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加快發展國際金融業務 推進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

2020-12-12 廈門網

  引導金融機構

  對接重點項目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宗滿意 林露虹 實習生劉冰瑩 通訊員林曉龍)目前,我市正在著力引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廈設立區域性總部、分支機構等,不斷擴大廈門的金融輻射力。引導金融機構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建設項目,發展押匯、保理、保函、訂單融資、買方信貸、賣方信貸等各類貿易融資產品,為經貿往來提供融資便利。

  金融機構也在積極改善外匯管理服務,爭取外匯試點政策,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規模,推動跨境人民幣投融資業務發展。

  此外,我市還不斷推進離岸金融業務發展,支持開展離岸銀行、證券、保險等業務合作,鼓勵保險機構開展「一帶一路」海外投資保險和境外工程項目保險。

  廈門已成為連接「陸絲」與「海絲」的重要樞紐城市。(本報記者王火炎攝)

  自19世紀中葉開埠以來,隨著對外貿易僑匯湧入和財富積累,廈門逐步成為輻射華南及東南亞區域的金融中心。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廈門處於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成為連接「陸絲」與「海絲」的重要樞紐城市,金融業也與實體經濟配套,積極「引進來」和「走出去」,呈現區域化、兩岸化和國際化發展趨勢,國際金融業務不斷拓展。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廈門高新企業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成為「一帶一路」上的創新源。7月底,我市還設立了「一帶一路」創業加速器,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廈門,正在加快融入全球網絡、推進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

  金融機構

  融入全球網絡

  我市已有外資銀行總行1家,分行及代表處15家

  走出去方面,廈門國際銀行作為國內首家中外合資銀行,是目前國內唯一在境外設有子行的城市商業銀行。目前廈門國際銀行在澳門設有子行澳門國際銀行,在境外擁有15家分支機構。2017年,廈門國際銀行成功赴港收購香港集友銀行,聯結港澳優勢更加凸顯。廈門法人期貨公司瑞達期貨、國貿期貨分別在香港收購、設立了期貨類子公司。

  在引進來方面,廈門歷來是外資金融機構的聚集地,是海西地區外資銀行機構最多的城市,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外資銀行總行1家,分行及代表處15家。今年3月,菲律賓首都銀行廈門分行開業,進一步加強廈菲金融業務聯繫。

  向「一帶一路」拓展市場

  眾多廈門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挖掘商機,廈門金融機構也不斷向「一帶一路」拓展市場

  地處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眾多廈門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挖掘商機。在此過程中,廈門的金融機構也不斷向「一帶一路」拓展市場。

  國家開發銀行廈門分行獲總行授權管理印尼、東帝汶等國家授信項目,為印尼製造、電力、交通、金融、採礦行業項目發放境外外幣貸款101.52億美元,發放境外人民幣貸款73.43億元,「一帶一路」貸款發放量系統內排名第三。招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四家中資銀行均在廈設立離岸銀行業務中心,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際金融業務。例如,截至2018年6月末,進出口銀行廈門分行「一帶一路」業務餘額約36.62億元人民幣。其中,經貿合作業務餘額31.49億元人民幣,佔比85.99%;產業投資餘額2.66億元,佔比7.26%;服務業業務餘額2.47億元,佔比6.74%。該行「一帶一路」業務主要涉及新加坡、印尼、蒙古等國家。

  截至目前,跨海峽人民幣代理清算群從臺灣拓展到「海絲」沿線16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開設76對人民幣代理清算帳戶。

  我市首創「一帶一路」創業加速器

  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務、企業加速培訓課程及與風投機構對接的機會

  圖為「一帶一路」創業加速器開營儀式。(廈門「一帶一路」創業加速器供圖)

  7月底,廈門「一帶一路」創業加速器正式運營,六位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創業者成為首批成員。廈門「一帶一路」創業加速器負責人姚錦程將此形象地比作「一帶一路東遊記」,「在加速器『加速』的過程就是『取經』,畢業後,創業者將回到各自國家,把收穫的技術、模式、資本輸出到當地。」據悉,這種離岸加速器的模式在業內尚屬首創。

  設立「一帶一路」創業加速器,是我市融入全球網絡,推進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的一大探索。據悉,從加速器畢業的項目,將在廈門本地建立研發、運營團隊和全球總部,助力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建設。

