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高漸離與荊軻,一生知己,真正的朋友

2020-12-21 豆姐愛娛樂

朋友,是一個人內心溫暖的角落,人一生可以沒有財富,可以沒有功名,但是不能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一個真正的朋友是一個人一生寶貴的財富,古有伯牙子期的美談,亦有高漸離和荊軻的傳說。

高漸離,是荊軻的好友,擅長擊築,他與荊軻的關係非常好。荊軻臨行前,高漸離與太子丹送他到易水河畔,高漸離擊築,他和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後荊軻刺殺秦王失敗,丟掉了性命,高漸離心裡想著為荊軻報仇。因其擊築水平高超,秦王就喚來高漸離為他表演,秦王也是門兒清,知道高漸離與荊軻交好,便讓人刺瞎了他的眼睛。高漸離是鐵了心地要報仇,雖失去一雙眼睛,還是灌了鉛在築中,想著在演奏途中便取了秦王之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高漸離也因此丟了性命。

荊軻,戰國時期著名刺客,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是一個遊俠。後來遊歷到燕國,被田光推薦給太子丹,從此便走上了刺殺秦王的不歸路。經過易水送別後,荊軻就和秦舞陽,捧著樊於期的項上人頭獻給秦王,可是這投誠是假,刺殺才是真啊。說這秦舞陽真不是成大事之人,進了大殿,腿抖入篩糠,還快失禁,大殿裡的大臣都笑他,如此之人,如何成就大業?荊軻不再管他,拿了人頭和地圖,就獻給秦王,經過檢查,他們二人身上是沒有任何武器的,但是內有乾坤,荊軻手中的地圖裡藏著一把匕首。他要趁著秦王不注意去刺殺他,但無奈多次投擲都沒有中,還被砸中,錯過時機,就這樣丟了性命。

荊軻與高漸離,一個刺客,一個樂師,兩個人成為知己,便沒有捨棄過這段情誼。荊軻因為燕太子的知遇之恩,情願冒著危險,去取秦王性命,歷史上的成王敗寇之說,暫且不談,就這份為了知遇之恩,拋頭顱灑熱血之心,可說荊軻是值得人敬佩的。再說高漸離,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的心,為了荊軻報仇雪恨,雖身為樂師,也要築中灌鉛,殺了秦王,雖結果不盡如人意,但可看出高漸離對荊軻的真情實意。

