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一江春水 道兩岸風華——茅洲河碧道光明試點段建設紀實

2020-12-09 瀟湘晨報

茅洲河,被稱為深圳的「母親河」。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水環境加速惡化,茅洲河一度黯然失色。2016年以來,深圳市舉全市之力,以全流域治理思路,全面推進水汙染治理。至2019年底,全市159個黑臭水體全部告別黑臭,茅洲河斷面水質更是達到地表IV類水標準。

「母親河」回歸清澈,又恰逢廣東「萬裡碧道」藍圖面世,深圳市創新性提出以高水平規劃建設「千裡碧道」。茅洲河,被列入深圳市首批碧道建設的試點之地。

碧:起於民生

茅洲河碧道,被深圳市定位為「灣區東岸綠脈,深圳西部門戶」。省級碧道試點段全長12.9公裡,光明試點段(周家大道—白沙坑水)佔其中6.8公裡,由市屬國企天健集團承擔代建和施工重任。

按照茅洲河碧道「治水治產治城相融合、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建設理念,茅洲河碧道光明試點段項目初期即融入深化設計概念,以茅洲河為軸構架活力中心,以沿線路網與現狀空間結構為基礎,統籌各種生態要素,兼顧生態、安全、文化、景觀、經濟等功能,自西向東重點營造南光綠鏡、左岸科技公園、V型橋、茅洲河生態修復段、濱海明珠科創園、大圍沙河社區等6大景觀節點,打造市民觀水、親水、嬉水的好去處。

碧:精於細緻

碧道工程涉及建築、電力管線遷改、市政雨汙管網、橋梁、道路、景觀等多個專業,是一個系統性、綜合型工程。

工期緊、任務重,為爭取高質量按時交付項目成果、代建指揮部採用六方聯合辦公的方式,提高各方溝通效率,協調解決難題。

施工指揮部則藉助旗下園林、路橋、建築、瀝青等專業公司優勢,將各公司所長針對性劃入五個工區,按水岸、水上、水城三個功能分區,推進項目交叉作業、平行施工。

6.8公裡, 5大工區,7大專業20餘個工種,施工面積超過57萬平方米,道路提升改造超過33公裡,項目建設最高峰超過5000人……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壓力,天健集團積極做好疫情防護,堅定復工復產,黨員先鋒搶先駐紮一線,依託高起點高標準穿插作業模式,用「繡花」的功夫,全力打造這條「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

碧:成於交融

大圍沙河社區,位於茅洲河碧道光明試點段的起點,通過將濱水休閒與特色商業引入社區,已成為片區慢生活的地標和網紅打卡地。

沿河道往北,濱海明珠科創園,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校區所在地,開放性濱水校園內,教學樓科技感十足,濱水的大臺階和充滿書香的咖啡館,讓孩子們在風光旖旎的碧道中,為學子們提供綠色學習空間。

南光綠鏡,位於該段碧道終點,針對南光高速橋下的特色空間展開修葺,藉助原汙水處理廠舊址,打造出集兒童休閒、市民休閒於一體的濱水運動空間。旁邊的南光綠境驛站,不僅是茅洲河碧道水上運動基地,也是皮划艇庫,河上的碼頭,靜靜等待著百舸爭流的激蕩。

左岸科技公園,6.8公裡碧道核心之地。近1000米主線,將建築、公園、河道及兩岸緊密連接。無論是景觀長廊還是綠植分布,均通過顏色和線條,凸顯生態與科技相融;橫跨茅洲河南北兩岸的V型橋,兩幅橋面跨度近百米,在茅洲河上構築成「V」字型,與公園人行廊橋和主次展館相互交織,實現了城市與河景與山景的融合統一;毗鄰左岸科技館的茅洲河生態修復段,通過構築蜿蜒的河道水岸,提升水環境微循環,如今已成為碧波蕩漾、白鷺群飛,魚群遨遊、百花爭豔的所在地、孩子們的親水地。在水與岸之間,構建出綠意盎然、生機勃發的美景。

入夜後的茅洲河碧道光明試點段,更是風光旖旎。碧道上六點同輝,形成一條以左岸科技公園為核心串聯而成的珍珠,將光明區妝點得豔光四射。

絢爛交織的霓虹燈下,澎湃交融的音樂噴泉聲中,茅洲河碧道光明試點段帶來民生幸福感,正深深嵌入市民百姓的心中。

碧:盛於延伸

「一江春水位中央,無限風華兩岸處」。如今,已建成的茅洲河碧道光明試點段,不僅是市民百姓親水的好去處,更成為推動周邊產業園區騰籠換鳥,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

