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武陵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20-12-23 中國文明網

  沅水河畔,美麗鄉村。

  初冬時節,沿丁馬線走進武陵蘆荻山鄉農村,大氣莊重的墨綠色匾額沿途矗立,迎接著一批又一批過往的客人,也守護著這片美好的家園。平坦潔淨的公路兩側林木掩映,蒼翠欲滴。不遠處田野平疇,樹影婆娑,農民一邊勞作一邊享受豐收的喜悅,如入畫中。

  自美麗鄉村建設以來,武陵區委、區政府運籌帷幄,以生態宜居、生產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諧為目標,按照「四美一化」的建設標準,在全區行政村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自古依水而居的武陵人,正激情澎湃地繪就著一幅幅美麗的鄉村水墨畫。

  

  希望的田野。李愛國 攝

  美麗鄉村建設亮點紛呈

  「美麗鄉村建設必須把助農增收作為貫穿工作的始終,堅持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理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民增收互聯互動,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發展農業、惠及農村、富裕農民的重要手段,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突破口,加快實現『村強民富生活美、村莊宜居環境美、村風文明行為美、村穩民安和諧美、公共服務一體化』的美好願景,不斷完善武陵美麗鄉村建設內涵。」武陵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美麗鄉村建設指揮部指揮長丁天德說,這是武陵區委、區政府堅定不移的決心。

  站在高起點上,武陵區按照「統一規劃、分步推進」的原則,力爭3年內建成1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20個美麗鄉村,5年內在全市率先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區全覆蓋。

  今年3月上旬,全區召開美麗鄉村建設推進大會,全面啟動美麗鄉村建設,成立武陵區美麗鄉村建設指揮部,由武陵區委副書記廖可元擔任政委,丁天德擔任指揮長,明確33個指揮部成員單位,從農口系統抽調專人組建指揮部辦公室,各鄉鎮還明確了1名美麗鄉村建設專幹,形成了區、鄉、村三級聯動的工作網絡。武陵區還出臺《中共武陵區委、武陵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意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坐鎮,多次對美麗鄉村建設進行工作調度,指揮部辦公室還對美麗鄉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了業務培訓,確保了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武陵區重視辦點示範的促動作用,在全區確定6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16個美麗鄉村,建立了區級領導聯點、後盾單位幫扶、工作組駐村服務的建設機制,編制完成了這22個美麗鄉村的三年建設規劃。目前,全區建設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今年完成美麗鄉村建設投入7663萬元。

  辦點示範的同時還通過連片推進帶動美麗鄉村建設,武陵區堅持「三統一、三結合」:即統一規劃編制、統一招投標、統一實施重點項目,與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相結合、與集鎮環境治理相結合、與爭取上級財政項目支持相結合,實行連片推進的工作模式,基本形成了城鄉一體規劃、高標準推進建設的運行機制。今年以來,在武陵現代農業示範區核心區域內整合建設投入達到1800多萬元,其中省財政美麗鄉村「一事一議」獎補項目投入800萬元,啟動了蘆荻山鄉丁馬線沿線整治和新坡橋墟場整治,初步形成了美麗鄉村建設的示範樣板。

  基礎設施改善惠及民生

  河洑鎮朱湖村是今年確定的16個美麗鄉村建設點村之一,在鄉村道路、水利溝渠、亮化等各方面建設都走在了全區前列。這讓該村村民段和仙深有感觸,她家門前的一條泥濘路,今年年初通過農村公路「戶戶通」工程,打上了水泥路,還安上了路燈,種植了樹木。「現在下雨我們都不踩泥了,以前泥巴路,割了稻子拖都拖不動。現在路修了,燈安了,農村基礎設施好了,散步、走路都方便,我們的日子和城裡沒啥區別。」段和仙真正感受到了美麗鄉村建設給村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朱湖村只是武陵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改觀的一個縮影。

  武陵區委農村工作部部長戴嘉慶介紹,自新農村建設以來,武陵區一直重視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使全區農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美麗鄉村的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更是內涵的延伸,就是讓村民生活在農村有一種幸福感和歸屬感。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武陵區委、區政府一如既往地重視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去年,武陵區明確提出「在全市範圍內,率先實現農村公路『戶戶通』」,並安排建設資金1000萬元,完成規劃區外100公裡通組公路建設。目前全區已建成農村通組公路150條、115公裡。工程惠及全區80個村(居)的200個村民小組。

