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於「英語侃侃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最近在和學生聊天的時候,遇到了和之前詞彙相關的問題,即如何才能有效的記單詞。相信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英語學習者的痛點所在。
這次,我根據個人的學習和教學經驗,來分享下有效記單詞的一些小竅門
不斷重複是的,無論你看到怎樣的記憶單詞的技巧,終歸記憶的本質,在於不斷地重複。但是如何重複,是有一定講究的。
我自己在大學準備專四和專八考試的時候,總是喜歡拿著專四和專八單詞書,從早上10點背到10點,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通常可以完成10頁以上的單詞記憶,每頁大概4-5個左右。
然而這樣的記憶效果是非常差的,往往到了第二天早上,之前學習的單詞已經忘記了一大半,而且還累得夠嗆。
而同樣的情況,班裡另外一個同學效果卻很好,後面發現,其實單詞的重複是有一定技巧的。
首先需要把自己的單詞記憶時間分割成20-30分鐘一個小段,集中性的記憶,然後中間休息幾分鐘,然後重新複習前面30分鐘學到的單詞,然後再稍微學習點新詞。
這樣的學習-複習-學習-複習,不斷重複,效果卻比單純2個小時不斷學習新詞,效果好的多。
勤動筆中國有句古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用在背誦和記憶上,再合適不過了。
英語作為一種拼音文字,單詞的音形緊密聯繫。通過勤動筆,抄寫單詞,充分調動身體感官,往往增強單詞的記憶效果
圖像聯想記憶舉個例子,在英語入門階段,一個基本的要求是能夠用英文準確稱呼自己的親屬。
對於單純的字母拼寫記憶,grandfather 等詞彙只是冰冷的單詞,沒有任何代入感,很容易就會忘記單詞的形狀以及代表的含義。
但是在朗文經典日常詞彙 Word by Word 中,則是以圖片家庭樹的形式一一對應,不僅清楚明了,更能把單詞和自己生活中對應的圖像和畫面相呼應,讓單詞充滿畫面感,這樣的記憶效果才是最佳的。因為這個時候我們大腦是通過自己的視覺信息去理解和記憶的,而非單純的文字信息
多感官記憶單詞的記憶,往往是不同方法混合在一起的。
在記憶單詞的過程中,要熟悉發音,了解拼寫,構建畫面感,運用肢體語言等,充分調動人體各個器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學習到某些表示氣味的詞彙的時候,可以讓自己聞到對應的氣味。學到某些肢體動作的詞彙時,做出對應的肢體動作。這些都是能夠有效增強記憶效果。
詞根詞綴記憶法詞根詞綴記憶,是比較類似於中文的偏旁部首,通過單詞中部分字母的組合,從而更好的理解和記憶單詞的意思。
詞根就是一個單詞的根本,沒有這個部分,就沒辦法構成這個單詞
英文中常見的詞綴為兩種:Prefix 和 Suffix, 前者在單詞開頭,後者在單詞末尾,分別稱為前綴和後綴。
一個單詞,通常是由詞根加上詞綴構成的,詞綴根據位置不同而稱為前綴或者後綴
擁有相同或者類似詞根詞綴的單詞,語義和詞性上都是關聯密切的。
舉個例子,
-volve 該詞根表示的是「旋轉或者捲動」
involve 一詞,in- 作為前綴,表示「裡面,內部」
involve 一詞結合詞根詞綴,表達「涉及;牽涉」之義
這個就是典型的詞根詞綴記憶法,通常可以老大爺拔山藥,一拔一大串,因為相同詞根詞綴衍生出來的名詞、動詞、形容詞等,都是接近或者相通的。
詞源記憶英語作為一門不斷發展演化的語言,歷史上曾受到拉丁語、羅馬語、法語等不同語言和文化的薰陶和影響。了解單詞背後的起源和故事,能夠很好的幫助你理解和記憶單詞。
比如說,英文中常用來表示「巨頭;大亨;龍頭企業」的一個單詞 titan.
titian 一詞源於古希臘神話中,與宙斯作對的一個巨人部落,身體高大威武,而後引申義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或事物」
總之,單詞的記憶需要把發音、拼寫、重複、畫面等不同方法結合在一起,放在場景中是理解和使用,短時高頻,不斷重複,才能達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