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幫菜大師胡麗妹:先要把人做好,菜才能做得好

2020-12-12 名廚

奉獻廚界近 60 年的京幫菜名廚,胡麗妹至今仍鍾情烹飪。

說到中國當今宗師級的女廚師,胡麗妹,絕對是中國烹飪史上一個重要的名字。

年近八十,身材嬌小,頭髮灰白,精神卻不見老態,說起話來節奏明快,記性奇佳,從廚逾 50 年,許久以前的事都仿佛昨日,細節交代得清清楚楚。看她硬朗的精神體魄,一生對廚藝未減的熱情,似乎永遠都能一直在灶上舉鍋揮鏟下去。

胡麗妹,上海人,顯赫的頭銜很多,最為人熟知的是京幫菜掌門。1960 年,她 19 歲,原想做幼兒園老師,適逢上海市招收一批女孩子做廚師,她便因緣際會進入上海國際飯店,向山東籍的京幫菜大師王殿臣學藝。當時或許誰也沒想到,一位上海姑娘,竟會成為京幫菜的接班人。

京幫菜名廚胡麗妹。圖片來源:大師小宴

貼心的假小子

王師傅本來不想收她為徒的,原因也合乎情理。那個年代,女性多半為家庭犧牲,師傅收男徒,三年成材;若收女徒,一結婚生子,往往前功盡棄。然而上面給了壓力,王殿臣只好勉為其難收了胡麗妹,問她家人可同意她從廚,她端正答道:「我媽說了,去了就跟師父好好學。師父,我不懂絕不裝懂,我恭恭敬敬虛心向你學習。」

既然收了徒,王殿臣也不藏私,手把手地教。胡麗妹個子小,鐵鍋拿不動,他就挑最小的一個給她,女孩用虎口使勁抓住鍋柄,練了半天胳臂都酸疼了,翻鍋還是不標準,王師傅便抓住胡麗妹的手,推出去、拉進來,一個動作一個動作,耐心地指導。

除了體型的限制,語言也不大通。胡麗妹說上海話,王師傅說山東話,兩人溝通,腔調、用詞不一樣,有時便如雞同鴨講。為了方便學習,胡麗妹於是 3 個月把山東話學會,因此在王殿臣心中留下好印象,常常向旁人誇讚:「俺那個徒弟貼心!」

但胡麗妹貼心可不只這樣。學徒時期,她的宿舍距離國際飯店 5 分鐘路程,她便每天提前 1 小時去上班,「去了把師父的下手活都幹完,抹布洗得乾乾淨淨,跟毛巾一樣,調料都加好,油都煉好,燒開水、吊湯這些都弄好,蔥姜都切好。」王師傅一來,看事前準備都做完了,便很滿意,「這樣他才有空教你啊!他要幹活,他哪有時間來教你啊?那我是感動他了,他就開始喜歡我這個徒弟了。」

其他同事的工作,她也搶著做。看見有人在拖地,便去把拖把搶過來,大喊:「你們家比較遠,我住這裡 5 分鐘就到了,我來!」勤快認真的態度,讓人都稱她為「假小子」,現在看來或許有些性別刻板印象,但在當時約莫就是欣賞她仿佛吃了許多勁量電池的活力。

不過年輕女孩難免有貪玩的時候。隔壁電影院的主管跟他們餐飲部經理要好,經常送他們電影票,「我們就會去看電影,不用錢的嘛!有一回我做那個罈子肉,估計兩個半小時可以啦,肉不會糊的,沒想到當時剛好整個廚房都不用煤氣,所以我那鍋肉火頭旺,就燒糊了。我還不知道,喜孜孜地跑回來,遇著師傅在廚房發脾氣啊,罵啊!」有了這回經驗,從此不敢再放著肉去看電影。

胡麗妹照顧家庭同樣用心,兒子劉洪也成為她的京菜傳人。圖片提供:澳門金沙度假區

家庭是支持事業的幸福港灣

王師傅曾經擔心胡麗妹像其他女孩子一樣,結了婚就以家庭為重,但她逐步證明私情不必然影響事業。當然那個年代的年輕女孩終究是要成家的,胡麗妹說起年少往事,有老一輩人的委婉,談戀愛說「談朋友」,講到當年與另一半相處的情況,又有滿滿上海姑娘的嗆辣。

