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荊軻更悲壯的高漸離

2020-12-16 後山人說古今

荊軻與高漸離,同樣刺秦。誰更悲壯呢?從兩個人的關係上來講在當時是很要好的朋友。是音樂上的知己,也是酒肉朋友。有著同樣的愛好,愛唱歌,愛喝酒,愛交朋友。

荊軻刺秦這段歷史,後人記錄的比較多,特別是易水河畔送別時高歌吟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慷慨激昂的悲歌。讓後人們不僅讚嘆他與朋友分手時的離別傷感以及他勇敢、悲壯的豪情。還有很多詩人也寫了很多讚頌荊軻的詩詞來傳頌他的視死如歸的悲壯,以及沒有刺秦成功後讓人惋惜的一面。

那麼高漸離呢?為什麼會感覺比荊軻更悽慘,更悲壯呢?高漸離的悲壯我認為應該可以提的更高一點。沒有高漸離高超的擊築技藝,荊軻唱不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那種悽涼和悲壯。同樣是刺秦,同樣都是失敗了。但高漸離比荊軻遭受的痛苦更多更殘酷。

當荊軻刺秦失敗後,高漸離就隱姓埋名當了一個小酒保。一天被有人發現他擊築的技藝後,推薦給了秦王,秦王聽說了很是欣賞,專門找人請他去擊築,並要請他譜寫《秦頌》,把他奉為座上賓。美酒佳餚的伺候著,更有他與櫟陽公主的愛情故事。當事業愛情都擺在他面前,他都沒有動搖。他要給荊軻報仇,在金錢美女的誘惑下他始終抱著刺秦的念頭。即使在眼睛被燻瞎的情況下,他都沒放棄刺秦的念頭。他本已是秦王的座上賓,已擁美女入懷,他也可以為秦王所用,他可以成就事業和愛情。更不用遭此痛苦。但是他還是選擇刺殺秦王,後來利用在築裡注鉛,千方百計刺殺秦王。兩個比較,荊軻是一時的英雄氣概。而高漸離付出的是愛情事業以及漫長的等待和內心殘酷的折磨。所以我認為高漸離比荊軻的壯舉更悲壯!

