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湖北特色金殿御菜,舌尖上的荊楚味,屬於武漢人的鄉愁

2020-12-12 澎湃新聞

這道湖北特色金殿御菜,舌尖上的荊楚味,屬於武漢人的鄉愁

2018-10-29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 湖北旅遊 關注我們│極目楚天靈秀湖北】

置頂公號·每天有驚喜

說起武漢

你一定能想到周黑鴨熱乾麵武昌魚

但這些美食,其實在外地也能吃到

如果讓武漢人自己選

那麼這道菜才是他們飯桌上的經典

那就是洪山菜薹

1

湖北特色金殿御菜

俗話說,「霜降過,菜薹甜。」眼下正是洪山菜薹最美味的時節。沒吃過正宗洪山菜薹的你一定納悶兒,這是一道什麼菜值得寫一整篇文章來介紹?別急,聽湖小遊細細道來。洪山菜薹可不簡單,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是與武昌魚齊名,是國寶級的蔬菜哦!

為什麼說是它國寶級的蔬菜?洪山菜薹是湖北省十大名菜之一,而且被稱為「金殿御菜」,因清末被慈禧太后賜作貢品年年奉獻進京得此名。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洪山菜薹傳說」還在2015年入選武漢市第五批非遺名錄,服不服?

但是呢,不是什麼菜薹都叫洪山菜薹的,正宗的洪山菜薹生長在洪山寶通寺周圍,傳說寶通寺鐘聲所及的範圍內種植的菜薹,紫紅油潤,因此有「塔影鐘聲映紫菘」之說。

目前「洪山菜薹」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為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所轄洪山街道、九峰街道、青菱街道、花山街道、八吉府街道、左嶺街道、天興鄉等7個街道、鄉59個村。所以想買正宗的洪山菜薹,一定要認準這些產地哦!

2

舌尖上的荊楚味

每年初冬開始,整個湖北「上桌率」最高的菜,恐怕就是洪山菜薹了。從11月上旬到翌年3月上市,更是春節前後席上的佳餚。

無論是清炒還是酸辣,都引爆味蕾。尤其是用菜薹炒臘肉,那簡直就是無可挑剔的美味。

洪山菜薹吃的不是葉子,而是質感最佳營養含量最高的莖,寒露是萬物凋零之始,卻是菜薹拔節之時,七八根就是一大盤菜。正宗洪山菜薹外形肥壯外,沒有一般紫菜薹的苦味,反倒有一股清甜。

只要是武昌的菜薹,價格就可以理直氣壯地高一些,會吃的人一看品相都能接受。菜市場的洪山菜薹看似不貴,也就四五塊錢一斤,但在高端禮品市場上,以10根至臻禮盒洪山菜薹為例,每盒的價格為618元。

曾經,為推介武漢名特產蔬菜——洪山菜薹,武漢市舉辦過一場拍賣會,50千克的極品洪山菜薹竟然拍出了10萬元的天價。小編摸著自己的錢包,只能感嘆——這絕對是真愛的行家呀!

3

武漢人的鄉愁

隨便問身邊的武漢人「你們在外的時候最想念家鄉的什麼美食?」,他們的回答不一定有武昌魚,但是一定有洪山菜薹。當代著名作家池莉在她的作品《致無盡的歲月》裡寫道:每當吃到上佳菜薹,我總覺得這種菜是一個不可言喻的神跡。我對菜薹是情有獨鐘不離不棄到即便它們老了也要養著,花瓶伺候,權當插花,它會為我盛開半個月,左看右看都別致。

如果說熱乾麵是最能治癒武漢人的美食,那麼每到年關,能勾起在外漂泊的武漢人鄉愁的,絕對是洪山菜薹了!

懷念到家鄉的美味,所以外地三四倍價格一斤的「洪山菜薹」也是要買來嘗一嘗的,周黑鴨可以不吃,武昌魚也可以不吃,洪山菜薹卻割捨不掉。

哪怕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家中有一點點空地絕不會拿去種花,而是要拿來種家鄉的菜薹。哪怕種出來的口感遠不及家鄉的風味,在身在外地的武漢人看來,吃的不是口感,而是一種情懷,也成了一種慰藉。

3

如何判斷洪山菜薹是否正宗

買的時候:底部膨大,最粗的堪比萵苣,形狀像一個長長的喇叭,5到10根就有1斤重。

洗的時候:洪山菜薹表面紫紅而且富有光澤,表皮有一層蠟狀物,手指划過會有明顯印跡。質地還很脆一掐就斷,會在手上留下紫色汁液,但用水一衝就掉。

吃的時候:洪山菜薹生吃也很脆嫩,而且有一種清甜的感覺,沒有菜腥味兒。炒熟後沒有紫色湯汁,入口甜香、滑爽。

最經典的吃法是菜薹炒臘肉,菜薹掐根去筋折成小段,臘肉切成薄片放進鍋裡煸妙,然後撈起,再炒菜薹,最後把臘肉摻入,起鍋裝盤。吃時菜薹鮮嫩脆香,臘肉醇美柔潤,別有風味。

雖然洪山菜薹好吃

不過11月中旬的菜薹口感最佳哦!