「談朋友是不影響工作的,我都說好啦,我嫁得出去,你娶得到媳婦,別老來電話!以前那個條件沒有現在那麼發達,來個電話都要廣播,胡麗妹電話!胡麗妹電話!要呼 3 次。你說多難聽,整個酒店都知道我外面來電話,我就跟他說不要來電話,我休息班了也不會去跟你溜馬路,我工作辛苦,從早到晚,下班就要休息。我說最多跟你看個電影。」

這位不能給胡麗妹打電話的「朋友」,後來確實成為她事業上最強力的支柱,胡麗妹自言其實有些自私,極度熱愛的工作,必須要全心投入才能做好,其他事情都能捨去。「我有時候休息班,師傅要做燕窩,我就把兒子扔給他爸爸不管,上班去了。但是我跟他說,我的功勞你也有一半,他就高興,是不是呀?」

丈夫也是胡麗妹的第一個「徒弟」,她經常要加班,不能回家帶小孩,就教丈夫做菜,「燒個咕咾肉,小孩也喜歡吃,燒個酸辣湯,簡單的。就教他這些能夠對付的。」要在事業上做女強人,她還是想辦法與另一半配合,把家庭安頓好,先前嗆辣的上海姑娘這時口氣柔和了:「家庭是我幸福的港灣嘛,安護好了,回家團圓,第二天高高興興去上班。」

胡麗妹在廚房裡是因材施教的領導者,擅長以理服人。圖片來源:大師小宴

女總廚的因材施教

後來,胡麗妹在那個女性很難出頭的年代裡,正式接任上海國際飯店行政總廚,一執掌就是 30 年。面對以男性為主的員工,她自有一套管理辦法。

「管理他們的方式就是一對一,每個人的工作我都在牆上給他寫好了,這個地方清潔衛生你管,整個廚房的燈泡是你管,這排風罩上擦玻璃窗的是你管,有問題就扣獎金!一就一,不說二。有時候我沒管好,獎金就扣我的,不扣你們的。」

員工都佩服她講道理,又懂得體貼每個人的狀況。在那個還沒周休二日的年代,有些員工住得遠,胡麗妹便安排他們做早班,吃過午飯後就下班回家,完整休息一天後,隔天再安排他們做晚班,如此一來便等於是休息了兩日。

「每個人的工作情況、勞動態度,我都了如指掌。比如說你動作快,這一臉盆的肉絲切完了,你給我下班!他可來力啦,喳喳喳,切得又快又好。還有的,幹活不是磨磨蹭蹭,他就是慢動作,那我把慢動作的活給他做。」

她把下面的員工管理得服貼,對上她則無懼權威,一切以理為依歸。當時餐飲部經理要求胡麗妹收他兒子為徒,她一視同仁地教,經理卻認為胡麗妹教他兒子少,教其他徒弟多。有天經理在酒店裡宴客一桌,胡麗妹抓他兒子來討論菜色。

「我就叫他兒子來說,你看看這份菜單,哪個菜不會做的?每一道菜,都跟我講講,什麼口味、什麼顏色、什麼特點?他兒子叨叨講了,我說那今天這份菜就你燒。我在邊上看,我也不說話、不動手,你自己燒了哦!」

宴席開始後,胡麗妹編了個理由讓人把經理找進廚房來,要聽聽他的意見。

「我問,今天客人吃得怎麼樣?他說,唉挺好!大蝦味道做得很好!烏魚蛋酸辣正好!誰做的?你做的?我說,我怎麼好做的呢,你不是說我教你兒子少嗎?今天是你兒子做的!向你匯報啦!」

