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郭亮村、掛壁公路,說到太行山時,還會想到什麼?
第三次入太行山,深入山中觀奇蹟。
曾經,有人從北京自駕出發,到太行山把七條掛壁公路統統走了一遍,當天就回北京了。這也是一種玩法。
曾經,親測郭亮村、宑底村、駛掛壁公路,還經過申紀蘭的家鄉平順縣西溝村,但那不是秋天!
聽說太行山的秋天特別美。好吧,那就邊看邊撩。
太行山跨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四省,最險峻壯觀處在河南北部和山西東部,具體位置大約是河南林州、輝縣、焦作與山西陵川、平順合圍部分。此處山勢陡峭,峽谷叢生,古蹟人文眾多。比較知名的有林慮山、雲臺山、太行大峽谷、王莽嶺、萬仙山、天脊山、西井山等。紅旗渠就誕生在此崇山峻岭之中。
1.河南林州太行天路。貫穿於林州太行大峽谷從北到南的空中。天路名副其實,風景無敵。
▼大峽谷的5A標誌
▼大峽谷全景
▼空中石壁
▼大峽谷玻璃橋。其實這個有點low,屬於全國景區跟風得來的。
▼天路
2.山西平順金燈寺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保)。
石窟建在海拔1700米處一天然石崖裡。北依陡崖,南臨深谷,建築面積五百多平米。石窟始鑿於北齊(550年),明弘治年間擴建。石窟依崖設置,自東向西長條形平面布局,一進七院,佔地2000餘平米。現存大小石窟17個,雕像281尊,浮雕像1200餘尊。
雕像承唐、宋圓潤風格之遺風,獨具明代俊俏嫻靜的特色,具有極高的文物藝術價值。金燈寺石窟為全國最大的明代石窟群,規模宏大,雕造精美,是中國石窟造像尾聲中的巔峰之作。
去金燈寺石窟,路已經整修得很好了,不過還是有點遠。
▼這是大門,進大門還要盤兩座山
▼石窟依石壁而建
▼最大的石窟水陸殿,第一次見到。窟內地面鑿為池沼,沼上架「田」字石橋。
寺內僧人用的水就取自於此。
▼精美的雕像。
3.河南焦作青天河峽谷和靳家嶺紅葉。本來是奔著紅葉去的,卻沒想到青天河的峽谷美不勝收。
▼此峽谷隨青天河蜿蜒,自北而南8公裡。坐船上觀兩岸風光,秋林疊翠,完勝三峽。
▼著名的鯨魚灣,青天河的名片。
▼靳家嶺紅葉為太行山一絕。漫山遍野無窮赤,懸崖峭壁黃櫨豔。
是中國四大紅葉觀賞地之一。
4.河南焦作雲臺山勝景。兩大絕處:茱萸峰和紅石峽。
茱萸峰因滿山生長的茱萸而得名。茱萸是一種植物,可作中藥,古時在重陽節時將茱萸做成布袋或香囊,有時也會插在頭上,就如端午節掛艾葉似的。
▼在茱萸峰的山腳,有一尊王維的雕像。其十七歲重陽節時作了一首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流傳至今。因詩中有茱萸二字,將其和茱萸峰連在了一起。
實際上王維作此詩於長安。重陽節時,故鄉的親友在登山時都插著茱萸,唯獨自己不在,獨自潸然。
▼不論王維的傳說是否屬實,茱萸峰確實漂亮
▼紅石峽,美輪美奐,水石靈動。
5.山西鵝屋天生橋。
天生橋,那是徒步者的天堂。去天生橋的路很難走,被稱為貓路,就是沒有路。
有故事說,北宋楊六郎被困太行山無路可走時,仰天長嘆,手起劍落,砍在一塊石頭上,一聲巨響後,荒草叢中猛然跳起一隻野貓,直向山下跑去。楊六郎靈機一動,沿著貓跑的方向下去探路,原來峭壁間有一羊腸險徑。宋軍就是沿著這條小徑撤出了險地。
故名貓路。
▼不走貓路,就看不到這座天生橋。
▼對比還在橋上的徒步者,可知此橋無比險峻。
6.山西平順通天峽觀景臺
▼此觀景臺建得很是煞風景。但是,站在臺上觀景實在是太美。
很悖!
7.河南林州紅旗渠
▼一渠繞群山,精神動天下。
▼上世紀60年代,十萬開山者,歷時十年,絕壁穿石,挖渠千裡,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面精神大旗。
▼紅旗渠蜿蜒1500公裡,從平順將漳水引入林州(當時為林縣),太偉大了。改開後,林州的建築工程隊走遍全國,是為優等工程質量的標誌。
太行山還有很多很多,未及羅列,比如小西天,比如花壺風景線,比如疊彩洞,比如嶽家寨,等等,等等。
太行山很美,太行山壯觀,太行山險峻。
如果喜歡山水人文,一定要去太行山,不會讓你失望的。
如果你去太行山,一定要選在秋天,會獲得極致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