  廈門「一帶一路」創業加速器由愛特眾創聯合廈門軟體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姚錦程介紹說,廈門「一帶一路」創業加速器計劃每年舉辦兩期,每期四個月,每期目標「加速」20個項目。廈門將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創業者廣發「英雄帖」,每個進入該加速器的國際創業公司和團隊都可以獲得一站式落地服務、企業加速培訓課程以及與我國風險投資機構對接的機會。

  除了推進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我市還積極推動創新模式和創新資本「引進來」和「走出去」,同「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展開創新合作,推動建設「一帶一路」創新共同體。我市建設中以協同創新中心,聚焦優勢資源,圍繞以色列領先科學技術展示、成果轉化、離岸孵化、基金投資、海外併購、商務服務等功能,打造技術供需對接、技術本地化再研發、創新資本對接、龍頭企業關鍵技術引進和創新公共服務五大平臺。

  該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形成貫通前、中、後的創新協作對接模式,以股權投資為紐帶,為國內近百家龍頭企業提供精準專業的服務。目前,已與200多家以色列頂級科技企業及創新機構籤訂夥伴協議,擁有400多項可在中國轉移轉化的合作項目,累計孵化近100個中以合作項目。

  項目介紹

  首都銀行廈門分行

  推動「一帶一路」項目

  首都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簡稱「首行中國」)的投資人為菲律賓的首都銀行及信託有限公司(簡稱「首行集團」)。2017年,該行被我國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在菲律賓的主要承辦銀行,並且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籤署的戰略框架合作協議被列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首行集團及首行中國致力於推動「一帶一路」項目,為項目建設提供金融支持,進一步發揮其在東南亞地區金融業多元化、專業化的優勢。

  今年3月16日,首行中國廈門分行正式開業,同步掛牌「首都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一帶一路產品研究中心」。

  進出口銀行廈門分行

  推動對外經貿合作

  作為長期致力於推動對外經貿合作的政策性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紮實推進相關工作,爭做「一帶一路」金融支持先行者。廈門分行積極參與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促進廈門「一帶一路」支點作用更加突出。

  國開行廈門分行

  助力國際經貿交流

  國家開發銀行廈門分行作為國家開發銀行所有分支行中唯一一家境外業務佔比超過境內業務的分行,以金融合作助力國際經貿交流,為服務「一帶一路」與中資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撐。

  多年來,該行先後支持了位於印尼的青山工業園項目、印尼金光集團200萬噸紙漿廠項目以及印尼雅萬高速鐵路項目等一帶一路重點項目。

  目前,國家開發銀行廈門分行的境外業務佔全行業務比重為56%,是國家開發銀行各分行中唯一一家境外業務體量超過境內的分支機構。

  精彩點擊

  廈企走出去

  成「一帶一路」創新源

  廈門美亞柏科公司長期致力於拓展海外安防技術領域合作,重點向中亞、東南亞等國際市場推廣電子數據取證產品、人才培養。

  羅普特(廈門)科技集團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展開合作,將自主研發的25公裡超遠程監控系統、警用車輛綜合執法系統、360度全景雲臺等運用到當地的安全建設工作中。

  唯你網針對海外市場推出的智能財稅服務產品,目前已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布局,獲得當地市場的關注和好評。

  廈企視誠科技借力「一帶一路」開拓東歐市場,俄羅斯、波蘭、斯洛伐克等國家業務近年增長明顯,視誠也是俄羅斯世界盃視音頻處理設備的供應商之一。

  創業人物

  加拿大華裔小夥BaiLon Mo

  背包客經歷

  成為創業靈感

  創業經歷:BaiLon Mo的創業項目「TATTLE」,在旅客和當地人之間搭建一個旅遊平臺,已在加拿大溫哥華落地實施。

  來自加拿大的華裔小夥BaiLon Mo在創業之前曾做過多年的背包客,善於快速融入在地生活。他的創業項目「TATTLE」正與當地遊有關,他的想法是:「在旅客和當地人之間搭建一個平臺,當地人可以在平臺上發布自己設計的當地遊『體驗包』產品供旅客選擇,在平臺上完成對接後,兩個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一塊體驗本土、地道的旅程。」