荊軻刺秦,窮圖匕現。

相關焦點

  • 戰國末高漸離與荊軻,一生知己,真正的朋友
    一個真正的朋友是一個人一生寶貴的財富,古有伯牙子期的美談,亦有高漸離和荊軻的傳說。高漸離,是荊軻的好友,擅長擊築,他與荊軻的關係非常好。荊軻臨行前,高漸離與太子丹送他到易水河畔,高漸離擊築,他和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 好友高漸離為荊軻易水送行 失明後擊築行刺秦王
    如果你聽過「高山流水」的典故,羨慕俞伯牙、鍾子期之間心有靈犀的知音情誼,那你一定得聽聽這個高家人的故事:他叫高漸離,是荊軻的好朋友。他們二人之間的友誼,有當街飲酒放歌的快意豪情,更有「士為知己者死」的生死相隨。
  • 荊軻刺秦王故事中,與荊軻同樣悲壯的還有樊於期
    在以往的歷史故事裡,荊軻刺秦王,大多歌頌的是荊軻的悲壯,因為荊軻明知此去難以生還,所以出發前唱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歌。然而這個故事裡有個很重要的人,那就是自己自刎以呈上首級的樊於期。
  • 高漸離手中的樂器叫什麼名字,他是如何利用這個樂器刺殺秦王的?
    世人皆知荊軻刺秦王,卻很少有人熟知另一位刺殺秦王的人物,他就是荊軻的好友高漸離。荊軻刺秦王的事跡可謂驚心動魄,其實高漸離刺殺秦王的驚心動魄絲毫不亞於荊軻刺秦王,因為高漸離刺殺秦王時已經雙目失明,只可惜兩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結局,那就是都失敗了,丟掉了性命。
  • 中國「史上第一刺客」荊軻死的有多慘?身上被戳了8個血窟窿,剁成了...
    荊軻刺秦的故事已經被一萬個人講了一萬零一遍,然而大多數人都忽略了荊軻刺殺嬴政失敗源於一個豬隊友的事實。荊軻,姓「姜」,氏「慶」,先秦時候人們不僅有姓還有氏,所謂姓氏嘛,所以荊軻本名叫慶軻,而古時荊慶不分,便成了我們現在普遍叫法「荊軻」。荊軻雕像荊軻是河南淇縣人,在當地一帶是有名的俠義之士,劍術高強。
  • 秦始皇一生遭遇過四次刺殺,除了荊軻外,還有一次刺殺更危險
    秦始皇在鹹陽宮隆重召見了荊軻與秦舞陽,荊軻在獻督亢地圖時,拿出匕首刺殺秦始皇。由於荊軻顧慮太多,秦始皇又武藝不凡,所以荊軻的刺殺以失敗告終,這場刺殺有驚無險。後來荊軻被秦始皇處死,他也成了刺客中的典型代表。
  • 柔弱琴師高漸離,為友報仇刺殺秦王,並非為情
    高漸離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當然荊軻刺秦的故事也是讓人熟悉,我們都知道,他們兩個人是非常好的朋友,在平時的時候也有很多的共同的話題,但是在荊軻真正的刺殺秦王失敗之後,他也喪失了自己的性命,而高漸離正是因為面對著自己好友的離世,悲痛欲絕,所以他想要為自己的朋友荊軻報仇。
  • 為什麼荊軻刺秦王一定會失敗,是因為秦舞陽嗎
    為什麼荊軻刺秦王一定會失敗,是因為秦舞陽嗎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荊軻都沒有要開始行動的表示。荊軻並不是貪戀物質的享受,只是他在等待時機。秦軍又揮師向北挺進,奪取了大片土地,一直挺進到燕國南部邊界。公元前227年,荊軻從燕國出發到鹹陽,經過了一系列的準備和籌劃,荊軻終於動身了。太子和他的賓客中知道這件事的人都明白荊軻此行即使完成了使命也可能要以獻身而告終,大家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給他送行。到達易水的邊上,舉行過拜祭路神的禮節,就要上路了。高漸離敲著築,荊軻和著節拍唱起歌來,歌聲悽厲悲愴,這便是流傳千古成為著名典故的易水歌。
  • 為什麼說荊軻死的很值?
    而在經過層層推舉之後,荊軻成了最終人選。也是自此之後,荊軻被太子丹奉為上賓,金玉好玩、香車美女,恣其所取!本來人生苦短、憂多樂少,但於荊軻而言,憂可能不少,樂子亦不少!且這一狀態的持續,有數年之久……荊軻劇照再比之太史公筆下除了曹沫之外的其他三名名刺客,荊軻可謂幸運之極!-3-荊軻此人,好讀書擊劍。
  • 荊軻的武功,很像現在的武林?
    荊軻再次選擇了忍讓,既沒有出劍,更沒有使用內功,而是沉默地離開了,再也沒跟魯劍客相遇。(《史記》荊軻遊於邯鄲,魯句踐與荊軻博,爭道,魯句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去,遂不復會。)如果事後有媒體採訪荊軻了解其中的原因,他會不會說:倘若自己出手並使用內功,對方裡面受傷,用了幾天之後就出人命了。術高莫用。
