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因為氣候變化正瀕臨滅絕?因紐特人有話要說

2020-12-25 爪爪集中營v

下面照片上的男人今年31歲,名叫亞倫吉本斯,居住在加拿大東北部的哈得遜灣,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因紐特人。他是一名獵人,和他很多同胞一樣,每天過著捕魚和打獵的傳統生活,然而他的年齡被永遠定格在了31歲,因為他今年早些時候喪生於一頭野生北極熊發起的致命襲擊。

2018年7月3日,陽光燦爛。吉本斯帶著自己的孩子們前往哨兵島,那是一個距離他們居住地11公裡的島嶼,是一個野餐,狩獵和捕魚的熱門地點,他們計劃去那裡收集一些燕窩。在島上,一頭從下頜到臀部長度超過2米7的雌性北極熊突然朝他跑來。因為那天的工作比較簡單,所以吉本斯沒有帶任何防身武器,他只來得及喊孩子們快跑開,自己就被北極熊掀翻在地。

喪生北極熊爪下的獵人吉本斯

這是哈得遜灣19年來第一起北極熊襲擊人類的事件,當地居民都參加了吉本斯的葬禮,在葬禮上人們既傷心又恐懼。科學家說加拿大13個熊的亞種中有3種數量正在顯著下降,其中就包括哈得遜灣附近的北極熊,但當地的因紐特人根本不同意這個說法。10年前,這些北極熊見到人們的時候轉頭就跑,而現在它們不怕人了,甚至敢於攻擊人類並把他們列在食譜裡。

這裡的居民經常外出打獵,對附近有幾頭北極熊了如指掌。他們很認真的表示,這裡的北極熊不但一頭都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至少9頭。

居民的意見是對的,今年8月,第二起北極熊殺人事件發生了,一隻母熊帶著自己的幼崽襲擊了三個因紐特獵人,並殺死了其中一個人。這件慘劇讓當地居民十分震驚,人們甚至開始害怕外出,並希望自己的孩子們也時刻待在屋子裡。

北極熊

傳統看法是這樣說的,因為北冰洋是一片海洋,沒有陸地。北極熊平時就住在浮冰上,隨著這些海冰漂流,偶爾下水捕獵海豹和魚類。由於氣候變暖,北冰洋裡的浮冰正在變少,所以北極熊的棲息地也減少了。它們雖然會遊泳,但不是海洋動物,不能一直待在海裡。

但因紐特人的看法不同,他們說只要北極熊能夠保持肥胖的體型,就不會有什麼滅絕的危機,相反它們對環境變化適應的很。

對此科學家有不同說法,因紐特人看到北極熊增多,恰恰是原本住在遠離人群的北極熊因為海冰融化,不得不遷居到陸地上,因此才會造成越來越多的人與熊之間的衝突。

北冰洋中的巨大浮冰
正在融化的浮冰

因紐特人不在乎北極熊是不是要滅絕了,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顯然是他們自己的生存。恐怕在保護北極熊之前,他們就要先滅絕了!科學家只顧著關心動物的數量,卻沒有考慮過它們帶給附近居民的傷害,他們這種把地球當成一個巨大動物園的想法顯然激怒了世代生活在冰天雪地裡的因紐特人。

這些動物科學家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動物,自然不會為保護人類而出力。現在當地的因紐特人僱傭了一個「熊」形狀的監視器,他們開著一種能在雪原上跑的四輪摩託車巡邏村鎮的周邊,確保沒有北極熊接近人們的居住地。如果有,他們就會想辦法「威懾」北極熊,讓它們重新建立對人類的恐懼。

當地的北極熊警告牌

巡邏是一件很辛苦且危險的工作,外出單獨巡邏的人有時候還是會遭遇摩託車無法工作的情況。他們通過無線電向村裡求助,但先迎接他們的往往是北極熊。尤其是村鎮附近的大型垃圾場,簡直就是北極熊的自助餐廳和聚會場所。巡邏人員好幾次差點被北極熊圍攻喪命。

另一個麻煩的事是如何向北極熊展示威脅又不真的傷害它們。一開始因紐特人選擇了橡皮子彈,只會讓它們疼但不會傷害它們,但很快熊就了解人類的攻擊真是花架子。於是他們把目標瞄準了北極熊的鼻子,打那裡會比較疼。一段時間以後,北極熊確實害怕了,它們就連外出捕獵魚和海豹都開始用爪子保護鼻子……

巡邏的危險比不上獵人面對的危險,因為獵人拿到剛收穫的獵物時,才是最危險的。北極熊們老遠聞到血腥味,就會來和獵人們搶奪食物,獵人們為了保護自己的捕獲不得不和北極熊較量半天。

