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認為拿破崙法國人,希特勒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其實都錯了

2021-01-12 騰訊網

有很多時候,你以為的也只是你以為,它不一定就是真相。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受到慣性思維的幹擾,潛意識裡就認為事情本該就這樣。然而結局總是出乎人的意料。比方說:我們都聽說過拿破崙、希特勒、史達林。拿破崙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如果是不深入了解的人就會潛意識認為拿破崙就是一個法國人,然而拿破崙雖然是法國皇帝,但他卻是義大利人,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法國人。而希特勒和史達林也是如此,他們都不是本國人。

先說拿破崙,拿破崙1768年出生於科西嘉島,他的家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義大利貴族。他的母語也是義大利語,直到拿破崙剛做了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的時候,法語仍然很差。而且拿破崙的出生所在地——科西嘉島,在拿破崙剛剛出生的時候並不屬於法國。當時島上發生了戰爭,統治者將科西嘉島賣給了法國。

拿破崙

但是,在拿破崙小時候並不認同這一點,當地人說的全是義大利語。他們也從根本上並不認同這件事,甚至曾一度想要把法國人從島上趕出去。此後,拿破崙也一直希望能夠將科西嘉島獨立出去。

在1778年,拿破崙離開故鄉,前往法國就讀於奧頓中學。在他父親的安排下,在拿破崙10歲時,被父親安排進入法國布裡埃納軍校就讀。在此期間,拿破崙聰明好學,最後以優異的成績從布裡埃納畢業,保送進入法國巴黎軍官學校專攻炮兵學。

後來由於父親過世,無力承擔學費的拿破崙只好提前畢業。加入拉斐爾軍團,被授予了炮兵少尉軍銜。在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一心想要解放科西嘉島的拿破崙,又回到了科西嘉島,想要趁著這次機會將科西嘉島獨立出去。但是受到了阻力,島上的親英派強烈的反對。最終科西嘉島也沒有獨立出去。

拿破崙

後來法蘭西王國改為法蘭西共和國,路易十六被處死。法國大革命面臨嚴重的危機。拿破崙借著這個機會,在戰爭中嶄露頭角,在著名的鎮壓保王黨戰役中,榮升為準將兼巴黎衛戍司令。拿破崙在26歲時,就被任命為法蘭西共和國義大利方面軍總司令。在他29歲的時候就通過霧月政變,成為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官,頒布《拿破崙法典》。最後更是被稱為「法國人的皇帝」。

雖然拿破崙沒有讓科西嘉島獨立出去,但是自己卻成為了法國人的皇帝,也算是圓滿完成了任務。

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也不是地道的德國人,他其實是奧地利人。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布勞瑙的一個小客棧裡。希特勒在年幼時就跟隨父親加入天主教成為一名信徒。希特勒從小就夢想著當一名牧師,然而他的父親卻想著他能當一個公務員。希特勒與父親大吵了一架,因此希特勒在學校並沒有好好學習,沒有畢業就離開了學校。

希特勒在16歲時熱衷於政治,他成為了一個狂熱的日耳曼民族主義者。希特勒在自己17歲生日的時候,懇求母親讓他到維也納藝術學院就讀,但是後來他卻遭到維也納學院兩次拒絕。在父母雙亡之後,失去了依靠的希特勒生活非常艱苦,最後流浪在維也納的街頭,以賣畫為生。

當時的奧匈帝國並沒有解體,希特勒的出生地奧地利也在其中。在戰爭爆發前夕,奧匈帝國政府要求希特勒回國參軍,希特勒通過裝病混過了體檢,成功躲過了參軍。隨後便返回巴伐利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希特勒志願參加了軍隊。然而在這一戰中,奧匈帝國慘敗,最終解體。

在一戰結束後,希特勒退伍後就加入了「德國工人黨」。後來,在經歷了一系列黨派爭鬥之後,希特勒成功建立起獨裁專制,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在內部整頓完成之後,希特勒就開始著手於復興德意志,為一戰所受的不公正待遇報仇。與日本、義大利組成法西斯集團,發動了二戰。

希特勒在思想上是一個特別極端的人,他在位期間積極的宣揚法西斯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反共產主義、反資本主義、反猶主義。他對於非日耳曼民族有著強烈的憎恨感,是一個狂熱的日耳曼民族主義者。

