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 | 吃刨湯

2021-02-07 香落塵外

俗話說「一進臘月門,轉眼就是年」。一進入臘月,家家戶戶便開始張羅年事。聽胡老么說在榨菜籽油,想起舊時年關,我爸也會將家裡種的菜籽拿去榨油坊換菜籽油。臘月囤吃囤喝,幾乎是大江南北中國年最濃鬱的年味兒。我在家族群裡突然非常感慨:我好想回去坐席哦,幾十年沒吃過刨湯①了,果果,明年你家買一頭豬過年,我好回去吃個刨湯嘛!

二姐聽了回,今年本來就打算買一頭豬來殺的,果果擔心肥肉沒人要,就沒買。

你家老爺子不是在餵豬嗎,向他預訂一頭,讓他別餵飼料。

二姐說,身體不好,好幾年沒餵豬了。

那你問問么爸他們家餵沒?

過了一會兒,胡老么笑著回,正好么爸也在這裡榨菜籽油,我問了,么爸說現在餵起兩頭小豬,我給他說多餵一頭,我們要,么爸說要得。說完他又補充了一句,把錢準備起。

一聽這話,我的思緒早已飛回老家吃刨湯的氤氳熱氣之間。

二三十年前,鄉村欣欣向榮。一到冬臘月間,農村便開始殺年豬。那是殺豬匠最繁忙的時節,一兩個月時間,殺豬匠的臉長得白白胖胖的,總禁不住與剛刨乾淨的豬聯繫起來。

我記得我們院子的殺豬匠叫何勇,他是家族另一房人姚三媽家的上門女婿。因為武俠電視劇《再向虎山行》裡面有個何大海,跟他個頭和臉型很像,就給他取了個綽號何大海,這個綽號在年輕人中漸漸替代了他的本名。

他幫人家殺豬的時候,都穿一套墨綠色的背帶橡膠褲,拿一根細長的鋼釺,提一袋行頭,殺豬刀、剔骨刀、砍刀樣樣齊全。

我家經常殺兩頭豬過年。殺豬對小孩子來說,是一件熱鬧的事,有吃有喝有玩,但卻是我媽難過的日子。殺豬匠跟我爸去豬圈吆豬②,我媽眼圈就開始發紅,等打開豬圈,豬大搖大擺走出來的時候,我媽媽便忍不住了,哽咽著說:「憨豬腦殼,刀都架你龜兒脖子上了,你還不曉得頭道信③。」想必我媽當時的心情非常矛盾,也是食物鏈的悖論,希望她的憨豬別出圈,又無法改變豬肥要挨刀的宿命。豬走了一段,似乎嗅到了危險的氣味,便退著想倒回去。但生命哪來的回頭路?豬被幾個男的推推搡搡,甚至拽著尾巴強行往前拖,我媽站在豬圈旁,哽咽著喚「嘞嘞嘞」,意思是說喚魂,來年六畜興旺。看著豬被拉向早已準備好的殺豬石,我媽不忍卒睹,再也控制不住,哭著跑回家。那時候我雖然年紀尚幼,但看著一頭活蹦亂跳的豬被殺掉,心底空落落的。我到底還是體了④我媽的柔軟心腸,無法直面生命逝去,哪怕踩死一隻螞蟻或殺死一條菜蟲都不忍。曾養過一缸金魚,那個夏天回重慶去了,託人照管,萬萬沒想到,他無意中噴殺蟑螂,把藥水噴灑到魚缸裡,我回家的時候,發現一缸金魚無一倖免。對著魚缸給ETA打電話,說金魚全部死了,語未畢,在電話裡痛哭失聲。那以後,朋友勸我再別飼養小動物了,你心太軟,承受不起生命消逝的痛。


豬被幾個男的一人逮一隻腳抬上殺豬石,按住,豬兒意識到宿命的時候,奮力抗爭,屎尿都板⑤出來了,到底是人為刀俎它為魚肉,於事無補。石頭下接著一個放了鹽的大木盆,殺豬匠一刀捅向豬的咽喉,我便將臉背過去,隨著豬一聲悽慘的嚎叫劃破鄉村的天空,鮮血如注噴射而出。豬因為疼痛,不停板動,老家叫板命,它掙扎得越厲害,血液流失得越迅速,後來不斷抽搐,鮮血隨著抽搐間歇性流出,時而猛烈時而緩慢,血流盡時,豬也慢慢咽氣,最後再抽搐,蹬幾下腿,一條生命便就此結束。那時,刨豬的臨時灶孔設在我家的橙子樹下,一陣陣風過,竹葉簌簌落下,似在為豬送行。我媽事後總說,殺豬匠得欠下多少命債啊!

