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詩詞:孩兒立志出鄉關

2020-12-25 道途藝境

偉大的人民領袖毛澤東主席是東方的紅太陽,他為中國歷史的天空帶來無限光明。

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當兵多年,從來捨不得花費餉銀,退伍後償還了毛家的債務,樸實用心,依靠著盤算、經營,改善了家庭境況。他希望長子毛澤東能將家業做大。

毛澤東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幹農活,做完了父親安排的農活,他就可以做他喜歡做的事了:看書。事實上,讀書是他一生堅持不懈的事。後來,他走出韶山沖,讀中國讀世界,書寫了歷史。

《毛主席去安源》油畫

1910年,毛澤東在表兄文運昌的鼓勵和幫助下,進了湘鄉東山學堂,讀過私塾的他在這裡有了不少的進步。他在即將踏上出門求學之路時,留了一首詩給父親:

孩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這詩是偉人改寫的日本人的作品。日本「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他曾有一首詩:

男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死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而他這首詩改動自同時代的日本和尚釋月性的作品《將東遊題壁二首》中的第二首:

男兒立志出鄉關,

學若無成不復還。

埋骨何須墳墓地,

人間到處有青山。

毛主席年輕時的字跡

西鄉隆盛的改作對比原版本:第二句兩個「不」字,有了堅決的語氣。「學成名」比「學有所成」表現出更高的自我要求,「死不還」表明了「生命不息,努力不止」的態度;第三句「桑梓」意象貼合「鄉關」;第四句「人生無處不青山」對比「人間到處有青山」,「人生」一詞比「人間」更有經歷時光、旅途起伏變化的意味。「無處不」有一種高遠的視角。在形式上,「不」字重複出現三次,也使文本更有意趣和音節美。

這詩到了毛主席筆下,又有了新變化。「孩兒」符合實際情況,含有他對父親的告別之意;同時貼合「鄉關」情境,伏筆「人生」大局。偉人是少年立大志,告別父親走出家門,為了人民為了祖國而行動;「誓不還」表現出堅定不移的決心。

