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電影《地雷戰》,楊雅琴葛存壯去世,民兵隊長玉蘭飾演者健在

2021-01-19 娛文娛視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42)——《地雷戰》】

No.1

9月18日,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89周年紀念日。戰爭的硝煙雖早已遠去,但歷史卻不容忘記。作為後人,我們應該勿忘國恥,緬懷先烈,砥礪前行,捍衛和平!

在這樣的日子裡,娛文娛視想起了一首老電影插曲:「民兵都是英雄漢,不怕艱苦不怕難。打日本,保家鄉,地雷是咱好夥伴。沒有鐵雷造石雷呀,沒有炸藥自己碾呀,滿山石頭開了花,炸得那鬼子心膽寒!」

不知您還記得不記得這首老歌?這是電影《地雷戰》插曲《民兵都是英雄漢》。伴隨著男女生小合唱那親切的歌聲,電影裡精彩的片段歷歷在目,炸得日偽軍鬼哭狼嚎的鏡頭讓人解恨。

作為一部軍事教學片,《地雷戰》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執導,白大均、張長瑞、吳健海、楊雅琴、魯在蘊主演,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根據地八路軍和趙家莊民兵運用地雷戰術,殲滅進犯日軍,取得反掃蕩勝利的故事。1962年12月上映。

影片取材於山東海陽縣人民群眾用自製的土炸藥製造地雷抗擊日寇的真實戰例。主人公趙虎的原型,是當年的抗日英雄于化虎。該片曾獲得1974年維也納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No.2

由於《地雷戰》反映的是山東的戰鬥故事,在山東海陽趙疃村拍攝,所以演員大多出自濟南軍區政治部前衛話劇團。

白大均飾演了男一號、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他是一個聰明人,能夠充分吸納群眾智慧,反覆改進造雷技術,比如為了研製頭髮絲地雷,他甚至強行讓女民兵玉蘭給了他幾根頭髮,以至造成了玉蘭的誤會。

張長瑞飾演了區武委會雷主任。他既有較強的原則性,又通情達理,和趙虎集合群眾智慧,想出了許多應對日軍的策略。表演大方穩重,真實可信。

吳健海飾演的石大爺和八路軍一起巧擺地雷陣。電影中他和鄉親們一起引誘敵人進入地雷陣的一場戲,現在想來還驚心動魄。,當群眾蹬著踏板的時候,地雷卻在敵人群裡爆炸。

魯在蘊飾演的玉蘭是民兵隊長,她紡紗織布、做軍鞋、運給養,帶領青婦隊隊員埋地雷,是一把好手。

楊雅琴飾演了田嫂,與趙虎、玉蘭等一起,在村口、大道、溝口、田邊等各個地方埋下地雷,讓敵人陷入了天羅地網般的地雷陣。其實,當時楊雅琴本不是演員,而是服裝管理員,但她濃眉大眼,頗有英氣,所以導演選中了她。那一年,她只有18歲。

No.3

反派人物方面,董元夫飾演了鬼子頭目中野。他帶領大批人馬偷襲趙家莊,但依然中了民兵的招。趙虎等人用真假雷、子母雷、碎石雷等,把鬼子炸得魂飛魄散,中野也受了傷。

牟長令飾演的漢奸隊長乘聯防民兵夜間搶收的機會,偷偷奔襲趙家莊,擄走一部分村民。他們讓被捕村民走在「掃蕩」隊伍前邊。八路軍和民兵決定將計就計……

隋鴻祺飾演的渡邊偷回地雷回去研究,但民兵為了對付他們偷雷,專門設計了可以延期爆炸的土化學雷。後來渡邊好不容易把地雷偷回去,正要準備研究的時候,被地雷活活炸死。

然而,畢竟從電影上映到現在已過去了58年,當年的導演、演員大多都已去世,如導演唐英奇、徐達、吳健海,演員白大鈞、張長瑞、楊雅琴、隋鴻祺等都已去世。

尤其是飾演田嫂,後來又主演了《苦菜花》《偵察兵》《第二個春天》《青春似火》《蒙根花》《我的十個同學》《漩渦裡的歌》《西子姑娘》等電影的楊雅琴,後來婚姻不幸,常手不離煙,最終憂鬱成疾。1997年9月29日,因患癌症去世,年僅53歲。

