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30日 05:35 來源:北京日報
參與互動美國高舉貿易大棒歐盟日本驚恐不安
孫海潮
9月24日,川普發表推文稱美國對日本幫助太多了,現在需要建立平等關係,而且要馬上做。此前,川普曾表示數百萬輛日系汽車在美國道路上奔跑,而在日本道路上的美國汽車卻寥若晨星,使人「怒不可遏」。日本給出的解釋是美國汽車不適合國人生活習慣,因而購買者較少,川普則說日本以非關稅壁壘阻止進口美國汽車。美國放出話來,要將日系汽車的進口稅從目前的2.5%猛增至25%。
美國2017年自日本進口1713億美元,對日出口1127億美元。2017年日本對美汽車及其配件出口達500億美元。川普5月宣布的對鋼鋁產品加稅已對日本對美出口造成影響,但汽車業作為日本的支柱產業,提高關稅後將使日系汽車的利潤額下降40%,勢將迅速擴散至日本整體經濟,從而對日本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川普認為世界各國都佔盡了美國便宜,盟國中「德國最壞」,而「日本吸血」。川普的觀點是,二戰後美國對歐日提供軍事保護,出錢出力出人,而且做出了巨大犧牲,德國和日本獲益最多。德國實現了國家統一,現在仍是世界最大貿易盈餘國,而且當上了歐盟領袖。日本長期穩坐世界經濟第二強國交椅,現在仍在與美國貿易中獲取巨額利潤。德日兩國還是美國在外駐軍最多的國家,駐軍費用及衍生利益也使兩國獲利頗豐。現在是「還債」的時候了。
安倍利用出席本屆聯大之機會晤川普,日本經濟部長和美國貿易代表就有關細節舉行雙邊磋商,但未能達成協議。分析稱日本可能開放農產品市場,但政治性太強;進口美國天然氣和武器,但數量難使美國滿意;將汽車生產轉移至美國本土,但在美年產量已達400萬輛,僱工達到150萬人。日本迴旋餘地不大,極有可能像5月就美國提升鋼鋁關稅那樣,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但美國不為所動,奈何?
川普曾發表推文說,對所有各國貨物進口都要加稅。美日可能爆發激烈貿易衝突的前景,即使日本陷入極度恐慌,也使歐盟特別是德國後背發涼。
美歐7月底就「貿易休戰」達成初步協議後,川普提出除汽車之外產品的零關稅、零補貼和零非貿易壁壘的「三零方案」,遭到歐盟的明確拒絕。川普還說即使歐盟進口美國的汽車,但消費者不買還是沒用,完全是一副霸王嘴臉。汽車業作為德國的支柱產業,若出口受損必將影響整體經濟發展。德國對美國可能提高汽車進口關稅的心情與日本毫無二致。
川普退出所有多邊貿易安排,改為雙邊貿易談判,而且奉行的是「你到我這裡來談,還要滿足我所有條件」的凌霸策略,對歐盟、墨西哥、加拿大、日本都是這麼要求的。雖與歐盟和墨西哥取得初步進展,但隨時可能生變,與加拿大的談判十分艱難。美國與日本較上勁之後,歐盟立即感受到了威脅。
歐洲輿論認為,川普發起的全球性貿易戰,特別是美國和中國兩個最大的經濟實體間的貿易戰使世界不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都調低了明年的經濟增幅。幾乎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反對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現在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家也對川普提出批評。國際秩序已遭到嚴重破壞,短視行為對西方體制破壞力極大,保護主義和排外主義在所有國家蔓延。重建全球治理信譽需要許多時間,世界可能為之付出巨大代價。
(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歐洲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