史達林與希特勒、拿破崙一樣,他並不是俄國人,而是喬治亞人。史達林在一次與日本記者的談話中,也曾稱自己為「亞西亞人」。史達林出生在喬治亞的一個古老的小鎮哥裡,小時候在一所東正教中學就讀。後來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社會民主工黨分裂後,他又加入了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這邊,直到後來成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蘇聯的最高領導人。

也有人認為史達林體內流淌著蒙古人的血液,所以他的性格勇猛、果斷、彪悍。因為史達林的母親其實並不是喬治亞人,而是奧謝梯亞人,所以史達林體內摻雜著蒙古人的血液。老革命家克拉辛是第一個將史達林稱為「亞西亞人」的人,布哈林後來簡化了這個名稱,把史達林叫做「成吉思汗」。但是這些猜測是否屬實還存在著爭議。

但是史達林的確是喬治亞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雖然史達林出身於格魯吉亞,但是他的民族認同感並不高。因為住在俄羅斯邊上,常年受到俄羅斯社會文化的影響,史達林算是一個被俄羅斯同化的喬治亞人。而且史達林後來對待喬治亞人非常的粗魯,他可能會懷念故鄉,但是對於同鄉卻沒有絲毫的好感。

在蘇聯未解體時期,喬治亞人一直有著強烈的分離傾向,而史達林則對此進行嚴厲的鎮壓。後來蘇聯解體,喬治亞就是最支持的一個。所以史達林後來最不願意聽到別人提到自己是喬治亞人。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

