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名著金句撈,我們聊聊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
故事梗概:
這是一部幾乎全部由作者寫的信組成的小說,即維特給他的朋友的信。
歌德創作這本小說時,年僅二十五歲。小說描寫進步青年對當時鄙陋的德國社會的體驗和感受,表現了作者對封建道德等級觀念的反應以及對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
書中主要是關於少年維特的煩惱,他愛上了一個名叫綠蒂的姑娘,維特珍惜她獨特的魅力和洞察力,因為她毫無怨言地承擔著母親的負擔。她是八個孩子中最大的一個,在母親去世後承擔起照顧弟妹的責任。而綠蒂姑娘已同別人訂婚。愛情上的挫折使維特悲痛欲絕。
之後,維特又因同封建社會格格不入,感到前途無望而自殺。
這裡面有一個好玩的地方,我發現維特Werther和天氣(weather)以及(whether通常表示表示遲疑或兩個可能性之間的選擇)——這兩個詞很相似,事實上,維特的性格是不斷變化和不可預測的,正如天氣一樣,當天氣有暴風雨時,維特的脾氣也經常有暴風雨。有時,他的情緒會以「好」的方式爆發——比如當他在與綠蒂跳舞時體驗到緊張的快樂——但更多時候是以「壞」的方式爆發。隨著天氣的惡化,維特的自殺傾向變得更加明顯。
說說書中六大金句和我的感悟
1、他欣賞我的智力與才幹,卻不懂我的心,殊不知我的心是我唯一的驕傲,唯獨它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一切福祉,一切不幸的源泉。唉,我能有的知識,人人都能有;而我的心則唯我獨有。
榮老師短評感悟:我的心我獨有,我的心獨一無二。
2、我絕不會再像以前一樣,把命運加給我們的一點兒不幸拿來反覆咀嚼(念念不忘);我要享受現時,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榮老師短評感悟:總嚼著不幸是人生最大不幸。
3、人都是一個模子裡造出來的,多數人為了謀生,大部分的時光都用來幹活,剩餘的一點空閒時光卻令他們犯愁,非要挖空心思,想辦法把它打發掉,唉,人就是這樣的命。
榮老師短評感悟:如果謀生換回來的閒暇時間,只是想辦法把它打發掉,這樣的命真是不值錢。
4、凡是讓人幸福的東西,往往又會成為他不幸的源泉。
榮老師短評感悟:老子說:「禍兮,福之所情;福兮,禍之所伏。」在災禍的後面,未必不隱藏著幸福,而在幸福之中,未必不隱含著禍患的根源。
這就是那句老話: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昨天我們分享《白鹿原》中,白嘉軒有句話:
世事你不經它,你就摸不準它。世事就是倆字:福禍。凡遇好事別張狂,張狂過頭了後面就有禍了;凡遇禍的時光也別亂套,忍著忍著,哪怕咬著牙也得忍著受著,忍過了受過了好事就跟著來了。
所以,當「禍」降臨時,不要沮喪,因為風雨過後才會有彩虹;而當「福」來臨時,也不要得意,因為在平靜的海面下可能隱藏更加洶湧的波濤。
5、我們天生就是如此,總要拿別人同自己相比,拿自己同別人相比,在相互比較中就顯出了幸福和痛苦。
榮老師短評感悟:人生大部分的痛苦都來自於比較和計較。
6、我只不過是個漂泊者,塵世間的匆匆過客。難道你們就不是嗎?
榮老師短評感悟:既然是過客,咱能不能每天瀟灑一點。
延伸閱讀:
名著金句撈,《白鹿原》中我最喜歡朱先生和白嘉軒,及21個金句
名著金句撈,高爾基的《童年》:我最喜歡12大金句短評解讀
名著金句撈,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聊聊故事啟示和5大金句
股神巴菲特背後的那個男人——查理·芒格,教你智慧人生6堂課
《蔡康永的情商課》:情商真正的意義,在於愉快地做自己