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讀人、識人、用人、做人(精闢)

2020-12-19 百家號

讀 書

活人讀死書,能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能把人讀死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 人

讀人如同讀書,閱人亦同閱己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

識 人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用 人

有才有德,放心使用

有才無德,控制使用

有德無才,培養使用

無才無德,不要使用

知賢非難,用賢為難,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用人之道是知人善任,避其所短,用其所長

做 人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會讀書不如會讀人,會讀人不如會識人,會識人不如會用人,會用人不如會做人

(韓 榮)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識人術:識人用人,掌握這2點,一看一個準
    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認識一個人不是一件容易事,還要判斷這個人值不值得相交,更是難事。人心隔肚皮,想要學得識人用人之術,不妨借鑑一下曾國藩的經驗,掌握這2點,一看一個準。中間的人就堂堂正正,我上下掃了他一遍,他也堂堂正正地打量了我一番,說明此人心胸坦蕩,光明磊落。後來中間這個人在曾國藩手下,屢創功勳,成為一段佳話。以德識人曾國藩識人,並非全憑樣貌,他更善於在日常生活中「聽其言量其心志,觀其行測其力,析其作辨其才華,聞其譽察其品格」。
  • 鬼谷子識人術:熟記這二句識人口訣,看人,一看一個準
    但其實李家傳統企業的收益和底蘊才是無法估量的財富,也是李嘉誠家族真正的根基,所以李澤鉅才是真正能讓李嘉誠放心的人。有人問李嘉誠看中李澤鉅哪一點?李嘉誠說:「李澤鉅比我更懂得識人。」李嘉誠選擇繼承人的標準,並不是智慧和能力,而是會不會識人,這足見識人、用人的重要性。
  • 識人用人,就看三點
    看資料不夠過癮,我們採訪了PDP專業導師羅永新,深度解讀PDP背後的識人用人邏輯,從中受益許多。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啟發。,到處參加活動,「讀你千遍也不倦」;"考拉"的學習更專注,喜歡在一個領域做到極致,不能同時做好幾件事。
  •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讀《增廣賢文》有感
    上學期的每個周一早上,老師總要帶領我們讀一段《增廣賢文》。剛開始,我只是像有個口無心的小和尚一樣跟著老師讀。後來我漸漸發現,這本書裡的好多諺語或佳句,不但讀起來琅琅上口,而且字字珠璣,對於我們來講真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書中有寫孝順父母和親情可貴的:「孝當竭力,非徒養身。」「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早把甘旨勤奉養,夕陽光陰不多時。」
  • 讀書與做人(作文素材)
    讀書與做人(作文素材) 2013-09-05 11:0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曾國藩:讀書治學,有志有識有恆
    他在給弟弟的書信中對讀書人應具備的最基本品行做了這樣的概括,他說:「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顯然,曾國藩認為「有識」是讀書人難得的品質,它是經過長期的孜孜以求才能形成的見識。
  • 4首古詩,4種管理智慧,教你如何識人、攬人,用人!
    1、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識人的智慧《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對詩文我們不做全篇翻譯,只抽取出最經典的一句也是我們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能夠汲取識人智慧的一句「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先生曾經引用這幾句詞作為描述治學的三個境界之一,我們從人才發現的角度進行解讀也別有意味。
  • 老祖宗的識人術:謹記這三句口訣,以心鑑人,一看,一個準
    這句話其實是提醒我們如何識人鑑人,但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聽話聽音,並不是說聽聽別人說話的聲音好不好聽。而是告訴我們,別人表面上說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聽懂別人話語中隱藏的言外之音。識人鑑心就是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懂得識人很重要。而大多數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以貌取人,被別人展現出的表象和偽裝所迷惑。
  • 知事識人是領導幹部的基本功
    治國之要,首在用人。領導幹部怎樣識人、用人,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幹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做好選人用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領導幹部擔負著選賢任能的重要職責,必須練就「伯樂識千裡馬」的本領,打牢知事識人的基本功。