吃貨們不妨再等等吧!

話題互動

蒜薹,你喜歡哪種吃法?

留言告訴我們吧!

點擊「閱讀原文 」

為你喜愛的城市填一份問卷

有機會贏取湖北省旅遊年卡哦!

編輯/漢街王昭君

審核/郭為軍

終審/李濤

圖片/網絡

- END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金殿御菜:洪山菜薹
     提示 點擊上方閱讀武漢,關注我們。
  • 湖北人為什麼最愛吃這些菜,每道菜都有一道歷史典故,舌尖上武漢
    清蒸武昌魚是湖北鄂州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鄂菜。選用鮮活的樊口團頭魴為主料,配以冬菇、冬筍、並用雞清湯調味。歷代名流學者都有讚賞,它也越來越著名沔陽三蒸是湖北沔陽(今仙桃市)的漢族傳統名菜之一,屬於湖北菜系。此菜鮮嫩軟糯;原滋原味;清淡;綿軟。
  • 武漢人最喜歡吃的12道菜!
    湖北盛產蓮藕,湖北蓮藕的種植面積及產量位居全國第一,種植面積達到200多萬畝,產量佔全國蓮藕總產量的1/3。藕夾、排骨煨藕湯和藕圓子,是武漢人年夜飯餐桌上必備的三道蓮藕菜餚。8、酸辣藕帶酸辣藕帶在湖北武漢是一道非常經典的時令美食,而且因為它的做法簡單,所以武漢人更是把它當成了一種家常菜,尤其是在初夏時節,在武漢人的餐桌上,我們經常能看到這道菜的身影
  • 武漢人最喜歡吃的7道菜!
    古代,從武漢循長江水道行進,可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向北溯漢水而至豫陝,經洞庭湖南達湘桂,「九省通衢」。湖北地處長江中遊,省內有河流一千多條,湖泊千餘個,有「千湖之省」的稱號。湖北是中國著名的魚米鄉之一,水產品豐盛富饒。武漢作為湖北的省會城市,可謂是坐擁食材寶庫,盡享美食天堂。
  • 98道湖北菜
    40.湖北特色小吃-熱乾麵(早點)不得不嘗的小吃   武漢熱乾麵與山西刀削麵、兩廣伊府麵、四川擔擔麵、北方炸醬麵並稱為我國五大名面,是頗具武漢特色的過早(即吃早餐)小吃。熱乾麵是武漢以及周邊地區人過早的首選小吃,所以武漢人對它的感情,我們就不必再費言語。
  • 山西美食 | 過油肉,太原人舌尖上的「鄉愁」
    明太祖朱元璋奉其為珍寶頭餚,每逢慶典盛會,酒席宴前上的第一道菜必是過油肉。洪武九年,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棡為晉王,建晉王府,設典膳所,過油肉這一名菜又重回太原,成為王府裡的「秘菜」。所到之處又糅進了當地的精華,成為客居異鄉的晉商舌尖上的「鄉愁」。清朝乾隆皇帝御筆書寫的京城「獨一處」餐館,老闆王瑞福就是山西人,經營著地道的太原名菜過油肉,據說他本人曾在太原的餐館學徒,專攻過油肉的做法。逃亡西安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途經太原,也曾用過油肉壓驚解乏。老太原人鍾情過油肉,從他們打問廚師手藝的語氣中便可略知其情,回答者只要說,人家的過油肉做得可好呢。
  • 舌尖上的鄉愁:記憶中的泡湯肉
    微信朋友圈除了詩和遠方與所謂的「心靈雞湯」外,圈裡刷屏嗮出的殺豬飯、泡湯肉不由得勾起微友們舌尖上的鄉愁和久違的記憶。一張張熟悉的圖片,一道道兒時過年過節才能吃上的美味佳餚,衝擊著在外遊子的腦洞,童年塵封的往事,就像放電影一樣,不斷地閃過。
  • 舌尖上的武漢又回來了
    武漢多家小吃店復工營業,熱乾麵攜一眾美食歸隊,舌尖上的武漢又回來了!身居此間的武漢人,都愛這煙火氣,那是幸福的人間味道。除了大家都熟悉的鴨脖、藕湯,粉蒸肉、珍珠丸子、紅燒蹄膀,餈粑魚,每一樣都是舌尖上滿滿的誘惑。排骨藕湯只要吃湖北菜,這是必點的一道菜。
  • 天南地北美食薈萃,品味舌尖上的湖北
    湖北菜也稱鄂菜,古代稱作出彩或者荊菜,是我國最古老的菜系之一。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地,經過漢唐數代,於明清時逐漸成熟。在屈原的《楚辭》中就有記載楚王宮中設宴的二十多道楚地名菜,是我國有文字記錄的最早的宮廷菜。湖北由於位於我國中部,南來北往的人數眾多,湖北菜也就逐漸吸收各地菜系特色,集四方美味的特點,全國各地的人都在在湖北菜裡找到自己喜歡的味道。
  • 吃過這三道美食,才算來過武漢
    武漢濃濃的煙火氣隨著國慶長假的結束愈發熱烈,這座城市獨有的文化與特色,也將會在未來,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排骨藕湯解鄉愁 武漢煨湯是舌尖上的非遺美食再也沒有人比武漢人更愛這一鍋湯,也沒有任何地方,能做出比湖北人更地道更味美的蓮藕排骨湯。