而飾演民兵隊長玉蘭的著名表演藝術家魯在蘊1980年從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調入浙江話劇團,曾出演過電影《地雷戰》《何處不風流》《自梳》《獄中麗人》《吳越錢王》等。目前還健在。

向為《地雷戰》做出貢獻的藝術家們致敬!祝魯在蘊等健在的藝術家健康長壽!

【喜歡老電影、老影人的朋友,這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者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曾經的美好時光。請記得關注「娛文娛視」我們這個小家,美文會及時發送到您的手機上,幸運會時時縈繞在您的身旁!】

相關焦點

  • 電影《地雷戰》:中野、漢奸隊長、渡邊,誰最難忘?
    提起革命老電影《地雷戰》,大家都會想起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民兵都是英雄漢,不怕艱苦不怕難,打日本,保家鄉,地雷是咱好夥伴。 沒有鐵雷造石雷,沒有炸藥自己碾呀,滿山石頭開了花,炸得鬼子心膽寒」,伴隨著親切的歌聲電影裡精彩的片段歷歷在目。
  • 紅色經典電影《地雷戰》——抗戰影視劇鼻祖
    紅色經典電影《地雷戰》,我們60、70 甚至80後都很熟悉,它和《地道戰》堪稱抗日影視劇的鼻祖。影片中印象最深的兩個人物趙虎和玉蘭的原型,就是抗日老英雄于化虎和孫玉敏。《地雷戰》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我國山東省海陽縣人民群眾,各村民兵聯防運用自製的土炸藥製造地雷抗擊日本鬼子,取得反掃蕩勝利的故事。該片是一部以軍事教學為主的影片,從電影藝術的角度來說雖然有些欠缺,但從歷史資料性的角度來說是有很高的價值。
  • 憑《苦菜花》中「娟子」走紅的楊雅琴,那雙美麗的大眼睛,讓人記憶...
    楊雅琴1944年7月1日出生於山東濟南,1959年考入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
  • 奧特曼防衛隊的隊長是高危職業,多位隊長的飾演者都已經遺憾去世
    因為拍攝成本等諸多原因,如今圓谷已經取消了奧特曼防衛隊的設置了,可是在那之前,奧特曼系列除了誕生了眾多的奧特曼之外,還有25支奧特曼防衛隊,其中每一支戰鬥都有一位或者好幾位的隊長。奧特曼防衛隊的隊長是高危職業,多位隊長的飾演者都已經遺憾去世,其中更是包括佐菲的人間體。
  • 地雷戰的威力有多大?民兵用一個大西瓜,打退20多個日軍!
    抗日戰爭時期,華北軍民的地雷戰,令日軍聞風喪膽。1942年,日軍開始秋季大「掃蕩」,用所謂「鐵壁合圍」的戰術包圍了八路軍平北根據地。日軍駐紮在龍赤聯合縣七區向陽村的東山上。為了圍困敵人,八路軍小股部隊在山上吸引敵人,民兵則在山下各村活動,打擊下山取水的敵人。在水井旁,上下山的路上,民兵都埋設了地雷,嚇得敵人龜縮在山上,好幾天不敢下山。好幾次,日軍冒險下山,取一次水,就要死傷好幾個士兵,要付出很高的代價。
  • 《山間鈴響馬幫來》:于洋孫景路主演,多數人去世,唯有他倆健在
    牛犇飾演了邊民密烏,在電影中,他熱情好客,笑容極具感染力。No.3方伯飾演的敵王司令狂傲自大,帶領他的匪兵們欲搶劫馬幫,卻被邊防軍擊潰。程之飾演了敵隊長畢根,他化裝成瑤人模樣,偷過界河混進苗寨,但最終,其行為是徒勞的。
  • 《愛迪奧特曼》大山隊長的演員因肺癌去世,昭和七大隊長只剩2人