等豬氣息近無,殺豬匠拿一把尖刀,在豬小腿上割開一個口子,把細長的鋼釺從口子穿入豬的體內,直到吃進大半條鋼釺長度。爾後抽出鋼釺,喝兩口白酒噴吐在刀口上消毒後,嘴對著口子吹氣。殺豬匠吹氣的時候,臉漲得通紅,隨著腮幫子一鼓一癟,豬肚子漸漸隆起來。一個人的肺活量吹不脹一頭豬,中途換人接著吹氣,直到把豬吹脹為止。

殺豬石一側臨時挖了一個灶孔,安上一口大鐵鍋,這邊給豬吹氣的時候,那邊灶裡便生火,等把豬吹脹,鍋裡的水差不多也開了。兩個人用銻瓢舀起鍋裡的開水反覆淋到豬身上,另外的人用專門刮毛的刀順著豬毛生長的方向刮,豬毛便一撮一撮掉下來。殺豬匠很上道,他們把脊背上粗壯的豬鬃放一邊留著。生火的人看刨豬看得入神,忘記架柴,豬臉臉、頸子和腳都不好打整,需要開水,殺豬匠使勁吆喝,別熄火。歇後語「冷水刨豬——不來氣」,就是這樣來的,當然更多時候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一件事的冷處理。

殺豬匠通常情況下是兩仨人一起,一個殺豬刨豬,一個分割,另一個通常跑腿打雜。我們家殺豬的時候,住在堰塘角角(老家人念閣)那家的叔叔鄒升文會來幫忙,他是晚上出生的,他父母和我媽都叫他夜娃兒,我們姐妹就尊稱他夜叔爺。因夜叔腦殼大瓜子臉,院子裡其他人則根據此特徵喊他綽號「牆錘」。好像他家跟我媽媽的娘家有點淵源,我從小便知,我媽跟他家特別親近,他不按照我們鄒家的姓氏叫我媽為嫂嫂,而是以我媽的娘家人身份叫姐姐。夜叔有個妹妹,叫鄒升輝,按字輩比我高一個輩份,我稱呼她小嬢嬢。她很宅,唯獨喜歡來我房間。她爸爸比較傳統,初中畢業後就不讓她繼續念書,可她很喜歡讀書和寫點豆腐塊字,私下投稿過。我念高中和大學的時候,買回去的書,大多被她買了去。我記得買了一本精裝版的《紅樓夢》,閱讀的時候做了很多筆記,她很喜歡那本書,非要不可,我也只能給了她。不知那本書現在何處?



夜叔把粗壯的豬鬃捋好,替我們收起來,放在偏房外掛著的框子裡。豬鬃晾乾後可以賣,因粗壯的豬鬃可以扎刷子,所以從前的刷子質感比較軟。那年頭,豬真是農民的寶,「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豬糞是莊稼的主要肥料。與豬有關的就業工種不少,比如挑著擔子逐家逐戶收購雞毛鴨毛鵝毛豬毛的收荒匠,扎豬鬃刷子的小作坊。此外,還有種豬養殖、配種、騸豬匠、殺豬匠、獸醫等等,養殖業良性發展,這些職業足以支撐起農村的繁榮,千百年來,農民就是那樣安居樂業的。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工業化速度加快,絕大部分手工業者從勞動中解放出來。農民種地不用那麼辛苦了,許多農民也不單單依靠種地為生。養豬殺豬都有專門的行業分工,農村固有的經濟體系被打破。如今的農村已鮮有人再養豬,每次回去,遙望四野,人跡寥寥,唯有茶鋪裡繁榮的人聲和麻將聲,叩醒鄉村晨昏的更迭。茶鋪每天下午一兩點鐘和晚上七八點開檔,如同上班一樣準時。基礎產業的匱乏,加速了農村原有秩序的崩潰,蕭條便勢所難免。