毛主席這首詩,改寫創造出了新境界。正如他改造舊社會,書寫新歷史一樣,聯繫實際而活用出新。他有偉大的格局和不凡的思想。

相關焦點

  •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靈寶一小學舉辦經典背誦活動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12月15日,在靈寶市朱陽鎮第二小學「紅色詩詞是香的」經典背誦活動現場,四(4)班學生董海春自信地背誦著。冬月的革命老區——朱陽山,晴空萬裡,暖陽高照。
  • 探訪偉人故裡 踐行勞動教育 株洲南雅學子韶山研學記
    臨行前,他改寫了一首七言絕句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帳簿裡:「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蕭瑟秋風今又是,株洲南雅高一、初二學子也到了與之相仿的年紀。時代雖已變換,初心何其相通,為了領會一代偉人的求學精神、激發勵志尚學的學習動力,株洲南雅高一、初二學子分別於10月27日、28日前往偉人故裡——韶山。
  • 湖南:明德天心少年走進偉人故裡,踐行勞動教育-未成年人網-全國未...
    湖南:明德天心少年走進偉人故裡,踐行勞動教育 發表時間:2020-12-18 11:10:00    來源:未成年人網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人家風
    【主講人】汪建新,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副院長 【講座主題】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人家風 【主要內容】 一 毛澤東的家風,體現在他與父母、與妻子、與子女等各種關係上,體現他在處理公與私、家與國、嚴與愛、親與疏等各種問題上,體現在他的談話、書信、題詞、詩詞等各種材料上,內容博大精深。全面了解毛澤東的家風,有助於深入理解毛澤東的人生風景和心路歷程。 我側重分析毛澤東和家風有關的詩詞作品,來感悟和解讀毛澤東的偉人家風。
  • 推薦6首現代名人詩詞書法作品欣賞
    毛澤東詩詞在中國現代是獨領風騷的詩詞巨匠。毛澤東詩詞想像豐富、氣勢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遠,充滿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精神,是中國現代詩詞的藝術再現,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繼承和弘揚。在當今改革開放新時代依然彰顯出光輝的魅力,是常讀常新、常悟常新的傳世經典。
  • 重溫毛澤東詩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今天,12月26日,我們迎來偉人毛澤東主席誕辰125周年。我們重溫毛主席的經典詩詞,感受他筆下的宏偉氣概與那段崢嶸歲月。 《七絕·改詩贈父親》 1910年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 毛澤東最經典的詩詞:至情至性,霸氣十足!
    在詩詞上,毛澤東也留下了諸多名篇。他的詩詞往往在看似不經意的輕描淡寫間,展示縱橫萬裡的境界,發出吞吐山河、雷霆萬鈞的氣勢。《無題》一九一O年秋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 孩兒立志出鄉關,教育幫扶是消滅貧困的根本途徑,如何幫扶?
    文/蕾蕾教你學知識(歡迎分享轉載)」寒門再難出貴子「此言一出讓無數寒門子弟的心不禁顫動一下,從小家境貧寒,便勵志有個出人頭地的少年夢,山雞還沒有報曉,便坐到柴火堆前邊生火邊背書,父母去田間農作,家裡的弟弟妹妹沒人照顧,也要帶到學堂
  • 閎中肆外 國爾忘家——毛澤東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他一生共創作了100多首詩詞,詩詞中所呈現出的豪氣、正氣、大氣等,氣韻生動,獨具藝術魅力。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欣賞毛澤東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家國情懷。本期講壇汪建新教授從毛澤東的韶山情、父母情、夫妻情、湖湘情和天下情等角度來解讀毛澤東及其詩詞中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一種深層次的心靈感觸和人生追求。
  • 同是光陰,偉人豪邁,李白慷慨,董卿卻感恩《詩詞大會》四季常在
    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感恩時光的饋贈,採擷最美的詩意 。」這是笑語盈盈的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第四期的開場白,這一期的主題是「光陰」。前文多次提到過,詩詞大會這個節目的好,主要就是好在它的廣泛性,能夠讓所有年齡層的人輕易的代入進去。
  • 詩詞—致5.4青年節,歲月不老,青春永在
    偉大領導毛主席,出生在湖南的小山村,他立志要走出韶山沖。1910年,17歲的他考上了湖南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開始他的求學之旅。毛澤東《七絕·改詩贈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開場白,妙語連珠,堪稱作文典範!
    中華詩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如三山五嶽,巍峨屹立;如五穀豐熟,養育萬方。一代代中華兒女,在詩詞的陶冶下,怡情悅性,奮發向上。新春開門迎五福,讓我們用詩詞點讚人生,歌唱祖國。第二場:友誼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毛澤東詩詞中的山嶺峰巒
    古往今來,沒有哪一位詩人像毛澤東那樣熟悉山、喜愛山、讚美山,具有如此濃鬱的大山情結。毛澤東鍾情於山,又超越於山,山的深沉厚重、豪邁堅挺和博大精深與他的詩詞渾然一體,啟人深思、動人心魄。 以山記史:踏遍青山人未老 1910年秋天,毛澤東「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立下「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豪邁誓言,他從韶山走向外面的世界。從此,毛澤東踏遍千山,足跡天下。
  • 偉人心中的蘭花情愫,朱德詩詞《詠蘭》賞析
    ——朱德《詠蘭》這是收集在《朱德詩詞集》中的一首詩,從這首詩中,我們能更好地走近偉人,走近他的情懷,以及他的精神境界。從而引發我們對人生的思考。這是一首詠蘭詩,它描述了冬天開放的幽蘭,以及它魅力和清香。一代偉人朱德,他喜蘭、愛蘭、詠蘭,這首《詠蘭》,以詩言志,詠物喻人,可見他對蘭花的情有獨鍾。
  • 興國三中舉行「品偉人詩詞,踏勵志之旅」詩詞默寫大賽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鍾賢芬報導:12月21日,興國三中在學校學術報告廳組織高一、高二學生舉行「品偉人詩詞,踏勵志之旅」詩詞默寫大賽(決賽)。本次比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個環節:初賽以班級為單位,每班決出兩名優勝者參加決賽,決賽以年級為單位。
  • 大雪紛飛,欣賞偉人一首寫雪的詩詞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古人那些詠雪的詩詞。他們寫皚皚白雪,寫雪裡的大好河山,多麼美好,多麼令人嘆服。其中岑參寫雪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喻確切,極其形象生動。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也極其誇張之能事。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評《清平樂會昌》,感受偉人的風景永遠獨好
    王明為代表的左傾人員,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把毛主席排斥出中央領導層。緊接著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緊接著,紅軍要開始艱難的長徵。主席建國後回憶此時,也這樣說。「一九三四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徵,心情又是鬱悶的。」
  • 偉人故居回憶錄。
    今天還算出太陽了、而我也知之後幾天會繼續迎來雨天! 然今年這個十一是中秋和國慶一起過比較特別的一次雙節!也可以帶點誇張的語氣說2020這個十一真是百年難遇呀!!今天去了偉人的故居,一直都有一個願望就是親身去感受偉人年少時待過的足跡及追尋偉人足跡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