  武陵農村基礎設施的改變在事關農民生產生活的每一個領域。尤其是水利建設,一直是農業的「命脈」,對於這一點,河洑鎮白鶴庵村村民黃金皆感同身受。70多歲的他有10多畝田地,以前靠天吃飯,經常失收。村內兩座山塘,蓄水能力差,衝刷嚴重。2011年大旱時,山塘龜裂,他們全村用消防栓的大水管從華南機電廠引了四五天的水也無濟於事。去年,武陵區利用「小農水」項目建設契機,將山塘擴大了1/3,增加2萬立方米蓄水量,解決了附近300畝農田的灌溉問題,使種田用水不成問題,同時還將護坡加固加寬,徹底解決了「少雨就旱,多雨就澇」的局面。

  河洑鎮平湖村一直地勢低洼,一下雨,低洼地就成了「汪洋」。今年上半年「小農水」項目的推進,有效解決了該村的溝渠灌排問題,疏通了農業的「毛細血管」。朱湖村村支書餘國政也表示,清淤硬化後的溝渠水流暢通,清澈見底,村容村貌變化巨大,最重要的是抗旱防澇能力增強,可以有效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近年來,武陵區積極整合全國「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國土整理、土地治理、財政「一事一議」獎補等項目資源,注重改善農田水利設施條件,今年上半年,河洑「小農水」項目區的建設任務全面完成,至此,為期3年的「小農水」重點區縣建設任務完美收官。僅是總投資4200多萬元的「小農水」一項,就改造小型渠道610條,長343公裡,建設人行橋、機耕橋、節制閘等附屬建築物1214處,新建和改造泵站103座、裝機容量2141千瓦,改善了「水庫像池子,渠道像篩子」的狀況,農民也從受制於大自然的困局裡走出來,與自然和諧相處。

  創新農村社會治理走前列

  農村社會治理是農村社會全面發展的基石。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武陵區一方面運籌帷幄,編制規劃美麗鄉村,大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又以「積極穩妥、重點突破、試點先行、發揮實效」為原則,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大膽探索農村社會治理模式創新,進一步激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

  今年26歲的胡杰堯是因推進農村創新社會治理模式,開展農村網格化建設而上崗的網格員之一。他和其他4名網格員一起被安排在蘆荻山鄉,他們以村為單位,將全鄉劃分了70多個網格。胡杰堯負責5個村的15個網格。自今年8月上崗後,他每天都採集信息,經過幾個月的磨合,對於基本信息的採集和社會管理事件信息的採集已輕車熟路。「哪個村的路燈壞了,哪裡井蓋壞了,有誰需要辦證,在網格化的管理之下都能一目了然,可以很好地幫助農民解決問題,為農民提供社會服務。」胡杰堯說。

  這是武陵區突出抓好農村社會治理模式創新所見到的時效。今年以來,該區深入開展農村網格化建設,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合理設置網格規模,健全網格化組織,將黨支部建立在網格上。他們把河洑鎮、丹洲鄉、蘆荻山鄉的行政村分為156個網格,每個鄉鎮安排3至5個網格員,進行農村信息的採集與錄入。農村網格化建設有效地提升了農村社會治理水平,促進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發揮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先鋒堡壘作用,為農村黨員幹部深入基層明情況、調糾紛、辦實事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丹洲鄉夾街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辦證試點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農村土地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經過30多年的發展,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分散的土地承包經營已不適應形勢,而且農村土地長期存在的承包不明、「四至」不清等問題,也讓農村多發糾紛。土地確權登記就是給農村土地發「身份證」,為農村土地經營權長久不變打下基礎,便於土地流轉,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可以利用土地抵押貸款,把農民從土地耕作中解放出來,解決農村土地日後無人耕種的問題。

  在永安街道三閭社區,武陵區積極推行以股份合作制為主要形式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目前已完成前期的調研與宣傳工作,對點村有關情況進行了排查整理。一項項創新農村社會治理的舉措正在武陵農村大地展開,開創了全省農村社會治理及農村改革的新模式。

