成功舉辦
    、鄭州高新區掛牌公司協會秘書長張善正、王牌智庫董事長上官同君、泛華集團副總裁張峰、正略諮詢合伙人董翔、上海羽晟諮詢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曉琳、河南日報專刊部產經工作室主任李保平等專家以及來自全省178個集聚區的負責人、河南省工商聯直屬商會負責人等200多人參與此次研討會。
  • 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濱海時代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能級
    歐瓏電氣、多弗國際集團總部等重大產業項目成功籤約,百威啤酒、可口可樂、奔騰雷射等項目繼續增資,高質量項目不約而同的選擇讓集聚區成為創業創新的沃土;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圍墾工程——甌飛工程建設提速,S2線、瀋海高速複線、環山東路等重大交通項目進展順利,中西醫結合醫院分院、杭二中樹蘭教育集團等民生配套逐漸完善,軟硬營商環境持續升級讓集聚區逐漸擺脫「產業區」的傳統形象,成為承載著人們夢想與生活的理想之城
  • 馬尾發力實體經濟 集聚產業謀求新跨越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鄭秀銘 許琳晶  打造「3+2」優勢產業集群、「3+3」產業集聚載體、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在日前閉幕的馬尾區「兩會」上,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紛紛熱議馬尾實體經濟。在剛過去的2019年,馬尾物聯網產業發展迅速,一個個項目取得重大進展。今年,馬尾區將緊抓多區疊加的戰略機遇,在集聚產業上實現新跨越。
  • 地產百強巡禮之保集控股集團:多元同心 核心聚焦 創新造就品質生活
    集團以地產開發為核心,產業運營和文旅康養為兩翼,以金融和資管為驅動,致力於地產、大健康和智能製造產業的開發及運營,並同時開展金融投資、國際貿易、職業教育、資產管理、海外投資等產業,多元業態布局,撬動未來發展。以創新造就品質生活,立志成為最值得信賴的城市服務運營商。
  • 把課堂搬進文旅產業集聚區 銅官窯產教融合再發力
    「3.0版本的旅居生活,詩和遠方才是標配」 把課堂搬進文旅產業集聚區 銅官窯產教融合再發力4月17日下午兩點,新華聯銅官窯古鎮接待了來自湖南省旅遊學會旅遊教育專業委員會、湖南省各高校旅遊專業領導、教授、博導的蒞臨指導。
  • 中國旅遊集團:打造品牌體系 推動創新發展
    通過加強數位化技術與業務模式、管理模式的深度融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致力成為數字經濟浪潮中的領跑者,並從根本上提升集團市場競爭能力。2020年,剛剛完成內部業務重組梳理的中國旅遊集團正式將自己的簡稱確定為「中旅」。重組把中國最有實力的旅遊企業品牌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中旅品牌。這種傳承原有品牌並創新發展,也順應了市場發展需求。 中國旅遊集團是由2016年港中旅集團與中國國旅集團合併重組而來,旗下匯聚了港中旅、中國國旅、中國中旅、中國中免等眾多國內外赫赫有名的品牌。
  • 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的「龍崗樣本」
    在「文化強國」大背景下,龍崗區緊抓深圳「東進戰略」發展契機,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為抓手,「彎道超車」,實現了文創產業數量與質量「雙提升」、業態從低端到高端、形態從單一到多元、發展模式從分散到集聚的跨越式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對促進全區產業結構升級,助力龍崗產城融合,推動龍崗區打造「深圳東部中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支撐點都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
  • 長虹雷射電視獲評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近日,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名單。長虹旗下負責雷射電視開發的子公司長虹雷射顯示科技公司(以下簡稱長虹雷射)獲頒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證書。
  • 試點之後再發力 「區中園」集聚產業新高地——墾利經濟開發區全力...
    墾利經濟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試點以來,按照「工業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產業集群化」的發展思路,推進實施了以新發藥業為主導的現代生物醫藥集聚區,以石大勝華、東材科技為主體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和以寶豐汽配、寶通輪胎、勝通鋼簾線為主體的汽車配套零部件產業園,推動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彰顯區域特色,進一步提高園區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