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地利決定把希特勒出生公寓改造成警局,遏制納粹朝聖活動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報導,奧地利近日宣布決定將阿道夫·希特勒位於因河畔布勞瑙(Braunau am Inn)的出生地改造成一所警察局。當局希望通過這樣的改造,阻止它成為納粹同情者的朝聖地。這座三層樓建築位於奧地利因河畔布勞瑙,靠近德國邊境。1889年4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就出生在這棟建築裡的一間公寓裡,當時,他的父親在鎮上擔任海關官員。希特勒三歲時,全家離開了因河畔布勞瑙(當時該鎮屬於奧匈帝國的一部分)。阿道夫·希特勒就出生在這棟建築裡的一間公寓裡。
-
布勞瑙小鎮居民羞於提起希特勒故居(圖)
希特勒故居依然完好無損地保存著。青木攝 納粹希特勒曾在《我的奮鬥》中動情地寫道:「命運使我出生在萊茵河岸邊的布勞瑙鎮,直到今天我還認為,這是我的幸運。」然而希特勒的誕生,卻讓布勞瑙的後人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
奧地利擬強徵希特勒故居 稱為避免落入新納粹手中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希特勒故居可能收歸國有。」奧地利《新聞報》10日說,奧政府近日計劃通過法律手段,強行徵收德國納粹頭目希特勒故居的產權,以免它落入新納粹手中,成為他們的「朝聖地」。希特勒故居位於奧地利薩爾茨堡州因河畔布勞瑙鎮,是一座三層小樓。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在這裡出生。當時,這座樓是客棧。
-
奧地利擬拆毀希特勒出生居所 永久消除其象徵性
中國日報網10月18日電(沈洋)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導,奧地利政府計劃拆毀該國境內納粹德國頭目阿道夫希特勒出生時居住的建築,以永久地消除其象徵性。這棟小樓位於奧德邊境小鎮茵河畔布勞瑙,1889年希特勒就在頂層的出租屋裡出生。奧地利《新聞報》報導說,奧地利內政部長沃爾夫岡索博特卡表示,一個由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已經決定拆毀這棟樓。他說:「希特勒的出生居所將被拆毀,其地基可以存留,但在那之上將建起一座新建築,供慈善機構或地方政府使用。」
-
【國際財經】報導稱西班牙將宣布把Bankia收歸國有
西班牙報紙《ABC》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稱,西班牙政府計劃在格林威治時間1530股市收盤後宣布將受困銀行Bankia SA (BKIA.MC)收歸國有。
-
希特勒不是德國人,卻為何口中無比愛「德國」?
希特勒出生地是奧地利布勞瑙,父親是當地的海關職員,正因如此網上流傳段子說「一個奧地利人領導了德國」,然而我們往歷史上追溯,這個段子是站不住腳的。奧地利和德國在歷史上都屬於一個「神聖羅馬帝國」,而由於該帝國是由德意志民族為主導,也被歷史書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
-
還認為拿破崙法國人,希特勒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其實都錯了
在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一心想要解放科西嘉島的拿破崙,又回到了科西嘉島,想要趁著這次機會將科西嘉島獨立出去。但是受到了阻力,島上的親英派強烈的反對。最終科西嘉島也沒有獨立出去。 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也不是地道的德國人,他其實是奧地利人。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布勞瑙的一個小客棧裡。希特勒在年幼時就跟隨父親加入天主教成為一名信徒。
-
希特勒生平與評價
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德國納粹黨首領,第三帝國元首兼總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頭號戰犯。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北部邊境小鎮布勞瑙。其父是海關一小職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希特勒在巴伐利亞步兵團作為志願兵服役,他參加了著名的松姆河戰役、阿臘斯戰役、伊普萊斯戰役,並在戰鬥中兩次負傷。 1919年,希特勒參加了一個叫做「德國工人黨」的小團體,並成為該黨主席團成員。1920年希特勒將該黨改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簡稱民社黨或國社黨,按德語縮寫音譯為納粹黨)。隨著納粹黨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希特勒在黨內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