  如今,放眼武陵大地,在美麗鄉村建設的號角聲中,一幅更和諧美麗、更富希望的秀美畫卷正在轉軸鋪開……

相關焦點

  • 新幹繪就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
    今年以來,新幹縣突出地域特色,全面彰顯產業興旺之美、自然生態之美、文明淳樸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諧有序之美,分類推進鄉村發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新時代「五美」鄉村,努力繪就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  分類推進鄉村發展。
  •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當了解到該村通過百姓議事會、鄉賢商事會、調解和事會、創業分享會、圓桌暢聊會等議事協商平臺,廣泛凝聚共建美麗家園的共識和合力,潘家瑋高興地說,要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相銜接,完善議事協商機制,提升基層治理的群眾參與度,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杭州星華反光材料公司致力於反光材料研發生產,近年來努力開拓民用消費市場,企業呈現良好發展前景。
  • 五山鄉:繪就美麗鄉村示範點新畫卷
    今年以來,五山鄉抓產業興旺、抓生態宜居、抓鄉風文明、抓治理有效、抓生活富裕,把石頭寨村委會石頭寨小組作為全州美麗鄉村創建示範點,全力推進美麗鄉村示範點創建,繪就了美麗鄉村示範點新畫卷。在群眾原有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的基礎上,拆掉廢舊破損竹籬笆和空心磚牆,規劃「換上新裝」,砌新圍欄、圍牆,提升「三小園」質量,繪就整潔有序的鄉村畫卷。通過建設「三小園」綠化、美化村容村貌,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 劉公廟鎮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劉公廟鎮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20-07-22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汨羅武夷山村:勾勒新時代鄉村美麗畫卷
    武夷山村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用實幹勾勒出一幅新時代鄉村的美麗畫卷。村民填寫老年協會入會申請表,並承諾按照會規嚴格執行各項規定。村民自發在「告別陋習 崇尚文明」倡議書上簽名。三年多來,武夷山村務實重行,立說立行,以環境整治、綠化美化、治陋習樹新風為關鍵點、出發點、著力點,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用實幹勾勒出一幅新時代鄉村的美麗畫卷。
  • 才坎諾爾鄉「黨建+鄉村振興」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6日電(曹鳳娟)今年以來,才坎諾爾鄉聚力決戰脫貧攻堅,積極探索「黨建+鄉村振興」新模式,描繪出一幅鄉村整潔、環境優美、生活幸福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以黨建統領發展,抓軟硬體環境提升,鄉村旅遊邁出新步伐。
  • 【美麗鄉村】 鄉村展新顏繪就新畫卷 ——烏什縣亞曼蘇鄉託萬克亞曼蘇村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鄉村展新顏繪就新畫卷——烏什縣亞曼蘇鄉託萬克亞曼蘇村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一條條柏油路鋪起來,一排排路燈立起來,一棟棟富民安居房建起來,一戶戶庭院經濟搞起來,美麗鄉村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解放了群眾的思想,提高了創業意識,全村人民在良好的發展勢頭帶動下,努力奮鬥,戒驕戒躁,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發揮示範幅射作用,正在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文明新村而不懈努力。
  • 厚植「大地」土壤 華僑城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三亞中廖村、三亞天涯小鎮、成都安仁南岸美村、昆明烏龍古漁村、常熟沙家浜時光小鎮等一系列美麗鄉村的「華僑城作品」相繼落地。此次活動是一場華僑城美麗鄉村成果的立體發聲,也是新時代城市與鄉村互動交融的全新嘗試。活動將集中展示華僑城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先行者、實踐者,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標杆項目及新主張、新布局。
  • 山東省滕州市龍陽鎮鋪開美麗鄉村建設新畫卷
    、近年來,山東省滕州市龍陽鎮立足自身實際,著力在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滿意度上下功夫,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致力於造林綠化、提升環境水平、實施全域旅遊,不斷滿足當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為周邊市民提供一個休閒健身的理想場所,全力做好鄉村振興文章,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
  • 美麗鄉村新畫卷:農旅結合產業旺 人居環境煥新顏
    美麗鄉村新畫卷:農旅結合產業旺 人居環境煥新顏 2020-12-14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基層】常德美麗鄉村居民鄭召一:日子像中午的太陽一樣暖又紅
