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興仁,有一種鄉愁叫回家吃刨湯咯

2021-01-20 騰訊網

又到了興仁人吃刨湯的時候了,刨湯是指過年開始殺年豬了,在殺年豬的當天,主人請親戚朋友或鄉鄰吃一頓剛殺的豬肉這個活動,這個活動就叫吃刨湯或喝刨湯。一般家家輪流請客,實為鄉民之盛會,增加過年的氣象。

鄉村有專事屠宰過年豬的手藝人,稱「殺豬匠」,有的則諱稱為「年豬匠」。這一天,主人早早起來忙著做準備。先燒一大鍋開水,用於燙豬,還要備好籮筐竹篩裝肉,再整洗炊具、清潔院壩、恭候賓客。等到附近幫忙「拉豬尾巴」,和幫忙做年豬菜的鄉鄰們到位,一天熱鬧的「刨湯宴」就開始了...

不過殺豬過年總歸是喜事,高高興興地請客嘗鮮,不說是請客吃肉,而說是請客喝刨湯。為什麼呢?

刨湯本為刨了豬毛之後的熱水,按說是不能吃的,這樣說應為「不成敬意」的謙虛說法,意思是咱家請您來沒啥招待的,喝點刨湯吧。

下面這幾樣刨湯必上的菜

哪樣是你的最愛?

回鍋肉

辣椒炒肉

泡椒豬肝

青菜煮血旺

蘿蔔燉排骨

紅燒肉

土豆肥腸

現炸酥肉

...

還有什麼好吃的菜餚,你來補充!

搭棚子,砌爐灶,架案板

這個時候,自家的廚房顯然太小太小~~

必須搭建一個露天「廚房」才能伸展手腳

那時候,幾乎每家每戶都有這樣的油桶爐子

易搬放,擋風,導熱快

其實最早的時候還是泥巴灶

後來有了青磚、紅磚之後

人們才開始用磚頭砌一些臨時的灶

燒木柴,那火叫一個旺呀

弱弱的問一下

有小夥伴趁那個機會烤紅薯的嗎?

由於菜太多

通常都會架塊木板或者拼幾張桌子

充當廚房操作臺

自發來幫忙的小工

殺豬飯上的大事小事都是親力親為

光自己一家人肯定是忙不過來

遇上這種大事兒

自家的或隔壁左右的人都會自發過來幫忙

這已是約定俗成的事

▼有人摘菜

▼有人洗碗盤

▼有人切菜、配菜

▼有人盛菜、裝盤

▼有人端菜

辦這麼多酒席累不累?

說不累那是假話

但是大家累並快樂著

臉上也始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千萬不要以為殺個年豬光是動幾下刀子而已

在興仁年豬,那可是很講究的!

而殺豬工具也有很多:大木凳、大木盆(又稱澡盆)、刀、刨、釕環……

殺豬時,趕豬出欄,把大肥豬掀翻在凳,舉刀向喉,年豬幾聲嚎叫,拼命掙扎一番後就慢慢沒了氣息。

隨後的「劃肉」也需要殺豬匠常年的功夫,刀起刀落,一頭年豬化整為零。

吃殺豬飯時,還要先把殺豬匠請到上席入座,再把來吃飯的客人按輩分高低分別安排落座後,一邊吃喝,一邊聊家常,慶祝豐裕的一年

殺年豬、吃殺豬飯、燻臘肉,是興仁農村沿襲至今的傳統風俗。人們互相幫助,活計幹得熱火朝天,年豬的好寓意,和人們吃刨湯飯時的快活勁,勢必會讓來年一整年都喜氣洋洋~

還愣著幹嘛!

趕緊給家裡打個電話問哪哈殺過年豬啦!