胡麗妹不僅以理服人,用計也機智過人。

胡麗妹去年受邀至澳門四季酒店與其子聯手烹調晚宴,席間向賓客說明京幫菜的菜式。圖片提供:澳門金沙度假區

京幫菜的雅致與品德

年少的 19 歲入行習藝,堅持到了 78 歲仍在烹飪,已然是這個菜系門派的大師。幾十年的資歷,被胡麗妹化約成淺淺的幾句心得,卻蘊藏無限深意。

做菜像做人一樣,先要把人做好,人做好了,菜才能做得好,這樣你的手藝才會提高。京幫菜講究品德,選料要精良,要精工細作,雖然原料樸實,但你製作的時候要做好,而且根據需要來做。例如老外,不吃帶骨頭、帶殼的,那你就做都能咽下去的。」

京幫菜涵蓋了官府菜、宮廷菜,以及老百姓的風味小吃菜,多年以來核心精神沒變,味道與形式則多少有些與時俱進。味道上,現在人吃得清淡,因此烹調不能太油膩;形式方面,宮廷宴會菜也受到了西方 fine dinig 的影響,胡麗妹稱之為「洋味中用」,過往一個大盤子上菜,現在上菜都是一人一份的,食用方便,造型也好。

而宮廷宴會菜,更是京幫菜的精髓。胡麗妹長長的職業生涯裡,多次為國家領導人、各國政要烹製國宴,說起宴會菜,口吻中隱隱透露著一股傲氣:「老百姓的菜當然不能跟宴會菜來比,那個菜叫『楞大粗』!比較粗糙,做得鹹一點、油水一點,我們這個不能楞大粗,要精細,不能太油膩,顏色要自然色彩,不能添加任何色素的。」

堅持傳統的同時,胡麗妹作為宗師級的前輩,也熱衷於創新。去年秋天她受邀至澳門金沙度假區的四季酒店,與自己的兒子劉洪、同時也是她的京菜傳人,聯手舉辦晚宴,一道道講究古法又觀念新穎的菜色,令在場賓客都十分盡興。

瑤柱烏魚錢。圖片提供:澳門金沙度假區

以「瑤柱烏魚錢」這道湯品來說,烏魚錢就是烏魚蛋,是經典的京菜湯品,「烏魚」是中國北方的說法,實則是南方人所知的墨魚。一般取雌墨魚的卵腺,拆成薄片來燴湯,添加香醋和胡椒粉,再經過勾芡,便是口味酸辣的羹湯。由於京幫菜的命名偏好貴氣,所以胡麗妹把它改稱為「烏魚錢」,又突發奇想在這道老菜中加入瑤柱,簡簡單單新增的元素,讓湯頭更為鮮美。

鳳尾雙拼蝦。圖片提供:澳門金沙度假區

白髮蒼蒼的胡麗妹還特別喜歡做造型奇趣的象形菜,「鳳尾雙拼蝦」這道菜構想來自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的「百鳥朝鳳」,胡麗妹拆解大蝦,再把它拼成一隻小鳥。也曾經做過受到日本客人歡迎的「長壽龜」,選用因降雪而表面凍得裂開的肥厚花菇,當作龜殼,冬筍切得圓圓的作龜身,胡蘿蔔、蝦米作腳和頭,胡麗妹說得口氣興奮,仿佛在廚房裡不是做菜,而是像小孩一樣在捏偶玩。

而在京幫菜傳統中,不得不捨棄的則是過往的「山珍海味」,鹿茸、熊掌以及魚翅等,皆因保育觀念而從菜單上消失。「還有像黑龍江的飛龍鳥也都不能吃了,那鳥燉出來的湯,清澈像白開水一樣,卻鮮得不得了。」飛龍鳥是生長在黑龍江的野生榛雞,在清朝時是被列為進貢皇室的珍品。胡麗妹說起這些再也不能料理的食材,倒有點像是許久不見老朋友那般懷念。作為廚師,必須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即使那意味著自己肩負的傳統,終將面臨失傳的一天。

澳門四季酒店晚宴上,胡麗妹與其子劉洪率領的「胡家班」團隊。圖片提供:澳門金沙度假區

當年若沒有從廚,胡麗妹可能就跟隨姊妹的腳步去做幼兒園老師,或是經人介紹去醫院做推拿師,本質都是照護、療愈他人的工作。進入廚房,烹煮食物好像也是一樣的道理啊?「是、是,我這個人的特點就是耐心,不怕麻煩。而且有點傻呼呼。」傻呼呼地進了廚房,熱愛這份事業幾十載,也是傻呼呼地。