希特勒徵服歐洲,為何首選佔領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在會上說,他決心最遲在一九四三一九四五年以前解決德國的空間問題。他認為首先要考慮的步驟,就是佔領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便在可能對西方進行的戰爭中解除我們側翼的威脅,使德國獲得比較有利的戰略邊界,把部隊騰出來作其他用途,並可獲得大量的糧食和兵源。
-
貝希特斯加登會談:奧地利總理被希特勒脅迫,籤下不平等條約
他說:「我們將盡一切可能來清除障礙,以便達成更好的諒解,只要這是可能的。」希特勒:這是你說的,許士尼格先生。但是我告訴你,我要設法解決所謂奧地利問題,不管用什麼方式。然後他說了一大篇不滿奧地利在邊境構築工事對付德國的話,許士尼格否認有這種事。
-
首家中外合作五星級酒店——中國大酒店收歸廣州市政府
本報訊 (記者/陳軍)昨日,作為中國首家中外合作五星級酒店的廣州中國大酒店滿20周歲,同時合約期滿,中外雙方業主代表籤署合作期滿、財產移交協議,酒店產權易主,自此收歸廣州市政府。 「回歸」後的中國大酒店將保持原管理模式,繼續由世界酒店管理集團中位列第三的萬豪國際集團管理。
-
青少年時期的邱吉爾與希特勒
1888年,邱吉爾進入僅次於伊頓公學的哈羅公學就讀,但成績不佳,倫道夫勳爵於是決定在兒子邱吉爾畢業後將他送到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
-
初中歷史-阿道夫·希特勒
1889年阿道夫·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布勞瑙小鎮。青年時代,他是位一事無成的藝術家,卻成了一位狂熱的德國民族主義者。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在德國部隊裡服過役,受過傷,還得過兩枚勇敢勳章。 德國的失敗使希特勒感到震驚和惱怒。1919年他在慕尼黑加入了一個小小的右翼黨,這個黨不久就改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簡稱納粹黨)。
-
奧地利科學院院士阿諾德∙蘇潘:二戰中的奧地利人
儘管德國與奧地利在1936年籤署了《七月協定》,抑或正是因為有這個協定,奧地利以及其他歐洲國家沒預料到,希特勒早在1937年11月5日就告知帝國戰爭部部長、外交部部長與陸海空三軍最高統帥,他要「徵服」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也許就在1938年將採取行動,如果那時法國陷入了一場同其他國家的戰爭。
-
都是白種人,希特勒如何區分誰是猶太人?專家:脫掉褲子就清楚了
1889年4月20日18時30分許,奧地利布勞瑙一家名為波麥的小客棧裡,一名嬰兒呱呱落地。誰也沒有想到這名嬰兒的出生,將來竟會如此大的影響德國甚至整個世界的命運。這名嬰兒正是後來納粹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
-
希特勒的發家史:他是如何從一個乞丐成長為一代大獨裁者的
圖文共賞 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布勞瑙的一個小村莊裡,他是父親第3次婚姻生下的第四個孩子,有三個哥哥和兩個姐妹,最後由於父親的殘暴,除了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外,其餘的全部夭折
-
希特勒想要吞併奧地利,墨索裡尼竟然調了4個義大利師去阻止
所有的日耳曼人要生活在同一個國家,這是希特勒還未上臺就已經提出的政治綱領。依照他的理解,奧地利生活著的700萬日耳曼人、蘇臺德地區生活的300萬日耳曼人應該納入德國的管轄。於是在他獲任德國總理後,吞併奧地利就成為了希特勒的主要目標。
-
戰爭狂人希特勒的早年歲月,備嘗艱辛,一步一步崛起
早年坎坷 1889年4月20日18時30分許,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布勞瑙(Braunau)的一家名為波麥的小客棧裡。他是奧匈帝國一個海關職員在第3次婚姻中所生的第3個孩子,有三個兄弟和兩個姐妹,均幼年夭折,只留下哥哥和妹妹保拉·希特勒。
-
希特勒陰影下的女人:7歲喪父14歲喪母,一生未婚,60歲病逝山中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奧地利裔德國人。阿道夫的父親是一名海關小職員,一共經歷了3次婚姻,生育了6個孩子,最終成活下來的,除了阿道夫外,還有他的親妹妹保拉·希特勒以及同父異母的姐姐安吉拉。
-
希特勒死後,他的家族做了一個決定,讓這個姓氏永遠從地球消失
作為二戰禍首,希特勒罪大惡極,死有餘辜,最後自殺身亡。 希特勒死了,他的家人如何? 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於當時奧匈帝國的因河畔布勞瑙,其實希特勒是正宗的奧地利人。希特勒的父親阿洛伊斯·希特勒有五個孩子。後來他改姓氏為希特勒,所以子女都姓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