這便是真正的情誼吧,不求功名利祿,不求金銀財寶,只因為對方是自己的知己,便可為對方舍掉生命,肝腦塗地,真是令人羨慕。

相關焦點

  • 比荊軻更悲壯的高漸離
    荊軻與高漸離,同樣刺秦。誰更悲壯呢?從兩個人的關係上來講在當時是很要好的朋友。是音樂上的知己,也是酒肉朋友。有著同樣的愛好,愛唱歌,愛喝酒,愛交朋友。荊軻刺秦這段歷史,後人記錄的比較多,特別是易水河畔送別時高歌吟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慷慨激昂的悲歌。讓後人們不僅讚嘆他與朋友分手時的離別傷感以及他勇敢、悲壯的豪情。還有很多詩人也寫了很多讚頌荊軻的詩詞來傳頌他的視死如歸的悲壯,以及沒有刺秦成功後讓人惋惜的一面。那麼高漸離呢?
  • 好友高漸離為荊軻易水送行 失明後擊築行刺秦王
    多才多藝的高漸離  本是燕國街市上的屠狗者  戰國後期,秦國在吞併韓國、攻破趙國都城邯鄲後,燕國相對安逸的日子終結了。  根據《史記》記載,當時燕國的太子丹,曾在秦國做人質。逃回燕國後,他找到了荊軻,一起琢磨抵抗秦國的法子。
  • 荊軻高漸離,伯牙鍾子期,曲洋劉正風,知音俱往昔
    詩中所講,乃是荊軻同好友高漸離離別時的場景。那麼第一對知音我們講的就是荊軻,高漸離。「荊軻(?—公元前227年),姜姓,慶氏(古時「荊」、「慶」音近),字次非戰國末期衛國朝歌(今河南鶴壁)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戰國時期著名刺客。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震懼,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
  • 秦始皇一生遭遇過四次刺殺,除了荊軻外,還有一次刺殺更危險
    有人認為他結束戰國混亂的格局,將六國一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堪稱「千古一帝」。但也有人認為秦始皇殘暴好殺,不僅修建萬裡長城導致數十萬勞工勞累而死,而且還焚燒坑儒,使先秦文化損失殆盡。因此,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前後,都遭到了刺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秦始皇一生遭遇的四次刺殺。
  • 一介琴師高漸離,為何不自量力要刺殺秦王嬴政?只因士為知己者死
    一對知己,擊築高歌。荊軻衛國人,愛好廣泛,擊劍,唱歌,喝酒,下棋等等都是他的愛好,他還喜歡廣交朋友,但一直在他到達燕國之前,都沒有結交到真正的朋友。當他到達了燕國之後,就覺得和這個國家意氣相投,也可能是因為那時燕趙之地多俠士,正好符合了荊軻內心的嚮往,在這裡他結交到了一群知心好友,其中高漸離和一個殺狗的屠夫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 激情的見證,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
    六國統一前夕,荊軻奉燕太子丹之命赴秦國刺殺秦王。行至易水河畔,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正像荊軻歌中所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荊軻刺秦以失敗告終。隨後,好友高漸離為了給荊軻報仇,不惜自毀雙目,接近秦王。
  • 好友高漸離為荊軻易水送行 失明後擊築行刺秦王
    多才多藝的高漸離  本是燕國街市上的屠狗者  戰國後期,秦國在吞併韓國、攻破趙國都城邯鄲後,燕國相對安逸的日子終結了。  根據《史記》記載,當時燕國的太子丹,曾在秦國做人質。逃回燕國後,他找到了荊軻,一起琢磨抵抗秦國的法子。
  • 荊軻刺秦,秦舞陽突然暈倒是被秦鹹陽宮嚇倒了嗎
    公元前227,勇士荊軻以慘烈的方式,完成了六國和即將統一的秦國之間一次傳奇的對抗,但他的壯舉激發了接連不斷刺秦行動。音樂奇才也加入到反秦的行列,並以血肉之軀在《史記.刺客列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就是高漸離。
  • 秦時明月荊軻死亡之謎揭曉,其中隱藏著一個令人吃驚的秘密!
    而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天明的父親荊軻。荊軻,戰國末期衛國人。而精通歷史的朋友相信對他也不陌生,接受燕太子丹委託的他毅然在易水河畔別過自己的知己高漸離,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臨走之前說出了一句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而在秦時明月中,荊軻是公孫羽的徒弟,麗姬的師兄,韓申、高漸離、狗屠、蓋聶、田光等人的知己,荊天明的親生父親。
  • 王者榮耀歷史人物第七篇――高漸離
    Hello大家好,這裡是王者榮耀歷史人物第七篇,今天我們要來講的是戰國末年著名的琴師高漸離的故事。王者榮耀中的高漸離是一個法師,曾經的中單一哥,不過後來被削的不成樣子了,現在的上場率不是很高,已經算是一個偏冷門的英雄了。
  • 荊軻刺殺秦始皇失敗的原因居然是因為劍術不行
