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0月28日電 題:透著人情味的香港街市
作者 盧哲
逛街市,香港人的鐘愛。
周潤發至今常逛九龍街市,有時候巧遇杜琪峯還一起喝杯茶。街市也是著名美食家蔡瀾鍾愛之地,買鶏肉一定要去周華記,買牛肉一定要去李輝記,這些都是九龍街市最普通的攤檔。
溼漉漉的地板,黃澄澄的燈光,水果檔五顏六色的瓜果散發果香,魚在水中翻騰,肉在案板上剁得梆梆響。熟食檔煙霧繚繞,大鍋裡的滷水咕咕沸騰。香港街市活色生香。
戴著白圍裙的廚師滿頭大汗,將醃製好的鹹魚滷蛋一盒一盒擺在店門口的桌子上。櫥窗裡掛起一條條紅中泛金的叉燒肉,油汁從半透明的肥肉裡滲出來;粵語的吆喝聲有獨特的嶺南韻味,「十蚊(元)一磅,好平(便宜)的!」
水果蔬菜都很水靈,從來不見泥土。三、五個水果擺成一份,在旁邊用硬紙殼白底黑字寫上水果名稱和價格。再細心一點的店主,會在所有價格下面加上一條紅色的波浪線,遠遠的一目了然。街市貨品的擺放,最能見香港人的用心。
若賣的是海鮮,就把魚蝦螃蟹用大臉盆分好,每個臉盆上漂浮著一塊泡沫,上面價格醒目。
「街市是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楊志超是香港本土設計師,日前他設計的一個關於香港街市的展覽吸引了萬餘人參觀。「香港超市那麼多,卻完全不影響街市在我們心中的地位。」
在香港,集團連鎖超市超過了650家,平均1.6平方公裡就有一家超市。在人口密度高的居民區,100米內會有不止一家超市。但同時,居民區通常會有至少一條街市。
超市的促銷價常常讓人把持不住,乾淨的地板、涼颼颼的冷氣,購物環境舒適。「不過我還是喜歡去街市」,家住九龍灣的江女士說,「下班回來買菜,超市收銀處經常要排很長的隊,在街市買東西不用排隊、東西又新鮮,攤主還會熱心提醒我該做什麼菜。比如,今天立秋了,記得吃麵。」
「超市是國際化的便捷新生活,街市就是傳統的中式小日子。」楊志超說。香港人愛街市,就是中國人血液裡那一縷舍不掉的人情味。「街市裡的檔主和顧客,像是比遠親要親的近鄰,有感情在裡面,每日的關顧就多了親切。」
在新界的大圍街市,一家開了二十年的榮記肉檔很受歡迎。檔主「豬肉榮」下刀快準狠、重量不差分毫,還能指導街坊做菜:「紅燒豬蹄要用前腿肉,燒出來有韌性又不打渣,口感最佳。」
「豬肉榮」從來都把顧客稱為「街坊」,買兩斤肉他還跟人閒聊幾句家常,他能記住誰家小孩留學歸來,送人家一個豬心燉湯:「認識十幾年了,大家互相關照。」
楊志超說,自己憶中的街市,總能聞到濃濃的鹹魚味,「以前總跟老豆(爸爸)去買叉燒和鹹魚,一進街市就聞到熟食的香味,其中永遠是鹹魚的味道最重。這個感受持續到現在,無論去哪個街市,都見到熟食檔油津津的發亮,傳來童年的鹹魚香。」
在街市,有香港人的浪漫。一大把一大把的紅橙黃綠齊齊地插在白色的大花盆裡,你說來一束,店主飛手抽一張報紙,嫻熟一卷一裹,像抱娃娃一樣把飄香的花兒遞給你說,「拿穩,回去插清水。」香港有街市必有花檔。
在街市,還能看到季節在變。深秋,從廣東新會來的大紅柑堆成小山,街市的阿婆拿出小刀劃三下,剝出一捧漂亮的橘皮串成串掛起來,接下來兩個月便滿街都是陳皮香。入冬,街市的阿伯會搬出一排一米高的透明玻璃瓶,高度數的白酒裡浸泡大蛇甚至老鼠。阿伯就坐在藤椅上曬著太陽,對經過的街坊說:「勁補的好酒,要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