  • 古今名言佳句總是勸人要讀書,讀了這四句,勝讀十年書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快樂和幸福,只有讀書才是人生最幸福、最快樂、最持久的事情。古人有這樣勸告人們讀書的四句話,讀了你不得不去讀書。01、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鳥兒需要飛翔靠的翅膀,只有展翅才能夠高飛,這是很普通也很明白的道理。哪麼人呢?人生活在現實中要前行靠的是什麼?
  • 曾國藩識人術: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助你平步青雲
    曾國藩識人術: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助你平步青雲每個人年少時,都會自命不凡,想著在以後闖出一片天地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卻發現自己越來越平庸,想要做的事很多,卻從來沒有實現過。不過,暫時的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就此隨波逐流,才會導致一生碌碌無為。
  • 有些人「太會做人」的樣子,真是醜爆了!
    不會做人,成了一種指控大概過了兩周,他貌似「出徒」了,可以帶學員了。原本的教練帶的人多,打算分幾個給 徒弟。跟著他學車,人比其他教練少,所以練習的機會就多一點——二十多個人共用一輛皮卡,一天的時間都用來等待了,不是人過的日子。所以,有人躍躍欲試,但我心如止水。
  • 如何識人用人?從一個人生辰八字中就可以看出
    這就牽涉到企業經營中最重要的問題:識人用人。古人云,天生一人,必有一人之用。可是如何用,用到哪裡,這還需要仔細辨明。一位人才,用到合適的地方,可以事半功倍,用到不合適的地方,就反而是禍害。因為他會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心生不滿,進而攪局。這個道理非常淺顯,大家都懂。
  • 做人的極致:白道曾國藩,黑道杜月笙!
    一個在官場做到位極人臣,一個在黑道做到極致,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巨大的成就,看似毫無交集的他們,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做人做事卻有著驚人的相似。欲成大事,先懂識人曾國藩認為,用人必先知人。在剛剛創立淮軍的時候,曾國藩讓李鴻章將招募來的各方豪傑統一招待。
  • 冉鵬:提升知事識人精準度
    這就要求,各級各地要注重把日常考核、分類考核、近距離考核相結合,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考核幹部,提升知事識人精準度。為政之道,在於得人;得人之道,在於識人。幹部考核作為識人察人的重要環節,如果考核不實、方法不精、運用不當,不看具體事、不看實際效果,或者平時不考核、「臨時抱佛腳」,就會造成考核失真、識人不準、用人失當。
  • 古代歷史,劉基論用人要德才兼備,堪稱為歷史一段佳話
    他不但文採奕人,足智多謀精通天文,理事通達。而且在薦賢用人上。尤其識高見著。劉基在少年時代就聰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並深解其意。老師暗中稱道他:「奇才。將來一定不是平常之輩!」他十七歲離開府學,拜名師學習,博覽群書,對天文地理、兵法數學十分精通。他年輕時就在家鄉出了名,大家說他有魏徵、孔明之才。二十三歲一舉考中進士,從此便步入坎坷曲折、跌巖起伏的仕途生涯。
  • 讀了孔子這三句經典名言,讓人增智養德,不妨試一試
    孔子的《論語》是一部經典之作,有許多名言名句,讀了讓人長智慧,會使人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我最喜歡《論語》這樣幾句名言,有論讀書的,有論做人做事,充滿著辯證法和哲學觀,讀罷對做人很有啟迪。孔子對讀書學習說得是多麼地深刻,多麼富有哲理,一個人的知識和學問、修養素質都是從學習中得來的。現實中人們一談到知識的積累都知道要學習,得怎樣學習,如何讀書,還是孔子說得最清楚、最明白了,如今之所以有不少人認為「讀書無用論」,就是沒有掌握讀書學習的好方法,將讀書學習脫離開來,以為讀書就是多看、多讀,而不注要讀與思、讀與懂方面下功夫,有的人書讀得很多但沒收穫,沒有效果。
  • 練好知事識人基本功
    「知人不深、識人不準,往往會出現用人不當、用人失誤。對幹部的認識不能停留在感覺和印象上,必須健全考察機制和辦法,多渠道、多層次、多側面深入了解。」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明確要求,組織(人事)部門應當深化對幹部的日常了解,堅持知事識人,把功夫下在平時,全方位、多角度、近距離了解幹部。組工幹部要練好知事識人的基本功,提高識人本領,改進察人方式,確保精準識人精準用人。
  • 閱讀哪些書籍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可以從讀國學開始
    善讀之可以醫愚。」古人還說:「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可見,讀書雖好,但還是需要有選擇的,正是如此,要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就必須選好書,我認為可以選擇這樣的書來讀。對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是有好處的。一、中華5000年有其悠久的燦爛歷史文化,讀經典文化可以吸引中華民族的精神營養,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 21條知人識人黃金法則
    每個人的善、惡、本性、外表不一。有的人外貌溫良卻行為狡詐,有的人情態恭謙卻心懷叵測,有的人看上去英勇果敢實際內心卻膽小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盡全力卻是另有圖謀。那到底怎麼樣可以準確識人,施以用人,與以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