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家地方法院的執行人員28日在防暴警察協助下,強制拆除了東京成田國際機場旁邊的兩座「釘子戶」建築。過去40多年中,數以千計示威者曾據守包括這兩座「團結小屋」在內的多座農民宅院,以抗議政府強徵土地。
示威者滿頭銀髮
28日7時30分左右,千葉縣地方法院八日市場支部執行人員準備拆除成田機場東側兩座「團結小屋」,大約30名滿頭銀髮的示威者試圖阻止他們(右圖,新華社/法新)。
一名執行人員宣布:「我們將開始執行法院決定,騰出這塊土地。」一名示威者用擴音器大聲抗議:「我們不會允許強制執行。」其他示威者拉起橫幅:「不許破壞團結小屋。」
只是,示威者顯得勢單力孤。將近100名防暴警察把他們攔開,執行人員進入四周拉起警戒線的宅院,拆除了這兩座木屋。
兩座「團結小屋」1971年建於一塊500平方米的土地上,總建築面積120平方米,屬於「三裡冢·芝山聯合空港反對同盟」派別之一「熱田派」。
成田機場位於千葉縣成田市三裡冢和芝山町。1966年,日本政府決定建設成田機場,以分擔東京羽田機場客流,卻沒有事先與當地農民及其他土地所有者充分協商。那時,日本沒有廣泛施行有償徵地。三裡冢和芝山町農民發起「反對同盟」,反對強制徵地。
曾引發抗議運動
隨著「反對同盟」持續抗爭,數以千計左翼活動人士、學生以至老人和婦女加入。日本社會黨、日本共產黨等左翼政黨也支持這場運動。「反對同盟」內部後來分化成「小川派」、「熱田派」、「北原派」等派別。
兩座遭強拆「團結小屋」所用土地,由現在土地所有者的已故父親1971年無償借給「熱田派」。一些「熱田派」成員1988年開始在那裡長期居住。
上世紀80年代成田機場擴建。機場運營商成田國際空港會社要收購「團結小屋」所在地塊。土地的所有者要求「熱田派」示威者交還土地,未果。2000年向法院起訴,2003年勝訴,但示威者拒絕搬出。2009年,土地所有者再次起訴「反對同盟」。
東京高等法院今年4月裁定:「住戶必須搬走。」但示威者依舊堅持不搬。千葉縣法院10月催促示威者搬離,限期一個月。而最終仍強制執行。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成田機場1978年開始運營前,「反對同盟」曾建起30多座「團結小屋」。隨著「反對同盟」運動漸漸平息,大多數「團結小屋」遭法院強制拆除,或者因土地所有者搬遷而湮沒……
年輕人已不關心
熱田派兩座「團結小屋」遭拆除後,成田機場內及周邊只剩下8座這類有人居住的「釘子戶」建築。其中一座先前迫使機場一條飛機滑行道改道。
上世紀70年代是「反對同盟」運動高潮,防暴警察與示威者時常衝突,後者用自製爆炸物還擊。至少三名警察和一名示威者死於衝突,數以百計示威者遭到逮捕。成田機場則成為「社會不滿情緒的宣洩」。
不過,面對政府態度強硬和成田機場投入使用等既成事實,「反對同盟」運動漸趨式微,除了1985年曾因反對機場擴建而與警方大規模衝突。時任首相村山富市1995年向「反對同盟」成員道歉後,這場運動基本偃旗息鼓。
法新社評述說,「團結小屋」28日遭拆除時,人數寥寥、上了年紀的那些示威者,恰是如今日本公眾尤其是年輕人「幾乎不關心這一問題」的寫照。
「反對同盟」運動讓「釘子戶」、政府以及機場均承受損失。「釘子戶」每天清晨至深夜飽受飛機起降噪音侵擾,政府關於機場建設的實際開支十倍於預算,機場建設以及後來擴建跑道均受影響……
除機場建設引發的抗爭,成田機場因距離東京遠而受批評。
成田機場距離東京市區68公裡,是世界上距離市區最遠的機場之一。從東京市區到那裡,乘快速列車需要將近一個小時,且票價較貴。
胡若愚(新華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