番外篇:京菜大師的月子餐

胡麗妹平常的飲食也極為講究,愛吃魚蟹,也很懂得做細緻的素菜,連孫女的月子餐都是她親手條理。

第一周給孫女吃全素,用黃豆、香菇、胡蘿蔔、筍,熬製高湯當作雞湯飲,又炒素蛋賽螃蟹,補充蛋白質。第二周則是半葷素,京幫菜裡有炒木須肉,一個雞蛋、一兩肉絲,幾棵菠菜,幾朵黑木耳,葷的素的都有了,營養美味兼顧。第三個星期吃魚,第四個星期終於喝點雞湯,儘量去油,吃些雞胸肉,到下個月就開始吃海參,一天一個。

「我這個月子餐,吃得可比外面好多了,我就寶貝她嘛,讓她吃好一點。」胡大師的月子餐,連不是坐月子的人都想吃呢。

-end-

部分圖文數據引用自網絡,僅作信息分享與傳播,未涉及商業用途。

京幫菜大師胡麗妹與傳人劉洪,母子聯手烹製秋季御宴

相關焦點

  • 中國國寶級烹飪大師胡麗妹於澳門金沙 呈獻特色京幫菜養生御宴
    中國國寶級烹飪大師胡麗妹受邀來到澳門金沙度假區;一連四晚為「金宴」一席一傳奇名廚系列帶來獨具特色的京幫菜餚,讓賓客品嘗到驚豔味蕾的養生御宴。胡麗妹大師協助其子——劉洪大廚,採用最優質的食材,主理烹飪多款雅致菜式。饕客們共享用了九道高質量出品的料理,包括前菜京味海蜇、琥珀核桃、辣白菜;主菜蔥烤關東海參、香糟釀星斑肚,以及芫爆A5和牛等。
  • 中國國寶級烹飪大師胡麗妹 將 在澳門金沙度假區呈獻特色京幫菜
    2019年10月16日(大渝網)報導,中國烹飪大師胡麗妹將於10月17至20日期間在澳門四季酒店舉行一連四晚的尊貴晚宴,呈獻「金宴一席一傳奇 之 國寶級名廚御宴」。胡麗妹大師來自上海,是中國現代國寶級烹飪大師,被視為當代最優秀的習藝者之一。她19歲進入上海國際飯店,師從山東籍京幫菜大師王殿臣。經過40多年的刻苦鑽研,她致力於發展和創新京幫菜的製作,並因此得到了烹飪業界的認可。胡麗妹大師亦曾多次參與為鄧小平等中國國家領導人,以及美國前總統裡根、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前主席薩馬蘭奇和各國政要烹製國宴。
  • 中國國寶級烹飪大師胡麗妹 將 在澳門金沙度假區呈獻特色京幫菜
    2019年10月16日(大渝網)報導,中國烹飪大師胡麗妹將於10月17至20日期間在澳門四季酒店舉行一連四晚的尊貴晚宴,呈獻「金宴一席一傳奇 之 國寶級名廚御宴」。胡麗妹大師來自上海,是中國現代國寶級烹飪大師,被視為當代最優秀的習藝者之一。她19歲進入上海國際飯店,師從山東籍京幫菜大師王殿臣。經過40多年的刻苦鑽研,她致力於發展和創新京幫菜的製作,並因此得到了烹飪業界的認可。胡麗妹大師亦曾多次參與為鄧小平等中國國家領導人,以及美國前總統裡根、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前主席薩馬蘭奇和各國政要烹製國宴。
  • 本幫菜不是甜的!上海人摸摸自己的良心,媽媽做的菜放糖不要錢?
    ▲第一排正中,李伯榮大師,來自《舌尖2》截圖李伯榮大師曾上過《舌尖2》,毫無疑問的「上海本幫菜第一人」。能成為他的弟子,全上海有此殊榮的人寥寥無幾。陳師傅繼承李伯榮大師的衣缽,始終堅持做最傳統正宗的本幫菜。
  • 一家只有4張桌子的大牌餐廳——大師小宴