確定時間後通知我一聲

小編也想去湊個熱鬧~

來源:網絡

轉發傳遞智慧 | 感恩分享

相關焦點

  • 回家吃刨湯、灌香腸了……
    隨著過年時間越來越近 農村養豬家庭,已經陸續開始殺豬了 在外老鄉們,你回家吃刨湯、灌香腸了嗎 「 進入每年的十冬臘月,當第一場雪不經意間悄然灑落,白皚皚的原野裡炊煙四起時,殺年豬吃刨湯便在十裡八村熱鬧了起來,一股濃鬱的味道便充斥在房屋內
  • 湛藍 | 吃刨湯
    臘月囤吃囤喝,幾乎是大江南北中國年最濃鬱的年味兒。我在家族群裡突然非常感慨:我好想回去坐席哦,幾十年沒吃過刨湯①了,果果,明年你家買一頭豬過年,我好回去吃個刨湯嘛!二姐聽了回,今年本來就打算買一頭豬來殺的,果果擔心肥肉沒人要,就沒買。你家老爺子不是在餵豬嗎,向他預訂一頭,讓他別餵飼料。二姐說,身體不好,好幾年沒餵豬了。那你問問么爸他們家餵沒?
  • 年關記憶,尋味鄉愁!去重慶這裡吃刨豬湯過足「年癮」
    臨近過年,與年關有關的記憶都脫不開與吃有關。打餈粑、磨豆腐、殺年豬、醃燻臘魚臘肉... ...其中殺年豬,吃「刨豬湯」是我國農村歷史悠久的一種民間習俗,每到年關,家家戶戶都會殺一頭年豬,邀上親朋好友聚一聚,期盼來年有個好兆頭。
  • 有一種鄉愁叫「血豆腐」
    在故鄉,有一種傳統美食叫「血豆腐」。北方人常說,小孩別嘴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 還請吃刨湯!
    原來,該小區 400 多戶業主們領到了 " 年終福利 ",不僅吃到了美味的刨湯,還領到了共計 50 餘萬元的分紅款。 分紅款均來自小區公共區域的租金和廣告費等,平均下來每戶可領 1200 元左右的分紅款,直接打入銀行卡。
  • 貴州傳統農家年底殺豬:盛宴「刨湯肉」,你有多久沒吃了?
    明天我家殺豬,你們幾個記得來我家吃刨湯肉哦!好勒!一定到…… 忙忙碌碌,這便是每家每戶最忙碌的時候了,從臘月初一吃到年三十,在這個季節裡,堪稱是「最不缺肉」的季節。 臘月到,聽取豬聲一片。主人家在殺年豬之前,需要選擇吉日,一般選單日子,屬牛、屬馬的日子最好,象徵來年餵的豬膘肥體大。
  • 殺年豬吃刨湯!2020仙女山高山生態年豬節,找回兒時年味兒
    那麼,今年去哪兒吃刨湯?仙女山年豬節邀您共赴千人刨豬宴。耍事大揭秘1、殺年豬、吃刨湯參與千人刨豬宴,遊客可以品嘗到最正宗的高山生態豬,樂享當地地道美食。團隊遊客每人每餐25元,散客每餐38元(餐標:五葷、五素、一湯)。驚喜來了!
  • 綿陽九皇山首屆冰雪刨湯節今日開幕,邀您共賞雪景,品刨湯盛宴!
    12月19日,由北川九皇山景區、金宮川派聯合舉辦的首屆冰雪刨湯節隆重開幕,遊客朋友與當地羌族人民共同參與、慶祝此次開幕式活動,品嘗了原生態的年豬刨湯宴,還欣賞到了內容豐富、精彩紛呈的的羌族民俗文藝表演。
  • 【美食】在丹鳳有一種美食,叫酸菜糊湯
    丹鳳美食篇 在丹鳳有一種美食,叫酸菜和糊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地方飯食。那說起咱丹鳳家鄉美食,不是說有啥山珍海味、雞鴨魚肉,而是養育了咋們三十萬大山兒女的乳汁,是咱丹鳳人走遍五湖四海大江南北也忘不了的母親味道,是咱遊子們時刻眷戀著的家鄉情,是丹鳳兒女家家戶戶每天早上都會吃的一頓早餐,是咱丹鳳人最喜愛的家常便飯,它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地地道道的丹鳳家鄉美味——糊湯!
  • 【鄉愁】有一種龍遊味道叫蔥花饅頭
    【鄉愁】有一種龍遊味道叫蔥花饅頭來源:龍遊新聞網微信 記者:鄭永佳 吳森邦 有一種饅頭叫蔥花饅頭,是咱龍遊特有的。這還是一半工程,要吃到正宗的蔥花饅頭,還有一樣很關鍵,那就是蔥花餡。鄭翠鳳要做幾個給我們嘗嘗。
  • 銅仁碧江:「殺年豬 吃刨湯」古城年味濃
    央廣網銅仁2月11日消息(記者王珩 孟海 通訊員邱瓊)新年之際,貴州省古城碧江區又進入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吃刨湯,迎新春」高潮,當地村民們殺年豬、吃「刨湯」,到處洋溢著濃濃的羊年年味。  滑石鄉楊柳坪村民龍建發:「我們每年過年都要殺年豬,殺年豬請親戚朋友一起來吃泡湯,一個豬殺來都有200多斤。」  談起做泡湯,農家樂廚師楊光傑把剛割下熱氣尚存的新鮮豬肉,用農家土製的酸辣椒和豆瓣醬,在大鍋上翻炒「刨湯肉」,他告訴記者:「刨湯肉」色、香、味俱全的訣竅就是要放在炭火或柴火爐子上慢慢地煮著品賞,味道才特別香。
  • [ 玩樂 ] 現殺年豬、灌香腸,吃刨湯肉!你逮不逮?
    」、有「看頭」、有「吃頭」,2017年12月22日-2018年1月1日期間,酉陽桃花源景區將舉辦「土家族(冬季)民俗文化節暨酉州古城黑豬刨湯節」,該活動由酉州商業市場運營管理公司與縣餐飲住宿協會負責承辦、縣作家協會與縣圍棋協會協辦。