相關焦點

  • 拿破崙是法國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其實都錯了
    提起拿破崙、希特勒和史達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對於他們三個真正的母國可能很多人就誤判了。有小夥伴可能會說,這有什麼可迷惑的呢?拿破崙是法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皇帝,不就是法國人嗎?還有希特勒,二戰時惡名昭著的德國法西斯頭子,說他是德國人又有什麼疑問呢?最後史達林,這就更不用說,之前蘇聯老大哥的領袖,不是俄國人又是哪裡人呢?
  • 拿破崙是法國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全錯了!
    "奧地利人"希特勒 那二戰最大的罪人希特勒,居然也不是德國人嗎?這個結論比"拿破崙不是法國人"還叫人想不通。 眾所周知,希特勒是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在他執政期間,大肆宣揚德國日耳曼民族的血統才是高貴的,而對猶太人這個民族瘋狂屠殺,結果這個德國的民族主義者,不是德國人?
  • 你以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錯了,他們都不是本地人
    比如說,很多人都以為拿破崙是法國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畢竟,他們三個對這三個國家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為國家付出了許多心力。但實際上,他們沒有一個是「本地人」,全是來自其他地方的。後來拿破崙不再目光短淺地糾結自己的民族,而是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國家上。他對內頒布了《拿破崙法典》,鎮壓反動勢力的叛亂,改變了法蘭西的歷史。法國人也都認可了拿破崙作為他們的帝王。後來儘管拿破崙的政績在法國有非議,甚至晚年時還試圖王朝復闢。
  • 拿破崙、希特勒都因天氣兵敗莫斯科,為什麼成吉思汗卻贏了?
    在拿下西歐各國之後,放眼整個歐洲幾乎全部都臣服於拿破崙,只剩俄國還沒有被法國控制,於是,在1812年的時候,拿破崙集結60萬軍隊向俄國發起進攻,俄國雖然拼死抵抗但還是節節敗退,最終被迫放棄莫斯科退守後方,繼續頑強抵抗。眼看勝利在望的拿破崙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敗在了寒冷的冬天面前,面對嚴寒的天氣,拿破崙的後勤補給遲遲供應不上,最終60萬大軍在短時內土崩瓦解,此戰也成為了拿破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 蘇聯紅軍的締造者,令希特勒膽戰心驚,為何最後被史達林殘忍殺害
    我們知道蘇聯紅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之一,在二戰的時候希特勒就曾領教過蘇聯紅軍的厲害。但是蘇聯紅軍的締造者卻是一個十分傳奇人物,他流落海外,讓希特勒是十分驚恐,而蘇聯的領導人史達林卻對他十分忌憚,他曾領導了著名的十月革命。
  • 為什麼拿破崙和希特勒都一致認為,侵略中國是最愚蠢的行為!
    為何拿破崙和希特勒都說,入侵中國是最愚蠢的事情? 1.蓄勢待發,永不言敗的新中國 中國的黑暗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1840年的鴉片戰爭敲響了最後的警鐘。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也是因為欲望的存在,才會有了這麼多的殺戮,這麼多的傷亡。
  • 拿破崙希特勒都是歐洲「攪屎棍」,為何前者受敬仰,後者受唾罵?
    歐洲有兩個具有統治力的人物,一個是遺臭萬年,談其色變的希特勒;而另一個則是流芳百世,令人敬仰的拿破崙。兩人在歐洲歷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後人對兩人的評價卻相差甚大。
  • 讓希特勒恐懼,令史達林膽寒,他是蘇聯紅軍之父,卻最終慘死
    在上個世紀二十、三十年代,曾有這麼一位傳奇人物,他雖然孤身流亡海外,但在全世界範圍內仍有巨大威望,甚至讓德國元首希特勒感到恐懼,令蘇聯領導人史達林膽寒。他不僅是十月革命的領導人,還是蘇聯紅軍的締造者,不過最終卻慘死在蘇聯特工之手,此人到底是誰呢?
  • 現在德國人對希特勒的評價如何?
    如果希特勒選擇做一個改革家,而不是一個戰爭狂人,說不定他會是一個可以和拿破崙齊名的人。德國納粹一黨自德國投降之後,納粹勢力完全被清洗,許多忠實的納粹黨信徒被處決或者投入監獄。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七十多年,經歷過二戰德國的人不死的話已經差不多就快百歲了,納粹的教育以及思想宣傳都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民主思想。德國年輕一代的所接受教科書,都把希特勒描述成一個獨裁者,侵略者,種族主義者,而對他在執政之初的一些經濟措施都輕描淡寫,有意無意的淡化希特勒的積極舉措,更多是把他描繪成一個把德意志民族帶向毀滅的惡魔。
  • 蘇聯差點成為第四個軸心國,屬於德國與史達林的較量