通過治水、治城與治產相結合,產業結構轉型及城市功能的提升,茅洲河流域正成為「河道+產業+城市」綜合治理開發的樣板區。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市水務局組織編制的《深圳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2020—2035年)》已於9月30日獲深圳市政府批覆實施。到2025年,深圳市將完成1000公裡碧道建設任務,全新定義的「碧水藍天」將成為深圳的新名片。( 晶報 鄧媛)

【來源:晶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深圳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即將開園
    記者從深圳市水務局了解到,長約13公裡的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已經基本完工、正在進行最後收尾工作,將在近期正式開園。這段深圳最先建成的碧道工程,拉開了深圳千裡碧道建設的序幕。近日記者走進茅洲河碧道試點段,提前為讀者探營。
  • 來茅洲河碧道光明段感受生態之美
    碧一江春水,道兩岸風華,美麗的茅洲河正以全新面貌與光明人相伴。光明新聞記者 盧正輝 攝 茅洲河碧道光明段總體設計圖 01 左岸科技景觀節點 02 橋下運動景觀節點
  • 從黑臭河道到省級碧道試點 深圳茅洲河風華正茂
    同時,深圳市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建設萬裡碧道的號召,創造性地提出「碧一江春水、道兩岸風華」的願景,按照「治水治產治城」三維共治,「生產生態生活」三生共融的建設理念,在水環境治理領域再上新臺階。 深圳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全市將完成1000公裡碧道建設任務,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碧道建設目標,實現區域社會經濟的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繪就一幅「碧一江春水、道兩岸風華」的壯麗畫卷。
  • 碧一江春水 道兩岸風華
    深圳市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建設廣東萬裡碧道的號召,提出了「碧一江春水、道兩岸風華」的碧道願景及「水產城共治」、「生產、生活、生態共融」的建設理念,打造集「安全的行洪通道、健康的生態廊道、秀美的休閒漫道、獨特的文化驛道、綠色的產業鏈道」五道一體的高標準碧道,使之成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好樣板,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好窗口。
  • 打卡茅洲河碧道光明段:一江碧水瀲灩 兩岸風華正茂
    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11月4日,光明區慶祝第二十一個中國記者節暨治水主題媒體採風活動舉行,來自中央、省、市、區的媒體記者齊聚一堂,走訪樓村溼地公園、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建設項目(光明段),了解項目進展,感受光明區治水新貌。
  • 光明區委書記王宏彬率隊調研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建設項目,要求打造水...
    9月11日下午,區委書記王宏彬率隊調研茅洲河碧道及濱海明珠工業園,檢查茅洲河水質、綠道建設與沿岸自然生態保護等情況。區領導劉桂林、姚高科參加活動。  據了解,茅洲河碧道試點段的建設是落實深圳「水汙染治理成效鞏固管理提升年」部署的生態工程。
  • 廣東建設萬裡碧道 秀出兩岸風華
    廣東省自2019年起以大灣區為重點開展碧道試點建設,目前已建成約400公裡。水清岸美的河段不斷延伸,一個個濱水經濟帶正在崛起。  近日,跟隨「幸福珠江行」採訪團,記者來到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的茅洲河畔,實地探訪其碧道建設成效。  茅洲河是深圳第一大河,也是深莞界河,共有一級支流33條。
  • 粵港澳大灣區碧道建設見聞:兩岸風華道不盡,一江春水碧嶺南
    潺潺流動的一江清水樓房一層開出一條6米寬的廊道,上面是住戶,兩邊分別是店面櫥窗和河道——在廣州市,「騎樓」正成為當地碧道建設中的一道特色景觀。「騎樓是嶺南的傳統建築,既能住人、商用,又能為行人遮風擋雨。
  • 市領導到光明區調研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建設情況時強調鞏固水汙染...