那時候的門是一扇一扇投進轉軸的。殺豬要用案板,取一扇門下來,用三根長板凳墊著搭成臨時的案桌。刨去毛的豬,栓了大索,被兩個壯年男人用槓子抬上案桌。殺豬匠的副手提一桶乾淨水再衝洗一下豬身,用刀刮去殘餘的豬毛和髒的地方。從行囊裡拿出刀具和一根短鋼釺,他將砍刀在那鋼釺上反覆挫,發出令人難以忍受的噪音,刀在挫磨中變得光亮鋒利。

小孩子喜歡湊熱鬧,在案桌下鑽來鑽去玩,副手怕不小心傷著小孩,要麼揚著刀恐嚇說割耳朵,要麼問吃不吃肉嘛,我割一塊給你吃,小孩子不是被嚇跑就是訕訕後退。

這時,殺豬刨豬的人則坐下來歇氣。慢條斯理點燃一支煙,吸兩口,然後端起一盅茶,吹去面上的浮沫,呷一口,與圍觀開邊⑦的人侃大山。聊誰家的豬肥大誰家的豬瘦小,殺豬匠根據經驗估計一頭豬能殺出多少斤肉。我曾見過他腮邊沒洗乾淨的豬血,已經幹了,在陽光下像一塊紅胎記。

副手登場,他熟練地把豬從肚皮割開,取出心、肝、肺、肚、腎和腸,那些下水還帶著豬的體溫,冒著熱氣,攜著豬的氣息。隨後,手腳利索地將一頭豬按照肢體結構將豬頭、豬腿卸下,把豬肉分割成一塊一塊的,尖刀在每一塊肉的一端刺穿,留下的刀口,冷卻後可以穿繩子晾曬。分割下來的肉分腿子肉,保肋肉,項圈肉。豬頭和豬肉都要過秤,結果跟殺豬匠的估算相差無幾。


我家殺豬的時候,因要請親戚朋友和鄰居吃刨湯,通常要坐幾桌。那時姑父要來掌廚,院子裡親近的人也會來幫忙。洗菜的、洗碗碟的、騰挪桌凳的、擺碗筷勺子倒酒的、生火做飯的、主廚的,場面熱鬧紅火。剛從豬身上取下來的肝、腎、肺、腸和豬腦花、豬血都入菜。泡椒豬肝、豬肝湯、火爆腰花兒、燒肥腸、蒜苗回鍋肉和白菜煮滑肉,我喜歡吃的菜是燜豬血,加點蒜苗、黃豆和大頭菜末,送飯得很。

吃殺豬飯,殺年豬的場面、煮飯的炊煙、餐桌上的食物以及融融的人情,一切都熱氣騰騰的,那是鄉村獨有的氛圍。大概是材料都新鮮,記憶裡,總覺得殺豬飯的菜都特別好吃。

常人熱衷的,討口子⑥也會跟這個腳步。那些年,還有要飯的人,背著背篼,衣著襤褸、頭髮長久不洗,一縷一縷的,臉上兮花。他們站在院子外,喊主人家討點打發哦。有時候是我媽端飯出去,有時候讓我端了飯菜給他們吃。我端給他們的時候,他們接過碗,說小妹妹心地善良,以後是貴人。不懂他們說的,站在那裡看著,一抹心酸難以描摹。

直到現在,年少時經歷的場景依然鮮活地存在於記憶裡。豬的叫聲猶在耳邊,母親落淚的樣子讓我喉頭哽咽,鍋裡刨豬毛騰騰的水汽和嫋嫋炊煙籠罩著我的眼眸……

如今長大成人,方領悟那就是尋常百姓的煙火氣。人一輩子走遍天涯海角,幾回回遙望故鄉,最令人悵惘的,又最撫慰人心的,唯爾。

  