    如果說史達林最初與納粹籤訂和約還有一定程度上為了報復英法綏靖政策,那麼現在他可完全是出於貪慾和自私了,吃相絲毫不比希特勒好看多少,當希特勒以慘絕人寰的方式血洗其他國家無辜人民的時候,莫洛託夫總是能面不改色地對德國的優異戰績表示祝賀,彼時當德國正在西線法國戰場上無暇東顧,蘇聯則以 「消除英法惡意散播蘇德不和謠言的影響」為藉口,派紅軍佔領了東方的波羅的海三國
  • 今天的德國人是怎麼看待希特勒的?
    德國官方對於希特勒的評價一直都是負面的,但是德國民眾對於希特勒則心情複雜2016年1月希特勒的的自傳《我的奮鬥》在德國被重新允許出版,這將是該書在而二戰後首次印刷出版。不過雖然官方一直沒有發行《我的奮鬥》,並且在公眾場合下,也沒有任何媒體提及此書的內容,但是該書在網上還是比較容易被查到,所以德國民間很容易接觸到這麼書。而相比於官方的牴觸情緒,民間對於希特勒還是比較認可的。據德國民調顯示大多數德國人認為如果希特勒沒有發動二戰,那麼他將是個偉大的改革家和政治家。
  • 拿破崙和希特勒都表示,別的國家說啥不同意
    在歐洲歐洲的歷史上,其實也有幾個強大的國家在其首領的帶領下,差點完成歐洲大陸的統一後,然而,他們的最終結局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如果不算千年之前的古羅馬帝國和法蘭克王國,近代以來,最有希望完成歐洲大陸統一的,是大名鼎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締造者希特勒。
  • 拿破崙和希特勒統一歐洲失敗,而秦始皇統一中國成功
    ⑧使得1815年法國的君主專制最終復闢之時,受到了人們的反對。拿破崙頒布的統治措施不僅在法國國內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還影響了他的徵服國。拿破崙通過徵戰,將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果實不同程度地傳播到了法軍所到之處。
  • 讓希特勒恐慌,史達林畏懼,只要他一天不死蘇聯與德國便永不交手
    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曾經出現過一個傳奇人物,他流亡海外卻在全世界保持威望,他受人陷害,卻仍令史達林感到恐慌,他只要存在一天,那麼德國元首希特勒就會在每一天保持著恐懼,這個人就是十月革命的領導者,蘇聯紅軍的締造者,最終卻慘死在蘇聯特工之手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列夫達維多維奇託洛茨基,當然他的名字也和其他的蘇聯領導人一樣都是化名
  • 德國佔領下的巴黎,法國女人和德國人搞曖昧,戰後她們下場都很慘
    德國佔領下的法國街頭德國裝甲部隊進入法國德軍跨過凱旋門 凱旋門是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而修建的,如今卻是德國軍隊跨過凱旋門進入法國,不得不說是極大的諷刺。凱旋門前的德國士兵 二戰前法國修築有強大的防禦工事,耗費數十年投入幾十億法郎修建的馬奇諾防線,號稱不可攻破的防禦工事,沒想到僅僅幾周時間德國就佔領法國,法國軍隊潰不成軍。1940年6月23日,希特勒的軍隊佔領巴黎後,希特勒和阿爾伯特·斯佩爾一同參觀巴黎 德國和法國的仇恨,普魯士統一德國後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稱帝,法國人也多次驅趕日耳曼人。
  • 從拿破崙到希特勒,明知俄羅斯地區環境惡劣,可是為何都堅持東徵?
    俄羅斯地區有世界之最的領土,即便當時的俄羅斯帝國還是蘇聯,都屬於世界強國,但是面對拿破崙和希特勒領導的拿破崙帝國還是德國納粹勢力,都是無法匹敵的。 戰爭的初期,就如同當時所有人預料的一樣。被徵服者在徵服者的攻勢下,節節敗退。徵服者的兵鋒直指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佔領的地域需要留下足夠的兵力,防止遊擊勢力在後方搞破壞。
  • 希特勒要幹嘛,德國為何在兵峰最盛時,不鞏固西歐進攻蘇聯
    這四面的鄰居,按照血統來說,德意志源自神聖羅馬帝國,而神聖羅馬帝國又是法蘭克王國的延續,因此同屬於法蘭克王國的法國還有義大利,其實和德國追溯根源也算是有法理和血緣關係的,而北面的丹麥也如此,日耳曼人也有北歐的維京人血統,至於南面奧地利,那是同源同種的民族兄弟。
  • 與列寧齊名,讓史達林、希特勒都害怕的人物,最終被暗殺身亡
    在歷史山曾經出現過這樣一位人物,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外流亡,不能回歸故裡,卻在全世界都很有威望,德國的希特勒和當時的蘇聯的領導人都覺得恐懼的人物。他領導了蘇聯十月革命的成功,還一手創造了蘇聯的紅軍隊伍,不過他的結局卻是死在了一個無名之卒的手上,被蘇聯的特工暗殺,令人唏噓不已。
  • 為什麼西方高度重視像拿破崙、亞歷山大大帝和徵服者威廉這樣的人
    為什麼西方高度重視像拿破崙、亞歷山大大帝和徵服者威廉這樣的人?這始終是一個觀點問題。在你看來,西方的觀點非常重視這些人。誠然,下班從未親眼目睹過亞歷山大大帝和徵服者威廉的負面形象,但下班可以告訴大家,在大多數歐洲國家,拿破崙的形象從來都不好。
  • 拿破崙其實是敗給了俄羅斯的馬?
    關於俄國戰爭努力的史實必須被驚人地歪曲,以同史達林時代的官方意識形態相適應。亞歷山大一世需要被邊緣化、被貶低,這場戰爭前後的國際形勢也被扭曲了;庫圖佐夫被抬升到了與拿破崙持平甚至更高的水準,而他的貴族出身和在宮廷中的人際關係[和彼得·巴格拉季翁公爵的人際關係一樣]都必須被忽略;民眾對拿破崙抵抗的意義必須被誇大,對地主和政府官員的偶然抗拒被莫名其妙地解釋成一場既反國內暴政,又反法國人的「人民戰爭」中的建設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