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焦點
[海峽午報]暴雨過後出現海洋汙染 屏東小琉球成塑料瓶海
2020-12-14 央視網
[海峽午報]暴雨過後出現海洋汙染 屏東小琉球成塑料瓶海 暴雨過後出現海洋汙染,屏東小琉球成塑料瓶海。
channelId 1 1 2 30352ad424aa3de2868d29630a4e5c44
相關焦點
[海峽午報]臺灣:暴雨打亂全臺通勤 臺鐵大林段停駛 接駁動線不明...
[海峽午報]臺灣:暴雨打亂全臺通勤 臺鐵大林段停駛 接駁動線不明旅客怒罵行程被延誤 臺灣:暴雨打亂全臺通勤,臺鐵大林段停駛,接駁動線不明旅客怒罵行程被延誤。
[海峽午報]臺灣:暴雨打亂全臺通勤 嘉義南投停班停課通知晚 家長...
[海峽午報]臺灣:暴雨打亂全臺通勤 嘉義南投停班停課通知晚 家長「白跑」好生氣 臺灣:暴雨打亂全臺通勤,嘉義南投停班停課通知晚,家長「白跑」好生氣。
臺媒:將海洋漂浮塑料微粒吃下肚 海鮮成新食安兇手
,有6到8成都是塑料,這些塑料碎裂成無法分解的塑料微粒,吸附和釋放有毒物質,成為魚、蝦、貝類的食物,再經由食物鏈,通通被人類吃下肚,造成新食安危機。50兆件的塑料碎片在海上飄流,再因風化或日曬碎裂成數百或上千的塑料微粒。
加入「塑戰隊」,破除海洋塑料汙染
大海在呼喚,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到2040年,海洋內的塑料垃圾存量將會是現在的四倍,超過6億噸。如何解決海洋塑料汙染問題?請看詳細報導↓↓↓皮尤慈善基金會與SYSTEMIQ以及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牛津大學、利茲大學和共同海洋組織在內的知識夥伴一起,7月23日聯合發布了《力挽狂瀾:破除海洋塑料汙染》報告。
英男子潛水記錄峇里島海洋汙染 塑料垃圾觸目驚心
昔日風景如畫的峇里島如今海洋汙染如此嚴重,這讓他十分震驚。因此,理察記錄了這些引人注目的景象。他說:「我已經在峇里島生活並且潛了5年水了,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比峇里島大陸安靜得多。但我最近遊泳時,發現水裡儘是包裝紙和垃圾袋。我以前從未見過如此大規模的海洋汙染。」
[海峽午報]觀光客不來 高雄85大樓套房價跌破3成
[海峽午報]觀光客不來 高雄85大樓套房價跌破3成 觀光客不來,高雄85大樓套房價跌破3成。
[海峽午報]郵輪靠高雄港暴跌7成 今年僅13艘
[海峽午報]郵輪靠高雄港暴跌7成 今年僅13艘 郵輪靠高雄港暴跌7成,今年僅13艘。
2020年15億隻口罩流入海洋 塑料垃圾汙染海洋生態
巴黎12月31日電(任宛)非政府組織(ONG)表示,2020年,15億餘只口罩進入海洋。海洋保護組織「亞洲海洋」(Oceans Asia)警告說,被丟棄在大自然中的口罩會造成環境汙染。
海洋汙染通報:廢棄塑料垃圾不僅進入海鳥胃裡,還大量出現在海鳥巢穴
環境中無所不在的廢棄塑料垃圾會對海鳥產生怎樣的影響?你或許聽說過塑料已進入海鳥的食物鏈或是海鳥因被塑膠袋纏住而喪命,但塑料汙染對海鳥生存健康的威脅可能遠超過這些。《海洋汙染通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蘇格蘭萊迪島(Lady Isle)上,五種海鳥的巢穴中塑料的比例高達24.5%至80%,其中歐鸕鷀(學名:Phalacrocorax aristotelis)的巢穴中塑料含量已達到80%。海鳥不僅容易誤食塑料,它們的巢穴中也在積累著越來越多的塑料。
海洋垃圾汙染問題日趨嚴重 海洋塑料認證OPB有效改善海洋生態健康
近年來,海洋垃圾汙染問題日趨嚴重,已經成為「一個影響到世界各大洋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海洋垃圾不僅破壞海洋生態景觀,造成視覺汙染,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及人類健康安全。
北京暴雨過後,彩虹出現了!