    如今對於奧迷而言,2019年11月11日15時23分是一個非常沉痛的日子,因為在《愛迪奧特曼》裡飾演大山隊長的演員中山仁先生因肺癌去世,享年77歲。中山仁先生飾演的是大山一樹隊長,他是一個非常沉著冷靜的人,相對於桐山薰隊長和加藤勝一郎隊長,大山一樹隊長顯得很嚴肅,而且在《愛迪奧特曼》裡,大山隊長很少會笑。在愛迪奧特曼的結局裡,大山隊長發現了矢的猛和星涼子其實都是奧特曼,大山隊長猛然驚覺自己長期以來太過依賴愛迪奧特曼了,於是在結局裡他沒有依靠愛迪奧特曼的力量就率領UGM打敗了怪獸。
  • 阿蒙:莊稼漢武裝起來千百萬——晉察冀民兵小記
    老電影《地道戰》、《地雷戰》真實的再現了中共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民兵機智靈活的打擊日寇的史實。 抗戰初期八路剛到平山地區時,農民還穿著明朝的服飾,在民國二十年才知道是民國,連清朝都不知道;在花盆村問農村婦女是什麼國,一個農村婦女回答:「花盆國。」在場的其他婦女沒有反駁的,她們心下也深以為是。中共如何將一群不知道國家、民族為何物的莊稼漢變為英勇無畏的戰士呢?
  • 文革影片怕衝淡主題 刪減民兵調情畫面
    核心提示::「老三戰」是三部電影,也就是《南徵北戰》《地道戰》和《地雷戰》的統稱,從文革爆發的1966年到1970年代的前期,在中國影壇上一度除了八部樣板戲的電影之外,就只放映這三部國產故事片,其實,這三部電影並非文革產物,它們分別拍攝於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期,作為民兵教學片,《地道戰》和《地雷戰》曾經在各地廣為放映
  • 重訪地雷戰故鄉海陽:地雷巧布破敵膽 嘗新試新寫新篇
    「鬼子少了咱就幹,鬼子多了咱就轉,躲在暗地打冷槍,埋好地雷遠遠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個人影也看不見。」當年日寇入侵,山河危難,海陽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發起地雷戰,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7月,記者踏上地雷戰的故鄉海陽市,追憶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探尋地雷戰精神的時代意義。
  • 參觀地雷戰紀念館
    《地雷戰》曾經風靡神州大地,給幾代中國人留下過印象深刻的紅色記憶,它與《地道戰》一起並稱為抗日戰爭的姊妹篇,曾經有一位外國軍事代表團在訪問時問道,什麼是地雷戰?陪同的一位將軍驕傲地告訴他,地雷戰就是,今天,我來到了地雷戰紀念館
  • 「土地雷」嚇破敵膽 「地雷陣」重創日寇
    地雷戰是八路軍和民兵經常運用的戰術,又因電影《地雷戰》而廣為人知。在敵後抗戰中,根據地最初所用地雷多為兵工廠專門製造,配發給主力部隊,雖然威力大,但數量偏少,一般用於重要戰鬥。1941年以後,八路軍開始大力推廣地雷戰,普及各種簡易地雷的製造和使用方法,使地雷戰的「門檻」迅速降低,八路軍還特意下發《地雷製造使用法》《各種地雷觸發裝置法》等小冊子,指導開展地雷戰。1941年夏秋季,華北各根據地發起轟轟烈烈的地雷戰運動,一時間 「村村會造雷、戶戶有地雷」,湧現出一大批「爆炸英雄」。
  • 老電影《地雷戰》,取材於膠東的抗日故事,真實事件更加驚險刺激
    幾天後,宮愚公得知敵人次日出動,由於這次日偽軍人數眾多,宮愚公、羅平等領導同志決定組織縣大隊、縣武工隊、九區中隊和馬渠、龍池、白塔等村的民兵,準備聯合打擊敵人。當晚,縣大隊一連埋伏在龍池村南門裡,其餘兵力部署在白塔村一帶,選擇有利地形設下埋伏,對外封鎖消息。