  • 有一種鄉村振興 叫留住鄉愁
    鄉村遊不僅是吃農家飯、住農家院,還有最吸引遊客的文化基因——鄉愁。鄉愁,是一種風景。從「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到「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鄉愁總是聯動著山水人家。家鄉的一庭一院一草一木,讓鄉愁變得具象而濃烈,即便海角天涯,總能觸景生情,讓人魂牽夢繞。鄉愁,是一種人情。從「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到「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鄉愁總關乎著山河故人。
  • 有一種鄉愁,叫永春的河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走進位於福建省永春縣桃溪畔的余光中文學館,這首膾炙人口的《鄉愁》映入眼帘。很多人因為這首詩,認識了永春;很多人因為看到永春的河,喚起了鄉愁。「只要是桃溪水流過的地方,就是我的故鄉。」這是余光中對故鄉的深情,也道出水之於故鄉非同一般的意義。
  • 有一種鄉村振興,叫留住鄉愁
    鄉村遊不只是吃農家飯、住農家院,還有最吸引遊客的文化基因——鄉愁。鄉愁,是一種風景。從「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到「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鄉愁總是聯動著山水人家。家鄉的一庭一院一草一木,讓鄉愁變得具象而濃烈,即便海角天涯,總能觸景生情,讓人魂牽夢繞。鄉愁,是一種人情。從「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到「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鄉愁總關乎著山河故人。
  • 童年的記憶——有一種鄉愁就叫挖辣辣菜!
    家鄉的辣辣菜——童年的記憶作者:吳茂江  圖;網絡  在我家鄉廣袤的土地上生長著一種小草,當地人們叫它為辣辣。有的辣辣根長達四、五寸,有的辣辣根有原子筆芯哪樣粗,細皮嫩肉,十分誘人。有時候忍不住就將挖出來的根根兒,擦掉上面的泥土,塞進嘴裡,就開始食之,直到辣的兩眼流淚,還不放棄。有時候挖一大股,拿回家給大人吃,大人則用清水衝洗乾淨後才開始大嚼細咽,多時候一口黑麵餅子一口辣辣根,如同享受美味佳餚一樣津津有味的品食。還有勤快的家庭,將洗好的辣辣根切寸節,撒上食鹽,拌上香醋當鮮菜食用。
  • 有一種鄉愁,叫七月十四
    一般來說,南方人過的是七月十四,北方人過的是七月十五,依佛教習俗就叫「盂蘭節」,依道教習俗則叫「中元節」,但民間一律稱為「鬼節」。雖然節日與鬼有關,但這卻是一個與親人一起懷念先人的日子。人在異鄉,也就沒有鬼節可過,只有鄉愁了。
  • 網評:有一種鄉村振興,叫留住鄉愁
    鄉村遊不只是吃農家飯、住農家院,還有最吸引遊客的文化基因——鄉愁。鄉愁,是一種風景。從「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到「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鄉愁總是聯動著山水人家。家鄉的一庭一院一草一木,讓鄉愁變得具象而濃烈,即便海角天涯,總能觸景生情,讓人魂牽夢繞。鄉愁,是一種人情。從「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到「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鄉愁總關乎著山河故人。
  • @所有人:北川九皇山喊你來耍雪、吃刨湯!
    「刨」湯暖冬  熱「雪」沸騰  刨湯節    對於羌族人民來說  刨湯節就是慶豐收、殺年豬的喜慶日子  在這一天  羌族人民要用自家最好的物產  招待來自遠方的尊貴客人  而對於作為貴客的你  將在九皇山第一屆冰雪刨湯節  感受雪趣與美味、年味的交融
  • 美味金宮料 年味九皇山 品刨湯盛宴_發現頻道_中國青年網
    今日,由金宮川派味業、北川九皇山景區聯合舉辦的首屆冰雪刨湯節隆重開幕,金宮川派董事長龔永澤、營銷總監王磊等領導,與當地羌族人民共同參與、慶祝此次開幕式活動,品嘗了原生態的年豬刨湯宴,還欣賞到了內容豐富、精彩紛呈的的羌族民俗文藝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