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滅高句麗、百濟後,唐朝軍隊在朝鮮半島駐紮了16年

2020-12-15 金陵太史令

繼唐太宗親徵高句麗後,唐高宗派兵在660年攻入百濟首都泗沘,668年攻入高句麗首都平壤,設立都護府並駐軍,後來由於昔日盟友新羅反叛,和唐朝西部吐蕃勢力崛起,唐軍撤出,676年,新羅統一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鮮半島中南部。所以,從660年到676年,唐軍在朝鮮半島駐紮了約16年。

655年,高句麗和百濟聯軍入侵新羅,攻佔新羅33個城池,新羅國王金春秋向唐求援。唐高宗派蘇定方、薛仁貴等大將率領大軍,攻擊高句麗和百濟。在唐朝和新羅聯軍滅亡了百濟、高句麗後,唐高宗將這兩個國家的領土納入大唐版圖,派兵駐守。

高句麗和百濟兩個國家的殘餘勢力,都有過復國運動。668年,大批高句麗殘餘勢力妄圖復國,公開叛亂反對唐軍的統治,並得到新羅國王金法敏的支持。百濟滅亡後,舊臣鬼室福信將在日本做人質的扶餘豐接回為王,並請日本派援軍幫百濟復國。663年,倭國傾2.7萬全國精銳進攻新羅,唐將劉仁軌在熊津江口與日本激戰,4戰都以唐軍勝利告終。

在高句麗和百濟滅亡後,新羅一直以朝鮮半島的霸主自居,欲圖從唐軍手裡奪取昔日高句麗和百濟土地,統一朝鮮半島。而且,昔日盟友的新羅,覺得高句麗和百濟滅亡後,唐朝對其產生更大的威脅。

新羅不僅支持高句麗戰士,支持殘餘反抗力量,而且在672年,新羅公開撕毀盟約反唐。新羅國王金法敏派大軍進入唐統治下的百濟故土,佔領城池,並派軍駐守。

唐高宗再次派74歲的劉仁軌率領大軍遠徵新羅,大破新羅軍,新羅國王金法敏遣使入唐謝罪。而此時,唐朝正在與吐蕃交戰,有意將軍事力量向西轉移,最終決定在朝鮮半島上進行戰略收縮,676年唐朝將在平壤的安東都護府遷到遼東,默認新羅對大同江以南的統治。

其實,大唐在朝鮮半島的戰爭,獲益最大的是新羅,不僅消除了高句麗和百濟的進攻,並且最終在唐朝默許下,統一了朝鮮半島,這個差點被滅亡的新羅,開創了「新羅統一時代」,以唐朝諸侯國自居,常常用「大唐新羅國」等作為全稱。