當地的北極熊巡邏員雷歐除了巡邏還會順便記錄他見到的北極熊狀態,根據他的記錄,每一頭熊都吃得肥肥胖胖,看起來非常健康,他沒有見到任何一頭餓瘦或是生病的北極熊。自然,這個世界上肯定存在瘦弱的北極熊,不過科學家們拍攝到的那些用來證明北極熊找不到食物因而餓瘦的照片,在雷歐看來只是一些老弱病殘的北極熊。每個物種都會有年老的個體,看照片上的狀態就知道它們都不年輕了。動物老了以後無法捕獵,因而餓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雖然保護動物很重要,但也不能完全無視因紐特人的生活情況,人們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允許因紐特人在某個數字範圍內殺死影響他們生活的北極熊,另一個方案是在人類和北極熊之間劃定界限,用欄杆之類的東西把大家隔開。因紐特人自己也在改變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在一些北極熊出沒比較多的地區,他們開闢了專門的北極熊觀賞和旅遊項目,不再用傳統的打獵而是依靠旅遊業生活,目前看來收入很不錯,也不用每天和北極熊搏鬥,是一個頗有前景的改變。

到底北極熊的數量是變多還是變少,科學家和因紐特人各執一詞,誰也無法說服誰,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不管是變多還是變少,環境正在發生變化,人們習慣的生活方式也必須跟著變化,否則哪天說不準還得被大自然的優勝劣汰法則懲罰。

