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演員因猥褻被公訴,網友:竟然是他?德不配位!

2020-12-09 娛子醬呀

11月19日國家一級話劇演員田蕤被松江區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原因是強制猥褻女學生。

此事件發生在今年的8月底,9月初,田某變被依法拘留。

國家一級演員因猥褻被公訴,網友:竟然是他?德不配位!

據受害人透露,當時她跟同學一起去田某家中討論劇本,而後一起吃飯,過程中喝了一些酒,自己不勝酒力醉倒了,一切就這樣發生了。雖然受害人當機立斷的報了警,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但還是在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並且還患上了重度的抑鬱症。

國家一級演員因猥褻被公訴,網友:竟然是他?德不配位!

此事被爆出後,與田蕤曾有過接觸的一些網友,開始紛紛站出來爆料,稱他早前在上課的時候,就經常對女生講黃段子,肢體觸碰,酒後侮辱等有辱師德的行為。

國家一級演員因猥褻被公訴,網友:竟然是他?德不配位!

此事被公布後,得到了網友的熱議,作品不等同於人品。對於他這種行為,網友紛紛表示十分唾棄,口誅筆伐。

國家一級演員因猥褻被公訴,網友:竟然是他?德不配位!

田蕤與任重是同學,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是國家一級演員,並任教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現任藝術中心導演,在表演上榮獲多個獎項,也是有一定的成就的,但是卻沒有想到在現實生活中,卻是這樣的一個偽君子。

國家一級演員因猥褻被公訴,網友:竟然是他?德不配位!

此事剛被曝光的同一時間,我們的「二姐」張韻藝,便發聲道「德不配位」。

國家一級演員因猥褻被公訴,網友:竟然是他?德不配位!

此案定於2020年12月14日開庭審理。受害人與其律師懷疑,田蕤已經不是初犯,她們呼籲,如果有其他的受害人,一定要及時的站出來,用法律作為武器,打擊違法犯罪,保護自己,一定要相信法律是公平正義的。

國家一級演員因猥褻被公訴,網友:竟然是他?德不配位!

身為一個老戲骨,國家一級演員,本該以自己之所學,甘為「梯人」,樹後輩之榜樣,而並非是這樣德行盡失,人人喊打。

國家一級演員因猥褻被公訴,網友:竟然是他?德不配位!

其實無論什麼身份什麼職業,我們都要潔身自好,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我們都要做榜樣受教誨。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前輩,老藝術家,更得做好老師的榜樣,年輕人的尊重才會油然而生。

國家一級演員因猥褻被公訴,網友:竟然是他?德不配位!