  • 《地雷戰》原型地在焦作這個村
    大河網訊(記者 王輝 通訊員 李曉軍 杜錚)埋地雷,炸鬼子,電影《地雷戰》的原型地就是這個村;鬧革命,上前線,在解放戰爭中,這個村的8位女民兵留下了太行八英的佳話。  這個村就是焦作市有名的「紅色村莊」——中站區龍翔街道趙莊村。
  • 乾柴峪村地雷陣顯神威
    青少年的他聰敏好學,抗日積極, 15歲那年(1942年)就當上了青年報國隊隊長。他參加過遷青平聯合縣二區武裝委員會(主任朱玉春)開辦的地雷製造培訓班,能親手製作殺傷力極強的踩踏雷和拉火雷。據老人說,造地雷是一件又危險又有趣的事,他幾乎入了迷。所需的鑄鐵外殼、雷管、壞水、炸藥等關鍵材料,都要到楊河峪去領。
  • 12月11號海陽地雷戰+海陽白黃瓜西紅柿種植基地品嘗參觀
    12月11號海陽地雷戰+海陽白黃瓜西紅柿種植基地品嘗參觀地雷戰作為抗日戰爭時期海陽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以其無與倫比的創造性,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以弱勝強、以土敗洋的奇蹟,為奪取抗戰全面勝利做出了積極貢獻。
  • 大名史話——堅守萬堤渡口的一支民兵武工隊
    (地址在威縣七級)回縣後和趙正光(政工部長)同志一起於十二月初,在邊村開辦了民兵骨幹軍訓班。學員計有:邊村的張善養、張文超,於旺莊的張運身,東海子的崔鈞,儒家寨的成汝河等五十餘人,開展了步槍射擊、地雷爆破、以及出擊、阻擊等野外軍事演習和一些軍事基本訓練。在練兵期間,國民黨頑軍進犯我解放區的消息不斷傳來。
  • 難忘老電影《平原遊擊隊》吳有貴,長影好演員,卻不幸因車禍離世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226)——吳必克】No.1大家知道,我國有北影廠、上影廠、長影廠、八一廠等幾大電影製片廠,總體來看,與其他幾大電影廠的演員相比,長影廠的許多老演員知名度相對差一些,如李頡、吳必克、李萌、郭綺、蘇芸、邵萬林、劉漢璞、朱德承、賀汝瑜、孟憲英、張百爽、趙文瑜等,即便曾獲得「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的李亞林、張圓、龐學勤、金迪,知名度也不是非常高
  • 24位濟南籍電影名人及其代表作品
    楊雅琴 楊雅琴(1944.7.18——1997.9.29),山東濟南人,回族。楊雅琴先後就讀於濟南鐵路第四小學和濟南回民中學。1959年,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招考演員,16歲的楊雅琴陪著同學去考試,別人沒考上,導演偏偏看中了她。在前衛話劇團期間,楊雅琴參加拍攝了影片《地雷戰》。這部電影中的女民兵田嫂便成了她的第一個銀幕角色。
  • 海魂、紅色娘子軍、紅旗譜、地雷戰、舞臺姐妹、烈火中永生
    《趙一曼》長春電影製片廠1950年攝製,導演: 沙蒙,主演:石聯星、張平、張瑩。《白毛女》東北電影製片廠1951年出品,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陳強、胡朋、張守維、李百萬、李壬林等主演。《翠崗紅旗》上海電影製片廠1951年出品,張駿祥執導,於藍、張伐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