相關焦點

  • 古朝鮮、高句麗、百濟、新羅、高麗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公元前195年,燕王盧綰北投匈奴,部將衛滿率千餘燕軍由東北進入朝鮮半島,攻滅了箕子朝鮮,成立了衛滿朝鮮。衛滿勵精圖治,鼓勵生產,實力見漲,受到了漢武帝的關注和忌憚。公元前109年,漢軍進入朝鮮半島,兩年後,衛滿朝鮮覆滅。這個政權得到了文獻和文物的雙重認證,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早的實體政權。在衛滿朝鮮建立的同時,位於朝鮮半島南部的辰國與其長期共存。辰國是一個穩固的部落聯盟,與西漢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 三千裡錦繡河山,中國史書上的有據可查的朝鮮半島3000年正史
    :高句麗、百濟和新羅。箕子朝鮮和衛滿朝鮮被滅後,其部分遺民逃入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與原住民(仍未開化之人)形成所謂的三韓馬韓,辰韓、弁韓(馬韓,辰韓為箕子朝鮮、衛滿朝鮮遺民)其中馬韓實力較強,三韓聯盟後被尊為辰王,東漢後期,從東北南下的中國扶餘人,建立了高句麗,部分南遷到大同江一南的扶餘人建立百濟國,而三韓聯盟建立新羅國
  • 大唐帝國的軍事巔峰,滅高句麗,設置「安東都護府」
    中華帝國控制朝鮮半島的歷史可追溯至秦漢時期,這一時期中國剛剛統一便體現出了強大的力量,公元前108年,漢帝國便徵服了朝鮮半島政權衛滿朝鮮,控制了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只不過由於此地偏遠,鞭長莫及,所以半島南部的土著(韓部族)不斷北進,最後這一地區中原王朝的勢力被蠶食,公元4世紀前期,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設置的最後一個郡——樂浪郡被滅。
  • 屢次出戰的唐朝,為何在最後關頭放棄了朝鮮半島?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滅亡高句麗與百濟的明明是唐朝大軍,在戰爭的結局卻是唐朝勢力大規模撤出朝鮮半島,新羅獨霸。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圖/高句麗滅亡時的朝鮮半島   新羅詭計   在公元663年唐朝軍隊徹底撲滅百濟軍隊的復國運動後,
  • 高句麗、百濟、新羅、高麗、朝鮮、韓國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20世紀以來,受民族主義影響,半島學者不斷置疑這段歷史,極力否認箕子朝鮮的存在。公元前195年,燕王盧綰北投匈奴,部將衛滿率千餘燕軍由東北進入朝鮮半島,攻滅了箕子朝鮮,成立了衛滿朝鮮。衛滿勵精圖治,鼓勵生產,實力見漲,受到了漢武帝的關注和忌憚。公元前109年,漢軍進入朝鮮半島,兩年後,衛滿朝鮮覆滅。這個政權得到了文獻和文物的雙重認證,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早的實體政權。
  • 古高句麗與古高麗朝鮮是一回事嗎?
    西漢初年,從漢高祖到漢景帝一直是休養生息,鮮有對外部興兵,但是到了漢武時期,形勢發生變化,漢武帝憑藉著雄厚的國力熱衷於開疆拓土,而此時衛滿朝鮮對於西漢不敬,結果發生了漢武帝徵伐朝鮮的戰爭,最終衛滿朝鮮被滅,西漢在朝鮮半島被設立四郡,正是納入中央政府統治。
  • 實力並不算最強的新羅為何能統一朝鮮半島?只因懂得借力打力
    在朝鮮三國(高句麗、百濟、新羅)時代,新羅並不是實力最強的國家,為何能輕易吞併高句麗和百濟而統一朝鮮半島?原因就是新羅國王金春秋及其繼位者金法敏懂得借力打力,依次藉助唐軍、高句麗殘餘勢力、吐蕃之力來對抗強敵,最終使朝鮮半島三國合一!
  • 朝鮮半島上的都督府,唐朝國力最鼎盛的象徵
    熊津都督府的登場 隨著中華大地正式進入統一王朝的歷史,朝鮮半島上在漢文化的強力影響之下,出現了類似的君主專制國家——高句麗,百濟,新羅。這三國國家由於擠在狹小的朝鮮半島上,為了有限的資源難免會出現爭鬥。其中,百濟在高句麗的支持之下,頻頻對新羅動手。
  • 3分鐘看懂高句麗、百濟、新羅、高麗、李氏朝鮮,到底是什麼關係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統一中國後,將功臣盧綰封為了燕王,後來盧綰叛投匈奴,其部下衛滿則帶領千餘人前往了朝鮮半島。在那裡,衛滿召集當年齊國、燕國的人民組成軍隊,滅亡了箕子朝鮮,在其基礎上建立了新政權,史稱衛滿朝鮮。衛滿朝鮮傳到第三代國王衛右渠時,漢武帝發兵將其消滅,並把其領地劃分為樂浪、臨屯、玄菟和真番四郡。
  • 揚大唐國威,降四方之敵:地圖上的戰爭之大唐滅高句麗始末
    最近看了很多有關大唐和高句麗之間恩怨情仇的影視作品,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但由於所處的視角不同,影片和影片即使講述同一個歷史事件,那也是出入極大,更別提有些國外魔改的另類歷史大劇,簡直能閃瞎你的眼睛。因此,肥貓君想在這裡和大家聊一聊大唐帝國是如何攻滅高句麗的。
  • 高麗和高句麗,僅僅一字之差,但兩者究竟有什麼關係?
