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寺坡鎮更名申請獲批覆。
所在轄區裡不僅是大澤鄉起義的發生地,而且還遺存有大澤鄉起義的遺址「涉故臺」,卻一直叫著一個和當地沒有歷史淵源的名字。近日,記者從宿州市民政局了解到,關於宿州市埇橋區西寺坡鎮申請更名為「大澤鄉」鎮已經獲安徽省民政廳批准,這也意味著大澤鄉起義舊址的地名終於實至名歸。
陳勝吳廣起義發生地申請更名
近日,一份由安徽省民政廳下發,名為《關於同意宿州市埇橋區西寺坡鎮更名為大澤鄉鎮的批覆》的文件,讓一些老宿州人激動不已。據了解,在這份由省民政廳下發的文件中稱,「經省政府同意,同意將西寺坡鎮更名為大澤鄉鎮。」
「這麼多年了,終於改了過來。」一位家住在西寺坡鎮的居民陳先生稱,在他小的時候,就稱呼家鄉為「大澤」,可官方的名稱卻一直叫「西寺坡」,「完全沒有體現出我們這裡的特點。」
據了解,歷史上著名的大澤鄉起義就是發生在現如今的西寺坡鎮,當年陳勝、吳廣壘土築臺,用作練兵的「涉故臺」目前仍然風骨猶存,還被定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不過,雖然是大澤鄉起義的發生地,但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該地一直被稱為「西寺坡」。
更名可提高當地知名度加速發展
「『大澤鄉』這名字一直是當地的儲備地名,沒有得到使用,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歷史資源。」埇橋區民政局副局長張民東說,如今西寺坡鎮更名為大澤鄉鎮,「不僅當地政府願意,老百姓也很支持。」
埇橋區西寺坡鎮鎮長陳在輝說,將西寺坡更名為大澤鄉,主要是能夠藉助歷史元素,「提高我們鎮的知名度,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同時,更名也可以讓當地的一些歷史文化資源得到更好的挖掘與開發,「除了『涉故臺』,傳說當年陳勝、吳廣栽種的柘龍樹也在涉故臺旁邊。」同時,雪花公主墓等都在西寺坡境內。
「改名後可以有效地提升我們這裡的知名度,同時能夠促進歷史遺蹟的保護。」陳在輝說,即使出去招商引資,「也能讓別人儘快知道我們有哪些優勢,為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將平穩過渡後正式更名
目前,從法律意義上來說,西寺坡鎮已經可以叫做大澤鄉鎮,但是目前當地政府仍然使用「西寺坡」的稱呼。「等過渡一段時間之後,就把新的政府牌子掛上去。」
雖然安徽省民政廳是最近才批覆西寺坡鎮更名為大澤鄉鎮,但是在歷史上,該地一直被當地群眾叫做「大澤」或者「大澤鄉」。甚至在新中國成立後,「大澤鄉」和「西寺坡」這兩個名字還曾交替使用過,一直到1979年才正式命名為「西寺坡公所」,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