    因為「大師小宴®」可謂是中國最頂級的私宴餐廳,在那裡,每天都會由一位泰鬥級、國寶級御廚大師親自烹飪掌勺!  >57年  姜介福現年76歲國寶級粵菜大師從廚57年  盧兆祺現年75歲國寶級粵菜大師從廚57年  胡麗妹現年74歲國寶級京幫菜大師從廚
  • 江南好,最憶蘇幫菜
    (無論選料、烹飪還是擺盤,甚至就餐氣氛等等,蘇州菜就是比本幫菜講究得多)  近年來,在上海餐飲市場上本幫菜似乎滿血復活了,不僅下箸者眾多,還被列入上海市非遺名目,更有好事者,把它出現的時間大大推前,好像「先前曾經闊過」一樣。
  • 本幫菜經典草頭圈子,這家店做的居然要提前一個月預訂?
    上 海最 好 吃 的 6 道 肥 腸 料 理   肥腸這種東西,嫌棄它的人說它是下水,不乾淨,有臭味;可是愛它的人提起它必定是兩眼放光,甚至把是否喜愛肥腸定為判斷一個合格吃貨的標準。
  • 烹飪大師胡忠英:用五十年光陰,磨杭幫菜一劍
    一批杭幫名菜也由此誕生,西湖醋魚、龍井蝦仁、東坡肉等,至今經久不衰。有文化底蘊的菜品,才有生命力「一道名菜是由非常多的東西組合成的,包括歷史名人、選材標準、烹飪風味等等。餐飲也是文化,很多東西都要和文化嫁接起來,像東坡肉這道菜就非常有歷史故事。」
  • 蘇幫菜大師張子平:烹飪如練武,一通百通
    張子平:蘇幫菜十大宗師之一;蘇州市烹飪協會副秘書長;蘇幫菜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三代傳人。「蘇幫菜的歷史最早可以從吳越時期的燻魚說起」,擁有近五十年廚藝生涯的張子平大師向我們娓娓道來。歷史上最有名氣的蘇州廚師要數乾隆年間的張東官了,張東官原是蘇州織造普福家裡的一名廚役,尤擅織造官府菜。
  • 【煙雨同人】菜幫的誕生
    「鹽有鹽幫,乞有丐幫,我們烹飪做菜的自然有個菜幫。」「民以食為天,等天下珍饈盡入我手,還擔心這江湖上無我一席之地?」蘇念雪拍她的後腦勺:「把腿放下來。」十方集說書人處。「且說啊,這『菜幫』中人精通天下各大菜系,什麼江南蜀南,中原漠北,什麼山菜海菜,糕點小吃,就是當今皇帝,也點名要那菜幫幫主給自己做菜呢。」
  • 「臨江幫」曾是本幫菜棟梁 如今已斬獲區級非遺
    東方網5月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李家本幫菜一夜爆紅,除了精湛的技藝,子承父業的獨特現象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在這個選擇多樣化的時代裡,是什麼讓這家子安於在灶頭前辛苦揮勺?  記者了解到,除了家族影響,他們所在的本幫菜重鎮臨江村重視廚藝的獨特氛圍,也功不可沒。
  • 做年夜飯注意了,不想手忙腳亂,快速做出一桌菜,要學會這樣安排
    相信很多家庭都是這樣的,年夜飯由一個人負責,一桌子十幾個菜,必須要在晚飯的時候全部做好上桌。一個人在家做菜,不像酒店裡,有一群人打下手,每個步驟分工明確,買菜、洗菜、備菜、做菜都由不同的人完成,而大廚只需要做好最後一步就可以了。所以我們在家做年夜飯,或者招待客人的時候,通常都是一個人完成的,很可能就是做好做第二道菜的時候,第一道做好的菜就已經涼了。