注釋:

①巴渝地區一種調侃的說法,不是真喝刨豬湯,一種形象的代指,就是殺豬飯。

②方言,趕豬。

③方言,第一縷信息,有醒悟,曉得,明白的意思。

④方言,遺傳的意思。

⑤方言,掙扎,反抗的意思。

⑥方言,叫花子。

⑦開邊,是一種代指的說法,就是把囫圇的豬分隔成一塊兒一塊,因先要將豬解剖成兩半邊,即此。


2021,1,16凌晨完稿於成都


作者簡介

湛藍,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成都市青羊區作協副主席。

愛獨處,在嫋嫋茶香中享受自處的寧靜。久居成都,骨子裡透著這座城市一樣的休閒氣質。喜歡一個人的孤旅,在行走中追索對真我的認知。

特邀顧問:喬延鳳  桑恆昌

名譽總編:趙麗麗    

總編:湛藍

顧問:劉向東\蔣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張建華\李國仁\楊秀武 \驥亮


總監:徐和生

總策劃:崔加榮      策劃:柳依依  暖在北方 胡迎春  尾子

主編:煙花    清歡

編輯:蓮之愛 朱愛華  陳風華  風碎倒影  連雲雷  朱曉燕

美編:無兮    ETA    張婷兒   魚的記憶。 


播音部:

主播:魏小裴自在花開   眉如遠山   西西


投稿須知:3476470879@qq.com,作品必須原創首發,請勿一稿多投,文責自負。平臺讚賞費用即為稿費,其中70%歸作者所有(讚賞低於十元和一周後的稿費不發放,維持平臺基本運營)。香落塵外為數家紙刊選稿基地,優秀作品強力推介!

