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中醫與育兒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父母了解了「積食」這一問題。
其實大部分小孩都會容易出現積食,這是他們先天原因導致的,小兒脾常不足,所以我們會發現在餵養過程中,小孩最開始只是吃母乳,到6個月才慢慢添加輔食,輔食添加之後還有很多小孩表現出不耐受,甚至還需要喝深度水解奶粉,這都是脾胃功能低下的表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孩的脾胃功能也會慢慢變強,但沒有父母想的那麼快,有些父母在小孩1歲的時候查體,兒保大夫說,孩子現在什麼都能吃了,所以父母就讓孩子跟自己一起吃飯,這是非常錯誤的,所以也有很多小孩就是跟大人一起吃飯之後開始頻繁生病,這其實都是積食在作祟。
臉上這3個跡象,或是積食脾虛的信號,父母自查,但願你家娃沒有
臉部青色。小孩脾胃不調,積食脾虛時間久了會在臉部呈現青色,比較明顯的是額頭、鼻梁或太陽穴等部位出現青筋,若是孩子以前沒有,最近發現這些部位有青筋,則有可能是積食脾虛了,而且時間不短,父母應重視起來。
在調節脾胃的過程中,如果方法有效的話,也可以看到這些青筋顏色變淺。
臉頰發紅。孩子積食的時候,體內食物鬱熱,會出現臉頰發紅的表現,尤其在右側臉頰部位,如果發現孩子臉頰變紅,紅撲撲的,排出面霜過敏,室內溫度過高等因素,還要考慮是否是積食了。
門診裡很多小孩來的時候臉頰紅撲撲的,家長都以為是用的兒童面霜過敏了,怎麼也不會聯想到積食上。
面色萎黃。如果孩子面色萎黃了,說明積食脾虛已經非常嚴重了,貧血的孩子一般會有面色萎黃的表現,當孩子脾虛時,運化水谷精微的能力下降,導致吃進肚子裡的食物都不能吸收,孩子營養不良,就會面黃肌瘦,發育滯後。
對於孩子嬌嫩的脾胃來講,平時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像是一些寒涼的冰鎮食物,刺激的火鍋、烤串之類的食物,對脾胃會有比較大的刺激,導致積食進一步加重,那麼對於積食脾虛的小孩平時應該吃哪些食物呢?以下這三種就是不錯的選擇,常給孩子吃。
積食脾虛的娃,平時不妨常吃3種食物,也許積食能「繞道走」
柳果刺鋅。家裡有孩子的應該對柳果刺鋅都不算陌生,很多兒保大夫在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都會讓準備柳果刺鋅,能夠調節脾胃,緩解積食的,整體是在顧護脾胃的基礎上來解決積食的。
市面上關於消積導滯的選擇非常多,很多媽媽都不知道怎麼選,其實要看孩子的狀態,大部分消食的藥都比較寒涼,尤其是七星茶,保和口服液之類的,而柳果刺鋅比較溫和,不會傷到孩子脾胃,但它其中也添加了金銀花起到清熱解表的作用,所以它的作用是非常全面的,本來就是針對小兒研發的,所以寶媽可以放心給孩子喝。
山藥。如果孩子積食好了,寶媽一定要注意健脾,只有脾的功能好了,孩子吃的食物中的營養才能被吸收,山藥有健脾的作用,可以蒸著給孩子吃,若是小孩存在脾陰不足的情況,可以把山藥換成淮山煮粥給孩子喝,淮山補脾陰非常有效,而且溫和,適合孩子。
小米。脾與胃其實是一體,但孩子脾虛時,肯定還會出現胃強,胃火大等問題,不可只健脾而不管胃,小米是非常合適的養胃食材,平時煲小米粥給孩子喝就可以,也可以搭配上文提到的淮山,和小米一起搭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