  • 我用放了9天的蔬菜做晚餐,三口人兩個菜,連菜汁都沒剩下
    導讀:我用放了9天的蔬菜做晚餐,三口人兩個菜,連菜汁都沒剩下春節之後就沒出去過,這幾天,冰箱裡存儲的菜也在日日見下,不耐放的都先吃完了,今兒又翻翻冰箱,找出一把蒜苔,一把芹菜,掐了掐蒜苔還沒老,就是芹菜打蔫了,把葉子揪掉,莖放盆裡泡了泡,也挺實多了
  • 學做大師菜之黃金蝦球 | 向梁文軍大師致歉
    今天的文案第一件事就是向梁文軍大師致歉
  • 蘇州餐飲協會 蘇幫菜博物館攜國家級烹飪大師調研蘇一餐廳
    日前,蘇州餐飲協會、蘇幫菜博物館廚藝師委員會主要負責人等,前往蘇州工業園區李公堤畔安榭度假酒店蘇一餐廳調研時,對酒店負責人給予的評價。作為蘇州餐飲協會、蘇幫菜博物館在2019年首次對園區餐飲企業的調研活動,蘇州餐飲協會高度重視,會長、蘇幫菜博物館館長趙國明特地安排從廚55年,原南園賓館行政總廚,蘇幫菜博物館廚藝師委員會許應如、中烹協國家一級評委、中飯協名廚委蘇州執委、蘇幫菜博物館廚藝師委員會副主席宋亞民、崑山一醉集團行政總廚姜東剛等進行業內大專家參與並提出建議。
  • 「上海本幫菜第一人」去世 致敬大師回味本幫菜
    原標題:"上海本幫菜第一人"去世 致敬大師回味本幫菜   7月28日凌晨兩點,被譽為「上海本幫菜第一人」的李伯榮老先生在浦東仁濟醫院與世長辭,享年84歲。希望老先生一路走好,也感謝您為舌尖上的上海做出的貢獻。
  • 淮揚菜、楚菜、徽菜……十餘頂級烹飪大師揚州「鬥菜」
    ,十多位中國頂級烹飪大師受淮揚菜大師居長龍邀請,組團來揚「鬥菜」。中國意境菜第一人、北京大董烤鴨店董事長董振祥介紹,「我曾經在揚州學習過一段時間淮揚菜,現在大董的菜單當中,淮揚菜佔比達三分之一。」熱鍋、翻炒、調味……昨天的鼎和居內熱鬧非凡,鮑興製作的李鴻章雜燴湯、國宴臭鮭魚撈飯讓人垂涎欲滴,徐步榮的雪筍黃魚、洋蔥蟹肉盅,以及盧永良的蟹黃鮰魚肚、脆皮怡香鴨,同樣令人食指大動。
  • 午餐4個菜,熱乎鮮美全光碟,吃得好舒服
    這麼冷的天,吃東西可跟夏天不一樣,一定要多吃一些高能量的食物,才能抵禦外面的陣陣寒氣啊! 外甥來家吃飯 ,曬曬我家的午餐,冬瓜蒸肉丸、青椒炒豬肝、蘑菇炒荷蘭豆、棒菜燉排骨湯,有肉有菜又有湯,有葷有素營養全,熱乎乎,鮮美好吃真舒服,4個菜統統都光碟,戰鬥力一級棒啊!
  • 三林本幫菜
    李林根之子、李伯榮三林本幫菜傳人、國家級烹飪大師李伯榮,廣採博覽,大膽嘗試,中西南北,共冶一爐,在傳統的烹飪技法,燉、燜、煨、炊、燒、熗、煎基礎上,採用烙、烘、烤、灼、扒等其它烹飪手法,創新和發展了三林本幫菜。2008年三林本幫菜被列入浦東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糖醋排骨該如何做才好吃?掌握這幾點做好這道菜沒那麼難!
    哈嘍,各位吃貨朋友們大家好,糖醋排骨這道菜相信大部分小夥伴都是吃過的,這也是一道非常下飯的菜,但許多人都只是在餐館中才會點這道菜,如果真的要自己做,那他們肯定是頭腦放空的,而今天小編就來科普一下糖醋排骨的做法,只要掌握好這幾個步驟,就算你是新手那也同樣可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