  • 解密丨法國總理來漢吃的幾道菜,有何深意?
    長江日報記者塗為 攝從菜單上來看,並沒有我們武漢的特色美食。有網友稱,酒店附近就是戶部巷,怎麼沒讓總理嘗嘗鮮呢?湖北特色菜那麼多,招待法國總理為何選擇了這幾道菜?蒸菜,自然象徵著中法關係、法國和湖北之間的友誼蒸蒸日上。蠔油洪山菜薹——「金殿玉菜」待貴客
  • 招待閨蜜3菜1湯,都是地道的湖北菜,實惠又美味,網友:饞得流口水
    我們選擇了一個以煲湯為主的「蒼蠅餐館」,也稱為"街坊餐廳「,是隱藏在城市深處的小餐館, 主打特色為湖北菜。閨蜜三人點了3菜1湯, 蓮藕筒骨湯VS幹煸鱸魚VS臘肉炒豆絲VS清炒紅菜苔, 都是地地道道的湖北菜,共花了209元, 花錢不多,吃得很舒服,實惠又美味,發到朋友圈火了, 網友: 南方人無疑,饞得口水直流。一起來看看吧。
  • 永康人舌尖上的鄉愁是哪幾道菜? 「詩畫浙江·百縣千碗」——永康...
    永康人舌尖上的鄉愁是哪幾道菜?這道不起眼的家常土菜,代表著「五金工匠走四方,縣縣府府不離康」的歷史印記。上世紀80年代,在許碼頭一帶形成了永康灰鵝交易市場,每天運往全國各地的灰鵝都在10車以上。自此,永康灰鵝業的發展也成就了這道名菜。
  • 哪些湖北菜上了這場"世界級飯局"?
    所選菜品以及使用的原料都突出了湖北17個市州的特色,既有傳統名菜,又有創意新菜。有些菜屬於「故事菜餚」,背後或有傳說或有歷史,有些則是湖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等。比如武昌魚、武穴山藥、潛江小龍蝦、洪湖藕帶、房縣小花菇……都要登上大雅之堂。
  • 29道「湖北菜」亮相世界級宴會!這些家鄉菜,你吃過幾道?
    都說湖北人愛吃、好吃、會吃一種食材有上百種做法煎炸煮蒸湖北人做菜可是樣樣精通在這次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會上楚菜可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主菜19道,兼顧各地市州主食、甜點6道,突出地方特色水果4種,選用湖北名優特產這些都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湖北美食身為湖北人的你吃過幾道?
  • 「舌尖上的鄉愁」品餘干美食
    晉人張季鷹因洛陽城裡見秋風,思念家鄉的蓴菜羹與鱸魚膾,於是長嘆萬重:「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隨起身辭官歸故裡。而這些回家的「孩子」不也演繹了幹越版的蓴鱸之思嗎?他們不遠萬裡回鄉,只為酣暢淋漓地弄信江潮、吃開湖魚,單單這舌尖上的鄉愁就是古今一脈的。
  • 2018年「湖北·武漢美食饗宴」在臺北舉辦 湖北老鄉吃到地道家鄉菜
    &nbsp&nbsp&nbsp&nbsp荊楚網消息(記者郝菁通訊員馬寧)排骨藕湯、菜薹炒臘肉、熱乾麵、孝感米酒、沔陽三蒸等菜品被一一端上桌,300餘名在臺湖北老鄉共同品味家鄉味道。12月16日,2018年「湖北·武漢美食饗宴」在臺北市天成大飯店拉開序幕。
  • 29道「湖北菜」亮相世界級宴會!快看有沒有你家鄉的特色菜!
    咱們就來說道說道這次在湖北全球推介活動的冷餐會上,擔任總廚師長的是楚菜大師鄒志平。他為我們揭秘這場「世界級」的楚菜盛宴。鄒志平介紹,這次冷餐會對菜餚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菜品必須無刺、無骨、無核等等。整個冷餐會共有29道佳餚,包括19道主菜、6道點心主食、4道水果。魚米之鄉的美味盡在其中。
  • 29道「湖北菜」亮相世界級宴會!快看有沒有你的家鄉菜!
    都說湖北人愛吃、好吃、會吃一種食材有上百種做法煎炸煮蒸湖北人做菜可是樣樣精通
  • 這21道湖北菜,哪碗最入你的口?
    12月3日,2020年第三屆楚菜美食博覽會(以下簡稱「楚菜博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同步舉辦的楚菜產業發展大會上,《楚菜標準》正式發布,首批21道菜入選。據了解,湖北於2018年啟動了《楚菜標準》的編制工作。這份《標準》由湖北省商務廳提出,華中農業大學、盧永良技能大師工作室與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協會等單位共同編制,由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協會批准發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