聯繫平臺、領稿費請加微信號:lanerzou

相關焦點

  • 銅仁碧江:「殺年豬 吃刨湯」古城年味濃
    央廣網銅仁2月11日消息(記者王珩 孟海 通訊員邱瓊)新年之際,貴州省古城碧江區又進入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吃刨湯,迎新春」高潮,當地村民們殺年豬、吃「刨湯」,到處洋溢著濃濃的羊年年味。  滑石鄉楊柳坪村民龍建發:「我們每年過年都要殺年豬,殺年豬請親戚朋友一起來吃泡湯,一個豬殺來都有200多斤。」  談起做泡湯,農家樂廚師楊光傑把剛割下熱氣尚存的新鮮豬肉,用農家土製的酸辣椒和豆瓣醬,在大鍋上翻炒「刨湯肉」,他告訴記者:「刨湯肉」色、香、味俱全的訣竅就是要放在炭火或柴火爐子上慢慢地煮著品賞,味道才特別香。
  • 在興仁,有一種鄉愁叫回家吃刨湯咯
    又到了興仁人吃刨湯的時候了,刨湯是指過年開始殺年豬了,在殺年豬的當天,主人請親戚朋友或鄉鄰吃一頓剛殺的豬肉這個活動,這個活動就叫吃刨湯或喝刨湯。一般家家輪流請客,實為鄉民之盛會,增加過年的氣象。
  • @所有人:北川九皇山喊你來耍雪、吃刨湯!
    「刨」湯暖冬  熱「雪」沸騰  刨湯節    對於羌族人民來說  刨湯節就是慶豐收、殺年豬的喜慶日子  在這一天  羌族人民要用自家最好的物產  招待來自遠方的尊貴客人  而對於作為貴客的你  將在九皇山第一屆冰雪刨湯節  感受雪趣與美味、年味的交融
  • 綿陽九皇山首屆冰雪刨湯節今日開幕,邀您共賞雪景,品刨湯盛宴!
    12月19日,由北川九皇山景區、金宮川派聯合舉辦的首屆冰雪刨湯節隆重開幕,遊客朋友與當地羌族人民共同參與、慶祝此次開幕式活動,品嘗了原生態的年豬刨湯宴,還欣賞到了內容豐富、精彩紛呈的的羌族民俗文藝表演。
  • @石柱人,屋頭殺年豬啦,快回來吃刨湯肉!
    我發來看看,今年我家是不是石柱第一個殺年豬吃刨湯肉的。近幾個月,豬肉的價格讓人望而卻步,一說到肉,大家都會異口同聲道:「吃不起,吃不起……」,好在家裡人在年初就在村裡預定了一頭豬,記得去年買個整豬的價格是7塊,今年直接買成20塊一斤。
  • 貴州傳統農家年底殺豬:盛宴「刨湯肉」,你有多久沒吃了?
    明天我家殺豬,你們幾個記得來我家吃刨湯肉哦!好勒!一定到…… 忙忙碌碌,這便是每家每戶最忙碌的時候了,從臘月初一吃到年三十,在這個季節裡,堪稱是「最不缺肉」的季節。 臘月到,聽取豬聲一片。主人家在殺年豬之前,需要選擇吉日,一般選單日子,屬牛、屬馬的日子最好,象徵來年餵的豬膘肥體大。
  • 殺年豬吃刨湯!2020仙女山高山生態年豬節,找回兒時年味兒
    那麼,今年去哪兒吃刨湯?仙女山年豬節邀您共赴千人刨豬宴。耍事大揭秘1、殺年豬、吃刨湯參與千人刨豬宴,遊客可以品嘗到最正宗的高山生態豬,樂享當地地道美食。團隊遊客每人每餐25元,散客每餐38元(餐標:五葷、五素、一湯)。驚喜來了!
  • [ 玩樂 ] 現殺年豬、灌香腸,吃刨湯肉!你逮不逮?
    為提高桃花源景區文化核心競爭力,響應政府「精準扶貧」的政策號召,通過挖掘各種傳統民俗和非遺文化資源,讓冬季來酉陽桃花源旅遊的遊客有「耍頭」、有「看頭」、有「吃頭」,2017年12月22日-2018年1月1日期間,酉陽桃花源景區將舉辦「土家族(冬季)民俗文化節暨酉州古城黑豬刨湯節」,該活動由酉州商業市場運營管理公司與縣餐飲住宿協會負責承辦、縣作家協會與縣圍棋協會協辦。
  • 川西這座羌山冬至邀您賞雪,吃刨湯,感受濃濃年味!
    12月19日九皇山迎來了第一屆冰雪刨湯節與遠道而來的朋友們一起盡情的在冬日溫暖陽光下在厚厚的雪地裡暖暖的一碗刨湯下肚將冬日的嚴寒一掃而光這天讓人最放不下的應該就是筷子了吧刨湯宴上的菜好吃的太多了羌族特製的香腸、臘肉新鮮的清炒蔬菜
  • 還請吃刨湯!
    原來,該小區 400 多戶業主們領到了 " 年終福利 ",不僅吃到了美味的刨湯,還領到了共計 50 餘萬元的分紅款。 分紅款均來自小區公共區域的租金和廣告費等,平均下來每戶可領 1200 元左右的分紅款,直接打入銀行卡。
  • 冬至大如年,來綿陽北川九皇山刨湯陪伴過暖冬