    ▲隋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的混亂局勢,完成統一從公元598年,即隋文帝開皇十八年,隋朝第一次徵討高句麗,至公元668年,唐高宗總章元年,七十年間,隋唐兩朝對高句麗共發動了七次大的戰爭,前後動用軍隊達到400萬人次以上,才終於攻滅高句麗。
  • 高句麗滅亡之後,其百萬國民都到哪裡去了
    位於我國的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是一個由扶餘人和濊貊人構成的國家。從公元前37年建國,到公元668年滅亡,前後延續了700多年。在4-6世紀曾經盛極一時,和朝鮮半島南部的新羅、百濟兩國,並稱「三國」。隋代,隋煬帝曾三次舉傾國之兵徵討高句麗,搞得「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百姓因為戰事,苦不堪言,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結果是高句麗還在,而隋王朝土崩瓦解了。
  • 興起於中國境內的高句麗很厲害,朝鮮半島本地政權只能依附於強權
    北魏孝文帝延興二年( 472 年), 百濟又同時與大陸北方政權締結 宗主—屬國關係, 繼高句麗展開 事大兩面外交。其時,雄才大略的領導人太子談德, 即位後的廣開土王或好太王(391—412 年在位),對於西北方, 遼東攻略的願望實現;關於東方, 再度攻滅原樂浪郡附庸, 自圖們江流域沿朝鮮半島東海岸方面的東濊
  • 多了一個字,相差了三百年,別把高麗當成高句麗
    我們先了解一下高麗高麗(918年-1392年),屬於朝鮮半島古代的國家之一,共有三十四代的君王。高麗把佛教當為國教,世界瑰寶之一的高麗大藏經。在統一了新羅後,之後的高麗人就成了朝鮮民族另外一種的稱呼。當時的新羅因唐朝的力量統一了朝鮮半島的中南部。
  • 朝鮮半島第1武將,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朝鮮、韓國
    655年其朝鮮半島鄰國高句麗和百濟認為這是抹殺新羅國的大好機會,於是聯手打進新羅國的地盤。面對快要滅國的絕境,新羅向唐朝發出了求救令。考慮到不能讓朝鮮半島一家獨大的需要,唐朝向新羅出動援軍,並積極配和新羅大將金庾信帶領的新羅軍,向高句麗和百濟發起猛烈的反攻。
  • 朝鮮歷史上的北進擴張:讓中國的疆域退出了朝鮮半島
    之後,西漢時期的燕國將領衛滿帶領軍隊進入朝鮮,取代了箕子朝鮮,建立了「衛滿朝鮮」。衛滿朝鮮在西漢時期被漢武帝所滅,設置了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統稱為「漢四郡」。漢朝版圖西漢時期,東北的扶餘國也十分強盛。西漢末年,扶餘國王族朱蒙在遼東建立了高句麗政權。
  • 位於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
    中國古代東北的扶餘人建立高句麗、百濟,朝鮮本土的辰韓建立新羅,通過兼併小國,最終發展成「三國時代」,又稱「前三國時代」。統一的新羅分裂後形成的是「後三國時代」。朝鮮的三國時代,起始時間公元前57年到公元688年,其實是中國古代的東北少數民族扶餘建立了高句麗和百濟,只有新羅是朝鮮本土三韓勢力中的辰韓所建立。後來高麗史學家把高句麗和百濟歸結為朝鮮史,就和現在的韓國歷史教授說端午節發源於韓國,朱元璋是韓國人一樣的性質。看地圖,能發現三國時代地圖,和現在朝鮮半島地圖明顯不一樣,三國時代並不完全屬於朝鮮本土國家爭鬥的歷史。
  • 朝鮮歷史簡介(一)
    位於朝鮮半島北部的高句麗是這一時期半島的霸主。據好太王碑的記載,高句麗好太王迫使百濟和新羅成服於高句麗,並且擊退了入侵新羅的日本軍隊。百濟(前18年-660年)是朝鮮半島古代西南部的國家由馬韓部落發展起來的,並且在3世紀末完全統一了馬韓54國。300年,日本大和國(倭)建立。 隨著日本的統一和 強大,加強了對朝鮮半島的侵略。366年倭派使者到百濟。
  • 歷史上消失的民族——濊貊族與他們建立的扶餘、百濟、高句麗
    三、百濟百濟是古代中國東北的扶餘人南下在朝鮮半島西南部原馬韓地區建立起來的國家,東漢末由扶餘人貴族南下侵佔建立,660年被唐與新羅聯軍滅亡。統治範圍在朝鮮半島西南部。後與高句麗接壤,東與新羅為鄰。都城居拔城,也叫固麻城。此外還有五個別都,中間的叫古沙城,東面的叫得安城,南面的叫久知下城,西面的叫刀先城,北面的叫熊津城。
  • 朝鮮半島統一的次數!這次的形式又會怎樣?
    雖然朝鮮半島受我們國家影響甚深,卻沒有像我們國家那樣,一直以統一為主旋律,反而分裂的時間居多,而且統一的次數也屈指可數!公元前後,朝鮮半島經過數次分裂與兼併剩下了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個國家,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七世紀中期,新羅聯合唐朝軍隊攻滅百濟和新羅,676年新羅統一朝鮮.朝鮮半島第一次統一(箕子朝鮮沒有統一半島),距離我國第一個統一帝國秦朝,大約900年。9世紀末期,統一新羅分裂成"後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