  • 燕太子丹的結局:勇氣與悲壯,刺秦失敗,用生命換不到太平
    派出了勇士荊軻刺殺秦王,換來的是一曲慷慨悲歌。秦國沒打算停手,他們的目標一直是統一天下。而燕王卻戰戰兢兢地將太子丹給殺了。難道這樣就能挽救燕國嗎?事實上並沒有。一顆腦袋換一國之安寧?你還是太草率了。易水河沒有眼淚荊軻走的那天,有風。高漸離和荊軻相互唱和。
  • 在歷史上麗姬和荊軻有什麼關係?
    劇中,麗姬在入宮之前和自己的二師兄荊軻兩情相悅,兩人青梅竹馬,為了在一起相約私奔,而在私奔之後,當時麗姬就懷孕了,在懷孕之後麗姬才入宮的,因此,麗姬的孩子是她的二師兄荊軻的。歷史上,荊軻是戰國末期衛國朝歌(今河南鶴壁淇縣)人,戰國時期著名刺客,也稱慶卿、荊卿、慶軻,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後遊歷到燕國,隨之由田光推薦給太子丹。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震懼,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荊軻獻計太子丹,擬以秦國叛將樊於期之頭及燕督亢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
  • 爍陽公主和高漸離的愛情故事,因音樂結緣,結局卻很悲慘
    鎮名叫做爍陽鎮,爍陽公主居住地叫做爍陽宮,在這裡也是高漸離和爍陽公主發生愛情的敵方,在這裡高漸離教爍陽公主彈琴。秦始皇吞併六國之後,秦始皇稱帝,對荊軻等一些燕國的人都全部處死。高漸離也是秦國的俘虜,還被秦王在頭上刻上了囚字。高漸離對死亡是有很大的恐懼的,他對音樂有很大的造詣,秦始皇還下令讓高漸離為自己寫曲子,但是高漸離不聽從,抵抗秦王。
  • 荊軻刺秦,秦舞陽嚇得發抖,為啥沒安排更勇敢的人做荊軻副手?
    現代人看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有時會發出一個疑問:與荊軻同去的秦舞陽,在秦王面前嚇得渾身發抖,最後只有荊軻獨自刺殺秦王。如果當時有個比秦舞陽更勇敢的人做荊軻副手,最終的結果會不一樣,秦王可能被刺死,歷史也將重新改寫……當時,為什麼沒有安排更勇敢的人作荊軻副手呢?史料中對此沒有解釋,但是通過對各種史料的匯總分析,我們還是能找出一些原因來的。
  • 秦始皇一生遇到了很多次刺殺,他可是比荊軻和高漸離幸運多了!
    比荊軻和高漸離幸運多了。張良原來是韓國的貴族,還沒有等到他長大繼承高位,韓國就被秦國滅了,張家也遭受了滅頂之災。國讎家恨,讓年輕的張良對秦始皇充滿了仇恨,聽說了滄海君的勇武,遂拜訪,一番忽悠,讓本來就對秦國不滿的滄海君欣然加入到刺秦行動。張良給他造了一對很重的大錘,看起來有百來斤,一個大石墩一下就砸裂開了。
  • 燕趙悲歌,探訪易水河畔荊軻義士塔
    荊軻, 戰國時期著名刺客。荊軻,姜姓慶氏。戰國末期衛國朝歌人, 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後遊歷到燕國,隨之由田光推薦給太子丹。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震懼,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
  • 荊軻和燕太子丹只是萍水相逢,荊軻怎麼就願意慷慨赴死呢?
    這是治理天下的一些手段,荊軻覺得自己自成一套。衛元君不信他,說你這是什麼玩意兒?所以沒用他。從這裡看出荊軻文武全才,不是個無業游民。據後人推測,他起碼是個沒落貴族。這大概就是荊軻的身世。有的文藝作品裡頭,說荊軻是職業刺客,誰給錢,他殺誰,替人殺人。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因為史書曾記載了荊軻的兩個故事。這人絕不是一個隨便動武的人,因為過去擊劍的目的不是為了殺人。
  • 大秦賦:秦始皇一生四次遇刺,一次比一次兇險,荊軻刺秦只是其一
    於是卑詞重幣,乞請當時著名豪俠之士荊軻入秦,以刺殺嬴政。荊軻來到秦國,用叛逃秦將樊於期的人頭取得了信任,蒙秦始皇接見。荊軻將匕首藏在地圖中,借獻圖之機突然發難。秦始皇奮力掙開,繞柱急走。荊軻追趕中被待醫夏無且的藥囊擊中,行動稍緩。秦始皇乘機拔劍刺傷荊軻,左右大臣一擁而上,將荊軻團團圍住。荊軻刺殺秦始皇失敗,被肢解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