    春去秋來,立夏冬至周而復始,年年有餘冬至俗稱冬節、常至節等屬於中國二十四節氣兼具自然和人文兩大內涵因此冬至吃餃子和羊肉也屬於獨特的節令食文化雪至盛,飛漫天,萬物潛藏,禦寒正當時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對於羌族人民來說在這天吃刨湯才是必不可少的在寒冷的冬天能夠喝上一碗
  • 回家吃刨湯、灌香腸了……
    隨著過年時間越來越近 農村養豬家庭,已經陸續開始殺豬了 在外老鄉們,你回家吃刨湯、灌香腸了嗎 「 進入每年的十冬臘月,當第一場雪不經意間悄然灑落,白皚皚的原野裡炊煙四起時,殺年豬吃刨湯便在十裡八村熱鬧了起來,一股濃鬱的味道便充斥在房屋內
  • 美味金宮料 年味九皇山 品刨湯盛宴_發現頻道_中國青年網
    今日,由金宮川派味業、北川九皇山景區聯合舉辦的首屆冰雪刨湯節隆重開幕,金宮川派董事長龔永澤、營銷總監王磊等領導,與當地羌族人民共同參與、慶祝此次開幕式活動,品嘗了原生態的年豬刨湯宴,還欣賞到了內容豐富、精彩紛呈的的羌族民俗文藝表演。
  • 九皇山·12月19日邀您共賞雪景,品刨湯盛宴!遊玩攻略,拿走不謝!
    本期導覽  冰雪刨湯節  首屆冰雪刨湯節遊玩攻略  刨湯宴有什麼好吃的?玩雪有什麼新玩法?  12月19日(本周六)  九皇山首屆冰雪刨湯節開幕啦!  今年的雪,非常給力!  隨著冰雪刨湯節的到來  整個景區被雪覆蓋  成為震撼人心的冰雪世界  雲中羌寨化身雪山秘境
  • 去重慶這裡吃刨豬湯過足「年癮」
    臨近過年,與年關有關的記憶都脫不開與吃有關。打餈粑、磨豆腐、殺年豬、醃燻臘魚臘肉... ...其中殺年豬,吃「刨豬湯」是我國農村歷史悠久的一種民間習俗,每到年關,家家戶戶都會殺一頭年豬,邀上親朋好友聚一聚,期盼來年有個好兆頭。
  • 刨豬湯滿桌飯菜,唯獨幹燒魚最美味!
    近幾日的重慶,天氣格外的好,豔陽高照的,這麼好的天氣肯定是要出去溜達溜達的,於是就組團去農村親近親近大自然,吃吃刨豬湯。去農家樂吃刨豬湯是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單位團建或好友家庭組團。農家樂的刨豬湯基本上都是整豬買下,吃一部分帶走一部分,不過今年的刨豬湯可不便宜啊。不知道是不是現在養豬或多或少都要餵些飼料的原因,豬肉吃起來並沒有預料中那麼香,沒有期望中的驚喜,勉勉強強。反而是這道並不屬於刨豬湯的幹燒魚,成了滿桌飯菜裡最美味的菜。
  • 蝦醬雞刨豆腐
    我喜歡蝦醬雞刨豆腐。這是一道我們本地特有的,名字富有想像力和生動力的平常菜。一般酒店很少有這樣的做法,就是我們本地的人不少只聽說過,沒吃過。
  • 快帶親朋來泡溫泉摘柑橘吃刨湯
    渝北區統景鎮年產9萬噸柑橘,邀你來泡溫泉、摘柑橘、吃刨湯。果園已作好準備迎接你採摘作為渝北區的旅遊大鎮,統景鎮有「溫泉、李花、柑橘」。春天,這裡漫山的李花,就像山坡鋪上了雪白的地毯。冬天,正是寒冷的季節,在統景溫泉泡一泡,別說有多愜意了。
  • 刨豬湯你是怎麼吃的呢?
    冬至將近,年味漸濃,又到了殺年豬,吃刨豬湯的時候啦!小時候過年前最期待的事情,除了買新衣服就是家裡殺年豬,吃刨豬湯。那個時候的年豬都是辛苦餵養了一年的糧食豬,吃到嘴裡肉味很濃,肉質軟糯,想著哈喇子都流出來啦!在豬還沒有完全解分解成塊的時候,師傅就會先從豬身上取下腰柳,割一塊五花肉,取幾塊排骨交給主人家做今天的刨豬湯。下邊介紹我家做刨豬湯經常做的幾道菜吧。
  • 廣安:殺年豬 賞節目 吃庖湯 這裡的庖湯節很有趣
    「武勝的庖湯節很有趣!」 1月1日,元旦佳節,廣安市武勝縣第五屆庖湯節在寶箴塞旅遊區舉行,一位遊客用短短的9個字概括出自己的「節後感」。   「吃庖湯」,即殺年豬,在農村,年豬宰殺後,主人家就會煮上一大鍋新鮮豬肉來款待親朋,後來,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庖湯文化。武勝縣將庖湯文化融入鄉村旅遊,舉辦以「情系武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