本文由娛子醬呀原創,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八卦~

相關焦點

  • 女演員張歆藝發文疑怒斥田蕤,罵其德不配位,網友直呼:太剛了!
    9月25日晚上,女演員張歆藝在社交平臺個人號上發布動態:"狗屁一級演員,德不配位。"網友紛紛在評論區猜測張歆藝說的是誰,有網友認為張歆藝說的是在9月24日被曝出因猥褻上戲畢業生被捕的國家一級演員田蕤,網友們都為張歆藝的直性子點讚,認為她的性格太剛了,敢說真話真不錯。據悉,張歆藝是第一個站出來為這個事件發聲的圈內人。
  • 演員黃秋生公開指責鍾南山,誰給你的勇氣?網友:德不配位必遭殃
    他多次表示,並沒有證據表明源頭就在武漢。"中國病毒"的說法毫無依據並充滿歧視。 並且有報導稱武漢市登記最早的患者,否認去過海鮮市場。 而演員黃秋生前不久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條信息。 他在其中表示:這個科學家的觀點不科學,流於片面,沒有證據,所以大家都稱之為"武漢肺炎""中國肺炎"。稱這是在玩弄語言。還在最後說這是人格的問題。
  • 爾冬陞撕哭郭敬明,網友拍手叫好:德不配位,是做人的大忌
    爾冬陞導演的作品,張月、倪虹潔、馬蘇、黃奕四位女演員傾情演繹,在導演點評的環節,郭敬明直接來了一句:「我不喜歡這個作品,原因跟演員沒有大多關係。」那就是跟導演有關係咯?隨後,郭敬明說了一堆自己的理由,爾冬陞臉色看起來已經很不好了。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晚,賓客散,問:"兒子,你咋了,不舒服?""沒有,爸爸,只是有點不安。""不安?""嗯,今早出門:乘飛機,頭等倉;下飛機,大奔馳;住賓館,總統套。記得師父跟我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父親一時無語。
  • 火箭少女解散,楊超越稱畢業是解脫,開公司落戶上海被指德不配位
    尤其是第一個字「德」。從小我們書本中就少不了這個「德」字,小學的「思想品德」課,老師在課堂上經常提到的「道德」,還有高年級時候填寫學生手冊的時候,也經常有與之相關的評定。不過,到了我們離開學校了之後,「德」,不過就是每個人心中自身的一桿秤,是輕是重,只能是自己作評定。
  • 珍視「丁真們」的純真,德不配位,網紅必遭流量反噬
    因一段「野性與純真並存」的短視頻,瞬間在各大社交媒體爆紅。隨即當地一家國企便於其籤約,成為當地的旅遊大使。就連華春瑩都發三連推為這個甜野康巴男孩打call。甚至一度火到國外,登上日本電視臺。事實上,這些只是讓他具備了網紅的潛質。真正讓他成為「頂級流量」的,是他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走紅後的丁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著一份年輕人的樸實和堅定。不論是在喧囂複雜的網際網路環境中,不因流量而迷失自我,保持應有的那一份純真、樂觀和積極,還是為家鄉代言,努力為脫貧攻堅事業貢獻力量,這些體現了一個網紅該有的素養。
  • 《周易》名句賞析: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通常會把它譯為:如果自身的德行與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不相匹配,那麼就必然會招致災禍,出自《周易·繫辭下》。孔子在提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論斷時,從三個方面做了具體詮釋,即: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易經法則:德不配位是一種場效應
    周秋鵬德不配位是一句名言,大概意思是,如果一個人擁有了較高的地位,但是如果沒有與之匹配的德行,那麼地位就不一定保得住。可能擁有一段時間後,就把地位讓給別人了。這件事情是很難用科學手段來驗證的。所以聽到德不配位這句話,就有點不以為然。但是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很多真實的案例,在證明這個現象是存在的。比如我們經常看到媒體上報導,被查處的一些公職人員,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會養很多情婦、情夫,家裡被搜出的資金,以前是幾十萬、幾百萬,現在聽到幾千萬、幾個億都沒有新鮮感了。這些都是證明此人雖然地位較高,但沒有品德,所以就可能被查處,然後進一步失去曾經擁有的地位。
  • 厚德才能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厚才可以承載得了相應的福報。那麼,德不厚會如何呢?中國古聖孔子在《周易-繫辭下》中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簿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意思是說,一個人智慧不深而謀劃太大,力量很小擔子卻很重,那麼,其必定達不到預想的結果。同樣,如果一個人的道德品行和他的職位等福報不相稱,也必定會召來災禍!古人講,「無德無行而取厚利,必有奇禍;善行善德而受磨難,多有後福。」
  • 為什麼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為什麼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解筱文大凡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學習和體悟的人,對「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古話還是有所深刻認知的。我個人也經常琢磨這句話,尤其是在現今時代,如何知曉其中的真正涵義。我個人以為,可從如何理解、如何衡量、如何踐行三個層面去認知。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請收起「小幹部」的「大官威」丨閃電漫評