  BaiLon Mo說,他希望藉助在廈門「一帶一路」創業加速器學習的機會,吸收中國創新創業理念,同時也了解中國旅遊市場。

  「80後」香港媽媽馮德怡:

  更好地開拓內地市場

  創業經歷:馮德怡創辦的Shop Easy是香港最早提供個人全球網購的跨境集運物流運營商,如今已發展為自營轉運物流服務的全球購物社交平臺,擁有會員9萬人。

  披肩長發,甜美的笑容,來自香港的「80後」馮德怡有兩個身份——創業者和三個孩子的媽媽。

  「我這周末就要趕回香港,然後周一再趕過來。」馮德怡的拼勁好似「媽媽超人」,而促使她「打飛的」學習的原因是,「加速器聚集了優質的資源,希望在加速器的幫助下,開設社交型代購平臺,更好地開拓內地市場。」

  馮德怡創辦的Shop Easy是香港最早提供個人全球網購的跨境集運物流運營商。今年5月,馮德怡參加在廈舉行的「一帶一路」創新大會創新大賽路演,憑藉優異的表現進入「一帶一路」創業加速器學院學員名單。

  在了解了馮德怡的創業內容和目標後,「一帶一路」創業加速器的導師為她提煉優勢,並制定了清晰的學習計劃:「項目可以和目前內地熱門的微信小程序相結合,一方面保留項目的原始特色,另一方面在原有基礎上做一些在地結合以便更好地推廣」。