    光明區委書記王宏彬,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勝,光明區領導劉德峰、劉桂林、周輝、姚高科參加活動。  當天下午,張勇一行首先來到茅洲河碧道光明試點段濱海明珠節點,聽取水汙染治理及碧道建設情況。據了解,改造後的濱海明珠工業園將供深圳理工大學使用,主要包含公共教學區和宿舍區。
  • 茅洲河碧道土地整備完成,確保碧道7月完工
    近日,公明街道全面完成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建設項目公明轄區土地整備和景觀節點建築物拆除任務,拆除建築物22棟,建築面積約7千多平方米,移交用地面積約6.4萬平方米,為光明區碧道建設打通了快車道。
  • 廣東碧道建設試點見成效 已形成旅遊廊道
    2020-09-09 10:26:56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從去年開始,廣東省規劃了18個試點區域,著力打造總長為400公裡的碧道建設。一年多過去了,碧道陸續建成,碧道不但改善了試點區域的基礎設施,還盤活全域資源發展,推動產生「碧道經濟效應」。
  • 廣東省委書記省長調研茅洲河綜合治理推動全流域水質持續改善
    廣東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近日赴深圳市,深入茅洲河流域,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河長制要求、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茅洲河綜合治理上新水平進行調研。  近年來,茅洲河汙染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今年1月-10月,共和村國考斷面水質為Ⅳ類,階段性消除劣Ⅴ類,達到國家考核目標要求,水質狀況總體明顯好轉。
  • 待摘下口罩之日,我們一起遊玩碧道可好?
    增江碧道試點以河湖水係為脈,串聯自雁塔大橋至初溪攔河壩段增江兩岸景觀節點,提煉「增江晚渡」、「鯉橋春浪」、「別情洲(聖皇洲)」歷史典故,描繪生動的人文故事。
  • 福田客人點讚光明區生態文明建設
    9月4日,光明區區長劉勝會見福田區區長黃偉率領的考察團,一同前往紅橋公園、光明科學城展示中心、左岸雙線科技公園及茅洲河碧道光明試點段濱海明珠節點,對相關項目建設進行調研考察。光明區領導劉桂林、姚高科,福田區領導朱偉華、朱東波等參加活動。  當天下午,劉勝、黃偉一行首先來到紅橋公園。
  • 茅洲河接深圳皮划艇隊回「家」啦!
    寶安區區委書記、總指揮長、總河長姚任介紹,通過完善排汙管道、建設汙水處理設施等措施改善茅洲河水質,2019年11月起到今年6月,茅洲河深圳流域內水體已連續8個月穩定達標,中上遊段水域更是達到Ⅳ類水,可以進行划船戲水活動。
  • 深圳河之緣,在福田河,大沙河,還是茅洲河?
    本次來「河小青」學習培訓,純屬偶然,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讓我有機會與廣東省各地市的志願者朋友們一起探訪久違的深圳經濟特區,學習了生態文明建設、愛河護水志願服務、公益訴訟及自然權益保護等有關內容,實地考察了福田河、大沙河、茅洲河等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系列系統治理的先進範例
  • 遊生態立體碧道 覽「小鳥天堂」勝景
    除了6.5公裡省級碧道試點建設,今年增城將投入2.1億元,重點推進增江碧道光輝大橋至雁塔大橋段、西福河碧道燕崗橋至神崗橋段以及仙村河碧道、荔湖碧道、石馬龍水庫碧道等29公裡碧道建設。三大景觀節點兼顧五大功能立體碧道是增江省級碧道試點工程的景觀節點之一。增江省級碧道試點工程位於增江「一江兩岸」水利綜合整治工程下遊段。試點工程以水為主線,兼顧生態、安全、文化、景觀、經濟等功能,進行護岸和景觀提升建設,貫通濱河慢行系統,建設水上遊線,打造水清、河暢、岸綠、通行、安全的濱水空間。
  • 從化高標準推進碧道建設,2022年底要建160公裡
    廣州正全面啟動市級碧道試點工作,而從化溫泉風景區環湖碧道建設已提前全市先行一步,一段段靚麗碧道為城市風景增添了幾分綠意。 記者15日從市水務獲悉,按照廣州市河長辦下達的建設任務,從化區還專門安排了流溪河支流鴨洞河1公裡和牛欄河4公裡的碧道試點以及建設工作,其中牛欄河碧道和鴨洞河碧道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龍潭河碧道項目正在施工中。下一步結合中小河流治理以及近年來完成的河道堤防建設項目,從化區將高標準加快推進碧道建設,力爭到2022年底完成建設160公裡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