    但面對盤查,董某某竟然耍起了「官威」,拒絕接受酒精檢測。最終唐山交警並未理會董某某的無理要求,當場對其進行了強制檢測。董某某耍官威未果的行為著實令人側目,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然而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社會上總有一些「小幹部」職位不高,卻德行淺薄,官威甚大。無獨有偶,此前河北省保定市一名退休紀委幹部李某某酒駕造成事故後並未當場接受酒精檢測,便引發了公眾的強烈不滿。
  • 德不配位
    德不配位電影、電視劇的播出,會帶動小說的發行,就像錢鍾書先生的小說《圍城》,是通過電視劇的播出,帶動小說的熱銷,其中很多經典雋永語言深深印在讀者腦海中。看過一本書寫到:戰國時期的思維模式與現在一樣。一個時期對歷史人物的塑造都各不相同,記得批林批孔的時代,法家韓非是正面形象,秦始皇是正面形象,六國貴族都是被鎮壓的反面形象,李斯是一個小丑形象,害死法家韓非,現在給之的結論為德不配位,似乎每次政治鬥爭都使用借古諷今的手段。現在看來,從局外人的角度看看歷史,每個歷史人物都有局限性,就像李斯,總諷刺呂不韋是商賈出身,眼界短淺,只知道自己撈權回本。
  • 警惕德不配位
    有論者以「德不配位」來形容在短短的2個多月內,發生如此多事故背後的根本原因。這還不包括「行政院長」林全臨時宣布考慮重啟核一廠發電機組,以因應臺灣夏季用電可以面臨的限電或停電危機,引發黨內外一陣譁然;以及「衛福部」趕在颱風夜傍晚,用新聞稿宣布開放號稱已不含瘦肉精的加牛進口,引發外界批評等。     這個號稱最會溝通的「政府」,不知在溝通什麼?
  • 《易經》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我們常說,做事先學做人,易經中的「德不配位,必有餘殃」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修身做人的道理:一個人的財富,名望及地位再高,如果缺少自我約束,做出觸碰道德紅線的事來,或者為一己之私,做出損害下屬或他人利益的事,這樣的行為遲早會導致眾叛親離,被他人唾棄。《三國演義》中的董卓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東漢末年時,宦官把持朝綱,民不聊生,狼煙四起,東漢政權也名存實亡。
  • 老祖宗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處世錦囊,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
    民間俗語「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就是這樣一句處世錦囊,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說的是如果一個人的德行,與他的地位不匹配,那麼就一定會有災禍出現。雖然這句俗語看起來有一點迷信色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血淋淋的例子,這不得不讓人們相信這句俗語的威力。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曾軼可事件反映出了某些人的文化缺失!
    我們的古人早就告訴過我們一個道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所謂德不配位,說的是一個人的德行和一個人所處的地位不同,這多半是隻身處高位,但是卻德行不高,修養不夠的人。這樣的人若是處在高位,早晚會給自己和社會帶來危害。《水滸傳》中的高俅就是一個比較好的例子。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到底指什麼?
    對於此問題的闡述、說法,中華典籍與民間諺語非常多,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有「厚德載物」、「以德服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幾乎所有的論點,都會把德行與命運好歹興衰聯繫在一起。《周易·繫辭下》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他是國家一級演員,因《女人湯》被大家認知,而他的經歷不可小覷
    劉小鋒這位畢業於上戲的演員可不容小覷,他的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國家一級演員」,那可是許多小鮮肉再怎麼奮鬥也不一定能取得的殊榮。剛剛看完《特殊人質》這部劇,雖然劇本不夠完美,但可以看出他的演技日趨成熟,身手不如過去敏捷。但我依然鍾情看他出演的諜戰劇。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的劉小鋒是一名優秀的影視演員。
  • 古人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是否有道理?生活中不妨謹記
    而與之相反的就是「德不配位」,每個人的品德和所享受的社會地位一定要相匹配,相反則違背了自然規律而遭受災難。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寓意《周易·繫辭下》記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美文】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晚,賓客散,問:「兒子,你咋了,不舒服?」「沒有,爸爸,只是有點不安。」「不安?」「嗯,今早出門:乘飛機,頭等倉;下飛機,大奔馳;住賓館,總統套。記得師父跟我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父親一時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