市氣象臺2020年7月31日14時50分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受強降雨雲團影響,預計,目前至20時,本市將出現局地小時雨強50mm以上的降水,山區及淺山區可能出現強降水誘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城市低洼地區可能出現積水,請注意防範。
「看不見」的塑料汙染 無處不在的納米塑料汙染正在危害地球環境
經過一些調查,他發現這些是很小的塑料碎片這讓他驚呆了。他說,如果上千個破碎的塑料粒子出現在距離任何大陸550英裡外的大西洋中央,「那我想它應該遍布了全世界。」目前在舊金山州立大學工作的Carpenter於1972年3月17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他的觀察。
塑料海洋:全球海岸線發現的海洋垃圾90%與塑料製品有關
捲入海洋的塑膠袋常被海龜誤認為成最喜歡吃的海蜇和魷魚。幾乎一半的海洋哺乳動物物種,包括海豹、鯨魚和鼠海豚,在攝入塑膠袋後死於窒息和飢餓。全球海岸線上發現的海洋垃圾中有90%與一次性塑料製品有關:瓶子,吸管,食品包裝和普通包裝。塑料無法生物降解,至多分解成較小的碎片。人們會在藤壺、海蚯蚓和片腳類動物這些濾食性動物的體內發現微塑料顆粒,而這些生物反過來又會被包括魚在內的大型海洋生物吃掉,最終被端上人類的餐桌,進入我們自己的肚子裡。
閩南閩西及臺灣海峽南部海區出現暴雨
東方網7月6日消息:福建省氣象臺發布的最新天氣預報,6日夜裡到8日白天,閩南、閩西及臺灣海峽南部海區將出現暴雨天氣。 6日夜裡,漳州、廈門、泉州、龍巖等4個地區局部縣市有大雨到暴雨;其餘各市的部分縣市有陣雨或雷陣雨,局部縣市有中雨。
臺灣海洋垃圾汙染嚴重 環保組織呼籲建立應對機制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媒體報導,根據該組織的快篩調查,全臺灣海岸線的一半垃圾量集中在佔總數一成的13段海岸線上,其中以北海岸(基隆、新北、桃園)和西南海岸(彰化、雲林、嘉義、臺南)汙染最為嚴重;海洋廢棄物類型則以塑料瓶罐佔比最高,其次為發泡塑料與廢棄漁具。
你隨手一扔的塑料蓋,最終漂洋過海來看你,海洋汙染觸目驚心一面
人類追求著安全的食品,乾淨的環境,舒適的住所,隨著生活的提升,人們開始追求更享受的方式,比如度假,海邊度假,然而所到之處卻留下了萬惡的垃圾,總以為一點點並不怎樣,殊不知,在相關科學人員調查後發現,每一年竟然有多大八百多萬噸的塑料被人們丟棄進入海洋,這對海洋生物,甚至跟我們息息相關的漁業造成了嚴重影響,科學人員更是指出,如果對於垃圾的海洋汙染不控制不解決,這樣下去,到了2050年,我們所謂的美麗的海洋世界裡的垃圾
安倍關注垃圾處理 籲技術革新解決海洋塑料汙染
原標題:安倍關注垃圾處理 籲技術革新解決海洋塑料汙染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7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日在京都市召開的科學技術相關國際會議上發表演講。安倍呼籲應該力爭通過技術革新,解決塑料垃圾造成的海洋汙染問題。
東京國立科學博物館辦展 呼籲關注海洋塑料汙染
中新網3月22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東京國立科學博物館從21日起開始展出一些鯨魚的殘骸以及從鯨魚胃中發現的塑料垃圾,以便讓更多人關注海洋塑料汙染。
【海洋垃圾調查】塑料垃圾佔海洋垃圾七成 超800海洋生物種群受影響
景區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有人負責的清理垃圾,上午和下午,一天清理兩次,但是清理過後海水漲潮又會把垃圾衝上來。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海洋環境狀況顯示,自2012年以來,全球受到海洋垃圾影響的海洋生物種群數量,已從663種增加到817種。其中有519種物種被發現有塑料垃圾纏繞或吸入體內的情況,約40%的鯨類動物和44%的海鳥類物種,體內發現微塑料。
[海峽午報]臺灣 臺當局推「南臺灣旅遊補助」 墾丁遊客仍下滑逾一成
[海峽午報]臺灣 臺當局推「南臺灣旅遊補助」 墾丁遊客仍下滑逾一成 臺灣:臺當局推「南臺灣旅遊補助」,墾丁遊客仍下滑逾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