    唐俊 攝 華聲在線2月5日訊(記者 鄧桂明 盧小偉 潘梁平) 道路兩旁,一棟棟庭院式小洋樓掩映在綠樹叢中,樓邊池塘波光粼粼;青青菜地裡,來自常德市區的年輕媽媽們帶著孩子拔白菜;社區廣場上,幾十位居民合著音樂節奏,歡跳廣場舞…… 今日下午,「新時代 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來到常德太陽穀美麗鄉村示範片區,感受這裡清新優美的環境
  • 美麗作文:《鄉村的春天》,鄉村的春天,是一幅美麗畫卷
    我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小山村,村中一年四季都非常迷人。尤其是鄉村的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特別、最吸引人的季節。鄉村的春天,是一幅美麗畫卷。你看遠處的山,像披上一層朦朧的綠色的輕紗,比起冬天的蕭瑟,多了幾分活潑,人也仿佛變得年輕起來。
  • 「鄉情山水」化作詩與遠方 繪織長沙美麗鄉村新畫卷
    農業品牌、畜禽糞汙治理、「一帶一路」倡議、農村「雙創」……這些關鍵詞正詮釋著中國農業發展的新變化、新特點和新機會。回首這一年,長沙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步伐鏗鏘,收穫滿滿,更蘊含著湧動的成長力量,以待來年。有哪些農業領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又有哪些變化會影響到你我的生活。紅網長沙站【2017 驚豔的時光】系列報導,今日攜手長沙市農委推出美麗鄉村篇。
  • 助力鄉村振興,雙江描繪鄉村旅遊新畫卷
    雙江描繪鄉村旅遊新畫卷  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因水而得名,瀾滄江縱流於東,小黑江橫亙於南,兩江於縣境東南交匯為一而命名雙江。這裡少數民族眾多、自然景觀豐富、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
  • 秋風塘村: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這是鐵山港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各類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將文明鄉風建設融入鄉村治理取得的良好成效。」鐵山港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傅小萍說,下一步將以秋風塘村獲得全國文明村為契機,紮實推進鄉村治理工作,加強文明實踐建設,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為鐵山港區百姓營造更加良好的人居環境。
  • 郭家土城村:一幅徐徐展開的美麗鄉村畫卷
    打造美麗鄉村,能夠提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城關鎮郭家土城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共建、共商、共享建設成果,濃墨重彩地描繪出以垃圾治理、汙水處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為重點的環境整治工作,勾勒出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走進城關鎮郭家土城村,一大片荷花隨風搖曳,花海中飄出陣陣清香。
  • 康店鎮黑石關北村 鄉村振興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隨著鞏義市「摘星奪旗創三宜」和「亮賽比」活動的深入開展,康店鎮廣大幹群緊隨鄉村振興發展步伐,緊扣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突出黨建引領,堅持富民增收,著力改善環境,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環境大大改善,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樣子。記者 李曉霞 鞏義時報 孫淑霞 文/圖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黑石關北村(以下簡稱黑北村)西依邙嶺,隴海鐵路、伊洛河繞村前通過。
  • 馬跡塘鎮龍溪村:「一門式+網格化」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美麗鄉村龍溪村「作為龍溪村的村幹部,我認為自己能在這裡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特別是在今年實施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和網格化工作後,人民群眾對身邊的幹部更加理解了、對我們的工作更加支持了,對村上的事務也更加熱心了。」
  • 玉林:鄉村振興加速跑 書寫新時代美麗畫卷
    ▲請點擊觀看視頻 十三五以來,玉林市積極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戰略目標,以創新精神書寫美麗鄉村新畫卷。
  • 大學生創意牆繪 畫出美麗鄉村新畫卷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響應建設「美麗鄉村」的號召,金秋九月,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充分發揮文化教育優勢,聯合廣西裕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選派5名師生走進欽州貴臺、那蒙、大寺、東昌等鄉鎮,開展「文化扶貧,藝術扶貧」繪製工作,用筆尖描繪出新農村的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