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漁哥的老闆阿蔡55歲了。
▶ 我最愛聽他嘮叨他前半生的故事。那種感覺就像很久以前,父親搖著蒲扇,我坐在他面前的小板凳上,仰著臉,聽他講那些遙不可及的故事。阿蔡這輩子的經歷多姿多彩得簡直可以寫一本書。
▶ 1978年,他曾經在寧波華僑飯店做餐廳服務員,到了1983年,他已經是印度大使館的一名外交官了。之後的10年間,他回國,轉行兩次,1996年,他在西湖邊開了當時杭州規模最大的燒鵝仔大酒店,每天門庭若市。
▶ 阿蔡說,他這輩子最喜歡的事有兩件,一件是自己動手做菜,另一件就是逛菜場。每到一座城市,旅遊景點、大商場都是過眼煙雲,菜場才是風雨無阻必到的地方。那會兒他如會議室一般大的辦公室裡擺著一張大餐桌,三天兩頭地接待一撥又一撥聞著菜香撲上來的朋友。
▶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來二往的,張生記、好陽光、新三毛這些酒店的老總就都和他成了兄弟。好兄弟們說,阿蔡,你那麼喜歡琢磨菜,應該開一間私房菜館。於是後來,就有了這家江南漁哥,開在鼓樓旁的一條細長狹窄的小巷子裡。
▶ 鼓樓始建於五代時期的南朝,距今已經有1400年的歷史了。小巷子名叫十五奎巷,同樣在杭州年頭久遠,很多老杭州人一代一代都居住在這裡。巷子兩側有各類大大小小的飯館,堆得滿滿當當的雜貨店,在夜裡亮著粉紅色霓虹燈的髮廊。阿蔡的江南漁哥身處其間,僅5個包廂,銜接著周遭的煙火氣,也吞吐著最濃鬱的煙火氣。
▶ 江南漁哥主打的是在寧波菜的基礎上做的創新菜。沒有花裡胡哨的圍邊,沒有譁眾取寵的傳說和故事,僅以食材和味道取勝,在我看來,江南漁哥是杭州極稀缺的、真正意義上的私房菜館。這,足以讓阿蔡很有底氣地說,江南漁哥所有的菜,都是我自己的菜。每道菜都不湊合,每道菜端上桌來看似毫無招式,卻都有暗藏殺機的秘籍。江南漁哥的令人傾倒之處就在於此。
▶ 有一件很玄乎的事。阿蔡說,他的很多菜竟然是從夢裡幻化出來的。就像那道夢中情蝦,他記得那天,夢裡的那個他始終在糾結,對蝦該怎樣做才出人意表。
▶ 仿佛一輛無人駕駛的高速列車在一條空無一人的通天大道上飛奔,從未在他身邊出現過的對蝦的做法,在夢裡剛冒了個頭,便毫無障礙地一路馳騁了下去。先將鮮活的對蝦在熱油中煎過,撈起瀝乾,加上蒜泥、薑末、蔥段、小辣椒、檸檬丁、鹽和十年陳的黃酒,靜置半小時至1小時入味。這道菜酸辣醇香,相當有層次,如今在江南漁哥的好評率頗高。
▲ 黃魚鯗燉豬手,美食家沈宏非來杭州必來江南漁哥,來江南漁哥就必點這道菜。它用的是新鮮的豬手和火腿的火踵部位,燉足3—5個小時,最後才下黃魚鯗。這道菜的特別之處是在於食材的選擇、取料的挑選和黃魚鯗的醃製配方,令這塊黃魚鯗的口感無限接近昂貴無比的野生黃魚,卻挑剔不出絲毫的腥味。
▲ 花雕蒸膏白蟹,阿蔡讓它經過了四次脫胎換骨,才成就了這道菜。最早的時候,它是蔥油膏白蟹,後來又演變成肉餅蒸膏白蟹,,接著是糟骨頭蒸膏白蟹,最後才是現在的這道花雕蒸膏白蟹。它必須用到4個蛋清、1個雞蛋和十年陳以上的花雕酒,而上桌時我們看到表面的那一層油也不簡單,它必須是活蝦熬出來的。
▲ 蒸三臭。不要以為這是你曾吃過的紹興菜館裡的普通貨色。這是來自浙江長興的一道家常菜,阿蔡用自己的理解將它做了改良。這道菜裡用到了一種叫臭菜的食材,這是長興那個古鎮在每年僅7月這一個月裡才有的,有一年阿蔡去長興,偶然吃到了它,結果回來後整整惦記了一年。他覺得一定要用它來做一道菜,才對得起這份想念。他在長興找了戶人家,專門製作當地人才會做的臭滷,然後,將臭菜、臭豆腐和這臭滷蒸在一起。臭菜鹹鮮,回味帶甜,阿蔡說,他當時琢磨,這臭菜在蒸前必須先加一點糖,用手抓一抓,上灶蒸的時候再加一點糖,這樣才能完美凸顯出這臭菜的滋味來。
「我們都餓了」皆原創,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地址:上城區十五奎巷49-53號,靠近鼓樓
需提前一天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