    文\葉子荊軻刺秦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歷史事件,也被寫到了教科書裡廣為流傳。在秦始皇的一生中曾經遇到過三次刺殺,第一次就是荊軻,之後是荊軻的好朋友高漸離,最後是大名鼎鼎的西漢開國功臣之一的張良。高漸離刺秦就有點尷尬了,荊軻刺秦失敗後被殺,隨後燕國被滅。秦始皇聽說燕國有個音樂家高漸離,要就把他請到了鹹陽宮為自己奏樂。大臣們紛紛阻攔,他可是荊軻的知己呀,要是想為荊軻報仇多危險呀。秦始皇是十分愛惜人才的,實在是捨不得殺就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把高漸離的眼睛燻瞎了,就是有心報仇也是無濟於事了。
  • 戰國歷史上的五大刺客,聶政死的非常慘,荊軻雖然最無能但最出名
    導語:說起中國古代刺客大家可能最熟悉的就是荊軻,但是你可能還不知道比荊軻有能力的刺客還有這三位,專諸、聶政、要離他們因為刺殺成功最後名留青史,但是最後都慘死真的值得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戰國五大刺客的故事。
  • 為什麼說荊軻死的很值?
    由是可見,我們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同志還沒有真正死去!而與秦始皇有過短暫交集卻碰撞出巨大火花的荊軻先生,亦是如此!可書讀的怎麼樣不得而知,但據史籍所載,劍好像使的還是有問題的……而即便如此,荊軻還是仗劍遊列國,上說王公貴族,下交市井遊民,且尤其與一屠狗之戶及善擊築的高漸離要好,三人常於鬧市之中飲酒海吹、放歌狂舞。旁若無人!在易水相別之際,太子丹及其賓客皆身著白服,淚灑河邊,好兄弟高漸離更是擺築而擊,悲痛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 柔弱琴師高漸離,為友報仇刺殺秦王,並非為情
    高漸離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當然荊軻刺秦的故事也是讓人熟悉,我們都知道,他們兩個人是非常好的朋友,在平時的時候也有很多的共同的話題,但是在荊軻真正的刺殺秦王失敗之後,他也喪失了自己的性命,而高漸離正是因為面對著自己好友的離世,悲痛欲絕,所以他想要為自己的朋友荊軻報仇。
  • 爍陽公主和高漸離的愛情故事,因音樂結緣,結局卻很悲慘
    鎮名叫做爍陽鎮,爍陽公主居住地叫做爍陽宮,在這裡也是高漸離和爍陽公主發生愛情的敵方,在這裡高漸離教爍陽公主彈琴。秦始皇吞併六國之後,秦始皇稱帝,對荊軻等一些燕國的人都全部處死。高漸離也是秦國的俘虜,還被秦王在頭上刻上了囚字。高漸離對死亡是有很大的恐懼的,他對音樂有很大的造詣,秦始皇還下令讓高漸離為自己寫曲子,但是高漸離不聽從,抵抗秦王。
  • 秦始皇一生遭遇過四次刺殺,除了荊軻外,還有一次刺殺更危險
    有人認為他結束戰國混亂的格局,將六國一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堪稱「千古一帝」。但也有人認為秦始皇殘暴好殺,不僅修建萬裡長城導致數十萬勞工勞累而死,而且還焚燒坑儒,使先秦文化損失殆盡。因此,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前後,都遭到了刺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秦始皇一生遭遇的四次刺殺。
  • 秦始皇一生遇到了很多次刺殺,他可是比荊軻和高漸離幸運多了!
    秦始皇一生,遇到了很多次刺殺,雖然每次都很驚險,但都存活下來了,不知道是他命硬,還是天命在身,不到該死的時候。今天講一講張良刺秦,這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遇到的刺殺。最後還被張良跑了,而且隨後還有奇遇。比荊軻和高漸離幸運多了。
  • 「十步殺一人」李白稱讚俠客,高漸離因荊軻而死,俠客是什麼樣?
    若真如李白所言,那他的劍術必然出類拔萃,但他一生未有真正上陣殺敵記錄,此事暫且存疑。我列舉出幾個人大家就明白了:荊軻、聶政、馮驩、高漸離。這些可都是燕趙出土的大英雄俠客;「荊軻刺秦」豈不是人人都聽過?「高漸離擊築刺殺秦始皇」高漸離因為和荊軻認識,荊軻刺秦沒成功死了,高漸離極為悲痛;之後高漸離被秦始皇燻瞎了眼睛,但高漸離仍在找機會刺殺秦始皇。「因荊軻而死,因國家而死」,他最後也失敗了,雖然他死了,但他的精神,被後人流傳下去。
  • 戰國末期,秦王嬴政和太子丹,為何從朋友變成敵人呢?
    荊軻刺秦,這是一個婦孺皆知的歷史典故。公元前227年,也即戰國末期,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臨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好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著節拍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 人到中年,才慢慢領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其實,子夏這裡所說的「兄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朋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個人朋友圈加了很多好友,但是真正能夠談心交心的朋友寥寥無幾,甚至是沒有。為什麼說出現這種情況呢?用一句話總結——傳統的關係網不復存在,利益交換更加簡單直接。以前社會,出門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