  「一帶一路」創業加速器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接下來將和馮德怡一塊在廈門成立合資公司,在這過程中,還將為馮德怡提供財務、法務方面的培訓,與此同時,加速器將為馮德怡連結內地資源,幫助其在內地市場站得更穩、走得更遠。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發力離岸創新創業 破解人才短缺瓶頸
    而海南人才短缺狀況,無疑制約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突破人才短缺瓶頸,就要更新用人觀念,不斷創新引才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指出,支持「設立海南國際離岸創新創業示範區」,為海南招才引智提供了新的方向。
  • 陸家嘴打造金融"創業街區" 有望成為離岸創業首批試點
    東方網7月8日消息:聚焦於新興金融產業,陸家嘴金融城首個「創業街區」昨天啟動,有望成為上海自貿區海外人才離岸創業基地的首批試點,為有在滬創業需求的海外人才打造創新要素齊全的創業生態集群。  眼下,浦東正在探索建立上海自貿區海外人才離岸創業基地,依託市場化力量,在國際創新創業要素集聚的區域,打造服務外籍人士在滬離岸創業的一站式平臺。
  • ...離岸國際貿易創新試點見成效 新型離岸貿易業務47筆,合計9.21億...
    在洋浦經濟開發區開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創新試點,是省裡賦予洋浦的3項先行先試自貿港政策之一。截至目前,洋浦已完成新型離岸貿易業務47筆,合計9.21億美元。這是海南日報記者近日從洋浦經濟發展局獲悉的。洋浦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趙洋明介紹,洋浦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和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在開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 在岸/離岸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為何金融和科技兩手抓
    新任務: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今年2月14日,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上海市政府共同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圍繞推進臨港新片區金融先行先試、加快上海金融業對外開放以及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出了多項政策,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按下了
  • 連茂君調研「十四五」規劃人才和創新創業工作
    ■ 要廣泛集聚創新人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構築集聚國內外優秀人才的科研創新高地。  ■ 要推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金融鏈「四鏈」深度融合,全力推動創新成果本地轉化,打造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全面構建發展新優勢。
  • 2020廈門金融科技創新推進會明日將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酒店舉行...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呂洋 通訊員 陳晞 圖/市金融監管局提供(除署名外))記者從人民銀行廈門市中心支行、市金融監管局獲悉,明日,2020廈門金融科技創新推進會將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酒店舉行,屆時來自全國的金融科技精英將齊聚鷺島,共話金融科技發展新藍圖,為廈門打造金融科技之城建言獻策。
  • 在青設立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最高可獲兩千萬元獎補
    同時,對創新類基地給予最高2000萬元獎補,對創業類基地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補。14日,青島市制定《青島市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提出重點引進青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外籍以及具有海外背景的中國籍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
  • 廈門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充分利用廈門會計教育資源優勢發展會計培訓基地,加快培養一批熟悉國際通行規則的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為我市企業和資本「走出去」提供境外投融資、跨境稅務籌劃、海外工程造價和跨國整合諮詢等服務。推廣會計和諮詢服務外包,鼓勵發展財務外包業務,推動會計諮詢企業向品牌化、國際化發展。以對臺會計合作與交流基地為平臺,促進兩岸會計合作與交流。鼓勵廈門會計師事務所提升審計、諮詢業務的國際覆蓋能力和水平。
  • 洋浦新型離岸國際貿易創新試點見成效
    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是隨跨國公司業務發展演化而來的一種新貿易模式,投資人的公司註冊在離岸法區,但投資人不用親臨當地,其業務運作可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直接開展。在洋浦經濟開發區開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創新試點,是省裡賦予洋浦的3項先行先試自貿港政策之一。截至目前,洋浦已完成新型離岸貿易業務47筆,合計9.21億美元。
  • 國務院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
    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創新創業提供便利。積極引導僑資僑智參與創新創業,支持建設華僑華人創新創業基地和華僑大數據中心。探索國際柔性引才機制,持續推進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啟動少數民族地區創新創業專項行動,支持西藏、新疆等地區創新創業加快發展。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將有創業意願和培訓需求的勞動者全部納入培訓範圍。
  • 2020中國·濰坊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成功舉辦
    為深入實施「人才興濰」行動,吸引更多海內外優秀人才來濰創新創業,加快培育產業發展新優勢,12月13日至14日,2020中國·濰坊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富華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24名人選在決賽中脫穎而出,榮獲一、二、三等獎。14日上午,大賽頒獎儀式舉行,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國偉出席並致辭。
  • ...等八部門關於印發《上海市推動服務外包加快轉型升級的實施方案...
    一、發展目標   貫徹落實貿易高質量發展戰略,以數位技術為支撐,加快推動服務外包數位化、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轉型升級,推進離岸和在岸業務協調發展,積極完善功能,推動總部集聚,提升輻射長三角、服務全球的能力。
  • 《關於以「五個重要」為統領加快臨港新片區建設的行動方案...
    2019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下簡稱臨港新片區)要進行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努力成為集聚海內外人才開展國際創新協同的重要基地、統籌發展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通道
  • 上海自貿區應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助推器
    5.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一定要積極做強、做大保險業務。我們分析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歷程,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歷程,實際上也是香港國際保險中心的發展歷程,二者高度同步且相互促進和激勵。
  • 2016廈門工博會開幕:兩岸創新創業 廈門大有可為
    本屆海峽兩岸經貿論壇,主題為「新動力——兩岸創新創業合作」,聚焦促進兩岸青年創新創業。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市長裴金佳致辭。  陳德銘說,兩岸經貿合作向來是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改革開放30多年來,大陸的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為兩岸經貿合作提供了堅實的腹地和有力的支撐。
  • 張春:資本帳戶開放的本幣跨境支付模式和上海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
    03在岸市場的建設和離岸市場的建設有很大的互補性和協調效益,這些協調效益可以體現在外資企業、境外投資者和人才的引進,營商環境的改善等多方面。上海可以更好地成為集聚海內外人才的基地、統籌發展在岸和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以及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通道。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十四五上海要...
    圍繞夯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支撐,報告牽頭人之一屠光紹介紹,對新發展格局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任務的建議內容:首先是促進國內金融體系完善和結構優化,其次是加快確定並鞏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全球人民幣資產中心的地位,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最後要在促進國內國際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良性互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 十四五上海要...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中長期目標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中提到。12月13日,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屠光紹和李揚教授作為課題報告牽頭人。
  • 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的發展任務應如何實現?
    報告認為,通過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在促進國內金融體系完善和結構優化、支持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加快確立並鞏固其全球人民幣資產中心地位、帶動人民幣國際化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促進國內國際金融資源有效配置、良性互動中發揮更大作用。「十四五」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
  • 揚州「綠揚金鳳」創新創業 人才發展峰會昨開幕
    夏心旻在致辭中介紹了揚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近年來,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力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揚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我們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緊扣高質量發展導向,加快推進新興科創名城建設,聚焦「323+1」先進位造業集群,一體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攻堅與園區「二次創業」,產業發展不斷邁向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