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7 日,摩拜單車宣布與順路搭乘平臺嘀嗒拼車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打通帳號體系,在摩拜的新版手機應用裡將新增「拼車」服務入口,用戶無需切換應用,就可以在同一個應用裡騎車和打車。
從 10 月底開始,摩拜和嘀嗒合作的「城市輕享出行」計劃將在全國多個城市陸續上線,未來將向全國擴展。上線初期,兩家公司將推出面向車主的接單獎勵機制和面向乘客的多種搭乘激勵。摩拜表示,未來將與嘀嗒拼車攜手打造「5 元 + 1 元」輕價出行,實現 6 元暢行全城。
上周,嘀嗒拼車宣布將擴大業務範圍,在原有的順風車業務之外,正式開通計程車業務。用戶更新至最新版本,即可在嘀嗒客戶端下單呼叫計程車,計程車業務此前已在北京上海兩地上線公測了一個月。
這樣,摩拜已經聯合了兩家打車平臺。9 月底,摩拜宣布與首汽摩拜約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用戶可以在摩拜客戶端裡叫車、用帳戶餘額付打車費。
此外摩拜於今年 6 月就已經成立了「摩拜出行服務有限公司」,註冊資本 5000 萬元,公司法人為摩拜創始人胡瑋煒。摩拜對此沒有正面回應,而是轉了一篇它們跟首汽約車合作的新聞稿。
單獨成立一家出行公司,可能是摩拜在自行車租賃生意以外尋找新出路。新公司的經營範圍第一條是「從事與出行相關的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
在今年六月的達沃斯夏季論壇上,胡瑋煒在採訪中表示:「其實如果我們想要賺錢的話,我們現在就可以。現在盈利不是我們的目標,擴張市場份額是我們的目標。」她說,「共享單車這件事情是基於物聯網的第一步,未來可以拓展的方面還有很多。」
摩拜單車的競爭對手 ofo 小黃車則是在今年 4 月接入滴滴出行平臺的。
共享單車市場火起來到現在,也不過一年的時間。在 9 月的一場論壇上,ofo 投資人、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認為,摩拜和 ofo 兩家共享單車公司佔據了整個市場 95% 的份額,但仍然需要大量的資金用於運營,盈利需要兩家合併才有可能性。
滴滴已經佔據了 80%以上的約車市場,從去年交通部的新規出臺之後,各地政府扶持的專車服務在合法性上有其優勢,但是這並不代表它們能在專車數量、規模上趕上滴滴。數百家投資機構、數十家公司、數百億美元牽涉其中。最終這些公司能指望的,還是自上而下的政策。
最新一個發布政策變動的城市是杭州,杭州網約車細則的公開徵求意見稿指出,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也就是拼車、順風車)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每輛車或者每個駕駛員累計每日提供合乘服務不得超過 4 次。
在尋找盈利方向的單車市場,和尋求增長突破口的打車市場,這兩個各自吸引了數百億投資的出行市場:打車和單車,在最近半年裡以互相接入的方式攪在了一起。
但是他們的出路究竟在哪裡?互相打通帳號體系也不是最終的答案。
靠燒錢壟斷一個市場卻沒有盈利的希望,這似乎已經成了網際網路公司的常態。進入一個新市場是它們不得不做的事。
題圖來自 mob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