相關焦點

  • 雙語|氣候變化可能會使北極熊在本世紀末滅絕?
    近幾年我們經常從新聞上看到餓得皮包骨頭的北極熊,因為氣候變暖、海冰消融,靠浮冰捕食海豹為生的北極熊長期找不到食物,甚至淪落到去垃圾堆裡翻找東西吃。然而更可悲的是,如今科學家的新研究發現,北極熊很可能撐不過這個世紀了。
  • 學人行走|「氣候政治」對因紐特人的影響超過氣候變化本身
    在伊魁特期間,我逮著人就問,氣候變化對他們的生活有影響嗎?幾乎所有的人都異口同聲告訴我,氣候變化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影響。       他們告訴我,氣候確實有變化,比如有時冬天更冷,夏天更熱,或者反之。今年的夏天就非常涼爽,冰遲遲不融化,到7月中旬了,商船還沒進港。但這些對他們生活影響不大,而且他們能適應。
  • 最新研究顯示到2100年,氣候變化將導致北極熊滅絕
    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預測,如果不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北極熊將在本世紀末滅絕。科學家警告說,北極海冰融化可能導致許多北極熊最早在2040年出現飢餓和繁殖失敗。該研究預測,在人類的有生之年,北極熊這種處在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全部滅絕。
  • 地球氣候或在大變!北極熊可能提前滅絕,「超級病毒」正在釋放?
    而在這樣的狀態之下,遲早北極將可能出現氣候的大變模式,而根據《自然氣候變化》雜誌新報告指出,位於北極地區的生物正在面臨重大創擊,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使北極熊瀕臨滅絕,並且預測2100年之前北極熊將可能徹底滅絕,所以北極熊正在滅絕路上已經成為了事實,還說北極氣候沒有對北極熊產生影響的,多多去了解下吧。
  • 北極熊的數量已成衡量氣候變化重要標誌
    無處捕食,北極熊吃幼崽充飢  由於處於水域的交叉位置,哈德遜灣吸引了大量動物的到來,從白鯨到馴鹿,再到北極熊都是這裡的常客。豐富的野生動物也讓這裡的人們頗為自豪。正因為如此,他們稱自己的村莊為「全世界北極熊之都」。不過現在,他們始終擔心天氣的變化和到處閒逛的北極熊。
  • 身陷多重困境,北極熊或將於2100年滅絕
    站起來足有2.8米高,肩高1.6米,體重可達800公斤,北極熊這一現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近日卻被發現在「打劫」垃圾車。這讓本該站在食物鏈最頂端,形象高大威猛的它們迅速「跌下神壇」,變得異常呆萌可愛,但在這一看似呆萌的行為背後,原因卻讓人感到心酸......
  • 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因紐特人或因此痛失家園
    在2003年的時候,居住在加拿大和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因紐特人表示,他們向總部設在華盛頓的泛美人權委員會狀告美國布希政府,指控後者單方面退出《京都議定書》、拒絕減少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行為侵犯了因紐特人的人權。  的確,對於在北極圈內的冰雪世界生活了數千年的因紐特人來說,由溫室氣體引起的全球氣候變暖已經使他們的家園遭到了無以復加的破壞。
  • 北極熊會否滅絕還未知,但氣候變暖讓白熊「出軌」棕熊卻鐵證如山
    比如當你看到下面這張記錄蘇丹饑荒的照片,你多半會感到震驚和同情,甚至有一種想要給予他們援助的衝動。但你不會因為蘇丹人民的不幸遭遇就認為全人類的生存正在遭受威脅,更不會認為人類已經瀕危,因為你知道包括自己在內的其他大多數人都活得很好。然而,我們把照片的主角換成人見人愛的北極熊,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了。
  • 因紐特人捕殺北極熊之旅:熊皮被割血染冰雪
    被因紐特獵人開槍擊中之後一隻北極熊倒地不起。加拿大的因紐特人有捕殺北極熊的傳統,以為他們的家人獲取食物和收入。至今他們仍在這樣做,並得到政府的容忍。  艾維特,加拿大,2013年11月4日。因紐特老人馬克(Mark Eetak)和安吉(Angie Eetak)夫婦兩個正從北極熊的皮上清除脂肪。
  • 氣候變化正加速歐洲高山植物滅絕
    (來源:格蘭納達大學)中國園林網5月22日消息:隨著氣候變暖,喜冷的高山植物種群正逐漸從歐洲南部山脈中消失。據歐洲研究人員最新的研究發現,由於許多高山植物的分布區域較小,它們正瀕臨滅絕。「這些物種已經在向高海拔遷移,但是很快就將到達山脈頂部。」
  • 北極熊真的要滅絕了麼?
    ▲ 北極熊在融化的海冰上。圖/Paul Souders北極熊的悲慘生活,隨著電視信號傳播到千家萬戶,打動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它已經成為了氣候變暖的「大使」和「犧牲品」。 傷心之餘,我們不禁要關心地問一句:北極熊,真的要滅絕了麼?
  • 北極圈出現罕見高溫,北極熊瀕臨滅絕,北極熊:我們做錯了什麼?
    依偎在母熊懷裡的小熊最近異常高溫進一步加劇了北極圈今年夏季的海冰融化現象,全球變暖威脅了上萬物種,北極熊瀕臨滅絕多數餓死,有媒體稱北極熊或在四十年內滅絕快要凍死的北極熊北極熊骨瘦如柴,沒有脂肪的燃燒,生活在零下十幾度的北極,不僅僅要被餓死,還要被凍死,北極熊被凍死?
  • 「全球變暖正在殺死我們」因紐特人狀告美政府
    居住在加拿大和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因紐特人11日表示,他們正在向總部設在華盛頓的泛美人權委員會狀告美國布希政府,指控後者單方面退出《京都議定書》、拒絕減少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行為侵犯了因紐特人的人權。的確,對於在北極圈內的冰雪世界生活了數千年的因紐特人來說,由溫室氣體引起的全球氣候變暖使他們的家園遭到了無以復加的破壞。有人甚至發出這樣的警告:全球變暖也在殺死因紐特人!
  • 北極變了:因紐特人切身感受全球變暖
    「全球氣候變暖」這個概念對普通人來說,可能多少有些模糊。不過,對於居住在北極圈附近的因紐特人(也稱愛斯基摩人)來說,氣候變暖已經切實影響到了他們的生活。     北極變了,這是住在北極圈附近的因紐特族獵人諾厄·麥圖克的切身體會。     麥圖克每年都會去加拿大的坎伯蘭灣捕魚。
  • 北極熊可能會在2100年滅絕,可以把它們送到南極生活嗎?
    但是因為人類的活動,全球氣溫變暖,北極熊的棲息地越來越少,甚至很可能在未來滅絕,2100年或許我們就再也無法在野外看到這種動物了。從名字來看,就可以判斷北極熊是獨屬於北極的生物,既然南極和北極的環境相似,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呢?既然北極熊面臨滅絕的問題,如果我們把北極熊送到南極,會有什麼結果?
  • 美四百因紐特人或成為首批氣候難民 (1/ 8)
    美四百因紐特人或成為首批氣候難民 ( / 8)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8-01 8據美國《每日紐約新聞》7月31日報導,美國陸軍工程兵團預測,因受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美國阿拉斯加州小鎮基瓦利納將會到2025年時消失,鎮上400名因紐特人將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批氣候難民。
  • 有錢人花上33萬,就可以在加拿大合法殺死一隻北極熊
    老實說,類似研究很多,偏差也很大,因為結論完全來自模型推測,模型參數包括了北極熊幼崽和成年北極熊的禁食閾值天數、預計無冰天數、預計溫室氣體排放量等等……外媒對此事的報導6000年前,哈德遜灣的因紐特人就會狩獵北極熊,熊骨製成工具,熊皮製衣保暖,熊肉則是全村人重要的食物來源,北極熊一直是因紐特人文化的重要組成。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科學家: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人類活動引起全球變暖是徹頭徹尾的偽命題,請問第四季冰川消融是恐龍造成的嗎?保護環境倒是沒錯,也不能這麼絕對,但是保護環境真的是人人有責感興趣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一趟究竟吧!
  • 2100年氣候變化能殺死大量北極熊—新聞—科學網
    氣候變化可能意味著許多北極熊的滅絕。  圖片來源:All Canada Photos / Alamy 隨著海冰的消失,不受控制的氣候變化將在本世紀末之前「毀滅」世界上所有的北極熊。 北極熊依靠海冰捕獵海豹,這意味著隨著北極變暖,最後的26000頭北極熊正被推向禁食的生理極限。然而,由於缺乏種群統計數據,科學家很難給出每個北極熊種群在未來還能維持多久的準確時間線。
  • 北極最高溫38℃,北極熊或將滅絕,等待我們的還有什麼?
    雖然北極熊是否真的會瀕臨滅絕還尚無定論,但毫無疑問,氣候變化對我們的影響正在顯現,北極加速變暖是不可爭議的事實。今年是極端天氣頻繁出現的一年,南方持續不斷的暴雨天氣,年初的澳洲大火,以及北極持續的高溫熱浪。這些究竟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邀請了來自Greenpeace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劉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